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

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文/ 培心

 

曾師事李義弘、林章湖老師的梁震明,長期深耕水墨創作研究,並跨足材料學、民俗學、地方誌以及空拍等領域,並且將使用的水「墨」材料(material)與其創作作品圖「像」(images)兩者的界域加以融匯,積極開拓水墨創作的多重可能,展現了深度的探索與追尋,讓觀者可以從其作品脈絡中,綜觀地循線藝術家完整的創作狀態與情境。

  

梁震明,《奇巖無相》49×172.5cm,2015

 

墨與黑之間

墨是慣性選用下的選擇,因為從學畫開始,畫水墨必定要用墨畫。這種邏輯似乎是理所當然,牢不可破的,可是墨對我所產生的必然性意義,卻是可以思考的。               

——梁震明

在北藝大碩士時期,梁震明發現雖然大量的使用墨來創作,但是對於墨的認知思考依然非常模糊,對於材質的體會和瞭解還不夠深刻。因而投入鑽研水墨材質上的問題,撰寫《墨與黑的創作思辨》,接著於2007年出版專書《墨色的真相》,對各式水墨材料進行實驗,深入比較並分析古今以來的製墨原料、製造方式與其墨色於紙面上運用的諸種變化等等。

梁震明2007年出版的專書《墨色的真相》(出版社:國立編譯館)

而梁震明一開始先從研究黑色顏料著手,發覺墨和黑色接近,但又有所區別,而唯有研究才能全盤理解,因此先透過購買、蒐集市面上的黑色水彩、廣告顏料,再進一步自製黑色顏料,和墨作比對後,才發現其中的相異之處。

亦曾前往蘇州、上海、杭州各地收集各類墨品,並自製檳榔墨等,在材料兼及觀念和技法上作出根本性的反問和思考,由此不再侷限於傳統墨汁,而能夠以水彩、廣告顏料、壓克力顏料等水性黑色顏料,挖掘各種媒材在視覺效果上的差異和潛能。

梁震明,《石語千秋》49x173cm,2014

 

梁震明,《岩而有悟》53x99cm,2016

於2009年《黑色的覺醒》展覽中,梁震明的創作自述提及:「材料屬性上,墨與黑是有差異的,墨所含碳粒較細,色調較為固定,黑則較粗,兩者間因成分有別,而有著截然不同的色彩質感與量感。在教學的過程中,感受到現代人對於墨是較為陌生的,墨是古時的文人傳統,有其時空背景,前人也已經做得相當地好了,而這樣的視覺語彙對於當代的我們已不太足夠,黑色的視覺力量較強,也比較親近,更能貼合現在的視覺經驗。」由此可以看到梁震明跳脫了對於既定材料的意義框架,而能優遊於各種可能。

梁震明更在訪談中強調到,談墨的製作方法和流程知識,只是讓藝術家對材料有概念上的基本理解,因為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是創作和對材料的直接運用,即嘗試用不同的、非嚴肅的角度,看待創作時所選用的材料。

 

綜觀 / 縱觀之眼:景框的視野

梁震明創作的水墨山石,藉由空拍機的遠眺漫遊,重構出的當代山水風景,帶來了從空中看土地的廣闊壯麗,但對於山石的紋理又保有細緻的暈染和皴擦的質地韻致,留有中國、日本山水的典型構圖設色,亦可說融合了攝影高解析度的視覺經驗和傳統山水的氣勢風韻,廣納自然宇宙萬象而自成一格,讓觀者可以從中體察出藝術家如何靈活運用當前的科技技術,來回應創作的本質。

  

梁震明,《波瀾壯闊》53x99cm,2016

藉由空拍機立體面的影像拍攝,讓梁震明對於要畫的地景樣態,更能方方面面地熟悉瞭解。以技術面的掌握運用,突破了拿著相機站在懸崖邊拍照的視角侷限,而能從更高的角度宏觀,藉此更新對於一個物象的理解和體察,也讓親自走訪的水墨寫生,更多了一種新穎而飛躍的體驗感受。

梁震明,透過空拍機的記錄,縱目遠看、全面觀察(縱觀),並綜合所見所感(綜觀)而有所轉化運用地「寫石寫實」,將台灣東北角極富特色的土地風景圖像:龍洞,其海崖峭壁的盤踞嶙峋,展現的氣勢如虹、節理鮮明,雖有高度的形式化和再造,如:相當繁密碎裂的豆腐岩和岩石間相對關係的調整,仍保有強烈的地方性特色,令觀者有如坐上了直升機,俯視這片壯麗的地貌景觀。

梁震明,《濤聲依舊》52x99cm,2016

 

以多塊畫仙板拼組而成的山石風景作品形式,似乎呼應於相機鏡頭內開啟的「格線(九宮格)」模式,格線交接的點,為畫面視覺重點的九宮格構圖法,巧妙後設地呼應於藝術家自行構圖安排的畫面,展現了以機械眼看自然世界,違和但又親切的視覺經驗。

梁震明,《岩外之意》96x162cm,2013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對於龍洞的長期描繪,可見出梁震明對於媒材的思考和掌握,以及對於對象物的長期浸淫,此外,面對細節也相當觀察考究的精神,展現了其身兼創作者與研究者的身分特質。梁震明曾在訪談中提及,在全球藝術的發展脈絡下,所謂的當代化,其實就是指在地化,而在地化即是從自己本身生活的環境出發。除了對於各地墨寶和台灣寺廟龍柱造型,長期走訪踏查和研究著述外,從其水墨寫生系列,可以看到梁震明以其攝影的眼、遠行的腳和細密的筆,長期耕耘揮灑台灣自然風土的印象多彩。

梁震明,《龍洞晨霧》45.5x 53cm,2014

乍見其作品,彷如工筆水墨,細看又有一種以水墨精細素描之感,兼容各種顏料和視角,也讓梁震明的作品有著融匯東西的現代感。梁震明以水墨回應當代環境的刺激,並逆轉傳統對於水墨神祕且避世的僵化樣版,宏觀地探究傳統墨像典型之外的諸種象限與其中的逸趣,為觀者、創作者與研究者開闢一新視點/觀點來認識臺灣當代水墨的現況。

 

梁震明,《白浪拍喦》88x165cm,2016

 

 

 

 

 

圖片來源

梁震明《石語千秋》49x173cm   2014

http://www.ncu.edu.tw/~ncu7195/image/02/105a/03/01.jpg

梁震明《龍洞晨霧》45.5x 53cm   2014

http://www.ncu.edu.tw/~ncu7195/image/02/105a/03/02.jpg

梁震明《奇巖無相》49×172.5cm   2015

http://www.ncu.edu.tw/~ncu7195/image/02/105a/03/03.jpg

梁震明《白浪拍喦》88x165cm   2016

http://www.ncu.edu.tw/~ncu7195/image/02/105a/03/04.jpg

梁震明《岩而有悟》53x99cm   2016

http://www.ncu.edu.tw/~ncu7195/image/02/105a/03/05.jpg

梁震明《波瀾壯闊》53x99cm   2016

http://www.ncu.edu.tw/~ncu7195/image/02/105a/03/06.jpg

梁震明《濤聲依舊》52x99cm   2016

http://www.ncu.edu.tw/~ncu7195/image/02/105a/03/08.jpg

梁震明《岩外之意》96x162cm   2013

http://plusbelle.pixnet.net/album/photo/172455120-%E6%A2%81%E9%9C%87%E6%98%8E%E3%80%8A%E5%B2%A9%E5%A4%96%E4%B9%8B%E6%84%8F%E3%80%8B96x162cm-(2013)


其他文章
  • 風起了—— 記松本薰風動作品新作和回顧 | 培心
  • 從日常時間的積累透視回看李基宏的運動身體影像 | 培心
  •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 培心
  •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 培心
  • 緣起不滅---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 培心
  • “傾圮的明日” 微觀台灣廢墟和社會土地的關係 | 培心
  • 東南亞 / 亞洲藝術碰上全球化浪潮 | 培心
  •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社會時代和參與的異同 | 培心
  • 歷史、記憶、再現---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 培心
  • 全球華人藝術e-Art magazine 藝週刊 | 培心
  • 電影到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二) | 培心
  • 聽見歲月的刻痕---古倫美亞唱片 | 培心
  •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 鄧雨賢 | 培心
  • 翻湧蓬勃的那些年--- 看台灣日治大稻埕的風華絕代 | 培心
  • 《四月望雨》之於台灣歷史在音樂劇表現的重要性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一) | 培心
  • 超現實內心時空的釋放--談許武勇首府台北的地景油畫 | 培心
  • 專訪驫舞劇場<英雄> | 培心
  • 食,之性也;食,知性也 --- 三明智&可口可樂 | 培心
  • 飲食影視 --- 台灣飲食文化之於視聽娛樂 | 培心
  • 從電影《總鋪師》追尋台灣文化價值的自我認同 | 培心
  • 細看尾形光琳《紅白梅圖屏風》和克林姆《生命之樹 》 | 培心
  •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 培心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