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展覽現場《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

 依據節慶推出應時的展覽計畫,增進觀眾互動與話題性,也成為近年來博物館/美術館界的趨勢。在洋溢著母親節溫馨氣氛之中,宜蘭美術館推出了《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

  一走入二樓展間,色彩繽紛的畫作呈現眼前。作品使用大量飽富暖意的前進色,明度、彩度皆高,並且畫面時常充滿眾多的人群與大量的物件。筆觸質樸厚實,作品如同故事書一般,敘事性極強。這是宜蘭九十歲阿嬤的作品,臺灣備受注目的樸素畫家李涼。

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

樸素畫家李涼

曾經經營裁縫事業,並開班授課的她,對美感比一般人擁有更多的想法和敏感度。直到退休後,才首次拿起畫筆,獨自畫出心中醞釀的風景。在展覽畫冊專文〈鏡觀人生‧話女人──談李涼的繪畫特質〉[1]中,引述了關於「樸素畫家」與「素人畫家」定義的討論:

「從美學研究的層面來說,樸素藝術家多數是未經拜師學藝,或者是學院的專門訓練,完全以自發的喜好自學而成的,具有樸質、天真、原始技法的特徵。蘇振明將樸素藝術分成三個層次的意義:

(一) 作者因為無師自通的『自學成功者』;

(二) 作品風格是自由的或是具獨特性,不受學院美術規範所束縛;

(三)作品意象源自個人或社會生活的『精神性寫實』。

而在於『素人畫家』、『素人藝術家』、『樸素藝術家』、『樸素畫家』等稱謂的問題上,蘇振明也指出『素人』為日文漢字『門外漢』或『外行人』之意, 若要彰顯藝術創作的原創、純真的特質,似乎以『樸素藝術家』、『樸素畫家』來稱謂,會比強調創作者非學院學習或自學之『素人畫家』、『素人藝術家』來得更適宜[2]。」

 

  李涼非從科班出身,亦未曾於畫室習畫,不具備藝術史脈絡等知識,自不受繪畫流派與技法所限制。並且內容由生活體驗出發,或追溯個人早年記憶。李涼及其作品自然符合蘇振明三個層次的定義。

  而納入宜蘭縣史館「宜蘭人文」系列出版的《四鬮庄的女兒:李涼的人生風景》,文史工作者張美鳳透過李涼口述歷史,呈現李涼的生命經歷,成為現今研究其藝術背景的重要資料,也紀錄下李涼創作的契機與一段媒材轉換的過程[3]

  在1978年至多倫多探望女兒的期間,51歲的李涼有感於隻身於異鄉的寂寞,於是拿起月曆紙,以孫子的蠟筆,在背面畫出她眼中的異國風景。初次拿起畫筆,便於加拿大完成〈遠眺〉、〈Algonquin Park, Ontario〉、〈Lake Simco, Ontario〉……等五幅作品。1981年李涼再赴加拿大,改以水彩作畫,進一步探索不同的媒材,並由風景的描摩進到物件細節的掌握。1990年以水彩創作的〈夏日琉球之旅〉,於2000年得到朱銘長青創作藝術獎「大師獎」的肯定。而在1997年後,受從事美術教育的女兒影響,改以油彩作畫,並且一路至今,成為日後主要的創作媒材。

 

記憶台灣‧阿嬤的畫

1.陰性觀點

  〈千人針〉描繪在日本政府皇民化運動期間,一件已鮮為人知的戰時記憶。畫面中齊頭瀏海的女學生們拿著白布,在市街上找尋路過的婦人,在布條上一人一針、繡出圖案。右側一位女學生正將眾人合力縫繡的成品,雙手捧給身著軍裝的軍人,代表千人的祝福,供他們隨身攜帶,以祈求平安。

  這些畫作不僅是日本在臺倡導愛國主義的痕跡,也反映李涼畫作中,常採取有別於男性的陰性特質。在取材上,多呈現女性經驗:如女學生的遊行、縫紉、婚禮等題材;在敘事觀點上,也不具強烈的批判性,僅是記憶經歷的再現,維持溫柔的腔調。

〈千人針〉

 

2.節慶禮俗與傳統價值

  另一個李涼作品的特色,在於重現節慶禮俗與傳統價值。如〈準備過新年〉中,紅磚屋中老幼齊聚一堂,為新年忙碌準備。除了竹竿上吊起臘肉、香腸、鴨賞等靜態畫面,整張圖也處處呈現動態過程。左上角石磨流出白色米漿,中間婦人們包著粿,後方炊煮的蒸氣滾熟散放,一旁的長者坐著歇息。整幅畫納連貫流動的進程為一體,亦蘊含儒家長幼有序、老者安之的精神。

〈準備過新年〉

 

  而在〈嫁妝〉中,繪出現今已難再見的傳統習俗:嫁妝在送至男方家的路上,層層排開,浩大的排場關乎女方的面子,路人及親朋好友一邊品評,一邊吃著紅白湯圓分享喜氣。李涼的畫作常充滿節慶禮俗的熱鬧意象,並符合傳統「真、善、美」的精神,寓教於畫為無形-這或許也是2008年張榮發基金會發行《道德月刊》以來,便以李涼畫作為封面的原因。

〈嫁妝〉

 

3.時代紀錄中的個人情志

  李涼畫作有不少許多農家生活的紀錄,如〈月光下犁田〉中日夜勞作的農忙情景、〈醃鹹菜〉製作醃菜的過程、〈戲棚〉則呈現鄉里搭棚演歌仔的休閒文化……等,體現了當時的生活樣貌。而在〈幫忙舂米〉中,也隱約透露了時代變遷的軌跡。

  畫面中以前後的構圖分部,安排「大人-小孩」兩個群體的主賓關係。正中央的大人坐在木椅上,將米粒以木杵搗去皮殼,將糙米舂成白米,小孩在旁閒寐或玩耍。作品說明牌補注:「嫁到都市的二堂姐,住的是日式房子,還有黑膠唱片播放著音樂,李涼覺得新鮮有趣,小時候常常去堂姐家玩,也幫忙做點事,一邊拿著棍子幫忙舂米,一邊聽著悅耳的曲調,別有一番情趣。」穿著黃裙聽唱片跳舞的孩子,正是當年的李涼自己。由記憶出發的創作,塑造出李涼另一個特色-在為時代作註腳、呈現都市化及物質生活轉變的同時,也蘊含個人生命史及情意的展露。

 

  李涼陰性溫柔的語調、濃厚的節慶性與人情味、以及在刻劃時代裡夾藏的個人情志,讓她的畫充滿與觀者互動對話的感受性。也使這一檔展覽,成為五月裡最溫暖的臺灣故事。

〈幫忙舂米〉

 

 

溫馨五月的開幕式(由左至右: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廖新田、市民代表林麗、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李涼、宜蘭縣長夫人林素雲、宜蘭市長江聰淵、宜蘭文化局代理局長宋隆全)



[1]施淑萍,〈鏡觀人生‧話女人──談李涼的繪畫特質〉,《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宜蘭:宜縣文化局,2016),頁12-13。

[2]蘇振明,〈台灣樸素藝術的發展及其省思〉,《台灣美術》,第35期(台中:省立台灣美術館,1997),頁29-56。

[3]李涼口述/張美鳳著,《四鬮庄的女兒:李涼的人生風景》(宜蘭:宜蘭縣史館,2014),頁305-316。


其他文章
  • 人物專訪-宜蘭的文化客廳主人 | WT
  • 展覽現場 《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 | WT
  • 夢想的舞台-《2016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 WT
  • 兒藝展覽的想像與實踐-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展覽館 | WT
  • 展覽現場《夏ㄇ一ˋ樂園-創意插畫館》 | WT
  • 展覽現場《如風起時-莊靜雯銅雕創作展》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二)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一) | WT
  • 紮根在地的劇團之路-無獨有偶 國際偶戲藝術村 | WT
  • 展覽現場《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 | WT
  • 東風一瞥-2016臺灣文博會 | WT
  • 地方展會的過去與明日-以良食冒險島為例 | WT
  • 地方美學產業之確立與形象營造-以宜蘭染為例 | WT
  • 「物.理」-物件之外的自由實踐 | WT
  • 展覽現場 《頂真意匠-臺灣美術工藝在宜蘭》 | WT
  • 猴年不失望-「感動猴」彩繪助學特展 | WT
  • 在地色彩-大型展會裡的主體塑形 | WT
  • 冬季裡的展覽熱潮 2015臺灣設計展 | WT
  • 竹工藝與建築家具設計-鈴木敏彥的巨竹系列 | WT
  • 藤森照信與茶室-金光閃閃的「美檜亭」 | WT
  • 再論文化外交-以Vocal Asia人聲樂集為例 | WT
  • 面紗之下的地方文化館3.0 | WT
  • 當「公共藝術」遇上「藝術銀行」 | WT
  • Julien Malland帶來的盛夏彩虹 | WT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