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無形空間的浪潮

 

 

決定去藝廊或美術館看展覽之前,通常會上網查查展覽資訊,記得有次看展,同行的友人失望的說:「如果看起來跟網路上的介紹都一樣,那還來看什麼?」當網路上提供的閱讀滿意度已經可以取代實際逛展覽,不需到達現場便幾乎瞭解詳情,展場的存在意義受到威脅,談論策展似乎便延伸成兩個概括的方向:虛擬與實體。

 

網路空間裡大量部落客的出現,反應了現在已是「個人即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談論、類化、詮釋各種資訊、知識、品味。如同「策展的時代」所說「藉由這些人的『觀點』,讓我們在取得資訊的同時,也藉由這些觀點串聯人們。為資訊賦予脈絡、創造情境的人,提供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這就是『觀點』。提供『觀點』的人,英文的網路世界中稱為『策展人』;策展人『提供觀點』的行為,就是策展。」(註1)

 

許多藝術家已意識到,作品數位化後的傳播便利,自己可以在虛擬空間中舉辦個展,不需依賴策展人或藝廊等媒介,便能透過網路平台與大眾接觸,對創作者而言,甚至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去闡釋自己的想法,不被所謂策展理念框架,對於藉由網路閱讀的觀者而言,得到的資訊也許更原汁原味。如范揚宗2008年的線上作品集(註2),視覺上的效果跟實際的畫作幾乎一樣,在網頁的設計上添加了聲音和動畫,使平面作品的氛圍更加立體。WixFlickrBlogger等較為簡易的界面,經過充分改裝也是完整的一場秀,林欣琦的部落格自喻為「顏料的推拿師」(註3),似乎比任何人下的註解都還精準,畫作本身也和網頁版面氣質投合,整體來說容易閱讀。

  

 

線上展覽所帶來的效益超過地域、時間的限制,涵蓋的資訊範圍也更為流動,雲端資料庫的整合則形成網路美術館的樣貌,Google街景除了提供各地風景導覽服務之外,在2011年推出了Google Art Project的計畫,帶領觀眾進入世界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裡,目前包含國立故宮博物院等超過40個國家151座博物館的館藏,都可以在Google Art Project找到,除了街景車帶你虛擬實境,每個畫作、雕塑等各種作品都以高解析影像技術、收藏在這個計畫裡,利用地圖尋找美術館,也可找到要逛的展覽,甚至建立自己喜歡的藝術品清單。(註4)

 

相較於google完整的藝術導覽套餐,提供各個知名大型博物館的線上觀賞平台,e-flux這個線上組織則難以定義它存在的角色,既不是線上展場、美術館,也不是典型的雜誌,然而它提供了大量、及時、當代的全球視覺藝術相關資訊,包含課程、工作坊及各種實驗性的藝術活動,檔案庫包括過去已結束的展覽介紹(19992013年),以及未來近期將出現的展覽,e-flux提出專題彙集各種線上藝術計畫,我們可以經由e-flux的串聯,瀏覽更多虛擬空間裡的展覽或收藏,而e-flux自己也策劃藝術活動,擁有實體的辦公室,並與其它媒體實踐各種有趣的想法。(註5)

 

 

由於全球化的影響,雲端化傾向似乎是不可逆的潮流,舉辦實體展覽的必要性也重新被審視,當然有許多作品沒有辦法用目前數位化的技術客觀地完整紀錄,譬如:具表演性或有味道的作品,實體展場中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碰撞,也是雲端世界無法取代的,然而人機互動技術的蓬勃開發,將來是否有刺激其他感官的閱覽方式,的確值得期待,目前普遍的現象是,展覽單位在有形的空間擺放藝術品之外,也建立無形的雲端藝廊。另一方面,當每個人或組織都能找出自己品味的脈絡,並在網路平台上發表,便形成「策展」行為,這樣說起來,策展似乎從某種有點高的位置、被拉下來了,同時觀點也更加多元、跨界,部落客即是策展人,同時也是獨立媒體。

 

當所有物質層面的東西都能「ONLINE」,對於創作者而言,今後繼續創作實體的藝術品,是否還能維持原本的價值跟人氣?任何計畫是否有必要真的落實在有形的世界,而僅是讓它的概念流動於網路上便已足夠?對於策展人而言,線上展覽似乎節省了許多人事經費,但如何預估觀眾群?如何建立具有影響力的平台,而它的定位又在哪裡?對於博物館或藝廊等單位而言,舉辦雲端展覽能營利嗎?如何影響實際現場觀看人次?網路世界的複合性與開放性,也使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形同懸案,閱覽快速、日新月異的特質,亦暗示著可能被快速淘汰、失去市場,網路所能提供的互動性和串聯,類似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網站或論壇的功能,是否能為單純提供瀏覽的藝術平台開一扇窗?

 

 

註1   引用自佐佐木俊尚所著「策展的時代」一書。

註2  范揚宗的網站 http://fanyang-tsung.com/

註3  年輕藝術家林欣琦的網站 http://over-lin.blogspot.tw/

註4  Google Art Project 計畫 http://www.googleartproject.com/  ,下方可選擇語文,此系統無法按右鍵下載、複製任何圖片。

註5  e-flux 網站  http://www.e-flux.com/


其他文章
  • 今天我們不在電影院裡看電影 | 宋艾凌
  • 微觀記事 | 宋艾凌
  • 殘酷舞台:當顧展人成為主角 | 宋艾凌
  • 光亮之外 | 宋艾凌
  • 學習之路:跨不過去的理想(下) | 宋艾凌
  • 學習之路:跨不過去的理想(上) | 宋艾凌
  • 文青的小世界 | 宋艾凌
  • 無形空間的浪潮 | 宋艾凌
  • 擁抱媒體的太空神話 | 宋艾凌
  • 料理最前線:抗爭現場的生活革命 | 宋艾凌
  • 館中館:策展人與觀眾的舞台 | 宋艾凌
  • 藝術朋友:旅行的意義 | 宋艾凌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