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資本主義的漸層政治性— 談大島成己的白熱化攝影術

 

資本主義的漸層政治性談大島成己的白熱化攝影術

文/黃絲純  圖/新苑藝術空間提供

大島成己的空間詩學

    日本藝術家大島成己(Naruki Oshima)此次正於台北新苑藝術空間展出,配合其新書發表會-攝影集《Haptic Green》一起開幕。〈Haptic Green〉(綠色觸覺)和〈reflection〉(反映)是為主要兩個創作主軸。〈Haptic Green〉系列中,作品用了中間聚焦四周散焦的方式而最外圈又再聚焦的攝影方式呈現其觸覺的意象,其中散焦造成肌理的模糊,也造成觀者視覺上的觸覺效果。以綠野的景象為創作母題(motif),在其中變化聚焦失焦的鏡頭鏡像,是大島成己的一大攝影特點。〈reflection〉系列中以建築物為主要母題,利用大空間,如門、電梯出口和周圍空間的張力效果,透過攝影的層層堆疊,光線所造成的反射效果來形塑大島成己的空間美學。在色彩上以灰色和大地色帶出詩意,詩意的空間結構造成視覺嚴謹畫面,也帶出攝影術中的設計感,猶如遊走於攝影與設計間的空間美學。

當攝影已經開始預示靈光(aura)即將消逝

    當攝影術出現便已預示靈光消逝的開始,所謂作品的靈光即意指藝術作品的「此時此地」,--獨一無二地現身於它的所在之地,就是這獨一的存在,且唯有這獨一的存在,決定了它的整個歷史。[1]此「此時此地」便是所謂作品的真實性,因為其真實性也告知了其作品存在的權威性。攝影屬於機器複製的過程結果,機器複製所創造的嶄新條件雖然可以使藝術作品的內容保持完好無缺,卻無論如何貶抑了原作的「此時此地」。[2]除了藝術品經複製有此現象之外,攝影術的效果「此時此地」感便受到了折損。其作品的真實性是指其一切所包含而原本可遞轉的成份,從物質方面的時間歷程到它的歷史見證力都屬之。簡言之,就複製品的情況來看,第一點—時間,已非人所掌握,而第二點—事物的歷史見證—也必受動搖,如此動搖的,就是事物的威信與權威性。[3]

以蒙太奇來重塑靈光

    以此來看大島成己的攝影作品,他試突利用影像的蒙太奇技法造成空間的設計效果,這樣的效果也是他的立基美學。推翻藝術作品「此時此地」存在性的是他變更的視覺疊合,一個可進入的空間感。〈Haptic Green〉系列中,大島成己自述「人們會發現視覺現象是短暫的,例如穿越茂林時,人能隱約辨別出一個物體,因為當眼睛看不清楚時,人會在無意識中使用全部的感官。這個視覺現象使人在進入森林時,就彷彿已經碰觸到纏繞的枝葉與樹幹。不是明白的『綠樹』影像,而是交纏的綠色團塊。」當你感受到團塊時,這是一種觸覺。將攝影作品推向架上畫般的存有價值,大島成己用了許多聚焦又失焦的空間距離處理,在失焦的距離下形構團塊的視覺肌理,就是他所創造的空間觸覺。如《綠色觸覺—一棵大樟樹》、《綠色觸覺—02》、《綠色觸覺—在Mt.Ogura》。

 《綠色觸覺- 在一棵大樟樹下》, 影像輸出,120x200cm,2011。 

 《綠色觸覺-02》,影象輸出,141x120cm,2011。   

 《綠色觸覺-in Mt. Ogura》,影像輸出,135x120cm,2013。

    〈reflection〉系列以疊合的空間反映並成為大島成己的空間詩學,作品《反映—在兩棵植物之間的景》已成熟說明了蒙太奇的空間疊合形成具有建築設計感的空間圖面。在《反映-0106》中,大島自述道,人對距離的知覺就是一種視覺依賴,必須使之中斷才能顯現影像的陌生。影像若沒有體積和視角,就像光與影的混合物,為了探索與影像的新關係,不再依賴熟悉的情境意義,我刻意使影像中難以辨識的陌生增加,並強調組成相片的元素,例如光、顏色、觸感。我稱這種方式為蒙太奇。在此影像中,大島成己利用柱身和背後建築物的景深感,前鋪以長方形的透明印象,形成前中後的漸層層次,並且前長方框也包覆了中景和後景,使之結合為一張設計小品。這樣的空間概念可見於另一作品《反映—在一鏡子光線》,透過鏡子的折射造成空間的疊合,長方體的線與面交結成為一新穎的視窗美感。

  《反映-在兩棵植物中的景像》, 影像輸出,95x200cm。

 《反映0106》,影像輸出,120x150cm,2005。

 《反映-在鏡光中》, 影像輸出,120x150cm。

靈光下的資本主義白熱化

    當藝術的功能不再是奠基於儀禮作用,一個恭維的神聖效力。而是轉為是第一個真正具有革命性的複製技術出現時—即攝影,他們以鼓吹「為藝術而藝術」來反應,也就是提出了一種藝術的神學。機器應允了藝術作品的複製,在時代的時空與真實性的關聯下,揭示了藝術品從其祭典儀式功能的寄生角色中,得到了解放。藝術的功能不再奠基於儀禮,從此之後,是奠基於另一項實踐:政治。[4]

    布爾喬亞的優美可說是大島成己攝影作品的另一解讀。當作品獻身於藝術,宣告為藝術而藝術的純美哲學,此已是一種資本主義白熱化的表現;以蒙太奇技法為靈光表現形式,其點、線、面的組成;或是成片、或是成團塊,大島成己企圖在沒有單點透視的傳統束縛中找出他自身和藝術接軌的平衡點,以攝影術來達到視覺上的觸覺,引領觀者用另一個官能方式來認識攝影,追溯再現的靈光痕跡。

 

 

[1]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1998,p.62。

[2]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1998,p.63。

[3]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1998,p.63。

[4]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1998,pp.67-68。


其他文章
  • 非西方的文學共振— 「赤道二三五—東南亞文學論壇」 | 黃絲純
  • 原型下的共感依歸-- 談黎志文「夢‧主體」 | 黃絲純
  • 生活即旅程— 側寫「另一種旅行紀事」 | 黃絲純
  • 躁動現實下的一抹微笑—談2015亞洲雙年展「造動」 | 黃絲純
  • 科學家與少女底下的菲勒斯意志 | 黃絲純
  • 由物自體走向自我本位的符碼轉換—談劉哲榮 | 黃絲純
  • 正史或是野史—淺談國美館之刺客列傳 | 黃絲純
  • 記憶‧觀點‧意識—2014高雄藝術博覽會 | 黃絲純
  • 現實生活中的彼德潘童話—談林雅萍創作 | 黃絲純
  • 循序漸進的漲停板—2014台中藝術博覽會 | 黃絲純
  • 大時代與小人物的共振生發—談「新上漆的攪拌機」 | 黃絲純
  • 意象似的繁花歸宿—張耀煌的「人間‧歸宿」 | 黃絲純
  • 當女孩已成為故事主角— 談何孟娟作品中的物化功能性 | 黃絲純
  • 「超空間」下的時間消逝—談金芬華的女性意向 | 黃絲純
  • 社會寫實的朗朗上口 --談柳依蘭與她的女人們 | 黃絲純
  • 資本主義的漸層政治性— 談大島成己的白熱化攝影術 | 黃絲純
  • 台灣繪畫的現代主義之父—陳澄波 | 黃絲純
  • 蝴蝶效應的世界轉動-郭東榮 | 黃絲純
  • 將星宿結晶化的米羅神話 | 黃絲純
  • 帶著走的隱形地圖— 談劉哲榮、黃耀鋅與王鼎超 | 黃絲純
  • 同一處的上下跳躍—許維穎的遊牧思想 | 黃絲純
  • 我就是這樣可愛的泥土 —曾章成個展 | 黃絲純
  • 一部戰鬥機器的防禦機制— 從金‧提爾到何塞-卡諾 | 黃絲純
  • 月之暗面-卡諾的現實展演,提爾的背後狙擊 | 黃絲純
  • 返常=回家?一個觀看2013年亞洲雙年展的新觀點 | 黃絲純
  • 潛意識的社會心理學— 金‧提爾的肖象宣示 | 黃絲純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