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一)

  在宜蘭市一處靜僻的拐彎處,日治時期古蹟賣捌所今天掛起五彩小旗,於木造老屋中舉行限量300人的小屋園遊會。人們推開木門,走入玄關,也走進一個熱鬧繽紛的下午時光-現場有手作玩陶、凸版印刷、老相機寫真鋪、榻榻米上的故事屋及Live音樂會,集結了宜蘭舊城之中各式有趣的職人和音樂人。參與者自由地在攤位上停駐,或者以點數卷換當日賣捌所準備的甜品和冷飲,在戶外的露臺找一個角落隨意坐下,聽著樂團的演奏。

  在熱鬧的現場之中,一位穿著白色T-shirt和短褲的男子靜靜在玄關及各角落穿梭,他是活動主辦單位Stay旅人書店的主人林世傑,也是現在宜蘭舊城文化工作的靈魂推手之一。


日式古蹟中的Live音樂會-絲襪小姐X洪詮翔

 


集結職人與音樂人的小屋園遊會

人生第二個18歲 回鄉做自己快樂的事情

 

  自從雪山隧道開通之後,便捷的交通將宜蘭納入臺北都會生活圈之中,也迎來大量的遊客,創造出廣大的需求及商機。許多餐廳、商店、咖啡店因運而生,為宜蘭迎來另一波創業的熱潮。高中畢業18歲便出外求學的林世傑,雖然已熟悉外地的環境,但在思考下一個的階段應該在哪裡成家立業時,心中第一個畫面還是家鄉,因此決定在人生的第二個18歲之前回到故鄉,在一間老屋中,創立了以旅行為主題的Stay旅人書店。

  書店終歸是比較小眾、且冒險的的事業選擇,談起開書店的初衷,他說明:道「一直以來都是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當初想的很簡單,工作室也需要房租和水電等開銷,開一家書店應該也差不多?所以就決定開一間書店,以工作室為中心,書店為延伸的平台,做快樂的事,並和大家分享。」Stay旅人書店的經營模式,是由工作室延伸而出的一間實驗型或理想型書店,也逐漸成為一個開放的平台,讓人們在此聚集,擦撞出不同的火花。

  
讓孩子著迷的尖尖故事屋

 


開始:玩陶工作室DIY

由「我不會」開啟的跨世代合作

 

  清廷於嘉慶15年(西元1810年)正式將宜蘭納入版圖中,設置「噶瑪蘭廳」,噶瑪蘭城以圓為周,東西南北各設一城門,圈圍出宜蘭城的範圍。這宜蘭舊城的輪廓延續至今,成為城市文明最早發展的起點。今日的舊城區中,除了秘藏不少讓人大排長龍的傳統小吃之外,許多傳統的餅舖、工藝匠師們、歷史古宅等,也星羅棋布在這一片舊城街區中。


宜蘭市舊城區深度導覽手冊-蘭城百工與傳承美食

 

  身為舊城裡的書店經營者,林世傑很早就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定位。在許多文史相關的地方事務與活動中,不難發現他的身影,如宜蘭市市刊的編撰、宜蘭綠色博覽會文宣紀錄、宜蘭獨立書店間的橫向行銷活動、或協助舊城文史相關的專案計畫等,成為世代交替之間在地歷史脈絡的承續者。

  在舊城裡常看到林世傑穿著夾腳拖,和里長與鄰人話家常,或與文史工作前輩們一起並肩討論新的計畫。一個年輕的經營者能無礙地跨越2030年觀念與做事方式的鴻溝,這些可能,都由一句意外的:「我不會」而開始。

  「雖然決定開店,但我對裝潢或設計其實一竅不通。許多鄰居路過就來關心,想怎麼會有人從冬山來跑這裡開書店,而且什麼都不會。到最後看不下去了,乾脆跳進來幫忙。又像我們在店前胡亂種菜、種稻,就會過來教,忍不住了就動手幫忙整理。不會的東西,我很明白直接的表示出來,想要做什麼事情,也會跟長輩請教,在誤打誤撞之中,便學到了許多事情。」他坦白地笑著說。

  這種另樣以退為進的策略,林世傑戲謔地說是源自於喜歡「擺爛」的個性。

然而讓社區居民因為「忍不住」而產生互動,到最後擁有共同的認同與連結,令人不由得想起北川富朗舉辦大地藝術季的例子。大半年都被冰雪掩蓋、被稱為豪雪之鄉的越後妻有,村落之間封閉性非常強,居民間的緊密度也高。當北川富朗在此辦理藝術季,讓世界一線的藝術家進到這裡,架設起各式各樣稀奇的裝置時,居民從旁觀議論開始,到最後主動參與、幫助各式的藝術計畫,直到自己也成為創作的一環。這樣與社區和人群互動的模式,達到了3C價值-Community(社群), Communication(溝通), Collaboration(合作)的實踐。

  然而大學及研究所時期主修戰後臺灣文化的他,回到宜蘭時,也曾覺得自己的想法比較邊陲,難免有格格不入的感覺。隨著時間的轉移與沉澱,他發現這些「不一樣」,卻能在跨世代合作中,能激發出更多可能,也摸索出與前輩溝通合作的模式:

  「我不硬碰硬地去辯證雙方的史觀或想法不一樣,而是先幫人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如寫寫新聞稿,發email等等。當他發現你幫忙把事情解決之後,會反過來聽聽你的觀點。那時的溝通就不會再執著於『你對我錯』,而是『大概60歲的人是這樣想的,30歲會是這樣想的』。如同每個樂團會有不同曲風,那時彼此就能包容」林世傑解釋,「有人來找,我都樂意幫忙,自己的想法先放後面。我以這樣的角度來參與,走入原有的脈絡。」

  尊重前人的典範,聆聽對方的經驗與訴求,當雙方取得一定的默契之後,前輩們便在信任的基礎上,歡迎新血輪和新觀念的加入。這也讓累積的文史資源及土地經驗,得以和當世代行銷能力和網絡資源相互結合,以雙方之所長,迎來下一波的傳承與能量。

 


Stay旅人書店中不時舉辦的主題講座

 

 

 

 

圖片2~6Stay旅人書店提供

 


其他文章
  • 人物專訪-宜蘭的文化客廳主人 | WT
  • 展覽現場 《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 | WT
  • 夢想的舞台-《2016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 WT
  • 兒藝展覽的想像與實踐-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展覽館 | WT
  • 展覽現場《夏ㄇ一ˋ樂園-創意插畫館》 | WT
  • 展覽現場《如風起時-莊靜雯銅雕創作展》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二)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一) | WT
  • 紮根在地的劇團之路-無獨有偶 國際偶戲藝術村 | WT
  • 展覽現場《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 | WT
  • 東風一瞥-2016臺灣文博會 | WT
  • 地方展會的過去與明日-以良食冒險島為例 | WT
  • 地方美學產業之確立與形象營造-以宜蘭染為例 | WT
  • 「物.理」-物件之外的自由實踐 | WT
  • 展覽現場 《頂真意匠-臺灣美術工藝在宜蘭》 | WT
  • 猴年不失望-「感動猴」彩繪助學特展 | WT
  • 在地色彩-大型展會裡的主體塑形 | WT
  • 冬季裡的展覽熱潮 2015臺灣設計展 | WT
  • 竹工藝與建築家具設計-鈴木敏彥的巨竹系列 | WT
  • 藤森照信與茶室-金光閃閃的「美檜亭」 | WT
  • 再論文化外交-以Vocal Asia人聲樂集為例 | WT
  • 面紗之下的地方文化館3.0 | WT
  • 當「公共藝術」遇上「藝術銀行」 | WT
  • Julien Malland帶來的盛夏彩虹 | WT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