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文化深「身」耕---美濃黃蝶祭

 

若要細談臺灣在地深耕的文化藝術節慶,我想美濃黃蝶祭是絕對不能缺席的名單之一。美濃黃蝶祭辦理至今,已經過十七個年頭。從過去反水庫的議題開始,到對於家鄉在地文化的推廣,及現在對於全國環境生態的重視。美濃黃蝶祭本身所引起的效應不只是節慶觀光的經濟遊覽價值,更重要的是在地「後生」的歸鄉奉獻。除了每年皆有的黃蝶翠谷祭蝶儀式外,多樣的生態文化講座與在地文化散步道的導覽,都讓參與的民眾與「後生」更加認同這片土地。

從鍾理和的〈賞月〉來看美濃:

月光如雨下注;我們身下那翻鬆翻碎的土,靜靜地在吸著光的雨點,我彷彿聽得見這土在飲雨點時發出的沙沙沙的聲響。用手把上面那層土爬開,裡面的土還保持著太陽的溫馨,這感覺令人舒暢,我彷彿已觸到了大地的心。透過指尖的媒合,地溫和體溫得到交流和融會,而二顆心---大地和人的,則合成一個節拍奏下去。那是輕鬆的、愉快的、醉人的,我們便這樣種下去。種完時月已昇到中天;中央山脈披著一襲袈裟,靜靜、低低。

人與山之間的情感就如同文學散文文字般,活生生躍上眼簾,時間久了,駐地創作的藝術家們,也就順勢發想了屬於在地的藝術作品。

 

揚葉飛‧在地情

「揚葉」是美濃對於蝴蝶的稱呼,而在這次的祭蝶儀式中,後方所高掛起的「揚葉希望拼布」,就是每位在地的美濃人與重視生態議題的朋友,對於美濃的想像及環境保育的期待。蝴蝶的身軀是臺灣的形狀,而蝴蝶的翅膀則是用不要的碎布經過畫染後再用手工縫製而成。這概念是來自於1985年舊金山「愛滋被單」的創作發想,藉由碎布的拼湊與縫製,串連大家對美濃黃蝶祭與生態關懷共有的情感,而這樣的情感是接著臺灣,連著在地。

文化‧輕散步

永安老街是美濃鎮上最老的一條街,百年的藍衫布行,以及過去的菸葉大王都住在這一條街上。雖然只是一條蜿蜒的小巷,但卻承載許多在地人的記憶。為了妝點文化散步道,美濃愛鄉協會特別邀請了五位藝術家進駐創作,讓作品與參觀民眾進行互動,除增添趣味外,更用藝術來美化老街。

美濃黃蝶豬  

這裡原本是一個廢棄的豬寮,堆滿著佈滿灰塵的雜物。但藝術家戴吉賢卻想在這裡重現一個開心農場的故事。於是在黃蝶祭志工與美濃「後生」的幫忙下,這間廢棄的豬寮煥然一新,保留了原本的結構,並增添了許多可以與遊客互動的農場動物。如:可祈福的黃蝶豬、小黑狗、鴨子、小貓、小鴨等動物,讓路過的民眾都愛不釋手,急著想與牠們拍照留念。

 

幻影蝶

高飛的蝴蝶,身後拖著一襲美麗的衣裳,而這衣裳則披掛在具有歷史的屋瓦上,每一塊圖案都在回應著對於未來的象徵,而垂掛餘下方的胚胎,則象徵著生命的生生不息,黃蝶祭與文化藝術的永續關係。

 

 

水圳

本來的牆壁就有歲月所流下的流水印漬,上頭有著墨黑色的青苔,刻化屋簷汲水的痕跡,而「水圳」的粉筆畫,描繪的就是美濃在地「人」與「水」的關連,粉筆所繪出的水圳,與藝術家所繪製雨水,就這麼正巧地與屋簷所滴下的雨水痕跡相結合,而粉筆的材質,也會隨著時間的過程慢慢消逝,最後又會還原為原來歷史見證的老牆壁風貌。

 

思緒/絮

透過對永安老街的訪談,進駐的藝術家將其整理成藝術表演的劇本。紅色的毛線象徵血管,在流經的過程中,也刻化其中的記憶。此外,藍、紅、白、黑本來就是客家藍衫的主要顏色,藝術家在進駐後,利用表演的方式說出美濃永安老街的小故事,並在戲劇與舞蹈的表現中,將藍衫的顏色點綴上去。

 

 

在藝術進入社區之後

所謂「進駐」創作的概念,不外乎就是希望藝術家體察在地的風情,創作出在地人與參觀者皆有感的作品。但在藝術進入空間,或者是藝術進入社區之後,藝術家所有覺察的,也許就不只是美感的方向,實際與在地居民的互動,在當下就成為了最重要的課題。藝術家在此時,必須將藝術背後所隱含的「菁英權力」去除,以溝通互動為平台,來發覺或凸顯社區本來的美好。

於是,不論是「揚葉希望拼布」,或是「永安老街的文化散步道創作計畫」,創作者們心裡所秉持的皆是重述與轉化在地文化的心聲。藝術在進入美濃社區之後,強化的是地方與文化間的聯繫,並重新再現了文化深耕的力量。於是,當「揚葉希望拼布」被高高掛起在祭壇時,美濃後生齊聚在前一同拍照時,我們也許就可以體會到藝術在其中所發揮的凝聚力。


其他文章
  • 你們都太快了!! | 崔綵珊
  • 如同嬰兒般地光屁股 | 崔綵珊
  • "藝評"---文化權力?客觀論述? | 崔綵珊
  • 「視覺震驚」及「假設為主觀」的旁觀者 | 崔綵珊
  • 風格流派時期的「不入流」--- 莫迪里亞尼 | 崔綵珊
  • 藝術教育「待」轉彎 | 崔綵珊
  • 不便之真相:新環境主義藝術在旗津 | 崔綵珊
  • 遇見烏托邦:大埔聚落 | 崔綵珊
  • 當空間成為事件 | 崔綵珊
  • 文學入舞‧人生入舞 | 崔綵珊
  • 瀕死沙洲,璀璨回憶 | 崔綵珊
  • 東部發展?還是東部發「斬」 | 崔綵珊
  • 獨樹一幟的詩歌文化館---松園別館 | 崔綵珊
  • Just Do It,讓夢想變近 | 崔綵珊
  • 文化,讓臺灣國旗變大! | 崔綵珊
  • 文化深「身」耕---美濃黃蝶祭 | 崔綵珊
  • 我們該思考文化深耕的問題 | 崔綵珊
  • 「我是人,我反核」的美學態度 | 崔綵珊
  • 看向南方──熱思維徵候展 | 崔綵珊
  • 女人們的白色房間 | 崔綵珊
  • 畫外-離去又將再來(「那個劇團」2012春季演出) | 崔綵珊
  • 從「哈碼星」看文化力量 | 崔綵珊
  • 美麗人生:記憶與懷舊 | 崔綵珊
  • 2012高雄獎 | 崔綵珊
  • 家,2012環境藝術展 | 崔綵珊
  • 水土不服/符----鹽埕、延沈 | 崔綵珊
  • 「由於你的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安娜幻象2012影像行動 | 崔綵珊
  • 祥龍迎「曦」──全臺灣最有喜氣的公共藝術 | 崔綵珊
  • 藝術‧家---2011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 崔綵珊
  • 文化生活圈再造--- | 崔綵珊
  • 臨泊‧驛鄉──跨國候鳥在臺灣 | 崔綵珊
  • 潮南音樂節 青年‧表態‧談夢想 | 崔綵珊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