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喜歡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的理由

 

一個午後,延著千禧橋走到泰特摩登的館外時,看見了在美術館參觀的小朋友,英國的老師帶著他們到美術館感受藝術氛圍!

2005年開始推動一系列的文創產業計畫,經由文化部的藝術計畫推廣與補助, 讓藝術家的作品增加展覽的場域,同時將藝術與生活拓展到各種形式的藝術生活。 當今,我們倘佯在資訊的摩登時代,值得提及的為科技並不完全取代了藝術作品,相反的,藝術在科技之下增加了更多元的可能性,各式的科技形式將藝術的迷人之處,傳達到更寬廣的地理空間。本文將由當代藝術中心¾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談談藝術與科技的互動網絡。

關於倫敦泰特美術館

倫敦泰特美術館為英國現代美術館,分為TATE BRITAIN, TATE LIVERPOOR三館, 以及TATE MODERN。位於泰晤士河畔的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前身為發電廠,1992年計畫將此改建為國際現代及當代藝術的倫敦展覽美術館。由瑞士建築師Herzog 與De Meuron為美術館的設計師。館內保留了原本發電廠的建築設計模型。自2000年五月以來,已有4千萬人次到訪。為英國前三的旅遊景點之一。

Tate Modern, 2000 Copyright Tate Moder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由的藝術空間

   

©聶瑋齡

一進入館內大廳,看到牆面上的玻璃窗外滲入的陽光,寬敞的空間到展場與各樓層的展區以及coffee shop, 在美術館休息區長廊外面的風景為聖保羅大教堂與千禧橋,館內可以自由參觀,無拘束的藝術空間,讓人可以自由的徜徉在美好的藝術區域,可以花時間仔細觀看特展、常態展。美術館吸引人的理由除了有美好的地理空間、館內大師的館藏,亦或是多元的藝術特展,還有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特展商品,其用科技與受眾互動也是一個很獨特、很吸引人的地方,你可以加入TATE的電子訊息名單,可以固定收到藝術活動還是藝術講座的邀請涵,讓人們收到可以加入藝術的有趣活動。其展區的數位形式互動藝術設計以及電子網路空間,增添了當代人文與藝術的新價值。

藝術教育與互動

 

在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內,可以看見坐在藝術品前繪畫的學生與藝術愛好者,展區本身成為了創作的空間,一個轉角或是一轉身即可看見許多大師的作品。美術館的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同班雅明提出的“靈韻”(AURA),那藝術作品在藝術品的創作者,展覽空間(美術館),以及其文化價值的堆疊下形成的獨特氛圍,可以在泰特美術館窺見其藝術風采,畢卡索的真品展覽,可以讓參觀的民眾有機會接觸到畫作之靈韻。然而在此,雖然館藏多數為真品,在美術館的shop裡有許多館藏藝術品的複製品,此複製,如果以批判的角度而言,可能說是藝術價值的去“距離”化。那藝術的哲學與精神的儀式價值經由大量的複製而消失了。於是當複製的文創產品或紀念品只能以複製的商品形式出現,或同蘇珊宋塔所言:攝影複製了獨一無二的存在,在此作為到訪過美術館的旅遊經驗。可以在個人空間,還是生活上的文化消費增添日常生活的藝術感染力。針對此藝術與複製品的討論,有次在倫敦的咖啡廳與在倫敦攻讀博士學位的友人談到,關於美術館的複製品,如何相信美術館的藝術品為獨一無二的“原版”,以巴黎羅浮宮為例,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前往觀看蒙娜麗莎的微笑,開放攝影及拍攝,對於藝術品的消耗,其真的是我們所相信的蒙娜麗莎亦或是我們相信它就是原作?這個有趣的討論讓筆者有了新的想法,即藝術品於影像與語言的建構,藝術的論述,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這不是一只煙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挑戰了人們習慣相信眼睛所看見的事物,重新思考圖像與文本的鬥爭。

Rene Magritte 這不是一只煙斗

除了傳統形式的藝術品展覽,在當代,需要科技的輔助將藝術給“傳遞”出去,藝術在網路的時代,不再僅僅依靠傳統的藝術儀式價值,更重要的是,將藝術擴展到更大的地理局限,將藝術品宣傳出去,藉由“視覺”的影像,動態宣傳,互動,重新找尋展覽的價值,此論點,在不同的藝術網或是美術館即在進行,將展覽的 “廣告” 還是展覽特性納入藝術的一部份,這裡不再是從藝術價值的流失討論而是將藝術如何建立本身的論述傳遞到觀賞者的身上。

科技互動可以在館內看到不同形式的科技設計,影片導覽簡介,TATE美術館的Bloomberg Connects interactive activities,一個新的數位互動計畫,邀請人們連結藝術與藝術家、參觀者,提供創作的畫板,讓民眾參與畫作同時可以將影像投影在美術館的一個角落,增加互動的參與感。

 

小結:藝術與科技的網絡地圖

喜歡泰特摩登的理由,在資訊社會的時代,以網路為前提的向外訊息傳遞,以讓人們有了新的形式參與藝術的領域,不同的媒體可以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藝術如此,除了原作的藝術品,博物館,更重要的為用科技開啓更多的可能,以網路的不同平台,將藝術推廣至觀者,增加參與感,如此循環的網絡擴散過程,可讓美術館的價值有了延展的空間與美好的人文藝術感。

 

 

 


其他文章
  • Anish Kapoor在三星美術館Leeum | 聶瑋齡
  • 虛擬實境VR與藝術:沙中房間 | 聶瑋齡
  • 張曉剛 及其風格 zhang xiaogang | 聶瑋齡
  • 蔡國強 言說爆破 | 聶瑋齡
  • 網路參與作為一種藝術的中介 | 聶瑋齡
  • 一種中介的語境—2017卡塞爾文獻展 「向雅典學習 | 聶瑋齡
  • 透納獎 TURNER PRIZE 2016 | 聶瑋齡
  • 艾未未 AI WEIWEI. LIBERO | 聶瑋齡
  • 曾梵志:散步於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 聶瑋齡
  • 跨越邊界的塗鴉藝術家Banksy | 聶瑋齡
  • 798藝術區 北京 798 Beijing | 聶瑋齡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Renzo Piano漸漸件件 | 聶瑋齡
  • 另一種影像—南韓當代藝術家SEULKI KI | 聶瑋齡
  • 喜歡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的理由 | 聶瑋齡
  • HELLO,MyNAME is PaulSmith | 聶瑋齡
  • 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Ibrahim El- Sala個展 | 聶瑋齡
  • ANISH KAPOOR當代藝術向度之物與外 | 聶瑋齡
  • 裝置藝術的文化轉向:專訪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 | 聶瑋齡
  • 談談校園博物館:臺灣藝術大學OUR MUSEUM | 聶瑋齡
  • 步入現代性的時空模式:《等候大廳 現代性場景》2012臺北雙年展 | 聶瑋齡
  • 亞州當代藝術展,岳敏君,「笑可笑 非常笑」, Harbour City Hong Kong | 聶瑋齡
  • 在亞洲,臺灣 文創的 速度— 博二藝術特區 / agnès b. Cafe Akiakis friends展 | 聶瑋齡
  • 談新興形式創新展覽:網路策展 | 聶瑋齡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