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白晝,夜遊 — 從白晝之夜思考一座城市的文化可能性


台電大樓內表演現場,蔡秉儒攝影

 

 

經過去年白晝之夜(La Nuit Blanche)在臺北首次舉辦的經驗後,這次的白晝之夜有更多藝文空間的串連。除了29個官方與民間機構串連之外,在十月七號的這一天,光是在臺北的視覺藝術類的展覽活動就相當滿檔:從內湖區的大內藝術節,有尊彩藝術中心、大觀藝術空間、秋刀魚藝術空間與采泥藝術於當天相繼開幕,另外還有朝代畫廊、白石畫廊、非常廟二十週年展開幕、整修中的北美館串聯活動「給夜空的歌」與立方計劃空間的聲響展演「諸眾之夜」...等。除此之外,在溫羅汀主展場則有許多戶外裝置與現場活動,其中臺電大樓、臺大校區、替代役中心和客家文化主題園區作為四大站點,集中最多人潮。另外,策展團隊「秋天的島嶼」也集結大稻埕的許多商家,串連從中午至隔天凌晨舉辦「大稻埕的辶日迌夜」,為10/14一年一度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揭開序幕。

 

立方計劃空間的聲響展演「諸眾之夜」現場照片,記者自攝

 

 

Stage舞台,記者自攝

 

國際藝文慶典的在地化考驗

 

白晝之夜的初衷是做為藝術的不眠之夜,讓透過藝術家與藝術作品走到街頭,讓觀眾欣賞裝置藝術、燈光秀、音樂、雕塑、繪畫與錄像、投影等作品。文化評論人吳牧青在去年批評白晝之夜對於原意敘述的誤用、認為該活動不應是法式情調的投射物,在這一部分今年的活動似乎有作些微調整。承襲了跨夜舉辦、免費參加與公民參與三大原則,許多的攤位與活動點較去年更為接地氣。在台北白晝之夜的官方宣傳文宣上,實際的藝術作品與音樂表演活動共約40個作品和項目,其他的活動與踩點則有文學、互動裝置、閱讀聚會、晚會表演、行為、花藝、桌遊還有在地歷史導覽。

 

在裝置作品的部分,於主要路線區的羅斯福路上,騎樓多是互動性高的裝置藝術作品、如台電大樓廣場前與以燈光投影與地板上的幾何圖樣組合而成的「魔毯廣場」,以及沿路上金車企業有限公司騎樓的「白晝那道光」與「體線」,觀眾互動與自拍的密集度高令人想起日前北美館休館前的特展「社交場」。除此之外,還有幾個互動性質較為深層的裝置作品,則有位於台電大樓內、臺北數位藝術節的串連計畫「自然材音箱計畫」和耕莘文教院中以氣味、觸覺與視覺多重交織的劇場式裝置「如果我的母親是地球」。另外於耕莘文教院外牆、由藝術家謝佑承所製作的大型創作「空白屏幕」,因為作品尺寸大而氣場十足,吸引許多觀眾前往合照。藝術家以顏料手繪的物質痕跡與自創的燈光照明、創造出投影機初始畫面的數位質地。燈光裝置定時的開啟與關閉的瞬間,像是反將了自拍者一軍似的打破了觀眾與「網美」們與作品之間拍攝的安全距離,燈光的明暗以有趣且主動地方式介入了這個互動過程,是在整個活動中令人難忘的大型裝置作品。

 

藝術家謝佑承現地製作的「空白屏幕」大型裝置作品現場照,記者自攝

 

 

 

 

 

其中一個微小但令人眼睛一亮的展演形式,是在客家文化主題園區中,參展單位以畸零地或平常閒置的累櫥窗空間透過燈光設計轉化為臨時的展示空間,將作品擺放進去。透過展演填補畸零空間,大馬路部分讓給人流交通跟觀眾駐足,某種程度上令人產生對臺灣城市中獨有的展演規劃與藝文風貌的可能性想像。而這些國際藝文節慶在地化的實踐,由下至上的影響了白晝之夜,也開拓了我們對於城市與展演之間的關係與想像。

 

客家主題文化園區中櫥窗成為畸零展場,記者自攝

 

城市文化形塑文化城市:白晝之夜在臺北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座城市的文化能量,奠基於它的歷史與社會環境。白晝之夜應是作為台北城市文化與藝術最真誠的表現,它透過夜晚讓我們發現不曾注意過的文化與藝術,而非藉夜晚捏造出我們不曾擁有過的絢麗虛無。今年被認為該反省的問題除了動線規劃以及承辦廠商再度蟬聯之外,令人感到詫異的則是文化局在前後兩屆對於「白咒之夜」等陳抗團體態度上的轉折。去年謝佩霓時任文化局長,以白晝之夜具有營造發生場域、包容不同聲音的重要精神歡迎文資團體的發生;但今年文化局則是以「就尊重,當插花演出」回應文資團體的抗爭,在對於公民團體陳抗的公關處理與回應的態度上明顯出現落差,也遭致”文化恐怖份子“的撻伐。

 

巴黎市政府舉辦白晝之夜已十五年,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報導,今年巴黎的白晝之夜約有150位藝術家參加活動,十五年來已累積將近3000位藝術家、上千件大型藝術作品參與。在台灣,藝術展演觀眾數量的培養一直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我們的產業結構、工時與社會狀態是否讓人民得以「心有餘力」地參加各種文化藝術活動,我們應該思考,在第二次的狂歡之後,白晝之夜可以如何增進、培養更多大眾主動接觸藝術的可能,而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們又勢必將面臨到平均工時過長的問題。根據2016年的統計,巴黎每週平均工時約31小時,法國甚至為了杜絕員工將工作帶回家正考慮立法禁止員工在週末傍晚傳送電子郵件;而臺灣每週平均工時則超過41小時,甚至不包含我們無從統計的加班。在這樣的工時結構差距底下,臺灣增加藝文受眾的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白晝之夜亦然。

 

凌晨四點臺大椰林大道上的行為創作,記者自攝


其他文章
  • 藝術產業群聚的國際趨勢:巴黎、法蘭克福與臺北參照 | 陳晞
  • 在此,我們相遇: <無何有鄉>與線上策展 | 陳晞
  • 機構策展在藝廊—<小鏡覺>與<日常假設> | 陳晞
  • 暴風雨前、整裝待發?評2017台北藝博 | 陳晞
  • 白晝,夜遊 — 從白晝之夜思考一座城市的文化可能性 | 陳晞
  • 以解嚴串起當代藝術脈絡-大內藝術節〈解/嚴〉展 | 陳晞
  • 大獎之前、與之後—從許家維作品思考台灣藝術「座標」 | 陳晞
  • 看<黃冠鈞個展>—在物質到創作之間的三維觀點 | 陳晞
  • 記憶的半透明與穿透 《 彼方/逝視— 蕭美玲個展》 | 陳晞
  • 藝術金融/金融藝術—台北藝術論壇「藝術金融」 | 陳晞
  • 當大稻埕出現「心藝埕」 — 一種文化創業的問題 | 陳晞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