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當大稻埕出現「心藝埕」 — 一種文化創業的問題

                                                                                    

社區營造與藝術介入社區在台灣面臨著許多執行上的困難,如何與在地互動與連結或是如何於在地產生長久的文化能量都是執行團隊必須思考的議題。近年來許多非營利團隊透過藝術介入社區,或是社區參與的方式在許多社區進行文化培植的策略。但是非營利組織大部分在經營上都面臨著最現實的資金問題而導致無法長久進行、虎頭蛇尾的窘境。在文化藝術圈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必須在爭取官方資源的同時又要為執政者想要立竿見影的績效需求,往往導致許多需要長時間培養的文化藝術計畫難以持久、難以讓文化在社區自行發展、運轉。台灣許多在地的文創團隊背負著這樣的一個使命感,透過具有文化意識的商品交易作為在地文化能量的延續,似乎為了台灣的傳統文化與新創產業提出了一種融合的可能,大稻埕迪化街可說是近幾年最受矚目的一個區域。在人們印象中吵雜的年貨大街因為文化創業團隊的進駐,讓人們透過這些文化創業團隊與在地人的共存,漸漸開始了解大稻埕本來的文化、歷史樣貌。這樣的非文創園區的文化創業聚落,也正面臨著其他文創聚落、文創園區周圍的問題:當大稻埕、迪化街在大眾眼中的印象從辦年貨、建築街區等刻板印象因為文化創業團隊與在地居民建立出良好的共生默契、翻轉成新舊文化能量並蓄的街區後,文史愛好者來了、藝文愛好者來了、創業團隊們來了、觀光客來了,而建商、投資客也來了。

 

前車之鑑:藝文特區到文創園區

 

自1997年警方逮補當時在華山酒廠騎摩托車演出舞台劇的金枝演社創辦人王榮裕與其成員,藝術家們開始一連串的藝術運動[1],直到華山成為藝文特區,此案例不只開啟了藝文特區的先例,更打開了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實驗與實踐,直到現在閒置空間再利用在台灣仍然是被持續討論的議題。然而到2007年之後由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依約取得園區經營管理權利後,藝文變得必須注重產值、注重人氣,熱鬧重於門道,轉型成為文創園區之後租金飆漲,藝文團體難以負擔而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能負擔租金成本的餐廳、咖啡店和商店。而文創園區周邊的房屋和土地也因為園區的發展而隨之漲價,曾經於松山文創園區旁提供台灣唯一脫口秀、喜感短劇演出的表演空間「卡米地」,就算培養出了許多傑出的本土表演團隊,面臨文創園區的房價炒作,也只得關店歇業[2],遊牧表演於台北的藝術節與其他表演空間。在這之前的師大商圈更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創業店家們一方面要面臨住戶在居住環境品質上的壓力、一方面又必須面臨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競爭、一方面要面臨投資客房東的不合理房租,許多已經成為藝文工作者的工作、聚會、表演的咖啡店或是展演空間只能紛紛歇業或是搬遷。而原本藝文特區所給予文化藝術創意工作者們的生存與創作空間就逐漸被著重消費體驗和文化觀光的ROT模式所排擠掉,從紀錄片導演馬克的「仗藝之言」可以在片中看到這些「文創園區」過去與現在的不同,以及反映出藝術創作的各種問題。藝術、甚至任何創作所需要的空間,除了展演空間以外更需要一個聚落式的環境,城中藝術街區曾經就是這樣的一個環境,彼此的交流、想法和討論是融入於這些進駐的團隊和工作者們的生活中的。這些文創園區在空間上、地點上都具有這樣的優勢與可能性,然而卻因所謂的”市場機制“而慢慢地被迫退出,另尋出路。

 

 

近幾年來大稻埕因許多新創、文創團隊的進駐,於2010年開始至今成立的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等文化創業街屋,是文化/文創工作者們思考新舊文化共存的實踐與方法時皆會討論到的一個案例。然而文創的形象卻也同時幫助了建商哄抬房價的手段,在台灣各地早已蔚為風潮。如今建設公司也在大稻埕伺機而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紘安建設公司旗下的建案「心藝埕」,其建案名稱模仿了迪化街著名的文創街屋,搭著在地大稻埕人和文創團隊們在大稻埕耕種起來的文化順風車,企圖創造房地產的商機。而在網路上更可以看到該建案硬是比該地段每坪平均房價高出將近四成左右,投資客們也開始觀望起台北西區的房地產。在這一連串的影響下,租金也可能因市場機制而逐年調漲,這些文化創業團隊將面臨師大商圈曾經面臨過的問題、因為房價、租金的炒作而令這些文化創業團隊離開。是否文創團隊們在未來得以克服師大商圈所面臨的悲劇,文創團隊還需與居民之間培養長久的默契與信用。若我們期望文化創意產業不是一個失敗的曇花一現而是一個台灣文化發展正常化、長久化的開始,那麼文化的發展、創造和延續需由民間主導,由下而上的影響政府政策,政府則需深刻了解,文化創業並非是一時的化妝品,工作空間與研發空間更是文化創業得以存有形、無形的文化精神與價值最有能量的地方,而這些價值正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輔助文化創業免於炒短線、殺雞取卵式的房地產投資的擠壓。



[1]華山歷史簡介(資料來源: 文化部) http://www.huashan1914.com/about/history.php?cate=about

[2]「文創園區周邊房租飆 逼走藝文團體」2015.03.08 聯合新聞網 專題報導 陳宛茜 。


其他文章
  • 藝術產業群聚的國際趨勢:巴黎、法蘭克福與臺北參照 | 陳晞
  • 在此,我們相遇: <無何有鄉>與線上策展 | 陳晞
  • 機構策展在藝廊—<小鏡覺>與<日常假設> | 陳晞
  • 暴風雨前、整裝待發?評2017台北藝博 | 陳晞
  • 白晝,夜遊 — 從白晝之夜思考一座城市的文化可能性 | 陳晞
  • 以解嚴串起當代藝術脈絡-大內藝術節〈解/嚴〉展 | 陳晞
  • 大獎之前、與之後—從許家維作品思考台灣藝術「座標」 | 陳晞
  • 看<黃冠鈞個展>—在物質到創作之間的三維觀點 | 陳晞
  • 記憶的半透明與穿透 《 彼方/逝視— 蕭美玲個展》 | 陳晞
  • 藝術金融/金融藝術—台北藝術論壇「藝術金融」 | 陳晞
  • 當大稻埕出現「心藝埕」 — 一種文化創業的問題 | 陳晞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