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鳥人

文:David K. W. Wu

 

 

《鳥人》的副標題 「忽視帶來出乎預料的美德」(Birdman: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在我看來,才是這部劇情片的核心 命題,並且從三個面向呈現出主角里根所面對的忽視處 境:(一)里根雖曾經是好萊塢電影的票房巨星,但是他 想要成為的是真正的藝術表演者,他的自命不凡卻讓自己 忽視身處的險境;(二)雖然曾經是坐擁上億票房的電影 明星,但是畢竟不敵網路社群媒體的來臨,而被網絡時代 忽視的里根,在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虛擬世界裡,早就是 隱沒在訊息爆炸的洪流裡;(三)里根曾有的名氣跟影響 力只存留在大眾文化裡,在藝文圈自身盛高的尖銳眼光 中,他是被忽視的、被斥為不入流的緊身衣小丑。然而, 這種種忽視造成里根要面對的難題,也不斷在劇情的推進 中產生張力,他必須從中與「忽視」不斷奮鬥拉扯,卻也 不斷被這場拉扯的重力加速度丟進更深的難題中;當然 「出乎預料的美德」是舞台給他最後的評價,但這也是血 淋淋的犧牲與奮鬥換來的。

一.      自命不凡 的忽視

里根(鳥 人):「我們怎麼會淪落至此?這裡聞起來有夠糟。」

 

電影一開始,里根的 獨白就帶出來他的自命不凡與無奈。他是好萊塢英雄電影 濫觴的始祖,也曾經是坐擁上億票房的動作巨星,但是他 走入演藝生涯是為了成為「真正的演員」,不只是一個穿 著誇張緊身衣的超級英雄,這也是為什麼他對因為鋼鐵人 而名利雙收的小勞勃道尼感到不屑,對傑瑞米雷納也加入 復仇者聯盟感到不解,甚至在遇到亂流的飛機巧遇演過蝙 蝠俠的喬治柯隆尼,卻在擔心萬一發生意外,明天的頭版 卻只有喬治柯隆尼。

 

這是他的放手一搏, 賭上所有一切。如果這次失敗,賠上的不只是他所有的身 家,也包括他小心翼翼保護的演藝事業。這是他的自命不 凡,他是真正的演員,他可以一手包辦編導演出舞台劇, 甚至負責募款與公關。但這也是他的偏執,自戀的人往往 才是最沒有自信的人,不只是里根,舞台上的男男女女都 是如此,好不容易走入鎂光燈下,卻擔心掌聲不夠,擔心 滿是噓聲,時時需要有人如隨在側說,你好優秀,你好有 才華,你是有天份的,才能不時冒出來的「你完蛋了」的 不安全感。這不只是戲子的宿命─表演之所以偉大是因為 有觀眾的認可─也未嘗不是社會中每個人的縮影?

 

 

 

 

二.      網路世代 的忽視

女兒:「省省 吧,不是只有你為了存在感而活,每個人都是。看看你自 己,沒有推特,沒有臉書粉絲頁,你覺得有誰會在乎 你?」

 

網路媒體的蓬勃發 展,人手一台隨拍上傳,加速了訊息流動快速的大眾文 化,就連曾經是爺爺級超級英雄的里根也難敵這波浪潮。 社群媒體如臉書、推特、Instagram所帶動的是新一波大 眾文化的浪潮,如果要博得文化資本,那就要有社群媒體 的經營,那就要懂得掌握稍縱即逝的訊息脈動,不斷餵養 追求感官刺激、八卦爆點的大眾文化。即使是自命清高的 文青派舞台劇演員,也深諳此道,惟有製造爆點不惜脫稿 演出,才能吸引觀眾嗜血般的注意。當黑暗的戲院紛紛舉 起螢光的亮點,需要鎂光燈的戲子需要不是詞藻華麗的評 論,他們明白大眾給不起這種虛榮,惟有點閱與分享率才 是一切。

 

就像里根女兒的吐 槽,改編卡佛的經典作品又如何?能夠扭轉大眾對里根的 印像不只是鳥人?恐怕只有偏執的里根認為如此。不過現 實的打擊卻給他矛盾般的大反撲,一連串瘋癲的失誤卻讓 他受到社群媒體的矚目,他穿著白色三角褲窘然走過人潮 洶湧的時代廣場,失魂落魄地站在頂樓俯視街道(高處俯 視似乎是超級英雄出道的起手式),看不出來是里根的精 神問題還只是作秀搏版面,真真假假,反正觀眾要的不是 他表現出角色的真摯情感,要的永遠只是看熱鬧。

 

 

三.      藝文圈的 忽視

大牌劇評: 「他只是譁眾取寵的名人,沒有受過學院訓練,沒有資格 進來劇場,他的存在就是種褻瀆。」

 

儘管里根曾經是享譽 國際的巨星,但是在文化菁英的眼裡,他什麼都不是。跟 他同戲的天才演員覺得他只是草包:這裡是紐約,你不屬 於這裡。當然,正統學院出身的在舞台上怎麼胡搞都被認 為是天份的展現,而里根這種通俗電影出身再怎麼努力都 不會當做是個咖。自古有云,文人相輕,但是里根在這些 「文人」眼中,勾不上這兩個字,只是徒具名氣形式,沒 有才華內容。所有轟隆隆的票房只是無用的幻象。

 

里根在紐約的劇場界 是被忽視的。他就只是個「鳥人」。無論他花多大心力經 營自己的能力,在這些開口閉口不是羅蘭巴特就是佛婁拜 的文青眼裡就是個不入流。當他面對大牌劇評的無情評 論,他試圖反擊,他賭上所有,不是為了應付一個只會貼 別人標籤的。當然,天份跟努力是沒有關係。天份只是血 統正確的加持,維繫自己在圈內不可撼動的地位,而努力 只是求生存不被眾人的口水淹沒。不是只有文藝圈,任何 涉及人類抽象活動的場域,多少的努力只是想被承認是有 才華的、優秀的一員,試圖擠進那個狹小又不斷爭鋒相對 的圈子裡,卻不斷被坐擁文化資本的菁英一言「無用的垃 圾」宣告死刑,始終遊蕩在圈子之外庸庸碌碌。那是一條 無法跨越的鴻溝,即便里根的全身投入讓他的首演博得滿 堂彩,但是那位大牌劇評就是不買單,悻悻然離開。

 

「出乎預料的美德」 是里根面對這些忽視,用精神與肉體的殉難換來的。美德 承載的是道德與美的至高標準,惟有自我殉道、犧牲犯難 的精神才能試圖達到,但是在旁人看來,不過就是「你們 這些人就只會胡搞瞎搞」的偏執罷了。里根想要逆風高 飛,也就只能縱身一躍─Of Hazard─或許他真能夠成為流 芳百世、眾人仰望的萬世巨星,也或許他早就是肝腦塗 地、粉身碎骨的肉末殘渣,這一切「忽視帶來的出乎預料 的美德」是他偏執的過程及結局的最佳註腳,但也未嘗不 是每個汲汲營營者找尋自己存在意義的目標?

 


其他文章
  • 空間與影像的記憶及政治 | Kuan-Wei Wu
  • Illustrate, Illuminate | Kuan-Wei Wu
  • 鳥人 | Kuan-Wei Wu
  • 露比的點心茶會:仿真甜點黏土 | Kuan-Wei Wu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 | Kuan-Wei Wu
  • Origins:Miguel Milló攝影展 | Kuan-Wei Wu
  • 月色如煙-Anna Suwalowska個展 | Kuan-Wei Wu
  • 鳳甲美術館─2014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 | Kuan-Wei Wu
  • 不被看見的角落呢喃─紅字團2014-1949 | Kuan-Wei Wu
  • 驚悚電影中的暴力隱喻:鬼店、隔離島、失魂 | Kuan-Wei Wu
  • 「布希亞—攝影•密碼」個展 | Kuan-Wei Wu
  • 生物公寓 VOL.1/BIO APARTMENT | Kuan-Wei Wu
  • 舌尖上的人俎─淺談藝術中的食人文化 | Kuan-Wei Wu
  • 靠近 最遠的距離─弗萊勒個展 | Kuan-Wei Wu
  • 三月十八。太陽花 | Kuan-Wei Wu
  • 創意決定城市未來發展─批判的觀點 | Kuan-Wei Wu
  • 《啊!那不就好棒棒!─王建浩個展》 | Kuan-Wei Wu
  • 自由之火的殉難者─鄭南榕紀念館 | Kuan-Wei Wu
  • 文化陣地:大稻埕 | Kuan-Wei Wu
  • 沃瑪卡─東德社會寫實主義 | Kuan-Wei Wu
  • 走訪淡水「重建街」-「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專訪 | Kuan-Wei Wu
  • 初心‧頂真:當代工藝展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下)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上) | Kuan-Wei Wu
  • "逆棲-都市邊緣中的對話與重建" | Kuan-Wei Wu
  • "風起"的文創 | Kuan-Wei Wu
  • “漂浪之旅-謝雪紅在瀘沽湖” | Kuan-Wei Wu
  • 失戀博物館 | Kuan-Wei Wu
  • 勳章的秩序(Orders of Ribbons) | Kuan-Wei Wu
  • 漫步在民生社區 | Kuan-Wei Wu
  • 竹圍工作室///I Want More我想要更多的 | Kuan-Wei Wu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