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身入金門(上)──遇見邊緣的豐厚與荒廢

 

作為邊緣的主體?

金門,一個離廈門角嶼只有1.8公里,離台灣卻有210公里的島嶼群,在1938年後兩岸對立的年代,與馬祖一同作為戰事的第一防線,守護國民黨政權主撤退的台灣本島。經歷了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後,金門進入「軍管時期」,以至其後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滿載砲彈傷痕的金門直至1992年才解嚴,到2001年的金門──廈門小三通才算開始慢慢開放,而沿岸埋防的地雷可說直至2012年才掃除。【1】

從古寧頭戰役的北山斷崖望向廈門。|黃馨儀攝。

在這樣的軍事統轄脈絡之下,金門這島嶼自然有著與台灣本島,甚至其他離島不同的氛圍。下機之後,立刻喚起我在沖繩的記憶──作為一次大戰日本防禦防線乃至慘絕人寰的沖繩戰役,以及戰後美軍進駐的基地──因為軍事,此兩地都只能限定發展,無有高樓;而金門現下的觀光財,無論碉堡、坑道或是戰址,都和這段歷史密不可分。

當然在戰爭遺跡之外,金門依宗族發展的閩式聚落、遷徙拚搏的僑鄉文化與豐富的自然生態等亦都是不同於台灣本島的特色景觀,縱使此些特色或多或少乃因過往的軍事封鎖而保存。而在封閉轉為開放的現在,尤其是以觀光的姿態敞開的金門,這些豐富的文史脈絡能怎樣呈現呢?又作為邊緣的台灣在地理上的更邊緣,其所能展現的自身的形貌主體為何?這些問題在五天的行走間,除了腦中的思辨外,也不停地招喚滲透入我的身體。

 

金門特色:保存完整的閩式聚落。圖為珠山聚落。|黃馨儀攝。

 

空間作為呼應身體的裝置

在一個個空間中移轉時,或是聚落的窄巷,或是地下坑道,或是突然柳暗花明的出口,或是海灘;多樣曲折的空間變化也帶來不同的身體適應感受。在珠山聚落遇到的老者說,聚落的路徑迂迴狹窄,是為了防盜。若是外人入村,很容易搞不清方向跑不出去,巷弄於是成為聚落的防禦;這也對應到古寧頭戰役首受攻擊的林厝、北山與南山村,當初巷弄戰兩軍對峙的彈痕,至今仍深深穿透在牆面上。而若是進入坑道,那開始冷卻的空氣,不同的潮溼感,以及黑暗的延伸與轉角不能預料的空間。如果在聚落這樣的穿梭會是種生活探險,那地底坑道訴說更多地是面對危險的準備,此也是兩種空間本質的不同。

民居與軍事坑道緊密結合:過往的民防戰鬥村,瓊林聚落。|黃馨儀攝

如果套用梅洛龐蒂情境(situation)論的說法是:「人和環境相涉相融,具有『主觀面』(subject-side)和『客觀面』(object-side)﹔既是『主動』(activity),也是『被動』(passivity)﹔既是『主體』,也是『客體』,不能單方面的被獨立分離,乃是兼具兩者的『交綜錯雜』(interweave)與『辯證之內在關聯性』(dialectically interconnected)。」故而金門豐富的空間性不只是一個外在空間,也同時和我們的身體交融表現出更深一層的「內在變化」,某種意義上亦成為一種「裝置」。【2】

金門現今無人據守,「全然開放」的軍事坑道或堡壘。哨口監看出的視線。|黃馨儀攝

若如此看待金門豐厚的文史自然「裝置空間」,便能發現雖然金門政府以觀光為號召,許多場館與坑道只是「開放」,卻未有好好整理轉化這樣的空間,讓空間的主體性能與遊客的主體性相互融涉。各「觀光」地點的歷史脈絡為何?該地的生活記憶為何?除了官方的表述或是「沒有表述」之外,作為觀光者的我只能以身體純然去承接,然而因為「空間」場域的論述與梳理缺乏,作為串連的「身體」知覺負載過大,而形成一種失調,甚為可惜。

 

回返者的連結梳理

其實失調沒有不好,畢竟失序才能開始新的對話。然對話的產生不當是全然任意開放的,否則如此的觀光以至「文創」將是危險的,僅是消費與傷害在地性(這裡當然可以先問「在地性」是什麼這樣的問題。)

在公體系無法建構整理時,民間的重要性因而浮現,尤其是人口外移嚴重的金門,要如何留下年輕人並讓他們扎根落腳?藉由觀察「土豆音樂祭」而認識的青年,似乎確在此看到不一樣的可能。

1949年古寧頭戰役留在北山村巷弄的彈痕。|黃馨儀攝

如何再去連結金門意象?當「土豆音樂祭」以音樂進入聚落空間時;設點在金城鎮上陳氏宗祠旁後浦十六藝文特區的「一把蔥」,負責人王馨說她第一個想到的是「顏色」,無論是碉堡、海灘、閩式建築等等,這些景點都呈現了特有的色調,色彩無意識中影響著觀者的感知。她希望之後能做一本雜誌,呈現整理這些的意象。「敬土豆文化工作室」的創辦者王莛頎亦表示,金門目前雖然開放了,但仍處於百廢待舉的狀態,目前的空間展示都缺乏「物件」及背後對應的人的故事,這些都需要在更細緻的轉化梳理。這也是因為照顧阿嬤而回到金門,承租下歷史建物「北山古洋樓」做背包客戰的蔡志舜想做的事之一──古寧頭戰役已過去近70年,然戰史館卻只有官方的書寫,沒有任何庶民記事,軍事與噤聲,讓戰爭留下的創傷都仍禁錮在老者身上。

當這些新生代開始留下與回歸,新的故事與能量似乎也開始產生,不過這些可能的面前仍有諸多困境......。(待續)

 

 

【1】參考維基百科:金門。

【2】此段轉引整理自顧世勇〈裝置空間中的身體、符號與情境(中)〉。(原文網址: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39/271/112)


其他文章
  • 回桃看藝術節──一場淘氣的藝文鬥陣 | 黃馨儀
  • 行進顯影,找回身體的叛逆與自由 | 黃馨儀
  • 關於成為真正的人:祭儀‧劇場‧行為藝術 | 黃馨儀
  • 在《無用之地》的《入夜風景》 | 黃馨儀
  • 過載的是世代,還是文化平等的可能? | 黃馨儀
  • 劇場與改變現實的魔法──專訪Tânia Faria | 黃馨儀
  • 不被時間打敗的築夢者:專訪Paulo Flores | 黃馨儀
  • 像瘋馬般前行:Òi Nóis的劇場美學 | 黃馨儀
  • 走至不惑:以劇場實踐烏托邦 | 黃馨儀
  • 持續對抗暴虐的現實──巴西民眾劇場的政治意識 | 黃馨儀
  • 回到民眾劇場的搖籃:巴西 | 黃馨儀
  • 失效的非典型空間演出──當環境成為布景 | 黃馨儀
  • Junta──獨立共構的藝展 | 黃馨儀
  • 《潮池流轉》──以記憶與創作在時代灘頭留下貝殼 | 黃馨儀
  • 身入金門(下)──島嶼梳理與回歸的困境 | 黃馨儀
  • 身入金門(上)──遇見邊緣的豐厚與荒廢 | 黃馨儀
  • 一同種下夢想的金門——2017「土豆音樂祭」 | 黃馨儀
  • 趣味平行藝穗節,藝術歪斜到日常——「酥壓療癒時光」 | 黃馨儀
  • 《等待果陀》──映照在演出之外的劇場脈絡 | 黃馨儀
  • 談老空間的脈絡活化──台中散步觀察 | 黃馨儀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