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臨泊‧驛鄉──跨國候鳥在臺灣

 英國十七世紀末的圈地運動,開啟了國際間第一波的勞工候鳥潮,此後在工業革命與全球化資本主義的蔓延下,「跨國候鳥」已不再只是生態名稱,更被影射為「國際流動的移工」。 

英國十七世紀末的圈地運動,開啟了國際間第一波的勞工候鳥潮,此後的工業革命與全球化資本主義的蔓延下,「跨國候鳥」已不再只是生態名稱,更被影射為「國際流動的

           

臨泊的勞動候鳥

從工業革命帶動資本主義的興起後,勞動力在世界各地的情況已不是從農村進入到大都市如此簡單,全球化企業的蔓延與跨國勞動力的流動,逐漸架構了整體世界的經濟體系。勞工的「臨泊」,隨著資本的方向飛翔著,而臺灣就成了東南亞國家勞動候鳥的北遷處。「早上七點,我們的紀錄片小組就會守在楠梓加工區的出口拍攝上大夜班剛結束的移工朋友,他們會在大門口處排隊打卡下班,做著臺灣人不太願意擔任的大夜班職務,然後再拖著一身的疲憊來配合我們的田野訪談。」策展人黃孫權如是說著,紀錄影片就在展場入口處右側,不斷重複播放著勞工朋友下班的影像。那光景其實有些類似民國六0、七0年代加工出口為大宗的臺灣,只是影片中的人們,膚色與長相似乎與當時的臺灣人有所不同,他們大多是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前往臺灣一圓工作賺大錢與養家活口的夢。很類似的記憶,但不同的族群。  外籍勞工或是新臺灣人的議題,近年來是一直社會與媒體關注的焦點,藝術家也常藉此議題或展覽,來轉化或再現移工的生存狀態。而「跨國候鳥在臺灣-勞動力特展」中,所要試圖抹除的就是臺灣人對於「他者」的一種看法。讓我們對這些位銀林泊的勞動候鳥

從工業革命帶動資本主義的興起後,勞動力在世界各地的情況已不是從農村進入到大都市如此簡單,全球化企業的蔓延與跨國勞動力的流動,逐漸架構了整體世界的經濟體系。勞工的「臨泊」,隨著資本的方向飛翔著,而臺灣就成了東南亞國家勞動候鳥的北遷處。

「早上七點,我們的紀錄片小組就會守在楠梓加工區的出口拍攝上大夜班剛結束的移工朋友,他們會在大門口處排隊打卡下班,做著臺灣人不太願意擔任的大夜班職務,然後再拖著一身的疲憊來配合我們的田野訪談。」策展人黃孫權如是說著,紀錄影片就在展場入口處右側,不斷重複播放著勞工朋友下班的影像。那光景其實有些類似民國六0、七0年代加工出口為大宗的臺灣,只是影片中的人們,膚色與長相似乎與當時的臺灣人有所不同,他們大多是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前往臺灣一圓工作賺大錢與養家活口的夢。很類似的記憶,但不同的族群。

外籍勞工或是新臺灣人的議題,近年來是一直社會與媒體關注的焦點,藝術家也常藉此議題論述或以展覽呈現,來轉化或再現「 候鳥移工」 的生存狀態。而「跨國候鳥在臺灣-勞動力特展」中,所要試圖抹除的就是臺灣人對於「他者」的一種看法,讓我們對這些位於臺灣「國境之南」的民族,多份理解與尊重。

異鄉‧驛鄉

「沒有人需要被迫分離,即使只是賺錢」──展場內的左側寫著葉華英這句話。12月15日上午開幕的會場,湧入了許多此次「跨國候鳥在臺灣」的受訪移工們,他們看著全臺灣第一座「勞工博物館」呈現著自己在臺灣的生活,大大的人形立像自信的成為展示的物件,訴說為何成為臺灣移工是家鄉的一種期望,並讓自己對於台灣勞動力的貢獻,躍上了博物館的地位。

這些跨海勞工的角色,就是扮演著延續臺灣勞動力的連結點。隨著臺灣的經濟起飛,工資上揚,臺灣的產業不足以負荷臺灣勞動力的工資開銷而紛紛移往海外,政府為了讓企業「根留臺灣」,故於1989年開始引進外籍勞工,並於1992年就業服務法通過時,正式確定臺灣的移工政策。目前在臺灣有超過四十萬名外國籍勞工,凡舉看護工作、公共工程建設、民間企業、工廠等等,都有各國移工的身影,只是臺灣人常慣用「外勞」來稱呼他們。但,不可否認的是,類似的「他者」 勞動力,也的確推動了臺灣近二十年的勞力產業生產。

一個展覽,其實就是一個對話的開始。這是我們熟悉的臺灣土地,我們的家,但對於跨國的移工而言,臺灣是異鄉,也是驛鄉。在「跨國候鳥在臺灣」的展覽中,民眾可以透過田野影像的紀錄看到移工的日常工作與休閒活動,他們的眼睛所觀看的世界與我們如此的不同,他們所展示的文化是如此多元。最後,可以體會的是,這每雙手都是支撐臺灣向上的力量,沒有跨國流動的勞動力,就沒有九0年代後,繁榮如今的臺灣。

並無二致

為消泯膚色與文化上的差異所帶來的偏見,在「跨國候鳥在臺灣」的展覽中,所呈現的就是一個相互尊重並理解的一個過程。試圖讓參展觀眾的視野能站在認同與尊重的水平上思考,並體會高達美(Gadamer)的啟示:「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成見』曲解移工,也不能囿於移工之歷史背景所產生的『成見』。只要在我們和移工的視域融合在一起,產生意義時,才會出現真正的理解。」

如同華人期望進入西方白人社會工作的狀況一般,離鄉的人都不知道為碰上什麼樣的勞動遭遇或挑戰,但他/她知道為什麼要到異鄉工作。來自越南的鄭宇捷在訪談時就說:「我帶了越南的錢,有時後想家,會拿出來看。在臺灣工作很辛苦,想家的時候,就拿出來看。」透過這個展覽,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想像身體的移動與適應?如何保持想念而不要忘記?如何注視他們並同時溫柔理解?如何意識到,其實他們與我們並無二致? 


其他文章
  • 你們都太快了!! | 崔綵珊
  • 如同嬰兒般地光屁股 | 崔綵珊
  • "藝評"---文化權力?客觀論述? | 崔綵珊
  • 「視覺震驚」及「假設為主觀」的旁觀者 | 崔綵珊
  • 風格流派時期的「不入流」--- 莫迪里亞尼 | 崔綵珊
  • 藝術教育「待」轉彎 | 崔綵珊
  • 不便之真相:新環境主義藝術在旗津 | 崔綵珊
  • 遇見烏托邦:大埔聚落 | 崔綵珊
  • 當空間成為事件 | 崔綵珊
  • 文學入舞‧人生入舞 | 崔綵珊
  • 瀕死沙洲,璀璨回憶 | 崔綵珊
  • 東部發展?還是東部發「斬」 | 崔綵珊
  • 獨樹一幟的詩歌文化館---松園別館 | 崔綵珊
  • Just Do It,讓夢想變近 | 崔綵珊
  • 文化,讓臺灣國旗變大! | 崔綵珊
  • 文化深「身」耕---美濃黃蝶祭 | 崔綵珊
  • 我們該思考文化深耕的問題 | 崔綵珊
  • 「我是人,我反核」的美學態度 | 崔綵珊
  • 看向南方──熱思維徵候展 | 崔綵珊
  • 女人們的白色房間 | 崔綵珊
  • 畫外-離去又將再來(「那個劇團」2012春季演出) | 崔綵珊
  • 從「哈碼星」看文化力量 | 崔綵珊
  • 美麗人生:記憶與懷舊 | 崔綵珊
  • 2012高雄獎 | 崔綵珊
  • 家,2012環境藝術展 | 崔綵珊
  • 水土不服/符----鹽埕、延沈 | 崔綵珊
  • 「由於你的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安娜幻象2012影像行動 | 崔綵珊
  • 祥龍迎「曦」──全臺灣最有喜氣的公共藝術 | 崔綵珊
  • 藝術‧家---2011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 崔綵珊
  • 文化生活圈再造--- | 崔綵珊
  • 臨泊‧驛鄉──跨國候鳥在臺灣 | 崔綵珊
  • 潮南音樂節 青年‧表態‧談夢想 | 崔綵珊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