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超級狐狸先生》:身為狐狸父,心底有匹狼

文/侯德亮

 

順從野性(Go wild),安分踏實(Be stable),可真必然相互衝突嗎?

  擁有全國最高生育率的新竹市,舉辦兒童影展今年來到第二屆,特別闢設童書大王「羅德達爾」(Roald Dahl)百歲冥誕專題,其中一部是由1970年原著《狐狸爸爸萬歲》改編而成的2009年動畫電影《超級狐狸先生》*。八八父親節近了,這部美國中生代名導Wes Anderson所拍的動畫片,不僅老少咸宜,劇情趣味橫生,更適合全天下身為人父者,或即將升格為爸爸的觀眾一同用心欣賞。

  狐狸先生跟他的太太在一次偷取乳鴿的過程,不幸中了陷阱,與此同時,獲知自己即將晉升成為一名爸爸的身分。金盆洗手,改邪歸正,似乎只是一時過場;重操舊業,大展長才,於是瞄準惡霸農夫的三大農場。狐狸的十二個年頭過去,兒子長大了,羨慕著父親的靈活矯健身手和優異運動神經,但狐狸爸爸長大了嗎?曾經受困牢籠,猶如當頭棒喝,一記敲下,敲出總該務起正業、承擔家計的責任心,很可惜地,卻沒敲醒撫養小孩、作個後輩榜樣的父母心。

  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如何當個好爸爸,許多人更是成為父親之後才意會到自己的身分轉變,才開始學著怎麼面對小孩,也重新面對自己。家庭親情需要經營,父母親這角色也需要學習,甚至從錯誤中練習。《超級狐狸先生》在劇情表面上,劃分成人類與狐狸鼠輩兩方陣營的對抗,鬥智又鬥法,歷經一場又一場的冒險、挑戰,最終克服難關、精彩得勝。然而,深埋於表面之下的電影蘊涵,如同片中眾主角們躲藏在地底洞穴,也像狐狸父子之間習慣性隱而不言、怯於表達的低互動模式,那是作為一個爸爸,在這些冒險過程中,忽然間意識到孩子長大之後,所頓悟到的自我定位,同時學習著父親是怎樣的一個角色:該肩負起家庭責任,與自己的妻小達成一種心理上的和解;也該發揮其領導才華,指揮若定,帶領一幫狐群鼠輩戰勝農夫惡霸,開闢屬於自己的家園。

  接近《超級狐狸先生》片尾,在前景是熱帶荒漠而遠方卻是酷寒冰原的超現實場景中,狐狸爸爸遙望孤傲的一匹灰狼,昂首矗立,那是原始、野性和自由的象徵,亦為心所嚮往的真實映照。也難怪,當他面對此情此景,不免有感而發,眼眶泛淚。一肩扛起身為人父的責任,尋得一條踏實的路途、一處安穩的居所,其內心深處,仍住著一匹野狼。

  創作者自身的成長生活經驗,或多或少被置入作品當中是一點也不意外的。不僅《超級狐狸先生》,在Wes Anderson的其他大部分電影裡,亦不難看到父子之間夾雜著扞格與孺慕情誼的痕跡,這些刻痕極可能是因Wes年少時期便父母離異所劃下的,在心理上不正是傷痕的象徵?在《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這部Wes Anderson風格確立之作中,由Ben Stiller所飾演的長子與其父親(Gene Hackman飾演)幾乎水火不容,直到片尾才稍稍和解。在另一部明顯卡通化的劇情片《海海人生》(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裡,Owen Wilson與他二十幾年來素未謀面的親生父親(Steve Zissou,由Bill Murray飾演)在船上相認,整部片的後續發展,同時也是一段海上冒險旅程,便始終圍繞著父子間既疏遠又親近、既對抗又合作的尷尬關係,特別當兩人同對一名美麗女記者深有好感時,關係愈見緊張,甚至劍拔弩張。直到最後,歷經海盜患難始見父子真情。而Wes Anderson最叫好叫座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孤兒Zero自小在飯店被收養長大並從事服務生小弟,簡直將飯店經理視為其父追隨著,甚至不惜捨身,突破重重關卡,賣命營救出獄。Zero對那一座老式大飯店幾十年的深厚情感,其實也是他從小缺乏父愛的一種轉化寄託。

 

  Wes Anderson的電影劇本依然遵循著古典的三幕劇架構,中間一大段的人物關係衝突,情節發展是一場接一場的冒險旅程,結局終得以成功化解,漂亮地完滿收尾,也滿足了一般戲院觀眾的期待。形式語言上竟是秀異耀眼,有極高的辨識度,他對於置中、對稱和正面取鏡有一個執念,近乎某種強迫症,好像每場戲甚至每顆鏡頭非這麼做不可。不禁令人猜想,Wes應該從小就是書桌上、房間內、衣櫃裡的眾多物品都會整整齊齊依序擺放的人吧!算是一種「秩序潔癖」。Wes的電影大量採用正面拍攝的鏡位,舉凡片頭常見的原著書封並置,片中解釋球賽規則、地理位置或說明某些角色愛吃的食物、生活習性等等,如此作法不僅模擬平面閱讀的視角,讓電影跟其它文本互涉(當然,不同文本的閱讀節奏大相逕庭);另一效果則是凸顯「平面性」,削減畫面的縱深感,進而增添故事看來的卡通趣味,或者像傳統電玩人物過關斬將由左向右移動,也有類似的趣味性在。綜觀《超級狐狸先生》一片,或Wes Anderson其他作品皆然,電影節奏明快、動作俐落,不時冒出突梯的趣味,展現剪輯想法上的一點小聰明,兼具娛樂性、教育意義以及更難能可貴的,改編文學作品成為影像後仍保有其作者標誌。

  打從與大學麻吉Owen Wilson獨立製片出身,接著獲得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提攜力薦,也幸運地每每有一票明星願意低價出演加持,Wes Anderson算是美國影壇當今的寵兒、小成本電影未來的希望。他自己也不斷在嘗試、在進步之中,拍過文學改編作品、拍過成功的動畫電影,也在《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玩過景框比例的伸縮變化。無論這名怪才導演往後是否在一級影展掄元,都相當值得大小朋友和影迷們持續關注、細細欣賞。

 

 

*《超級狐狸先生》曾於2010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與最佳電影配樂,在台僅發行DVD上市,卻無安排院線上映。今年七月份高雄市電影館策畫「歡迎來到魏斯安德森的奇想國度」影展,搭配一系列導演作品於南台灣映演,另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的魏斯安德森導演專題,亦曾公開放映。


其他文章
  • 《勝負反手拍》:愛與女權的一段網球史 | 侯德亮
  • 《克萊兒的相機》:拍出洪常秀的誠實? | 侯德亮
  • 《大佛普拉斯》:人生是一場玩笑 | 侯德亮
  • 香港製造二十年,迎來中國統治的末世光景? | 侯德亮
  • 愛的《星際效應》:既是引力,也是條最簡潔的方程式 | 侯德亮
  • 《異星入境》:豆莢、禮物和薩霍假說 | 侯德亮
  • 框出新視野:談近年三部電影的景框變化(下) | 侯德亮
  • 框出新視野:談近年三部電影的景框變化(上) | 侯德亮
  • 《昭和感官物語》:劇畫漂流、視覺文學與當代閱讀習慣 | 侯德亮
  • 電影聲音職人:《擬音》裡的胡定一師傅 | 侯德亮
  • 《希林公主》:銀幕成為一面鏡子 | 侯德亮
  • 《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族人記憶與文化核心 | 侯德亮
  • 《超級狐狸先生》:身為狐狸父,心底有匹狼 | 侯德亮
  • 希區考克默片《下坡路》鋼琴配樂場 | 侯德亮
  • 恐攻,人性邊界,與尤格‧藍西莫的兩部電影 | 侯德亮
  • 侯麥電影的假期與日常,重看《綠光》和《夏天的故事》 | 侯德亮
  • 《失控謊言》:類型電影萌發與社會輿論的產製 | 侯德亮
  • 《我們的那時此刻》:影像歷史教育與未竟的主體翻轉 | 侯德亮
  • 《索爾之子》:淺焦攝影的新境界與萬丈雄心 | 侯德亮
  • 繫上珍珠鈕釦,向獨裁say《NO》 | 侯德亮
  • 終戰70年,從賈克大地的《節日》看起 | 侯德亮
  • 《愛情失控點》:生命本質在荒謬,電影趣味在諷刺 | 侯德亮
  • 《刺客‧聶隱娘》:影迷非影迷。誰是大贏家? | 侯德亮
  • 金馬影展《逆光少女》:暖心橘暈染無家的靈魂 | 侯德亮
  • 金馬影展《晚五朝九》:多段時/空,電影的拆解與組構 | 侯德亮
  • 《3泊4日5時の鐘》:影迷朝聖去,一場電影考古行動 | 侯德亮
  • 《人間有情天》到《落跑教宗》:南尼莫瑞提的角色置換 | 侯德亮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