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瞭望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的四個觀察點(下)

在前文中,我們已針對藝術圈目前的批判和討論所可能陷入的認識論障礙和謬誤、「重新評選」、「撤換張芳薇 重組雙展辦」,以及「公佈資料重新徵件」的合理程序的議題進行了針貶和論述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們將緊接著對「藝術家和策展人間的角力」,以下的三個觀察點進行深入地剖析和闡釋。

 

對「策展人和藝術家究竟孰輕孰重」或「搞不清楚誰是藝術家誰是策展人」的感性焦慮要不是看不清藝術在現今生命政治和生命場域的重新指派下的那多元而靈活的蛻變和身份轉換,就是忘記了自己不只是個(已解放或獲解放的)觀眾,而是個在展場中以感性為憑的想像或「自我啓蒙者」,忘卻了「在進入展場後自己是(應)想像著的」,或「靠主動的被動性身體的這個觀展時的肯定辯證並不能替代展評的效力或政治性必須仰賴主動的主動性影像的否定辯證」的這個事實。

 

(二)責任隸屬

對責任隸屬的詳細釐清也絕對有其必要。就此,我們首先應對這個呂岱如獲選的這個結果予以尊重,就其〈致藝術界朋友的公開信〉來看,呂對於台灣館的想像確實有一定程度的專業和可理解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呂岱如不需對挑選這三位(而非那兩位「外國」藝術家)藝術家的緣由向社會大眾做出說明,也不意味著北美館館方或雙年展辦公室在事前就不需對威尼斯在地生態的潛知識或潛規則進行分享和告知,在事前不需對評選標準和項目進行開放討論,並對設計的緣由清楚說明,在事中不需將以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將評選過程透明化,而在事後不需對這次雀屏中選的呂岱如的策展提案進行公佈。讓策展人自必須自己「以一擋百」地出面說明、澄清和公佈,或讓那些僅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在地和他地的策展經驗和知識永不見天日, 毫無積累與傳承地隨著相關人士的去職而煙消雲散,讓有心了解、參與、討論和從事的任何人—而不只是藝術界或「相關」人士—毫無脈絡可循的這點本身就是值得斟酌的。

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圖片網址:http://yuchengta.blogspot.tw/2010/04/foreign-affairsthe-53rd-venice-biennial.html. 

(三)經驗與知識的積累、流通與傳承

而也正是以此,在地與他地策展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流通和傳承也絕對有其必要。在參與過諸如威尼斯雙年展等等國際大展的台灣策展人屈指可數,而又大多身兼藝術大學教職的情況下,當然,正如黃海鳴所說,整個歷史詮釋、書寫、建構、書面/檔案化和經驗傳承的工作不能只有美術館來做。但就此,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如果作為一國之都最重要的文化機構之一的主事者對經驗傳承的可能性想像都只有「跨科技整合」、「學院老師對話傳授」的話,那麼也無怪乎會有聲音指出雙年展主事者在資訊流通、對話,以及更迫切也恐怕更重要的,想像上的僵化和封閉性。在要求北美館和雙年展展辦迅速確實地進行經驗及資訊的流通和傳承的同時,我們恐怕也必須思考,以怎麼樣的流通條件、環境和方式這些珍貴而稀有的知識和經驗能獲得更大的社會—而並非只有藝術圈內的—普及和可企及度,如果我們希望北美館和雙年展辦的資訊和執行作業能真的獲得積累、流通、傳承和開放的話。

(四)北美館的封閉性與藝術場域的封閉性

而也正是因此,我們認為,藝術圈應更為積極、有效、務實和普及地與一般對藝術生態、經驗或知識毫無所悉的社會大眾對這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爭議、問題,和自身的批判及建言進行說服、溝通和對話。如此一來,不但可讓這整起事件真正作為某種社會的政治或角力場,而形成某種社會輿論,促使北美館和雙展辦能以更快速、有效、更有誠意,也更為確實的方式進行開放、傳承和回應,也可迫使藝術圈將「一般社會大眾的視角」或「一般社會大眾的看法、直觀和感覺式措句」納入自己的感性(分享)計算,並更為真實地面對在自己的策展論述或創作中所浮現,以及自己所再現、曝現、呈現、體現、揭露、分化或批判的「世界」、「社會」,或「一般社會大眾」。換言之,也正是因此,我們認為,作為當代藝術生命或當代影像宿命的「感性分享」策略的其中一個決定性的關鍵絕對在於對一般社會大眾的感覺(即我們現在常說的「fu」)邏輯或直觀概念(在市場上,這樣的一種一般社會大眾的「感覺邏輯」和「直觀概念」所累積而成的就是某種「消費者心理」)進行掌握的「切合」和「精準度」的這個問題上。

換句話說,一方面,就藝術圈而言,我們認為,不論是從要達成自身目標的策略,或是藉由這樣的批判,藉由這樣的知識和經驗所可能再次鞏固起的「藝術圈自身的權威」或「藝術圈自身的封閉性」(例如:對自己因北美館和雙展辦的封閉性,而不知道必須向威尼斯政府申請等煩瑣的潛規則和行政程序的苦水吐露,或不要將資源都投注在歐美中心的雙年展,而必須也與亞洲或世界各地的展覽作交流和對話的這些建言在現今可能對一般社會大眾而言都顯得奢侈)而言,呼籲北美館和雙展辦將這樣的經驗和知識在社會上以一般社會大眾最大的能見、普及、可理解,或以最大可企及性的程度流通,而並非僅對自己,對自己同一個圈子的敵友或同僚,或在自己所屬的圈子裡積累、流通和傳承的這件事恐怕也有著某種非比尋常的意義、重要和必要性—如果我們還希望將我們的創作,我們的觀察、批判和想望與一般社會大眾對話的話。

而在另一方面,就一般社會大眾而言,面對藝術界對2013 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如今排山倒海而來的批評、質疑、建言和改革聲浪,也許隸屬台灣或中華民國國籍,持有台灣或中華民國護照的我們的每一個人都不應以一種事不關己、「隔岸觀火鬥」、「狗咬狗一嘴毛」、「茶壺里的風暴」或「互相看不順眼」的看好戲的心態置身事外,畢竟,台灣當代藝術(先不論是要以策展人還是藝術家為主)在下屆威尼斯雙年展中的呈現如果還是要叫「台灣館」,如果「台灣館」目前還是我們進軍威尼斯雙年展的想像的最大公約數,而我們目前也找不到另外更好的想像或形象建構來代替原先的這個想像的話,那麼,這個「即將到來」的「台灣館」就不只是張主任(或「張太后」)的台灣館、黃館長的台灣館、北美館的台灣館,「那些搞藝術的人」的台灣館,而是你我,你我都已,都可,都能,也都應參與其中的台灣館。

 

 

 


其他文章
  • 當代藝術在台灣的地方效力(上) |
  • 藝術生命的內在鍊金術:黃珮如個展《躲進光裡面》 |
  • 「威雙怎麼辦?」2013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事件評析 |
  • 【瞭望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的四個觀察點(下) |
  • 【瞭望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的四個觀察點(中) |
  • 【瞭望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的四個觀察點(上) |
  • 威雙台灣館重審?評審徐文瑞最新臉書 po 文 |
  • 威雙台灣館爭議 北美館首度召開記者會 |
  • 威雙台灣館爭議 藝術圈批評封閉 經驗知識傳承不足 |
  • 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 臉書持續延燒 |
  • 歷史、怪獸、現代性:有關 2012 台北雙年展的幾點觀察(上) |
  • 明現影像的實存性辯證:《事件拓樸—許哲瑜 許哲瑜雙個展》 |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