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瘋子的藝術

草間彌生的圓點風暴席捲台灣,透過單一純色反覆雕琢而成,有人說它可愛,有人覺得眩目,不過,這就是草間彌生的作品激起的效應。提到草間彌生,鮮少人會跳過精神疾病這類的描述,這也似乎成為她創作的主軸,一日病人,即一日創作者。在其自傳描述中,她因小時幻聽、幻想、焦慮來襲,花朵、大自然、宇宙萬物糾纏在草間的心靈之中,擺脫這種狀態的唯一方法,就是把這些意象畫下來。

圖一 草間彌生六本木新城·森美術館10周年紀念展 LOVE展,2013。

 

排除異己,先上愚人船

關於精神疾病,其在歷史各個階段的觀感各有變化。在西洋中古時期,人們認為精神疾病源自惡魔附身,或「體液」失調,而引起的失序行為,近代則把精神病患歸咎於心理成因。然而,不論原因為何,精神病患與主體社會的隔離卻是必然。傅柯在《瘋癲與文明》(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一書中描述中古後期隨著痲瘋病的消退,瘋人開始取代痲瘋病患,成為社會排斥和隔離的新對象。十四--十六世紀,人們用「愚人船」放逐他們;十七世紀,則把他們當「社會垃圾」,和罪犯一起關進收容所,稱之為「大禁閉」;十八世紀,他們被當「瘟疫」來隔離,名為「大恐懼」;十九世紀,則把瘋人與罪犯分開,開始當病人看待,與「正常人」隔離,實行「治病救人」的「人道主義」,形成了現代的精神病院。

  

圖二  愚人船(Ship of Fools),耶羅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

這樣的社會控制論調,可從1975年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主演的電影《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瞧出端倪。影片中被限制居住的病友,為逃避面對真實的社會,情願失去自由,直指心靈的病是不被社會了解與傾聽的。電影中同時呈現1970年代精神醫學與醫療用藥的親密關係,認為大腦病變導致心理疾病的看法益加強烈,結果便是忽略心理治療,而愈來愈強調生理的處理模式(包括電擊療法、精神外科手術和藥物治療),以及許多療養院對患者採取隔離措施。

  

圖三 飛越杜鵑窩,片中病患正在團體諮商的情景。

 

人人都渴望創作

1920年代,從藝術史學家轉行成為精神科醫師的漢斯‧普林茨霍恩(Hans Prinzhorn),在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的精神病院工作。在此期間,他收藏了由516名精神病患所創作的5000張畫作與500個雕塑,創作者的背景涵蓋德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荷蘭、美國、日本等國家。隨後,他離開了海德堡大學,出版了《精神病患者的藝術性」(Artistry of the Mentally Ill)一書。普林茨霍恩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想要從事藝術活動的慾望和本能,這樣的需求,即使罹患精神疾病的人也不缺,甚至更加強烈。

  

圖四  普林茨霍恩收集的作品之一,創作者奧格斯特‧納特(August Natterer)的作品,影響了克利(Paul Klee)的創作。

因此,並不是因為精神的瘋狂促使他們創造出所謂瘋子的藝術,而是在他們生命中本來就具有創造的天賦。當他們精神陷入危機中,渴望表達的動力仍完整無缺,甚至因為生病的原因,更加強了表達的想望。普林茨霍恩的著作中,也表明一個觀點,當心理疾病患者在面對人類最極端形式之心理和社會隔離時,他們的藝術創作可以成為一種對抗的方式。

  

圖五  瘋婦(Insane Woman),西奧多·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 1791-1824)。

 

用藝術反抗生命逆境

藝術是一種對抗疾病的方式,在草間彌生的自傳中清晰可見。她提到:「我認為打從我出現在母親的子宮裡,自己身旁周遭的一切、還有我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就已經註定是絕望的。我幾乎沒有辦法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畫畫就像是我被逼到絕境之後唯一的呼吸。基本上,我是基於一種原始本能的狀態在畫畫,和藝術距離很遙遠。」對於家庭中的衝突、個人童年的生活壓力,她選擇以創作的方式,喚醒自己的內在空間,將內在根本的衝動當作是創作的基礎。

  

圖六 草間彌生六本木新城·森美術館10周年紀念展 LOVE展,2013。

曾來台舉辦個展的法國藝術家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 1930-2002)評論自己的藝術生涯時說道:「我別無選擇,無需做決定,就成了藝術家。」非科班出生的妮基,來自富裕的家庭,23歲時,已擁有兩個孩子與幸福的家庭,卻在前往法國尼斯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時,接觸到藝術創作,發現有助自己的病情康復。經過一年的調養,返回巴黎後,她開始全人投入創作生活。初期的作品是顏料橫流的射擊系列,是眾所皆知的反父權與社會架構的作品,直到1994年出版《我的秘密》(mon secret)揭露童年被父親性侵的夢魘,藝評家開始以個人療癒的角度檢視她的創作過程。

  

圖七1962年,妮基正在射擊的作品現場

「甚麼是瘋子?」探討的是社會性觀點,被貼上這種標籤的人,彷彿可以不被理解和接納,然而,內在的本能引領他們創造生命之作。他們或許並不都被認可為藝術家,卻向我們顯示個體生命的絢麗可貴。對於芸芸眾生,藝術創作更當被視為平民化的產物,面對生命中無法負荷的改變和創痛,它將會成為人生最好的陪伴。

 

圖一、六 作者提供

圖二  http://www.spoonflower.com

圖三  http://1080plus.com

圖四  http://www.gebrueder-beetz.de/

圖五  https://en.wikipedia.org

圖七  http://theredlist.com


其他文章
  • 專訪新加坡藝術空間INSTINC 主理人 姚詩韻 | 劉霈真
  • 專訪一筆狂書法大師 李文漢 | 劉霈真
  • 從街頭到美術館 藝術家凱斯.哈林 | 劉霈真
  • 第九藝術來襲 | 劉霈真
  • 張克齊的花鳥世界 | 劉霈真
  • 台北藝術博覽會正在書寫藝術史 | 劉霈真
  • 挑戰大眾影像認知的布魯斯‧米本 | 劉霈真
  • 專訪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曉蘋的桃花源 | 劉霈真
  • 水滴石穿 專訪石雕藝術家柳順天 | 劉霈真
  • 原生藝術—靈魂深層的感動 | 劉霈真
  • 與天地融合的藝術 專訪布農木雕藝術家江小龍 | 劉霈真
  • 瘋子的藝術 | 劉霈真
  • 內行人帶路的親子互動展覽 | 劉霈真
  • 當阿爾卑斯皇冠遇上奇美鎮館之寶 | 劉霈真
  • 兒童美術館教育 訪談北美館兒童藝術中心 | 劉霈真
  • 當代首飾在德國慕尼黑 專訪Bench886 林玉萍 | 劉霈真
  • 以色彩開始新的一年---印度色彩節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色彩裡的情感表達 | 劉霈真
  • 四十自畫像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美感就從掛上孩子的畫開始 | 劉霈真
  • 馮君藍的基督教圖像學:一種當代的詮釋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如何與孩子談畫 | 劉霈真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商品還是藝術品 | 劉霈真
  • 全球華人藝術網之網路書店 | 劉霈真
  • 2014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秋拍放大鏡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劉霈真
  • 偽畫大師:沃夫岡‧貝特萊奇 | 劉霈真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