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裝置藝術的文化轉向:專訪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

 

藝術的文化轉向:裝置藝術的聲音再現—⟨匯跳⟩專訪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

  

圖一、圖二⟨匯跳⟩,純粹是:紀子衡、卓立航、李季穎、林廷達,2011

 

在台灣經由⟨匯跳⟩發掘現代的聲音,應用電腦、玻璃瓶、各國錢幣、電磁鐵,以網路上的匯率作為錢幣跳動頻率的速度。「匯跳」可經由中文的諧音「會跳」,仔細聆聽機械與錢幣的聲音,此’The Coin of Sound’延伸轉換至藝術作品,表述了其隱含意義(connotation)—人的心會跳動,各國日常生活的匯率改變,影響錢幣跳動,經由聲音的、網際網路時代的藝術媒材,將機械式的工業社會批判議題,以及新興科技文化可能的厚度,讓日常生活的人們自然的參與此藝術作品。

一、藝術的文化轉向

 

藝術語言的建立,無論是從藝術家的個人作品歷史進程,亦或是從較大結構層面觀看,藝術的語言從傳統的畫筆形式至新科際的應用實踐— 網際網路、各式各樣的科技,成為了藝術的自我書寫創作的色彩,當中,有許多很有趣的議題可以討論,由文化的層面,已為一種可被觀察與探討的新科際的藝術文化現象,其表現的抽象概念,不僅同普普風一樣深刻,個人的、作品的、抽象的、社會意識形態的,亦為後現代的文化想像,以及整個世界應用的當代藝術創作與消費模式。

「藝術的文化轉向」 同大眾文化理論性的討論,權威性的消逝,數位的本質所帶來的特徵,天際線或分界線不見了,它具有一種可以讓人充滿無限想像,開放的多元空間,數位藝術於現代性的思考與實踐於此,有其特殊的方法與觀點。方法上,當代裝置藝術的形式與科技興起後,藝術創作的主體變動,涉及到科技形式,藝術主體從傳統畫筆的形式至各種媒材的明示意義。觀念層面上則由探討藝術的話語論述與當代科技,藝術作品的詮釋與翻譯的主題,消費社會的現代性議題之隱含意義,換言之,觀看當代的裝置藝術可延伸至文化分析亦或是文化的批判至社會與藝術領域,經由藝術的機械拼裝成一個屬於自己的文本話語。此文專訪⟨匯跳⟩藝術計畫創作團隊的新銳學院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經由與藝術家提問與對話,探討數位藝術的創作想法與當代新興數位裝置藝術的文化轉向與社會實踐場域於不同維度的藝術思考模式,與讀者分享。

二、裝置藝術到當代

                             「媒體即訊息」        1964,麥克魯漢

裝置藝術可從1970年代的藝術創作談起,為一種運用不同表現、材料形式,構成藝術作品,拼貼、重整藝術的創作,以杜尚的作品⟨噴泉⟩為例,將事物創作,反向思考藝術的抽象表現。

 

圖三、Marcel Duchamp

Fountain1917, replica 1964

©Succession Marcel Duchamp/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2

 

然此種發展,到了當代的科技如何可能成為藝術的創作時,可從媒體學者的「媒體即訊息」“Media is The Message”討論藝術文化轉向的特色實踐:媒體傳播學者麥克魯漢曾提及的媒體形式更迭影響了人們使用媒介的方式與日常生活實踐,延用至藝術領域中,討論至由傳統媒材創作與數位形式的藝術創作向度時,林廷達:「每個人所擅長的創作媒材不同,創作者利用自己擅長說故事的方式講述著,對於我們,科技是我們所熟悉且專長的,是理所當然的選擇。那些素材更貼近我們的呼吸與存在」。紀子衡則表示:「科技藝術有個特點,就是它門檻比較低,但每個人的發展不一樣,有的人走的是傳統媒材的人,他發展到科技藝術時候,所謂的科技為一種媒材的應用,可是對我們來講我們的背景不是純藝術,我們的表達的事情時會找什麼樣的科技媒材,所以會覺得門檻低的原因是因為可用科技方式呈現,我們偏理工,他是資訊,所以這些東西在被實作過程中,所以會比較想到如何創作呈現」。林廷達繼續將想法討論至新科際形式的創作實踐時說:「因為我們生活所接觸的工具,不是畫筆,而滑鼠,悍槍,電子元件與最重要的網路,是我們同年齡者的共同武器,創作與生活背景與時代密不可分。在台灣,網路發展已十多年,在國外,科技成為創作媒材上也不只十幾年了,但相對整體藝術史來說,科技藝術仍是新生體般,我認為這也是我們作品比較能夠在這領域被看見的原因」。於是,藝術的媒介獨特性可建立新的藝術符號系統的—「風格」。

 

三、藝術思考模式: 「微」與新興科技

 

1960年代在許多方面都是關鍵性的過渡期,新興的國際制秩序(新殖民主義、綠色革命、電腦化與電子資訊)就是在這個時期初露曙光。             

Frederic Jameson

詹明信於⟨後現代主義與消費社會⟩一文中,指出了網路、APP、新科際的創作題材,創作新的想法,至今發展,經由藝術作品,也漸漸發展出獨特的「科技」與「藝術」的思考模式,在與藝術家討論此概念時,林廷達回應:「新科際跟藝術結合的時候,最明顯的為空間跟時間的界限縮小,可能很容易可以回朔過去一百年的資料,可以把幾百公里的距離拉到面前」。 紀子衡亦將問題延伸至「微」的想法:「我覺得新想法為,現在不是很流行一個名詞很有趣「微」,我覺得新科技代表的就是東西變小變快,被擺在藝術呈現的時後,它可以發現很細微的東西,比如說,有些錄像作品就會拍攝齒輪運轉的過程,包括蒐集它的聲音,我覺那樣的作品其實是很有張力,因為那些東西平常人們看不到也聽不到,但是卻可以赤裸裸的把它呈現出來,這對我來說就是微的概念,有人用這樣的方式去詮釋,他用一些科技方式去紀錄這東西,可是以前沒有發展科技時比較難,運算不夠快速,顯示器也不夠大,別人也看不到,所以我覺得新想法就是,可以把一些想法變得很有張力的表達出來」。

此種微的概念在推回至藝術的文化轉向,藝術的權威性,與獨特屬於小眾大論述的時代,以隨著新興科技漸漸消逝了,取而代之的,為更多的能動性創意,林廷達將概念談論至展覽形式:「分享觀念,展覽形式,過去一定要在美術館,現在各種形式創作,可以放在網路上,這也是新科技帶來的新觀念」。藝術家也將想法再繼續談論,紀子衡:「有些作品也有在正式場合表達,可是人比較會忽略,尤其是像行為藝術,例如,有些人一直在從事行為藝術,可是別人都沒有看到,可是像現在有iPhone,有人做什麼事情,丟在Facebook大家都知道了,越來越多人比讚的時後,因為有些人看到那麼多人比讚,就知道,喔~他也在從事藝術行為,可是把時空拉到兩百年前,這個人在做這件事情時候,可能很沒人知道」。這也是新科際帶來的貢獻,創作藝術與社群的力量,距離與時間,全世界的連結更多元了。 林廷達:「我覺得影像的存在,因可在社群媒體上流通,而產生很大的轉變,我常常會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好笑或是厲害的影片,讓我認為他也是行為或錄相藝術的一種,因為他們就在我眼前說某個故事,雖然他的存在不是在藝廊或是限版發售」。

 

四、觀看、主體

 

(一)藝術計畫創作源起:

1.從媒材<聲音>出發

紀子衡:「匯跳是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認識廷達後一起創作的。其實是我們一開始是聲音出發、媒材出發,因為其實錢在玻璃瓶的聲音蠻好聽的,後來想到了錢這個材質對聲音的影響是什麼,漸漸向外延伸聯想至貨幣,錢在跳這件事情其實是蠻有趣的一件事情,我在搖錢幣妳可以說是我在搖,可是換一個人的話,又有不同的意義,發想至各國的錢幣,媒材於是賦予了象徵意義繼續進行創作」。

林廷達:「從媒材出發與當代藝術的創作方式有關聯,現實生活沒有如此抽象的想法, 我們的作品,我們受到了ZIMOUN(註一)的啓發」。

紀子衡:「我覺得ZIMOUN影響蠻大的,去年北藝大超旅程時候他有展出」。

林廷達:「我不知道大還是小,可能大家有很多形式與表達方式」。

2. ZIMOUN的藝術給了你們什麼元素?

林廷達:「我們是透過網路的影片瞭解藝術作品」。

紀子衡:「他的作品主要是以數大美的方式呈現,所以是以幾十幾百個的聲音,所以呈現出來時,會與你當初想的效果不同。比如說他會拿馬達敲打子箱,這件事情可以是沒有意義,可是他如果用一百個作品呈現,就很難不去注意,而且他又是空間性的」。

          

圖四、⟨匯跳⟩,純粹是:紀子衡、卓立航、李季穎、林廷達2011

 

(二)詮釋,翻譯的問題

在創作時,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

紀子衡:「有一個困難的點,是本來必需要被解決的點,就是關於電磁鐵。其實在變動時候很吵,這一點,我們了很多方法想要變小聲,因為我們想要純脆的把錢幣聲音表現出來,後來想到說其實這個聲音消不掉,消不掉就想到說,就像你去看錢在跳聲音很好聽這件事情可是卻同時聽到電磁鐵的噪音,意思是一樣的,就是說,人可能覺得錢是好的,覺得錢越多越好, 可是錢這件事情伴隨的其實是,就國家發展的話,我講的是以科技為基礎的國家,工業時代,以科技為基礎的國家對他們非常非常重要,其經濟革命是依靠工業,工業給人的印象很吵,這件事其實是一體兩面。錢很好聽,所以妳就想要這個東西,可是背後是誰在努力,其意義是需要思考的,所以後來我們就不克服了」。林廷達將藝術再現為:「文明、規格化、工業時代的呈現」。

 

圖五、其藝述作品再現視覺的抽象表現:“simple is more” 極簡

 

(三)訊息接收與羅藍巴特

於藝術作品中,好奇藝術家想傳達什麼訊息至觀者,有沒有特別想說的概念,當中,可以窺見藝術的戶文性,日常生活人們抽象的參與其作品,藝術作品本身與其深刻的抽象概念,以及沒有預設的自由概念,此同羅藍巴特提及的⟨作者已死⟩,藝術作品經由觀者的自我重新詮釋。

1. 藝術訊息的傳遞,希望觀者觀看你們的作品時有什麼想法?

紀子衡:「如何參與匯跳,我先講,我覺得最直覺的是改變觀眾怎麼看東西的角度,以前是看電子螢幕看匯率變動,其實我們作品不算完完全全是原創,其中一個原因是,日本有一件藝術作品用噴水池的高低起落,反映股市,這點還蠻好玩的,打破了傳統的這麼嚴肅的東西,我們是用聽,用聽的方式去感受到匯差的變化」。

2.藝術的戶文性:

林廷達:「錢幣我們都會用,貨幣是一種淺移默化的感覺,聚集大家的力量,各國政府進出口 臺灣的進出口,政府對於貨幣的控制或各國之間金錢匯率互相往來利益上的流通,影響國家匯率的發聲,每個人做出來的金錢買賣行為,看似微不足道,但大家聚集在一起是相當可觀,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權力消長」 。

3. 你們希望用這個作品傳達給觀眾ㄧ些什麼想法?

紀子衡:「像我的話,是沒有去預設,也沒有說期望觀眾一定要想到什麼,也沒有說期望觀眾要得到什麼」。

林廷達:「我們把作品表達出來,沒有很確切或得到什麼,我們希望觀眾自己理解」。林廷達:「觀眾參與我蠻想觀眾到最後瞭解到一件事就是,裡面各國錢幣跳動,是跟他們息息相關的,他們是在日常生活中當就會影響作品的呈現方式」。

 

未來發展與創作方向?

林廷達:「我們是聚集在一起才創作,現在還在討論,會繼續創作作品,從生活環境當中發掘自己的角色,有興趣參與藝術,並從作品中發掘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可能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藝術家紀子衡微笑的說:「有想繼續創作藝術,對於生活、態度,24小時在創作的思考方向,人格特質,現在進行式的藝術之路。

 

結語:

 

藝術的文化轉向、創作,可因新媒介的興起而帶動整體的藝術創作的更迭,然而,藝術於此,不局限於形式而轉向多元,內涵意義遠大於藝術所直接再現後的視覺影像,裝置藝術的聲音再現—⟨匯跳⟩專訪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同時討論了藝術思考模式,「微」與新興科技有趣的「微」藝術概念,經由作品主體的創作過程、詮釋與翻譯一路談到與社會脈絡有關的文化議題,當代裝置藝術也於此能自由的表達感受將藝術的場域自我演出其電影的故事,同通俗劇同巴特《神話學》的<摔角世界>:「生命中用肢體動作展現誇張真理的重大時刻-波特萊爾……傾全力演出的摔角,其本質是一種縱欲現象。我們看到的誇張場面,必然是源自古競技場時代。……即使是隱沒在最破落的巴黎劇場中,摔角依然蘊含著濃重的陽剛之氣、希臘戲劇以及鬥牛街的特質。光線毫無折扣地照射著,感情也毫無保留地發洩著。……摔角不是運動,它是一種表演,觀賞一齣『痛苦集』摔角表演」(Barthes, 1972/許薔薔、許琦玲譯,1997:1)科技的想像同巴特的一種邏輯性的想像,經由藝術的實踐,將「媒材」與「科技」如何可能詮釋的熱情與一種溫柔的具體藝術實踐。

 

專訪後:

於專訪後,藝術家紀子衡於噪音咖啡廳展出其藝述作品,藝術形式的再創作,⟨踢TIME⟩,2012

  

 

圖六、圖七 紀子衡,2013 照片取自©噪音咖啡廳

作品簡介:時間不夠用?總是被時間追著跑?有太多時候好想把時間踢得遠遠的,希望「時間」不存在,讓人無法定義何為「時間」。此作品為了應景於噪咖,一個充滿咖啡香和有趣聲響的地方,因此想到了下午茶時間Tea Time的中文諧音「踢Time」,一個歡愉的時光應該要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氛圍下慢慢度過,不去注意時間,甚至忽略時間,彷彿把時間踢得遠遠的(2013,紀子衡)。

 

藝術家簡介:

紀子衡:國立交通大學聲音與音樂創意科技碩士學位學程,碩士三年級, 創作形式主要為裝置藝術、聲音音樂科技,聲音與藝術。

聯展

2012「集體智慧─2012國際科技藝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2「臺北數位藝術節」,松山文創園區,臺北,臺灣。

2012  噪咖策展#1「聲音作為一種日常的反照」,噪音咖啡館,臺北,臺灣。

2012「超旅程未來媒體藝術節」,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1「臺北數位藝術節」,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臺灣。

 

林廷達: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碩士二年級,自由軟體,數位裝置,希望創作能夠與社會議題結合,
像是動物保育、居住權、生存權等等
希望創作能夠提醒,為社會產生正面的力量 。

聯展

2012「集體智慧─2012國際科技藝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1「臺北數位藝術節」,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臺灣。

獎項

2011 建國百年開放軟體創作競賽 金獎

2011 台北數位創作競賽 佳作

 

註一:http://www.zimoun.net/

參考書目:

1. Marshall Mcluhan著,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

2. Hal Foster著,呂健忠譯,1998,《反美學》,臺北:立緒。

3. 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薔、許琦玲譯,1997《神話學》,台北:桂冠。

 

誌謝:藝術家紀子橫、林廷達接受全球華人藝術網專訪。

圖1.2.4.5 藝術家林廷達提供。

圖3.Marcel DuchampFountain1917, replica 1964 ©Succession Marcel Duchamp/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02.

圖6.7 紀子衡,2013 照片取自©噪音咖啡廳


其他文章
  • Anish Kapoor在三星美術館Leeum | 聶瑋齡
  • 虛擬實境VR與藝術:沙中房間 | 聶瑋齡
  • 張曉剛 及其風格 zhang xiaogang | 聶瑋齡
  • 蔡國強 言說爆破 | 聶瑋齡
  • 網路參與作為一種藝術的中介 | 聶瑋齡
  • 一種中介的語境—2017卡塞爾文獻展 「向雅典學習 | 聶瑋齡
  • 透納獎 TURNER PRIZE 2016 | 聶瑋齡
  • 艾未未 AI WEIWEI. LIBERO | 聶瑋齡
  • 曾梵志:散步於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 聶瑋齡
  • 跨越邊界的塗鴉藝術家Banksy | 聶瑋齡
  • 798藝術區 北京 798 Beijing | 聶瑋齡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Renzo Piano漸漸件件 | 聶瑋齡
  • 另一種影像—南韓當代藝術家SEULKI KI | 聶瑋齡
  • 喜歡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的理由 | 聶瑋齡
  • HELLO,MyNAME is PaulSmith | 聶瑋齡
  • 倫敦泰特摩登美術館Ibrahim El- Sala個展 | 聶瑋齡
  • ANISH KAPOOR當代藝術向度之物與外 | 聶瑋齡
  • 裝置藝術的文化轉向:專訪藝術家紀子衡、林廷達 | 聶瑋齡
  • 談談校園博物館:臺灣藝術大學OUR MUSEUM | 聶瑋齡
  • 步入現代性的時空模式:《等候大廳 現代性場景》2012臺北雙年展 | 聶瑋齡
  • 亞州當代藝術展,岳敏君,「笑可笑 非常笑」, Harbour City Hong Kong | 聶瑋齡
  • 在亞洲,臺灣 文創的 速度— 博二藝術特區 / agnès b. Cafe Akiakis friends展 | 聶瑋齡
  • 談新興形式創新展覽:網路策展 | 聶瑋齡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