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談新興形式創新展覽:網路策展

2 July 2012 – 3 July 2013

Tate Museum, London: A new era of online exhibition

倫敦泰特美術館現正推出一項新的展覽空間與形式:網路大型虛擬展覽,為期一年,由網路空間平臺作為策展的博物館畫布,將網頁作為佈展的新興形式,由前衛摩登的英國,向外延伸至世界各地,為題The Gallery of Lost Art。

展覽網站:http://galleryoflostart.com/

        一個關於新形式的The Gallery of Lost Art,進入網站,即有跳躍的影像與文字變化,這種動態的形式,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經由文字的說明、引導可以很明白的瞭解,此展將發掘作品的故事,講述過去100年中已經被毀,被盜,被丟棄,拒絕,刪除,短暫的消失的作品以及背後引人入勝的故事,此虛擬展將領觀者進入一個大倉庫,照片,剪報,信件,圖片和電影,重新檢視 二十世紀的藝術家,讓當代藝術中一些失落的作品被觀者重新發掘,其述說著 十種不同的LOST故事 。

        失落的藝術畫廊,為一個身臨其境的「線上展覽」,由Jennifer Mundy策劃,Digital Studio ISO設計, 協同英國第四頻道,展於TATE,此虛擬展覽為期一年,每星期將增加一個新的工作,直到該網站完成。此展有趣的地方,不僅僅為當中展出的藝術作品,進而為一種新形式的當代藝術實踐, 當網路的賽博空間(cyberspace)的可能性不斷被發掘與討論的同時,媒體速度的更迭,已漸漸的由實體的博物館置換到另一個虛擬的藝術場域,當代許多博物館已開始進行虛擬網路的展覽,倫敦泰特博物館即為一。

        

The Gallery of Lost Art 的主策展人表示:藝術歷史往往趨向於「存在」,但往往不重視我們對於藝術的歷史感。換言之藝術作品往往經由展品述說故事,此展則發掘了數位空間並將Lost Artwork重新回歸於生活,不僅僅經由虛擬平台,同時以說故事的方式圍繞著此展的作品。

虛擬展覽的「遺失」作品的未完成與虛擬世界(Virtual space)特性 相輔相成,這種虛擬的未完成,也讓展中的作品有了另一種作品「留白」的想像,如同電影般具有故事性,創作的過程與背後的故事將敘事般的被展示、虛擬的「下錨」成了缺席的空間,不再有完整的定義與藝術的歷史性消彌,畫作的意義將由敘事的故事與觀者共同完成, 更具獨立性與主動閱聽人的觀賞方式。

網路藝術展覽由實體至虛擬的「文化轉向」,為一種公共藝術空間的更迭,展覽經由網路平臺的整合與匯流將網路的優點發揮於策展的新形式及:去中心化、高容量、具互動性、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

作品一:

   

Marcel Duchamp

Fountain1917, replica 1964

© Succession Marcel Duchamp/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2

馬塞爾·杜象《噴泉》,展示在1917年已成為現代藝術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於展出後不久就遺失了,熟悉此作主要透過照片與1964年的仿作。

作品二:

Graham Sutherland

Portrait of Sir Winston Churchill1954

© The Estate of Graham Sutherland / © Photograph by Larry Burrows

丘吉爾爵士的肖像一年內,丘吉爾的妻子親自打破此畫並將它們燒毀。

作品三:

Robert Rauschenberg

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1953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purchase through a gift of Phyllis Wattis.

© Estate of Robert Rauschenberg. DACS, London/VAGA, New York 2011

Robert Rauschenberg 將原本的畫作擦去,花了幾星期,完成後將其命名為: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

作品四:

Michael Landy

Break Down2001

Photo: Hugh Glendinning.

© Michael Landy.

Courtesy of Artangel, London and Thomas Dane Gallery, London

此作想表達消費社會的概念,Landy銷毀了他兩個星期的所有擁有物,並將場地設置於位於倫敦市中心的牛津街的百貨公司。

網路策展An innovative online exhibition

        此種媒體的新型式如何被接受與認識?挪移至藝術的空間時,有什麼新的創意與知識基礎?「網路策展」,將策展移至虛擬空間是一件有趣的展覽過程,將實體的作品移至虛擬的網路空間時,一個展覽將會如何完成?

        以往實體的觀看的展覽模式:博物館,藝術品,觀者,到訪博物館,完成觀看藝術品的過程。然而,在虛擬世界裡,抽象的概念如藝術展覽空間,需要被漸漸理解與轉換,此種概念,就如同當新的媒介興起時,我們如何使用看得見的媒介,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形態與讓人們瞭解此的文化速度,進而漸漸形成對於虛擬展覽的「知識型」,基本的展覽條件以外,同時有著許多創新的概念:

1. 多點的結合將不同的平台連結,官方網站與社群的多點連結:facebook   

    TWETTER部落格的設置。

    

        虛擬展覽如何吸引觀者點入那個屬於介於網路平台與藝術之間的場域, 於是資訊的接近性與故事性,博物館的權威基礎形成虛擬展覽符號,經由網路的不停串聯,由Facebook開始的introduce,經由不同的點向外傳播至虛擬的世界裡,此種不同的點帶來了∞ 經濟的效益,平台多的概念結合能動性佳的網路,不同的點連成一個公共的藝術展場。

2. 由博物館策展單位進行策劃:

    博物館美術館畫廊,具備了權威與氛圍,關於此種新展覽形式的特點:對於科技在媒體的再現之後,有了特定的論述,換言之,當消費物—媒體—流行為一種被再現的有限想像,因為那個限制、爲媒體與權力者所共同創造,當影像的再現時,也有固定的內容形式。於虛擬空間的展示作品同現代物的「功能性」,除了與傳統文化研究法蘭克福學派對於藝術品氛圍消失的批派之外,另一個於聯想於科技的為,這種由傳統博物館所策展將可視為電腦的防火牆機制,這種logo將網路策展的平臺有了下錨的概念,即同羅藍巴特述說文字與圖片關係時,文字可以幫我們確認圖片的意義。

3. 藝術的新策展形式:製造意義

展覽將由許多專業知識的專家所共同建立,網站的平台設計與作品的故事,不斷填滿虛擬展場,內容(content)、創意(creativity)與連結(conectivity)將畫面形成一個被書寫的藝術再現,同現今許多微型部落格具有特定的專業知識,經由文字與圖像來製造特定的流行系統,同羅藍巴特於《流行體系》中所言「雜誌用文字來描述某件衣服,不過是在傳遞一種資訊,其內容就是:流行」(Barthes, 1997/敖軍譯,2004:18)。意義在此不僅僅由產製的一方所創造,同時也由參觀的閱聽眾所共同完成,當替此展覽案「讚」的同時,也替展覽進行多點的連結,讓展覽可以往外傳遞資訊,意義也不斷的延伸

結語:

媒體再現傳達的訊息為一種科技的想像、這個想像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有不同的論述。這個想像也是,然而在此訊息被翻譯然後經由個體再度翻譯與詮釋這種虛擬、訊息的世界於虛擬的網。同步西亞消費社會一書中提及的豐富概念,於網站內容提供極簡的視覺效果,其內涵意義含蓋了豐富的設計概念,意義不僅被網站空間的資訊與藝術品,故事填滿需,同時由藝術的觀者所完成。新流行的網路展覽形式,讓人們在裡面上癮、徘徊、遊蕩著,如同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一搬的遊蕩者看著網路的世界(新公共領域或是自我展演的管道)網路展覽如何被建構、塑造/銓釋、理解?策展經由網路的變遷與其內涵?在網路出現之後,許多可能可以漸漸被發掘,此種與考古,也與新發明一項媒介(如從報紙到收音機 電視機的近程)不同,而是許多關於生活形態,消費風格,實體到抽象的形式的種種改變,挪移到藝術,可以被討論的也是有趣的,即虛擬展覽。

在後現代不斷的可能性發生的時代,引高宣揚在《後現代論》一書為結語

巴特對於社會文化進行符號解碼的意義與過程,羅蘭巴特所開創的符號批判,從理論基礎和方法論來看,羅蘭巴特的符號論是從結構主義轉換到後結構主義、從單純語言符號分析轉變成以多學科為基礎的超語言符號遊戲的一個中間過渡階段。在羅蘭巴特的觀念中,一切符號,只有其使用領域及其使用目的的不同;人是為了使用它才創造多種多樣的符號體系的。因此,對符號的理解和分析,一方面不能離其社會文化總背景,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其使用的特殊領域的性質(高宣揚,226)。

展覽藝術家:Bas Jan Ader,Joseph Beuys, Georges Braque, Daniel Buren, Willem de Kooning, Marcel Duchamp, Tracey Emin, Lucian Freud, Otto Freundlich, Eva Hesse, Frida Kahlo, Michael Landy, Kazimir Malevich, Joan Miró, Francis Picabia, Diego Rivera, Kurt Schwitters, Graham Sutherland, Paul Thek, Jean Tinguely, Rachel Whiteread

誌謝影像提供:

Press Office Administrator Tate Modern倫敦泰特博物館新聞室

The Brooklyn BrothersLondon影像工作室


其他文章
  • Anish Kapoor在三星美術館Leeum | 聶瑋齡
  • 虛擬實境VR與藝術:沙中房間 | 聶瑋齡
  • 張曉剛 及其風格 zhang xiaogang | 聶瑋齡
  • 蔡國強 言說爆破 | 聶瑋齡
  • 網路參與作為一種藝術的中介 | 聶瑋齡
  • 一種中介的語境—2017卡塞爾文獻展 「向雅典學習 | 聶瑋齡
  • 透納獎 TURNER PRIZE 2016 | 聶瑋齡
  • 艾未未 AI WEIWEI. LIBERO | 聶瑋齡
  • 曾梵志:散步於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 聶瑋齡
  • 跨越邊界的塗鴉藝術家Banksy | 聶瑋齡
  • 798藝術區 北京 798 Beijing | 聶瑋齡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Renzo Piano漸漸件件 | 聶瑋齡
  • 另一種影像—南韓當代藝術家SEULKI KI | 聶瑋齡
  • 喜歡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的理由 | 聶瑋齡
  • HELLO,MyNAME is PaulSmith | 聶瑋齡
  • 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Ibrahim El- Sala個展 | 聶瑋齡
  • ANISH KAPOOR當代藝術向度之物與外 | 聶瑋齡
  • 裝置藝術的文化轉向:專訪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 | 聶瑋齡
  • 談談校園博物館:臺灣藝術大學OUR MUSEUM | 聶瑋齡
  • 步入現代性的時空模式:《等候大廳 現代性場景》2012臺北雙年展 | 聶瑋齡
  • 亞州當代藝術展,岳敏君,「笑可笑 非常笑」, Harbour City Hong Kong | 聶瑋齡
  • 在亞洲,臺灣 文創的 速度— 博二藝術特區 / agnès b. Cafe Akiakis friends展 | 聶瑋齡
  • 談新興形式創新展覽:網路策展 | 聶瑋齡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