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在此,我們相遇: <無何有鄉>與線上策展

<無何有鄉>展覽首頁,截自<無何有鄉>網站

 

 

從展集到策展 From Curation to Curating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於今年首次嘗試線上策展的徵選,此次徵件結果最後由策展人蔡秉儒所策劃的「無何有鄉」獲選。作為一種實驗,也引起了關於「線上策展」是什麼的疑問與想法。在互聯網中策展,那麼在此次的策展中,其策展意識為何?將互聯網中的展集(curation)和實體空間中進行策展(curating)相容的過程中,其可能性與衝突為何?也許我們可以先從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作為線上策展徵件單位的動機與目的作為基礎來思考這些問題的可能答案。

 

<無何有鄉>展覽頁,截自<無何有鄉>網站

 

 

 

儘管從網路大眾化至今就有許多專家學提出檔案數位化的重要性,但是互聯網空間的實體化相對細膩且複雜,要如何有效而長久,有相當多正在執行中的計畫可以參考。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作為具有以台灣作為同心圓、收集藝術創作者、策展人與評論人資料之企圖心的當代藝術人力資源平台,與臺北產經研究室、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等許多希望建置各種資料庫的藝術基金會平台一樣,從檔案分類與網站的設計、分類、目錄檢索與其他資料庫網站的超連結的編輯與設計,都面臨到一個重要的展集考驗:一個最簡單也最困難的問題,如何完成一個「有效」的網站?這些網站的設計與呈現都需要專業的網路工程師與資料庫計畫執行者不斷的討論與溝通,完成後得到使用者的反饋,一個有效網站所能擁有的影響是多向度且深遠的,我們從當今許多對於互聯網的相關設計研究可以得知。它與實體空間放置檔案的圖書館或是閱覽室不同,更注重使用邏輯的形塑與路線的架設和分布式網絡的形成。在對於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如何思考這些問題的意義上,「無何有鄉」的獲選意義之一或許就在於對於這個藝術機構(agency)來說重新思考資料庫與檔案、編輯、展集甚至到實現策展的可能。

 

<無何有鄉>展覽頁,截自<無何有鄉>網站

 

 

 

 

<無何有鄉>展覽頁,截自<無何有鄉>網站

 

從策展到展集 From Curating to Curation

 

網絡空間與虛擬空間作為展覽空間的相關理論化,也許需要從媒體理論和技術史所談起。我們也可以先從空間的問題思考線上策展,「空間」在其原本的概念上,本意味著一種連續性的、同質性的「虛空」。在桑迪·奈恩的論文〈異見的制度化〉(institutionalisation of the dissent)1中認為,隨著20世紀60年代早中期極簡藝術和機動藝術的到來,隨著藝術家直接地將似乎不相關的日常材料放置在畫廊中,對空間的使用則成為了展覽製作的關鍵因素。不論藝術創作是置身於白盒子還是黑盒子中,本質上他們都發生著物化(reification)的過程,在這過程之中,網站又如何影響著我們對於新媒體「空間」觀念上的理解,線上策展的空間,又是個什麼樣的盒子?互聯網空間中的時間性也相當值得我們去思考:線上策展是否會是一種半永久性的展演?這樣的展演如何從藝術家個人的創作系統、策展人的展覽脈絡不斷地進行再活性?在這樣的觀點之下,展覽網站就作為分布式網絡中的一個半永久的點(空間),<無何有鄉>可能缺乏的則是與其他點之間的連結與網絡空間的時間性的思考,將網站的互聯特性強調出來,區隔出其與實體空間的差別,於是線上策展也出現展期的限制。展覽呈現的方面,儘管實體展示搭配網站的架設看似簡樸,這個展覽依舊提供了投石問路的效果,在有限的資源下呈現出線上策展的一種樣態,或許能提供了一種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作為線上展集方式的雛形想像。

 

 

<無何有鄉>展覽頁,截自<無何有鄉>網站

 
 

 

<無何有鄉>展覽頁,截自<無何有鄉>網站

 

無何有鄉在此,我們相遇

 

 

「無何有鄉」的展覽英文名稱「nowhere we meet」,我們可以透過藝術家陳以軒的作品「遍尋無處Nowhere in Taiwan」作為部分參照來理解。該作品透過藝術家回國後在公路攝影之旅中記錄各種再路上看到的那些無處不在或無以名狀、在地景觀中曖昧的「無處」場景,反身鏡像記錄了各種孤立疏離的自身狀態。另一部分則可以從同樣於<無何有鄉>展出的藝術家吳思嶔展出的作品「Untitled 」,將自己拍得的兩張分別來自台灣與澳洲的山景照片的場景相遇,表達人將同屬於地表的萬物進行疆域、種類上的分類的權力部署。而藝術家李奎壁透過碎花布中的花卉之培育計畫找尋家族、產業發展與自我認同的歷史。回頭來看策展人挪用源自於莊子「逍遙遊」中的「無何有之鄉」的概念,對於理想境地「一切的投射最終仍是引往了原鄉之處,無不正是我們所處的位置」2,包裹著三位展出藝術家的作品概念,並且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心得「有時當我們處在關係裡面時,那個感覺是很輕的,唯有將自身抽離環境以後,對於關係的感受,才會越來越明顯」3。此展覽透過三位藝術家與策展人彼此生命經驗的凝聚,感性的動機、尋找「私」的建構與部署。也許尋了一大圈後,我們才能站在原地原鄉,相視且會心地說:「Now, here we meet.」

 
 
 

【無何有鄉】線上展覽網站:http://www.nowherewemeet.com/

 

註1   Sandy Nairn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Dissent," in Ressa Greenberg, Bruce W. Freguson, and Sandy Nairne, eds, 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New York: Routledge, 1996).)

註2   摘自<無何有鄉>策展論述

註3   摘自<無何有鄉>策展論述


其他文章
  • 藝術產業群聚的國際趨勢:巴黎、法蘭克福與臺北參照 | 陳晞
  • 在此,我們相遇: <無何有鄉>與線上策展 | 陳晞
  • 機構策展在藝廊—<小鏡覺>與<日常假設> | 陳晞
  • 暴風雨前、整裝待發?評2017台北藝博 | 陳晞
  • 白晝,夜遊 — 從白晝之夜思考一座城市的文化可能性 | 陳晞
  • 以解嚴串起當代藝術脈絡-大內藝術節〈解/嚴〉展 | 陳晞
  • 大獎之前、與之後—從許家維作品思考台灣藝術「座標」 | 陳晞
  • 看<黃冠鈞個展>—在物質到創作之間的三維觀點 | 陳晞
  • 記憶的半透明與穿透 《 彼方/逝視— 蕭美玲個展》 | 陳晞
  • 藝術金融/金融藝術—台北藝術論壇「藝術金融」 | 陳晞
  • 當大稻埕出現「心藝埕」 — 一種文化創業的問題 | 陳晞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