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台北藝術博覽會正在書寫藝術史

台北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今年有四萬七千人參觀,你也是其中的一員?這十年來,藝博會保持三萬到五萬間絡繹不絕的人潮,群眾中除了資深買家,也看到更多的年輕民眾湧入。藝術欣賞者,除了藝術愛好者外,還容納了獵奇觀門道的、對視覺藝術有興趣,卻沒有美學背景的民眾。博覽會這種活動,為許多民眾提供了入門藝術的台階,可以一網打盡,看遍各種風格的藝術,同時亦為藝術市場帶來新的觀眾,更甚者,還能創造新一代的藝術史。

圖一  JAGUAR科技藝術獎於ART TAIPEI揭曉

博覽會歷史

博覽會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成為改寫藝術史的一種助力。1737年,巴黎的沙龍展對大眾公開,原本皇家的專屬品,自此與大眾分享,欣賞美好的事物,不再局限於特定階層。沙龍展的起源,可回溯至1670年代。當時法國王室贊助的皇家繪畫雕塑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將應屆與之前畢業的學生的作品展示陳列出來,這些入選的畫家,在法國藝壇等同於成功的保證,代表受到王室的青睞重視。到了1737年沙龍展對外公開後,不同的社會階級在同一空間龍蛇雜混,市井小民開始有了表述意見的機會,對藝術作品品頭論足,在作品下方懸吊的小冊子上抒發己見。

  

圖二  台北藝術博覽會這兩年,皆吸引四萬多民眾湧入會場參觀。

法國沙龍展的公共政策,產生的效應逐漸加強,1769年,英國也加入盛舉,之後漸次滲透到其他西方國家。1970年,現代藝術博覽會祖師爺的瑞士巴賽爾藝術博覽會,以沙龍為雛形,展覽對象並不僅以瑞士的創作者和藝術商人為限,而是廣招世界各地的畫廊,帶著他們代理的佳作,共同投入這每年六月為期六天的藝術盛事。由於精挑細選,往往在上千個申請畫廊中精選出300個勝出者,同時吸引全球最佳買家,創造成功的藝術行銷策略,自此成為各國藝術博覽會的祖師爺,群起效法。

 

本土博覽會興起

台灣於1992年成立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即以推展藝術博覽會為主旨之一。2005年起,文建會注入資金,「ART TAIPEI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自此鼓勵畫廊健全經營,並開拓藝術新秀。在政府的實際施政策略上,畫廊是高度文化與經濟結合的產業,也是文化部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少數具備顯著「產值效應」的展覽活動。2011年,藝博會的交易達新台幣10億元,此後每年成交金額也都在此上下徘徊,短短幾天內,經濟交易支撐的藝術品味,在藝術品的歷史定位上,有了許多可以著墨,甚至大書特書之處。

  

圖三  傳統材質、表現形式,在博覽會遇見新挑戰。

十八世紀的博覽會,創造出一群新的觀眾,原本為王室貴族效力的藝術家,意識到中產階級所重視的事物與他們之前的客戶截然不同,讓藝術家在選擇創作主題的思考上,起了新的變化。藝術開始被不同的觀眾「消費」,他們沒有過去王室貴族美學品味的傳統束縛,對於藝術品的題材形式,更加包容接納。博覽會的歷史意義即在於直接對大眾介紹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的理念,展現當時社會生活中的多元觀點與時代風尚。

  

圖四  新的媒材展現新視野

改寫藝術史

今年的台北藝術博覽會中,可以觀察到藝術創作者廣泛使用更多非傳統的媒材。原本的傳統媒材,如繪製平面畫作的顏料,雕塑作品常見的金屬與石頭,仍是展場中主要的風景,但可以發現,新的媒材興起,諸如數位微噴、錄像藝術、複合材質的雕塑等等,因為版次、複製、保存等種種問題,收藏家謹慎購入。不可忽視的是,當這些新興媒材愈來愈多時,消費者必然接受度也愈來愈高,入手的機率也跟著提高,藝術史上原本單純的媒材史,將會出現新頁。對於藝術過去只是一張傳統畫作、一件習以為常的銅雕,未來,相信更多的人可接受新的概念傳達,超越材質上的表現。或許,新的一代收藏家亦會崛起,在對藝術內容的突破與思考上,有著前一代收藏家少見的超越與包容。

圖五  托比亞斯·雷北格(Tobias Rehberger) 世界在湯盤發明之前

焦興濤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青銅製成的凳子,是可以拿來坐的藝術品?托比亞斯·雷北格(Tobias Rehberger)結合了陶瓷與水彩,將之放置於塗滿色塊的房間中,產生特殊光學效果,在觀看時,製造出搖晃飄移的錯覺,想住在這樣的房間嗎?毛利悠子(Yuko Mohri)在都市中尋覓高科技產品廢棄物、稀有金屬、銅製電路電線、鐵鋁罐,製作出的立體裝置,又該如何收藏?姚仲涵以LED、日光燈等光線創作,白天時候可以拿出來欣賞?筆者並不是刁難創作者的心血巧思,而是以上提問,無異是在面對當代新興媒材顛覆傳統的藝術表現手法時,所發出的驚嘆。

  

圖六  毛利悠子(Yuko Mohri)都市礦採--春之祭

 

走訪台北藝術博覽會,那些與傳統手法分別出來的作品,正在創造一種新的藝術理解,有的源自今日社會的現況,有的出自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像,舊的材質無法滿足他們的靈感巧思。藝術家在這動多於靜的時代裡,透過彷彿眼花撩亂的媒材,傾述自己的情感與思想,這種勇於突破的力量,或許將會成為新一代藝術史的內頁。

 

 

圖片來源

圖一~圖六  筆者攝

 


其他文章
  • 專訪新加坡藝術空間INSTINC 主理人 姚詩韻 | 劉霈真
  • 專訪一筆狂書法大師 李文漢 | 劉霈真
  • 從街頭到美術館 藝術家凱斯.哈林 | 劉霈真
  • 第九藝術來襲 | 劉霈真
  • 張克齊的花鳥世界 | 劉霈真
  • 台北藝術博覽會正在書寫藝術史 | 劉霈真
  • 挑戰大眾影像認知的布魯斯‧米本 | 劉霈真
  • 專訪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曉蘋的桃花源 | 劉霈真
  • 水滴石穿 專訪石雕藝術家柳順天 | 劉霈真
  • 原生藝術—靈魂深層的感動 | 劉霈真
  • 與天地融合的藝術 專訪布農木雕藝術家江小龍 | 劉霈真
  • 瘋子的藝術 | 劉霈真
  • 內行人帶路的親子互動展覽 | 劉霈真
  • 當阿爾卑斯皇冠遇上奇美鎮館之寶 | 劉霈真
  • 兒童美術館教育 訪談北美館兒童藝術中心 | 劉霈真
  • 當代首飾在德國慕尼黑 專訪Bench886 林玉萍 | 劉霈真
  • 以色彩開始新的一年---印度色彩節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色彩裡的情感表達 | 劉霈真
  • 四十自畫像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美感就從掛上孩子的畫開始 | 劉霈真
  • 馮君藍的基督教圖像學:一種當代的詮釋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如何與孩子談畫 | 劉霈真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商品還是藝術品 | 劉霈真
  • 全球華人藝術網之網路書店 | 劉霈真
  • 2014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秋拍放大鏡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劉霈真
  • 偽畫大師:沃夫岡‧貝特萊奇 | 劉霈真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