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跨越邊界的塗鴉藝術家Banksy

online / offline跨越邊界的塗鴉藝術家Banksy

2016英國街頭匿名藝術家班克西(Banksy)的塗鴉出現在布里斯托的一間小學,為了感謝小學以他的名字為一個學院,並留下了一個紙條,上面寫道:「謝謝你們的來信,也謝謝你們用我的名字命名學院,如果你們不喜歡,請自由的話上一些東西.記住,獲得原諒總是比獲得許可還要來得容易,愛你們的Banksy」。此塗鴉瞬間在全球媒體延展開來,在新媒體發達的Media Life圍繞下,塗鴉藝術、塗鴉與城市發展,城市與反抗的背景下有了跨越邊界的新藝術思維。班克西(Banksy)當代知名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長期關懷社會議題,如反戰、反資本主義、政治等,近年來除了塗鴉,藝術形式延展至不同的媒材與場域,如戶外藝術計畫(Dismaland暗黑迪士尼)與電影《畫廊外的天賦》(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除了藝術本身對於當代議題的反諷與關注之外,班克西如何在科技的輔助下,讓藝術介入社會有了新的思維與觀點?以下提供幾點元素詮釋。

圖說:Banksy的塗鴉 ©Banksy

一、調解與反抗online / offline

塗鴉藝術家Banksy曾在他指導的電影《畫廊外的天賦》專訪時說道「街頭藝術擁有短暫的生命」。在此,有個有趣的論點在於資訊社會的網絡形式,訊息可以容易的發佈與刪除,對於塗鴉而言,繪於街頭的藝術品亦可能在短時間被當地政府「清除」。塗鴉常被視為次文化的脈絡,非法的「物」,然而Banksy的作品如何在網路世界得以展現其藝術的反抗?經由網路的調解讓藝術得以再現藝術所要表現的議題?

班克西的作品隱含了政治的議題,幽默了當今的社會議題,除了藝術本身的反抗概念,他的藝術品在網路的世界亦被廣為討論,人們可以經由媒體暸解他的藝術與反抗,經由不同社群平台的調解與中介,讓個人的參與,在網路上接觸到他的藝術品,轉載他的作品在個人的平台,使其藝術得以接觸到更多的閱聽人。

二、匿名作為一種附權的方法:

藝術家本身的匿名性,在塗鴉的世界裡的風格與作品讓藝術本身的批判性更為提升之外,「不可見」的概念同時表述了當代網路的權力,在持續的網路透明性,可以被理解為持續的觀察與對於藝術表述政治與社會附權的方式,班克西的塗鴉在網路的世界瞬間的串連與延伸。讓社群與對於他藝術品有興趣的人們有了更多的討論平台,讓藝術介入社會成了一種可能的方法,藝術的親近性與訊息同步,有了更多賦予人們參與藝術的機會與發言的權利。在班克西(Banksy)的塗鴉出現在布里斯托的一間小學的時候,許多國內外媒體的報導如BBC、The Guardian、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等的社群平台,人們可以在平台(platform)中回應與參與。在社群的媒體時代,參與藝術議題變得更為便利,我們可從網路的互動中看見網絡弱連結的串連。弱連結為一種連結的概念,可能在現實生活中並不認識,但擁有相同的興趣或社會關係或興趣而認識。在藝術的討論擁有參與感與藝術公共領域的共同感。

圖說:網路的監視與匿名性也為Banksy的一個題材

三、藝術塗鴉與象徵的透明性:

塗鴉的藝術景觀,在實體世界的被看見,在網路的數位時代,有了替代性的平台,換言之,科技應用在人們參與藝術的方式,經由攝影、重置讓藝術有機會被看到。新媒體的即時性讓班克希的藝術景觀瞬間受到世界媒體與人們的關注。這也是網路所不可替代的一種特質。塗鴉景觀讓藝術可被刪除的特性有了替代與保存的方法,跨越了online 與offline的邊界,藝術象徵與反抗也讓班克西的塗鴉有了藝術與社會的多元連結。除了實體的能見度,在虛擬的世界亦讓藝術品得以跨越地理的邊界,讓人們可以接觸藝術與了解藝術的意涵與創作概念。

圖說:Google map 提供了Banksy在倫敦的位置

結語

新媒體的數位化趨勢之下,讓藝術的場域有了新的景觀,藝術與社會的連結在online 與offline的相輔相成有了新的「藝術現場」。跨越邊界的塗鴉藝術家Banksy的藝術思維近年來持續受到人們的喜愛,除了藝術本身的原創性與批判性,本文試圖提供online的景觀與讀者分享,當中,如何思考新媒體與藝術,以及Banksy表達其對於社會的人文關懷如何瞬間延展,將藝術與社會連結有了系統性的「網絡」連結與藝術的串連有了一些討論。

 

 

瞭解更多  https://www.facebook.com/weiweiarts/?ref=aymt_homepage_panel


其他文章
  • Anish Kapoor在三星美術館Leeum | 聶瑋齡
  • 虛擬實境VR與藝術:沙中房間 | 聶瑋齡
  • 張曉剛 及其風格 zhang xiaogang | 聶瑋齡
  • 蔡國強 言說爆破 | 聶瑋齡
  • 網路參與作為一種藝術的中介 | 聶瑋齡
  • 一種中介的語境—2017卡塞爾文獻展 「向雅典學習 | 聶瑋齡
  • 透納獎 TURNER PRIZE 2016 | 聶瑋齡
  • 艾未未 AI WEIWEI. LIBERO | 聶瑋齡
  • 曾梵志:散步於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 聶瑋齡
  • 跨越邊界的塗鴉藝術家Banksy | 聶瑋齡
  • 798藝術區 北京 798 Beijing | 聶瑋齡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Renzo Piano漸漸件件 | 聶瑋齡
  • 另一種影像—南韓當代藝術家SEULKI KI | 聶瑋齡
  • 喜歡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的理由 | 聶瑋齡
  • HELLO,MyNAME is PaulSmith | 聶瑋齡
  • 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Ibrahim El- Sala個展 | 聶瑋齡
  • ANISH KAPOOR當代藝術向度之物與外 | 聶瑋齡
  • 裝置藝術的文化轉向:專訪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 | 聶瑋齡
  • 談談校園博物館:臺灣藝術大學OUR MUSEUM | 聶瑋齡
  • 步入現代性的時空模式:《等候大廳 現代性場景》2012臺北雙年展 | 聶瑋齡
  • 亞州當代藝術展,岳敏君,「笑可笑 非常笑」, Harbour City Hong Kong | 聶瑋齡
  • 在亞洲,臺灣 文創的 速度— 博二藝術特區 / agnès b. Cafe Akiakis friends展 | 聶瑋齡
  • 談新興形式創新展覽:網路策展 | 聶瑋齡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