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張曉剛 及其風格 zhang xiaogang

任何風格,首先都牽涉藝術家與他或她所處時代或歷史時期、社會及其前輩的關聯;美學作品有其最起碼的個性,但仍然是—或者,弔詭地說,卻不是—時代的一部分,因為它在那個時代產生或出現。這不只是社會學或政治學上說的同步問題,而是更有意思,事關修辭風格或形式風格。

艾德華.薩依德

張曉剛《血緣》系列《血緣:大家庭3 號》2014年以1210萬美元拍出,在其系列,複製舊照片的形式,畫出時代的記憶,張曉剛無意發現家中文革的舊照片,將其構圖以畫表現,成了其在東、西方藝術界的代表作。張曉剛曾說:「我知道中國有很多問題、雖然我有很多問題,但我來自這裡」當他從西方「朝聖」看到求學時代的梵谷的畫內心的憧憬以及長大後到了梵谷的畫前面的些許失落,想回到自己的家鄉重新看看身邊的現象,於是開始畫人,有一天發現家中的舊照片,一致的表情、關係的疏離與空洞、照片的平面感與無深度感,與後現代一詞有了相互的連結。

《血緣》的歷史再現,張曉剛透過照片的再現看到了歷史與記憶,其繪畫表述的政治行動與其對當代社會的關懷。瞬間的、永恆的記憶就在顏料的調和下給紀錄起來,在畫室中、抽著菸、回想起就是單純畫畫什麼事也不做的時光,還是因為沒有想法、因自己的生活而不畫的時間,這些種種的生活經驗與實踐,似乎讓張曉剛的畫裡有了更感動人與深刻的故事。故事透過畫讓人們解讀,沒有距離的、赤裸裸的呈現在觀者的眼前,既貼近又疏離。

然而,已在當代藝術成名的張曉剛,為何在介紹自己的演講,將自己的作品區分不同時代的繪畫時期?不同年代的繪畫風格是否有代表了畫家當下的情境與意識?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如果論其風格,是在畫拍出高價時,才具有代表其風格,亦或是每個階段的藝術作品皆代表了畫家的每個元素與其個人意志而成為現在的風格?風格就像是斷裂的拼圖,不同的結構成了張曉剛,張曉剛分享從教育談起,在其受教育時,方式還是前蘇聯,在當時要創作自己的東西比較困難,在學校看最多就是表現主義,梵谷等,所以當時就被表現主義給征服,美術在中國跟教育有很多的關係,然而,因沒有強大的博物館系統,離開學校就像沙漠一樣,藝術除了要有自學能力也要有自己相對的判斷。

張曉剛將其風格分類為早期1981-1983畢業創作風格,因當時社會環境創作以鄉土為主流,以體驗農村等主題為軸,但張曉剛對民俗的東西沒興趣,於是試著將梵谷與米勒的意象加入自己的創作,畢業後想繼續往表現主義發展; Ghost Period 1984-1985這時期的狀態變得灰色、絕望就好像覺得世界要滅亡,當時張曉剛喝了很多酒、生活比較亂、喝酒住院時安靜下來想了很多問題,想了很多不同以往的東西,住院日記,死亡、床單,但也受到現代主義與現代哲學的影響。Dream Period 1986-1989經過那段時間畫畫狀態很不好,張曉剛說,86年回學校工作接受到東方的思想,看了很多東方的藝術,後來開始接受到「記憶」的主題,現在張曉剛回頭看覺得真浪漫,89年六月以後整個社會的變革,心情也變了,很浪漫沈浸在夢裡面顯得很不真實,不知道怎麼辦時就畫了生活中的感受,從這時開始自己想逃避的是不可能逃避的,必須要面對現實,這現實可能很殘酷,張曉剛想表達出心情封閉的狀態,從這時開始覺得自己的藝術不可能走公共化的路,因為不能參加公共的美展,覺得自己的藝術需要「走自己的路」於是轉向了自己內心的表達和體驗。

張曉剛在演講時分享,當時畫表現主義時情緒不對,後來就一直畫,回老家也成為張曉剛的創作題材,手記,第一天到第七天的不同畫,這是當時的狀態,與外界隔絕的他,寫寫信、聽聽音樂,封閉的狀態透過手記的方式表達出來,到了91年底,想參加全國美展,共和國的誕生,找了相關資料。

赴歐洲的經驗影響了張曉剛的風格,到國外待了一陣子他說在92年看不到好的展覽,基本上是從書本到書本,中國藝術家是從文字開始而不是從原作開始,從書本得知不同的畫與風格,於是到了歐洲的張曉剛每天在博物館泡,但得到的結果是絕望,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覺得不要當藝術家了,沒意思,這種摧毀性的打擊在過去與藝術家的感受,發現不是這麼回事,這種誤讀的感受非常嚴重,突然看到原作覺得梵谷就是荷蘭人,雖然張曉剛還是很喜歡梵谷的畫,這種思考拉回來了,問了他自己「我是誰?」重新思考身為畫家的意義。回到中國後第一次認真的看身邊的人長怎樣,於是開始畫身邊朋友的臉,後來看到老照片,當時還沒想好要怎麼表達,雖然熟悉,但有一種不知道怎麼說出來的感覺打動著張曉剛,全家福-看了照片後好像要表達的就是照片的東西,於是94年開始畫大家庭的第一張,裡面包括了社會、個人對家庭的感受、中國對家庭的觀念、美學,張曉剛不願意直接模仿照片於是用畫的方式表現。2000年以後「失意與記憶」在中國變化太快的時候,常常處於不平衡的狀態,這系列想把人處於詩意與記憶的矛盾,將生活中的用品重新組織。張曉剛比較喜歡畫心裡的感覺,空間其實跟人的心裡也有關係。其中車窗系列,看到外面的風景,也是記憶的過程。

最後,張曉剛的修辭風格與形式風格透過再現而到觀者眼前,當網路介入藝術,回到了班雅明複製的靈光消逝?但筆者認為,此種普及化、以及「複製」畫的接收,可讓有「物」的討論空間延展,雖不在場但想像空間擴大,無可否認的可以擁有者不僅是幸運也需要有其資本,張曉剛的畫及其風格,不僅是知青的、歷史的也是人們共同可以思考與分享的。


其他文章
  • Anish Kapoor在三星美術館Leeum | 聶瑋齡
  • 虛擬實境VR與藝術:沙中房間 | 聶瑋齡
  • 張曉剛 及其風格 zhang xiaogang | 聶瑋齡
  • 蔡國強 言說爆破 | 聶瑋齡
  • 網路參與作為一種藝術的中介 | 聶瑋齡
  • 一種中介的語境—2017卡塞爾文獻展 「向雅典學習 | 聶瑋齡
  • 透納獎 TURNER PRIZE 2016 | 聶瑋齡
  • 艾未未 AI WEIWEI. LIBERO | 聶瑋齡
  • 曾梵志:散步於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 聶瑋齡
  • 跨越邊界的塗鴉藝術家Banksy | 聶瑋齡
  • 798藝術區 北京 798 Beijing | 聶瑋齡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Renzo Piano漸漸件件 | 聶瑋齡
  • 另一種影像—南韓當代藝術家SEULKI KI | 聶瑋齡
  • 喜歡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的理由 | 聶瑋齡
  • HELLO,MyNAME is PaulSmith | 聶瑋齡
  • 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Ibrahim El- Sala個展 | 聶瑋齡
  • ANISH KAPOOR當代藝術向度之物與外 | 聶瑋齡
  • 裝置藝術的文化轉向:專訪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 | 聶瑋齡
  • 談談校園博物館:臺灣藝術大學OUR MUSEUM | 聶瑋齡
  • 步入現代性的時空模式:《等候大廳 現代性場景》2012臺北雙年展 | 聶瑋齡
  • 亞州當代藝術展,岳敏君,「笑可笑 非常笑」, Harbour City Hong Kong | 聶瑋齡
  • 在亞洲,臺灣 文創的 速度— 博二藝術特區 / agnès b. Cafe Akiakis friends展 | 聶瑋齡
  • 談新興形式創新展覽:網路策展 | 聶瑋齡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