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歷史、記憶、再現---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歷史、記憶、再現

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文/培心

 

在明治35-43年(1902-1910年)間,日本人在台南進行了區域性的「市區改正」和下水道等公共設施工程,奠下了台南近代都市發展的基礎,而自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後,日本人對於原先盛行於明治大正年間紅磚造的愛好開始動搖,轉而採用歐洲正勃興的R.C.(Reinforced Concerte鋼筋混凝土)現代建築折衷派,而身為緊追台北菊元百貨之後誕生(昭和7年,1932年)的全台第二家大型現代化百貨公司---林百貨,便是此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坐落在今天台南中正路和忠義路二段轉折處的林百貨,位於日治時期有「臺南銀座」美稱的「末廣町」區域,可見得彼時該地的繁華、商業之興盛,而在「店鋪住宅速成會」的工程規劃下,此區成為臺南市第一條經過整體規劃設計的市街,而林百貨最先進的「流籠(電梯) 」、手搖式鐵捲門、燈具、避雷針、抽水馬桶等,和樓梯、廁所等整體的空間配置,皆是表徵南臺灣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前景為原電梯的保留,圓柱後的則是今日重建之電梯(仍保留了指針式電梯的特色),予以對照今昔之別,而「去林百貨坐流籠」成為當時台南人時髦的風尚。

 

 

 

但在戰後的挪用、漫長的閒置後,在1998年(民國87年)即被列為市定古蹟的林百貨,終於得以在2013年修復完成,並於去年2014年6月沿用原名輝煌重生,如同宣傳文字所寫:「過去最大的百貨店,未來將成為台灣最小的百貨公司,但歷史記憶卻是最長的。」經修復後成為台灣僅存最古老西式百貨歷史建築的它,讓我們看到了空間再生之於都市文化記憶重現的重要性。

 

               

翻拍自1997年由立虹出版社出版的《開臺巡跡》內頁圖片,左為林百貨,右邊則是有著巨大圓柱和埃及裝飾的勸業銀行台南支店(今台南土地銀行),雙雙仍老當益壯地矗立著。

 

 

此插圖為繪者:葉達源老師《吃夢獸-葉石濤的故事》一書的插畫,圖中的小男孩即為台灣文學耆老葉石濤,幼時伴隨新潮的母親走逛林百貨的一景,為葉老鮮明的童年記憶。

 

 

 

如今在夜晚熠熠生輝的林百貨,以文創商品百貨之姿崛起,成為內韞、時尚兼具的古蹟,不僅在形式上展現了特殊的新舊美感,更是充滿能量生命的空間,因為凝煉了各時空的美而風情萬種,也為該地區增添了歲月歷史的風華韻味,更牽動著一時代人難忘的共同情懷,如:1932年林百貨剛開幕時,許多人甚至遠從屏東搭車至台南,只為了體驗「流籠(電梯)」的新奇,目睹五棧樓仔(Gō͘-chàn-lâu-á)的建築風采,琳琅滿目的洋品百貨、和洋菓子的購物風貌,同衣香鬢影、西裝革履的交錯,一如彼時人們對於將Modern(現代,摩登)台語譯為「毛斷」外來語的琅琅上口,充分地體現了當時人對於何謂進步文明,以及透由日本的傳播,一種可供凝望、接觸、想像之西方文化憧憬,藉著商業通俗娛樂的經驗,承載了一時一地人們對未來的企盼。

 

刊登在1942年版《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林百貨店與其他商店廣告

 

圖為當年林百貨三周年的行銷宣傳單

 

而這樣的集體記憶,便具體地存放在那曾經的活動場域、建築裡,但隨著人去樓空,乃至建築的黯淡荒廢,彼時的文化視域也容易隨之破碎化,讓後人在時代洪流的奔騰中,難以追溯想像,而歷史文化脈絡剝離的普遍性,顯示了集體記憶在這個媒體時代,是交由各種「再現形式」(representational forms)而存續著,如:舊照片、文字記錄等,大多以玻璃櫃和展示物的身分,被區隔地存放在文史資料館或博物館,被動而疏離的等著少數有心人士來接近,成為一個停滯空洞的時間,並和在地空間抽離,失去了和當下時代、周圍空間變化的互動,因此我們如何想像、如何向下一代述說,彼時空下群體社會中所經歷的點點滴滴,有著一定的階層隔閡,但如今透由古蹟的在地重生,觸景生情,世代間有了流動的共同記憶,這樣的生命經驗便得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延續、傳承、再建構。

 

林百貨昔日老照片

 

林百貨今日之夜景

 

「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emoire)這個詞彙為法國史學家Pierre Nora所創,他將之定義成:一種物質或非物質實體,經由人類或時間轉變,而成為一個社群的象徵性遺產。可見得一個「記憶的場所」之於集體記憶的標誌性,古蹟的形成和建構土地回憶的密不可分,但相較其他文化政體,在台灣不算長的歷史上,權力核心的變動之於都市形象的塑造,始終強勢地表現在建築和都市規劃的模塑上,例如今天見到日據時期的建設,可能先前犧牲掉的是台灣原初的中國傳統,讓我們看到了一種都市景觀如羊皮紙層層刮除重寫(Urban landscape as palimpsest)的歷史概念,而在政權的轉移中,街區、建築、人口組成、文化風貌等,整個都市複合性的轉變,也顯示出都市建設雙面刃的難處,都市重劃的開發和古蹟的保存改建,在新舊空間的開發利用,該如何拿捏取捨,如何在地景的變動與記憶的詮釋中,讓模糊的文化形象逐漸顯影,作家胡晴舫寫過一段話:「文化並不是一套不斷重複的僵化儀式,而是美好價值的傳遞,傳遞的目的在於分享,就在分享的過程,舊價值得以保存,但新價值也會產生。」。

 

 

 

 

 

 

 

 

 

 

圖片來源

流籠(電梯)圖片

https://www.facebook.com/HAYASHI.TW/photos/pb.383083858487511.-2207520000.1424019815./598281056967789/?type=3&theater

《開臺巡跡》的內頁圖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c/%E8%87%BA%E5%8D%97%E6%9C%AB%E5%BB%A3%E7%94%BA02.JPG

《吃夢獸-葉石濤的故事》插畫

https://www.facebook.com/HAYASHI.TW/photos/pb.383083858487511.-2207520000.1424019799./602136553248906/?type=3&theater

《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林百貨廣告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b/Advertisement_of_Hayashi_Hyakaten_1942.jpg

林百貨三周年宣傳單

https://www.facebook.com/HAYASHI.TW/photos/pb.383083858487511.-2207520000.1424019815./597310720398156/?type=3&theater

林百貨昔日老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HAYASHI.TW/photos/pb.383083858487511.-2207520000.1424028935./555275794601649/?type=3&theater

林百貨夜景

https://www.facebook.com/HAYASHI.TW/photos/pb.383083858487511.-2207520000.1424020115./563693670426528/?type=3&theater

 

 

 

延伸資訊

林百貨 官方網站

http://www.hayashi.com.tw/eightlook.asp?nSub=A8A500&lang=


其他文章
  • 風起了—— 記松本薰風動作品新作和回顧 | 培心
  • 從日常時間的積累透視回看李基宏的運動身體影像 | 培心
  •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 培心
  •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 培心
  • 緣起不滅---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 培心
  • “傾圮的明日” 微觀台灣廢墟和社會土地的關係 | 培心
  • 東南亞 / 亞洲藝術碰上全球化浪潮 | 培心
  •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社會時代和參與的異同 | 培心
  • 歷史、記憶、再現---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 培心
  • 全球華人藝術e-Art magazine 藝週刊 | 培心
  • 電影到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二) | 培心
  • 聽見歲月的刻痕---古倫美亞唱片 | 培心
  •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 鄧雨賢 | 培心
  • 翻湧蓬勃的那些年--- 看台灣日治大稻埕的風華絕代 | 培心
  • 《四月望雨》之於台灣歷史在音樂劇表現的重要性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一) | 培心
  • 超現實內心時空的釋放--談許武勇首府台北的地景油畫 | 培心
  • 專訪驫舞劇場<英雄> | 培心
  • 食,之性也;食,知性也 --- 三明智&可口可樂 | 培心
  • 飲食影視 --- 台灣飲食文化之於視聽娛樂 | 培心
  • 從電影《總鋪師》追尋台灣文化價值的自我認同 | 培心
  • 細看尾形光琳《紅白梅圖屏風》和克林姆《生命之樹 》 | 培心
  •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 培心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