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舌尖上的人俎─淺談藝術中的食人文化

撰文:David K. W. Wu

 

法國人類學家Marcel Mauss在調查了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美洲西北部,以及其他太平洋群島等原始部落之後,就「跨富宴」(Potlatch)─不只是經濟交換上的全面系統,也有社會文化上的象徵意義─提出《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The Gift: 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一文,來解釋前現代的社會交往形式。不過,在人類社會除了交往之外,剝削(exploitation)的社會現象也是亙古流傳,本文從同樣的古老社會儀式─「食人」(Cannibalism)─來淺談這個在人類文明中逐漸被排除的可怕文化。

 

雖然「食人」在現代社會中被視為病態的行為,但是在前現代的古老社會,它是被文化認可的儀式行為:「食人」儀式最早出現在人類學研究上,應該是17世紀所記載的,小安的列斯群島(Lesser Antilles)上的加勒比族(Caníbales)祭祀,也是「食人」(Cannibalism)的詞源由來。據載,從斐濟、亞馬遜盆地、剛果到紐西蘭毛利族的文化都曾有「食人」的儀式。不單是部落文明,在遠古文明的神話中也一直有「食人」的故事。在古希臘神話中,巨人克羅諾斯(Kronos)相信其子嗣將會推翻他的預言,故吞食了他的親生子女,但最後還是被倖存的么兒─宙斯(Zeus)─所推翻。

 

從人類學的角度,「食人」儀式除了是解決糧食匱乏的手段,也常是慶祝擊潰敵對部族的儀式─烹食敗戰的敵人─以及占取其肉體及精神來延續自身壽命及勞動力的象徵意義。我們從系譜的角度,來分析前現代的食人文化:雖然它在現代社會已被排除為心理病態的行為,但是在科學化的理性過程中,我們已經用剝削他人的勞動力來延續己身的生命效力,來取代直接剝削其肉體的行為。

 

若談到以「食人」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則不得不提到18世紀西班牙畫家─哥雅(Francisco Goya)─其黑暗時期(Black Paintings)的作品《農神吞噬其子》(Saturno devorando a un hijo),一方面反映了當時西班牙逐漸升高的社會衝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本身晚年飽受耳疾之苦,呈現出恐慌及歇斯底里的心理狀態。就心理分析之角度,年長的藝術家發現自己生理機能的顯著退化,但仍對現實的權力跟力量不肯放手,就會轉向吞噬年輕健康的孩子來奢望延續自己的生命,這麼病態的想法自然在不得在實際上行為,也就轉化到其作品的反映上。

 

《農神吞噬其子》,哥雅,1819-1823。圖片來源:Wikipedia

 

「食人」在童話故事也不時地出現。例如德國格林童話的「糖果屋」(Hansel und Gretel)以及中國童話的「虎姑婆」等,都有同類相食的可怕故事,而反映出社會現實中為了自己生命延續的對抗過程。雖然中國故事中的食人角色都會象徵地轉化為野獸性的人類,但是魯迅《狂人日記》中卻把中國傳統文化比擬為「吃人的禮教」,將「食人」文化的剝削象徵,來提升至社會結構的層次。

 

「糖果屋」中的巫婆為求長生而誘拐烹食孩童。圖片來源:Wikipedia

 

「食人」文化在戲劇作品也常帶有復仇的意義。例如,以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都市傳說為背景之音樂劇《瘋狂理髮師: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敘述被司法迫害而流放到澳洲的英國理髮師,在多年之後回到倫敦,開始將倫敦最罪惡的特權階級化成普羅百姓的佳餚饗宴。

 

《瘋狂理髮師: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的復仇故事曾在2007年翻拍成電影。圖片來源:IMDB

 

如果能將「食人」文化推展到極致的惡,那應該就是美國小說家Thomas Harris筆下的Hannibal Lector醫生,將雅致的藝術品味及原始的食人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惡之華,令讀者不得不拜服在這充滿魅力,卻又令人不寒而慄的屠夫醫生。Hannibal Lector醫生的系列小說包括《紅龍》、《沉默的羔羊》、《人魔》、《人魔崛起》等,其中翻拍的電影則由Sir Anthony Hopkins主演的版本為家喻戶曉的,在巴哈的Aria Goldberg Variation旋律中展開食人的血色之旅。

 

Sir Anthony Hopkins演的Hannibal Lector醫生一直是「食人」在流行文化中的代表。圖片來源:IMDB

 

Hannibal Lector醫生的食人故事最近被翻拍成電視影集;因為其對於「食物」的烹調精製程度,在網路上還有「型男大主廚」的別稱。圖片來源:IMDB

 

從系譜學的角度來分析,「食人」文化從現代社會的病態行為,可以回溯到前現代社會的儀式,而在人類現代性的過程中逐漸被排除且壓抑,將這種涉及本能性的野獸行為來解釋成道德判斷上的惡,也只有在社會現實的秩序幾近崩解時,才可能會出現為普遍的行為。


其他文章
  • 空間與影像的記憶及政治 | Kuan-Wei Wu
  • Illustrate, Illuminate | Kuan-Wei Wu
  • 鳥人 | Kuan-Wei Wu
  • 露比的點心茶會:仿真甜點黏土 | Kuan-Wei Wu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 | Kuan-Wei Wu
  • Origins:Miguel Milló攝影展 | Kuan-Wei Wu
  • 月色如煙-Anna Suwalowska個展 | Kuan-Wei Wu
  • 鳳甲美術館─2014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 | Kuan-Wei Wu
  • 不被看見的角落呢喃─紅字團2014-1949 | Kuan-Wei Wu
  • 驚悚電影中的暴力隱喻:鬼店、隔離島、失魂 | Kuan-Wei Wu
  • 「布希亞—攝影•密碼」個展 | Kuan-Wei Wu
  • 生物公寓 VOL.1/BIO APARTMENT | Kuan-Wei Wu
  • 舌尖上的人俎─淺談藝術中的食人文化 | Kuan-Wei Wu
  • 靠近 最遠的距離─弗萊勒個展 | Kuan-Wei Wu
  • 三月十八。太陽花 | Kuan-Wei Wu
  • 創意決定城市未來發展─批判的觀點 | Kuan-Wei Wu
  • 《啊!那不就好棒棒!─王建浩個展》 | Kuan-Wei Wu
  • 自由之火的殉難者─鄭南榕紀念館 | Kuan-Wei Wu
  • 文化陣地:大稻埕 | Kuan-Wei Wu
  • 沃瑪卡─東德社會寫實主義 | Kuan-Wei Wu
  • 走訪淡水「重建街」-「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專訪 | Kuan-Wei Wu
  • 初心‧頂真:當代工藝展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下)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上) | Kuan-Wei Wu
  • "逆棲-都市邊緣中的對話與重建" | Kuan-Wei Wu
  • "風起"的文創 | Kuan-Wei Wu
  • “漂浪之旅-謝雪紅在瀘沽湖” | Kuan-Wei Wu
  • 失戀博物館 | Kuan-Wei Wu
  • 勳章的秩序(Orders of Ribbons) | Kuan-Wei Wu
  • 漫步在民生社區 | Kuan-Wei Wu
  • 竹圍工作室///I Want More我想要更多的 | Kuan-Wei Wu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