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藤森照信與茶室-金光閃閃的「美檜亭」

  一頭銀亮的髮絲,邊認真地畫設計圖,邊說得眉飛色舞,這是輕易用建築打破大眾心防的藤森照信老師。

  2006年藤森照信以「藤森建築與路上觀察:無人知曉的日本建築和都市」為題,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奠定其國際的地位。然而與其冠之以「國際建築大師」的名號,或許「建築界老頑童」這親切的暱稱,更貼近他予人的印象。

建築界的老頑童-藤森照信

 

跨足研究與創作的建築老頑童

  藤森照信兼有建築史學家和建築師的雙重身分,長年優游於研究、創作和著作等不同領域之中。他是一位專攻近代建築史、著作等身的知名學者,至今出版著作50餘種,獲得多項文化及出版大獎,以豐富的史料配合詳實的「路上觀察(田野調查)」,更在書中融入親切的寫作語調,建立起獨特的建築史寫作魅力,也是將日本近代建築推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推手。然而在44歲時,他突然戲語說道:「年紀大了,用體力勞動蓋房子是比坐著寫文章更健康」,從研究者的身分,轉入實際的建築創作。1991年第一件作品「神長官守矢史料館」(長野縣茅野市)即引起廣泛討論,1997年斜屋頂上嵌入一個個韭菜小缽、充滿自然溫度的「韭菜之屋」獲得日本藝術大獎,2001年更以「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作品獎。

能水上行船的茶室「忘茶舟」

華山文創園區的「望北茶亭」

 

藤森照信的創作觀

  出長於較為寧靜偏鄉的長野縣茅野市,藤森照信骨子裡或許仍是當年在生活自然環境裡,那一個喜愛凡事動手去做、去體驗的小男孩。他曾開玩笑地由前衛主義Avant-garde中衍生出日文諧音:多加了Y字的Yavant-garde-野蠻主義。他善以天然未經雕琢的素材融入建築之中,如充滿手感的的原木、石、巨竹、泥土或植物等,創造出充滿童趣和幽默感的樸實建築。

  「我的設計主題有二。其一是木、土、石、草等自然素材的運用方式,其二是活生生的大自然該如何具體地以植物姿態融入建築物之中」,而仔細觀察他的作品,也都不難發現他的「創作三大原則」:

 

1.不使用任何曾出現過的外型樣式。因此,即使是他自己發想出的草圖,後來發覺與任何存在的建築雷同,也會重新來過。

2.在可見的外型上,只使用最原始的材料。

3.在一切看不見的地方,則盡量的使用最新的技術、最高的科技。

 

茶室建築學

    翻開藤森照信的建築年表,茶室的主題屢屢出現。藤森照信的第一間茶室作品「一夜亭」,是2003年受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之託,為了招待其老友法國前總統席哈克來訪時所打造。這間以泥土和木為主要元素的茶室,不僅贏得好評,也是藤森照信對茶室空間一系列探索的開始。

  中原大學建築系黃俊銘副教授指出:「茶室作品是藤森建築創作的重要議題之一,茶室是愛好品茶者自己設計建造來招待賓客的獨特類型建築。藤森認為茶室是集建築本體、精神依託的藝術品與茶具,生存仰賴的火源,人身的肉體與交流的語言,五者渾然成為一體的極限空間」。

  藤森照信在台灣的茶室,除了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裡兩座「森文茶庵」與「望北茶亭」、新竹能如舟行船於湖面的「忘茶舟」和高聳於林間的「入川亭」,羅東也有懸吊於空中的「老懂軒」。而於2015年11月新登場的「美檜亭」,又是另一個嶄新的茶室建築。

 

美檜亭天井手稿與藤森照信台灣建築專訪雜誌

 

結合茶文化與林業的「美檜亭」

  「美檜亭」座落於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延續羅東林業歷史的脈絡,並結合在地茶文化產業,設計出融會古今意象的茶室建築。主體由檜木打造的「美檜亭」在園區裡面,彷彿是一棵森林中的檜木,讓人靜靜地留駐其中。

  這座長3公尺、寬3公尺、高度4.8公尺的建築,由台灣及日本檜木、銅片等天然材料為主,並以亞鉛方管為結構框架,整棟茶室可重新拆解及固定。外牆的檜木片與銅片,以雨淋板的形式相互交疊,具有洩水功能,而銅片氧化後將逐日變為深綠色,使整體外觀更加融入環境之中。茶室裡除了延續「水與火」的元素-懸吊於空中插花的水盆,和燒碳煮水的牆面內凹空間,藤森照信更指出這件作品的核心在於「陽光」。

  「我由羅東的林業歷史發想,一提到林業與農業,就要提到陽光。因此美檜亭頂端設計一個天井,嵌入的玻璃天窗上貼著有龜山島和宜蘭輪廓的金箔。當太陽運行到正上方,陽光從天井照下來,龜山島和宜蘭的輪廓會淡淡映照在中間的檜木桌上,玻璃空白處的藍天就是大海,而陽光也灑落在每個置身於茶室當中的人身上,一切都金光閃閃,呈現和諧又浪漫的氣氛。」藤森照信如此眼神發亮地訴說著設計。

  

  藤森照信感受地區歷史與文化產業的特質,並將之轉化為建築的語彙。當聞著檜木的香氣,沐浴在金黃色的陽光下品茶,不同的觀者亦將由「他人」角度轉化為具有情感連結性的「記憶分享者」,體會建築師樸質的浪漫。

  藤森照信不僅是嚴謹的建築史研究者,現今也一再以豐沛的創作能量,秉持鮮活的「玩興味」,由親切的建築書寫歷史。

2015年新作-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的「美檜亭」

藤森照信示範檜木片與銅片交疊結構


其他文章
  • 人物專訪-宜蘭的文化客廳主人 | WT
  • 展覽現場 《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 | WT
  • 夢想的舞台-《2016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 WT
  • 兒藝展覽的想像與實踐-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展覽館 | WT
  • 展覽現場《夏ㄇ一ˋ樂園-創意插畫館》 | WT
  • 展覽現場《如風起時-莊靜雯銅雕創作展》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二)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一) | WT
  • 紮根在地的劇團之路-無獨有偶 國際偶戲藝術村 | WT
  • 展覽現場《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 | WT
  • 東風一瞥-2016臺灣文博會 | WT
  • 地方展會的過去與明日-以良食冒險島為例 | WT
  • 地方美學產業之確立與形象營造-以宜蘭染為例 | WT
  • 「物.理」-物件之外的自由實踐 | WT
  • 展覽現場 《頂真意匠-臺灣美術工藝在宜蘭》 | WT
  • 猴年不失望-「感動猴」彩繪助學特展 | WT
  • 在地色彩-大型展會裡的主體塑形 | WT
  • 冬季裡的展覽熱潮 2015臺灣設計展 | WT
  • 竹工藝與建築家具設計-鈴木敏彥的巨竹系列 | WT
  • 藤森照信與茶室-金光閃閃的「美檜亭」 | WT
  • 再論文化外交-以Vocal Asia人聲樂集為例 | WT
  • 面紗之下的地方文化館3.0 | WT
  • 當「公共藝術」遇上「藝術銀行」 | WT
  • Julien Malland帶來的盛夏彩虹 | WT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