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四十自畫像

圖一  1652年,林布蘭特46歲的自畫像

 

自畫像的自我表述

自畫像這個主題具有悠久的歷史,自文藝復興開始,藝術家紛紛投入此題材,起初只作為創作者自娛之樂,今日卻是可以賣錢的作品,由此可以稍稍瞧見藝術家社會身分的改變。談到藝術家的自畫像,多會引述十七世紀的林布蘭特(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藉由自畫像顯露個人一生的興衰變化;也因此,自畫像多成為個人的自我探索與自我揭露。自我探索是基於對自身的困惑,這樣的困惑並不獨是藝術家才有的思維,就是一般的民眾也有此需求,否則坊間就不會有這麼多(非)心理治療體系下的心靈探索課程。而藝術家的追尋方式,就是透過形體的描繪去分析出,我具有怎樣的特質與獨特之處;同時,在自我探索時,要保留多少給自己或是敞開的向觀者揭示,則觸及自我揭露的議題;被公開的特點若能引起觀者的回響,即產生自畫像的共鳴。

 

 

圖二  早期自畫像構圖擺設較為單純(菩提樹下,2000)

創作者的人格發展

根據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1902-1994)的人格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生命是持續的發展,並不僅止於童年時期,在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及老年各階段,都有各自發展目標。青年期,大約是在19至35歲之間,這個階段的人生目標是: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因此,青春期的自我認同從「我是誰」,轉移到關係中的「我們是誰」;多數人也在此階段經歷親密關係的確認、建立、毀壞、甚至道別,就此奠定人際關係的基礎脈絡。進入中年期(成年期,介於35-65歲),則是創造力強韌與停滯間的拉扯發展。

  

圖三缺角照片,2002

觀察中年的創作者,在二十出頭離開學院,成為獨當一面的創作者,歷經十餘年的創作,不論是專業創作技法的運用,或私生活的人生閱歷,都經歷了一些故事。種種生活上的轉變,例如藝術工作的經營、婚姻危機、經濟問題、摯愛的人去世等等;讓中年人,對自我的困惑恐怕更甚於年輕時。自我探索的需求往往在質疑生命意義的時候發生,每個人發生的頻率不同,許多人每隔六至八年會出現這樣的危機。(1)也就是這個時刻,讓自畫像有別於其他時期的作品,展現出階段性任務的特質。

  

圖四  意圖展開新作品(再見暴喜,2005)

中年人的自畫像探索

探究目前在當代藝術館展出的郭維國(1960)作品,在年近四十時,回顧過去的創作,不滿意的心態油然而生,同時輝映著家族的陰霾--家族中多人在壯年去逝,感受到一種生命的焦慮,這種死亡的焦慮,與對本身的質疑,在作品上產生一系列新的創作。1998-2005的《暴喜圖》系列作品,以自身作為畫中主角,有別於傳統的自畫像技法、內容;郭維國首先以攝影的方式拍下,經過設計的情境、人物姿態,再將它描繪在畫布上。經過一連串的編修、調整,要以藝術心理圖樣分析其作品,恐不夠客觀,因為,作品除了個人直覺的意圖外,還參考了社會上對物品的象徵解讀,因此也可能產生刻意的防衛,讓圖片中的細節描繪,是否真是畫家個人的隱喻,顯得難以辨明。然而觀察一系列的作品,時而單純,時而複雜的意識象徵,不變的是黑白的肉身與向外凝視的眼神,說明一致的自我探索意圖。

  

圖五 報喜圖,2012

探索是不會完結的,在每個重要時刻我們向內探索,透過此了解自己,進而能肯定自己所擁有的;中年時是回顧自己的時刻,發現青年期以來,自身的改變與自己所持有的優勢。這個過程,有助於邁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此轉變在2009年以《慾圖.吉祥》系列看出新的體悟,此時被檢討的對象,由自身轉變為對社會的批判,借由傳統吉祥之意所取的畫作名稱,如《歲歲平安》、《大吉大利》,讓人聯想到平安祝福,郭維國卻挑釁的在喜樂之中放置散落的花瓶、雙雙墜落的麻雀,揭示著「假完美」。而《報喜圖》則取豹的諧音,畫中臺灣雲豹以利齒撕裂喜鵲身體,鮮血淋漓。一系列的作品,正式告別個人的內在探索,轉向對外在社會環境的批判與質疑。

圖六侯俊明的圳鳴四十七自述,2007

當代自畫像的媒材表現

今日,是一個信息圖像的時代,藝術呈現多元的態勢;當代繪畫吸收了過去繪畫史上發展的一些成果,並結合新的觀念和技術材料。作為繪畫題材的一種,“自畫像”在這新世紀也有著不同的內涵與表達方式,在郭維國的自畫像中我們可以瞧見這樣的表現,其他的創作者也有著相似觀點,例如以版畫檢視自我的侯俊明。這並非意旨,這時代的作品優於過去,只能說每個時期都需要,活在當下的藝術家藉由創作表達個人心情,而社會大眾在觀看時產生一種生命的共鳴;也因此產生不同時代的風格畫派,像是掙扎在工業化社會的印象畫派,到諷刺現成物品的達達主義。也許並不能得到所有人士的認同,然而透過這些創作者,當時的人們可以與之溝通,甚至產生一種心情的投射抒發;在郭維國的中年圖像中,觀者亦從之瞧見自己的懷疑、掙扎、進而撫平心情,邁向新的人生階段。

 

參考資料

(1)   心靈治癒  生命的八個階段,林瑪竇、林丹尼斯、莎依拉‧法布里肯特,上智文化,2011。

 

圖片來源

圖一 http://poulwebb.blogspot.tw/

圖二 http://kuart2008.pixnet.net/

圖三 http://www.ravenelart.com.cn/

圖四 http://c.blog.xuite.net/

圖五 http://hantooartgroup.tw/

圖六 http://www.asiaartcenter.org/

 

 


其他文章
  • 專訪新加坡藝術空間INSTINC 主理人 姚詩韻 | 劉霈真
  • 專訪一筆狂書法大師 李文漢 | 劉霈真
  • 從街頭到美術館 藝術家凱斯.哈林 | 劉霈真
  • 第九藝術來襲 | 劉霈真
  • 張克齊的花鳥世界 | 劉霈真
  • 台北藝術博覽會正在書寫藝術史 | 劉霈真
  • 挑戰大眾影像認知的布魯斯‧米本 | 劉霈真
  • 專訪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曉蘋的桃花源 | 劉霈真
  • 水滴石穿 專訪石雕藝術家柳順天 | 劉霈真
  • 原生藝術—靈魂深層的感動 | 劉霈真
  • 與天地融合的藝術 專訪布農木雕藝術家江小龍 | 劉霈真
  • 瘋子的藝術 | 劉霈真
  • 內行人帶路的親子互動展覽 | 劉霈真
  • 當阿爾卑斯皇冠遇上奇美鎮館之寶 | 劉霈真
  • 兒童美術館教育 訪談北美館兒童藝術中心 | 劉霈真
  • 當代首飾在德國慕尼黑 專訪Bench886 林玉萍 | 劉霈真
  • 以色彩開始新的一年---印度色彩節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色彩裡的情感表達 | 劉霈真
  • 四十自畫像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美感就從掛上孩子的畫開始 | 劉霈真
  • 馮君藍的基督教圖像學:一種當代的詮釋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如何與孩子談畫 | 劉霈真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商品還是藝術品 | 劉霈真
  • 全球華人藝術網之網路書店 | 劉霈真
  • 2014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秋拍放大鏡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劉霈真
  • 偽畫大師:沃夫岡‧貝特萊奇 | 劉霈真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