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以色彩開始新的一年---印度色彩節

圖一  2015年印度色彩節在台灣

一個國家的文化往往奠基於平民百姓的生活習慣、節慶活動,特別是傳統的宗教信仰所延伸出來的節慶活動,因為參與的人數眾多,影響力相對較大。即使今日人們對於傳統信仰有不同於以往世代的看法,對於慶祝活動的投入仍然不下於過去,甚至更為熱烈,視之為現代人的社交聯誼。今日文化活動的參與過程有如宗教信仰中的儀式歷程,幫助人們表現自我、釋放情感、與他人互動。華人世界,人們以元宵節作為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是祭月、賞月的日子,也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文化行動上,小孩提燈籠、手繪燈籠,是許多人的成長經驗。近年來,每逢元宵必逛的燈會展覽,更體現了生活的美學、社交聯誼的文化功能。

圖二 2015年印度色彩節在台灣

與今年元宵相近的時節,同樣位處於亞洲的印度,亦以其獨特的色彩節( Holi Festival )慶祝冬季結束,歡喜迎接春天的到來。擁有12億人口的印度,由於人多地廣,習俗上以地理位置的不同衍生出相異的節日慶典,歡慶色彩節的主要區域是北印度。依照印度曆計算,色彩節落在每年三月的月圓之日,今年恰巧與元宵節同一日--- 3 月5 日,居住在台灣的印度社群,分別在3月7、8日的周末假期舉辦慶祝活動,分別吸引了500-1000位印度、臺灣及世界各國的朋友參加。現場有印度美食、音樂、舞蹈、抽獎等活動,重頭戲是以色彩節為名的各色彩粉的相互塗抹,與噴灑色彩水槍,歡樂十足!

  

圖三 進入活動場地,人們相互塗抹彩粉,表示祝福與歡慶之意。

傳統的色彩節起始於夜晚中,人們聚集於營火(Holika bonfire )前,唱歌並跳舞,象徵著好神戰勝惡神。隔日清晨人們相互追逐,以色彩玩耍的習俗,則來自於廣受印度人喜愛的奎師那神( Krishna )。傳說中,調皮可愛又多情的奎師那,喜歡灑彩粉、潑水在牧羊女們的身上,與之嬉鬧。也因此色彩節的活動強調不分男女、老幼、階級,在遊戲般的嬉笑中,傳達愛與祝福的信念。進入活動場地,人們即相互塗抹彩粉,表示祝福與歡慶之意。印度在台協會趙志恆(Manish Chauhan)會長表示,這是他來到台灣後,第一次參與色彩節的慶典,很高興能與印度朋友們歡聚一起,同時,特別歡迎來自台灣以及其他國家的朋友,透過參與色彩節的活動,體驗印度的文化,祝福大家玩得開心。

圖四印度在台協會趙志恆(Manish Chauhan)會長致詞

談到印度,立即映入腦中的就是手舞足蹈的男男女女,隨著寶萊塢電影席捲世界,讓人有一種印度人都很會跳舞的錯覺。也許並不是每個印度人都享受在舞蹈中,然而,舞蹈的確在印度節慶活動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印度舞蹈表現出豐富異常的身體語言,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活動中,一系列的印度舞蹈表演,都是印度文化愛好者,耳熟能詳的舞碼,臺上表演的熱鬧非凡,台下也相呼應的舉手投足,一邊灑色彩粉末一邊跳舞,讓歡樂氣氛節節升高。

  

圖五  印度舞蹈表現出豐富異常的身體語言。

印度是咖哩的故鄉,色彩節不能免俗的要嚐嚐道地的咖哩滋味。「咖哩」一詞源自印度南部的泰米爾語,發音「kali」,意思是「混合許多香料一起煮」。原來,十六世紀初葡萄牙人到印度做生意,看到印度人吃飯時在米飯上淋汁,好奇地問對方「這是甚麼?」。葡萄牙人希望得到的答案是料理名稱,得到的回答卻是含糊地講述內容物。就此,「kali」變成印度料理名稱,廣泛傳播全世界。以常民起始的文化節慶,總是搭上特色飲食,華人的元宵吃湯圓,印度人歡度色彩節則是必吃薩莫薩(亦稱咖喱角,samosa) 。它起源自中東,在十三世紀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來到北印度。以餅皮包上咖哩餡料,折成半圓形,並將其邊緣捏成花邊,再經油炸而成的食品:餡料包括咖哩馬鈴薯、洋蔥、毛豆及各種香料。小小的一個卻十分的令人飽足,濃濃咖哩味,讓人有身在印度之感。

    

 圖六 上圖為不同口味咖哩,下圖為薩莫薩。

色彩節象徵著饒恕與新的開始,在春天來臨之際,一個屬於群眾的活動,提醒當中生活的人們非教條式的道德宣言。在各國,傳統信仰的包袱不若以往,當中的群眾慶典轉化為文化藝術活動,以另一種面向成為人們的精神慰藉,藉由眾人的聚集凝結共識,扮演催化社會和諧不可或缺的角色。

  

圖七  色彩節象徵著饒恕與新的開始。

 

 

圖片來源

圖一~七  筆者拍攝

 

 


其他文章
  • 專訪新加坡藝術空間INSTINC 主理人 姚詩韻 | 劉霈真
  • 專訪一筆狂書法大師 李文漢 | 劉霈真
  • 從街頭到美術館 藝術家凱斯.哈林 | 劉霈真
  • 第九藝術來襲 | 劉霈真
  • 張克齊的花鳥世界 | 劉霈真
  • 台北藝術博覽會正在書寫藝術史 | 劉霈真
  • 挑戰大眾影像認知的布魯斯‧米本 | 劉霈真
  • 專訪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曉蘋的桃花源 | 劉霈真
  • 水滴石穿 專訪石雕藝術家柳順天 | 劉霈真
  • 原生藝術—靈魂深層的感動 | 劉霈真
  • 與天地融合的藝術 專訪布農木雕藝術家江小龍 | 劉霈真
  • 瘋子的藝術 | 劉霈真
  • 內行人帶路的親子互動展覽 | 劉霈真
  • 當阿爾卑斯皇冠遇上奇美鎮館之寶 | 劉霈真
  • 兒童美術館教育 訪談北美館兒童藝術中心 | 劉霈真
  • 當代首飾在德國慕尼黑 專訪Bench886 林玉萍 | 劉霈真
  • 以色彩開始新的一年---印度色彩節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色彩裡的情感表達 | 劉霈真
  • 四十自畫像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美感就從掛上孩子的畫開始 | 劉霈真
  • 馮君藍的基督教圖像學:一種當代的詮釋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如何與孩子談畫 | 劉霈真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商品還是藝術品 | 劉霈真
  • 全球華人藝術網之網路書店 | 劉霈真
  • 2014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秋拍放大鏡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劉霈真
  • 偽畫大師:沃夫岡‧貝特萊奇 | 劉霈真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