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記憶的半透明與穿透 《 彼方/逝視— 蕭美玲個展》

 

 

 

 

 

「展場內,裝置於空間中透明紗網高高低低懸掛隔間的投影影像,影像彼此穿透、交錯、反射在可辨識與不可辨識,觀眾遊走於其中,猶如漫遊於我的回憶與經歷的光影當中,隨著展覽探討意念和記憶的本質以及生命的樣態」。

 

 

若我們與家人、朋友共同擁有了某段共同的時光,憑著當時每個人不同的記憶力、身份、地位、身體狀態和情緒等等因素,集體的記憶碎片化地儲存在各自的腦中。在某個條件達成的儀式中,我們再度一起回憶、透過視覺、嗅覺、聽覺、觸覺或味覺作為連結回憶的方法。儘管這些回憶的碎片是對當下永不滿足的補充,但這些方法就如同普魯斯特所說的“我們記憶最精華的部分保存在我們的外在世界”,透過這些最精華的部分,我們得以感受到我們曾經共同存在。蕭美玲此次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所舉辦的個展所包含的三件作品:〈我的記憶是你的風景〉、〈森〉、〈在森林中遇見自己〉,有別於以往平面錄像投影的呈現,以自己的生命和身體經驗進行創作,半透明的網幕迂迴了原本的黑盒子空間,這樣的迂迴如同〈我的記憶是你的風景〉的影片內容—腦部核磁共振的醫學圖像的呈現,投影光線穿透這些半透明的網幕。在投影布幕材質的穿透性不同的情況下幾經折射、重疊、錯置之後映照在網幕和黑牆的影像,已經無法辨別出原本的影像到底為何。光與影像散落在展場的各個角落,空間儼然成為一片記憶森林,另外兩個分別來自台灣和法國的直播影像,讓記憶在過去、現在、未來之間互相穿透。

 

 

蕭美玲形容她於森林中拍攝〈森〉和〈在森林中遇見自己〉的時候,曾因為天色漸暗導致迷失方向,而內心產生恐懼,「本來在森林還很光亮的時候,我心情是很平靜地,專注在影像創作上的。但是到後來天色漸暗,我逐漸擔心我走不出這座森林」。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未知的自然所產生的恐懼,反映出自身的創作呈現作為自我生命經驗的寓言,外在的情境製造內在的幽微,就像白雪公主在深夜的森林中逃來竄去,逃出包圍自己的黑暗森林。蕭美玲透過自己的女兒當作主角進行創作,透過鏡頭拍攝女孩的凝視中,我們也發現了女孩的恐懼,對未知的環境的恐懼甚至對意圖不明的鏡頭的恐懼,在觀者觀看〈森〉的時候透過三個螢幕,以不同時間同一事件的呈現,這時候創作者/被攝者、母親/女兒這些身份之間的穿透創造出一種敘述性,小孩的影子就是母親、被攝者的影子就是創作者。

 

 

因為求學過程與感情等等的生命經驗,在蕭美玲的創作中,不管是記錄片或是錄像藝術的創作,都能讓人感受到其對於許多情感經驗的處理,如在她的紀錄片作品〈斷線風箏〉和〈雲的那端〉,討論著兩種世代的“離散”,對於國族、對於家鄉的離散。這樣的概念到了這次展覽中翻轉了,在此一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影像經常出現在旅途、遷徙、遊走的狀態中,時而在交通工具中、時而在各種轉驛站,這樣的游移所建構的各種當下與記憶已經成為了作者/母親、被攝者/女兒的風景,不再是離散狀態之下的鄉愁回憶與想望。遷徙成為創作中的主要內容,直播台灣法國兩地的居所影像中,人物的缺席更讓人開始思考,家作為一個親情、愛情的具象化、實體化的功能,在當代全球化的環境中如何重新被討論、被詮釋。在這個展覽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蕭美玲提出了一個細膩的關於家的想像,穿透了國/家,回歸於自我觀照與關照他人最原初的情感。 

 

 

  


其他文章
  • 藝術產業群聚的國際趨勢:巴黎、法蘭克福與臺北參照 | 陳晞
  • 在此,我們相遇: <無何有鄉>與線上策展 | 陳晞
  • 機構策展在藝廊—<小鏡覺>與<日常假設> | 陳晞
  • 暴風雨前、整裝待發?評2017台北藝博 | 陳晞
  • 白晝,夜遊 — 從白晝之夜思考一座城市的文化可能性 | 陳晞
  • 以解嚴串起當代藝術脈絡-大內藝術節〈解/嚴〉展 | 陳晞
  • 大獎之前、與之後—從許家維作品思考台灣藝術「座標」 | 陳晞
  • 看<黃冠鈞個展>—在物質到創作之間的三維觀點 | 陳晞
  • 記憶的半透明與穿透 《 彼方/逝視— 蕭美玲個展》 | 陳晞
  • 藝術金融/金融藝術—台北藝術論壇「藝術金融」 | 陳晞
  • 當大稻埕出現「心藝埕」 — 一種文化創業的問題 | 陳晞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