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從街頭到美術館 藝術家凱斯.哈林

你可能不認識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1958-1990),但對於發光的孩童、狂吠的惡犬、金字塔等等圖像並不陌生。這些色彩鮮豔活潑的影像,總讓人精神奕奕,感到喜悅,凱斯.哈林正是它們的創作者。32年人生,藝術家短暫的創作生涯,令人惋惜,但不減光芒的,是他的藝術作品中滿載的能量。今天,我們可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普普塗鴉:凱斯‧哈林特展》(2016.1.20-.4.10)中,親炙這些作品,感受藝術家生命的光與熱。

圖一  凱斯.哈林作品《閃耀嬰兒》為大眾所知

凱斯‧哈林生於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在擅長描繪卡通的父親影響下,小時候即對卡通有濃厚興趣。19歲時,他離家至紐約就讀紐約視覺藝術學院。60年代的美國,陸續出現「街頭藝術」,以公共空間為畫布,諸如牆面、電線桿、建築等等,創作者透過公眾場所表達對社會議題的觀點,同時加深大眾對社會問題及政治問題的認識。這種創作方式,通常未經許可批准。這樣顛覆傳統形式的創作表現,在哈林到了紐約的80年代更見蓬勃,他的投入,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今天,他仍被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街頭藝術家之一。

圖二  凱斯‧哈林

 

哈林早期的街頭創作,多在紐約地鐵車站中張貼海報的地方塗鴉,由於底板是黑色,他以白色粉筆在其上描繪輪廓線、抽象人物或動物的圖樣。1983年,哥倫比亞電視台在地鐵站訪問他,凱斯現場即興創作起來,引來警察注意,立刻招致逮捕。隨著媒體的放送,這件看來倒楣的事件,卻讓哈林與其創作被更多的人認識。隨後,凱斯的創作由街頭進入美術館、藝廊,價格也水漲船高起來。

圖三早期在紐約地鐵車站中張貼海報處塗鴉《地鐵塗鴉:無題》

 

然而,哈林的藝術理念,並不僅在滿足少數人。他認為藝術長久以來被當成將大眾與上層社會隔離的手段,甚至被當作反對大眾的工具。在過去,藝術僅能被中產階級和收藏家所理解,但實際上,藝術是可對更多人產生影響,或成為資訊傳遞的媒介。對哈林而言,「我在地鐵中的一幅畫與標價幾千元的一幅畫之間,沒有什麼不同。」在地鐵的創作,讓他有機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在作畫時,常與觀眾談話,聽取他們的意見與反應,有時還把觀眾的想法融入到畫面中。他說:「地鐵打開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了另一種對藝術理解的方式。」

圖四 平面創作多以絹版印製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1928-1987)的工廠工作室——以他個人為品牌所設計的鞋、電影、雕塑、各種委託案,意圖透過各種方式讓大眾接觸藝術。在安迪‧沃荷影響下,1986年起,凱斯‧哈林史無前例地以藝術家之姿,開設個人商品銷售店面——《普普商店》(Pop Shop),作為個人創作概念的延伸,舉凡T-shirt、玩具、鈕扣、磁鐵,可以將他設計的圖形放上去,又可大量生產的產品,都是普普商店販賣的商品。哈林期待透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可以輕易擁有他的作品。這種藝術大眾化的形式,招致許多批評聲浪,卻也成為後來藝術家的學習指標。街頭藝術家謝帕德.費爾雷(Shepard Fairey, 1970—)經營的服裝品牌OBEY、KAWS(Brian Donnelly, 1974—)的潮牌Original Fake,皆習自凱斯‧哈林。他說:「隱藏在普普商店後的理念,便是我想繼續與許多人溝通接觸的機會,如同當初在地鐵站創作時的情境一般。」

  

圖五將好友安迪沃荷的身體畫成一隻米老鼠《安迪老鼠》

 

1990年,年僅32歲的凱斯因愛滋病併發症長眠於紐約。在這短暫的生命旅程中,他為藝術史寫下幾個新的里程碑:第一,在凱斯‧哈林創作卡通化、有趣的形象下,凱斯除了扮演藝術家,更保有社會行動者的角色,呼籲社會大眾關心AIDS、藥物上癮、反戰、非法的愛、種族隔離等等議題。藝術不單是視覺美感,亦具備訊息傳遞的責任。藝術家敏銳的心思,帶領大眾關注少被討論與忽視的現象,藝術家在此一躍成為改革者。

第二,致力於創作簡約抽象的影像,簡潔線條勾勒出的圖像,搭配上多彩活躍的色彩,給人精神奕奕的感受。相較於上個藝術世代的抽象繪畫與藝術概念,凱斯的作品形塑新一代的藝術思維。放棄光影、色彩堆疊、精密的描寫,在電腦科技益發蓬勃的80年代後,哈林的創作方式反映時代的視覺感受與需要。

第三,哈林證明在非傳統藝術展示的場所,可以同時傳遞藝術與政治訊息。以往藝術家的發跡總是在美術館、藝廊的推動下產生,然而,凱斯‧哈林則先從芸芸眾生的街頭「行銷」個人藝術,再回頭進入傳統藝術市場,為新一代的街頭藝術家樹立典範。

  

圖六立體作品《跳舞仨人》

 

 

圖片來源

圖一、三、五 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圖二、四、六 作者拍攝


其他文章
  • 專訪新加坡藝術空間INSTINC 主理人 姚詩韻 | 劉霈真
  • 專訪一筆狂書法大師 李文漢 | 劉霈真
  • 從街頭到美術館 藝術家凱斯.哈林 | 劉霈真
  • 第九藝術來襲 | 劉霈真
  • 張克齊的花鳥世界 | 劉霈真
  • 台北藝術博覽會正在書寫藝術史 | 劉霈真
  • 挑戰大眾影像認知的布魯斯‧米本 | 劉霈真
  • 專訪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曉蘋的桃花源 | 劉霈真
  • 水滴石穿 專訪石雕藝術家柳順天 | 劉霈真
  • 原生藝術—靈魂深層的感動 | 劉霈真
  • 與天地融合的藝術 專訪布農木雕藝術家江小龍 | 劉霈真
  • 瘋子的藝術 | 劉霈真
  • 內行人帶路的親子互動展覽 | 劉霈真
  • 當阿爾卑斯皇冠遇上奇美鎮館之寶 | 劉霈真
  • 兒童美術館教育 訪談北美館兒童藝術中心 | 劉霈真
  • 當代首飾在德國慕尼黑 專訪Bench886 林玉萍 | 劉霈真
  • 以色彩開始新的一年---印度色彩節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色彩裡的情感表達 | 劉霈真
  • 四十自畫像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美感就從掛上孩子的畫開始 | 劉霈真
  • 馮君藍的基督教圖像學:一種當代的詮釋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如何與孩子談畫 | 劉霈真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商品還是藝術品 | 劉霈真
  • 全球華人藝術網之網路書店 | 劉霈真
  • 2014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秋拍放大鏡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劉霈真
  • 偽畫大師:沃夫岡‧貝特萊奇 | 劉霈真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