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沃瑪卡─東德社會寫實主義

◎ 文/攝影:David K. W. Wu

 

鳳甲美術館展出,東德「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藝術家瓦爾特‧沃瑪卡(Walter Womacka)的作品。在冷戰時代,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是蘇聯共產國家的藝術主流風格,以社會普羅勞動階級跟歷史上的階級鬥爭為主題;沃瑪卡是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DR)相當重要的藝術家,也曾經在1968至1988年間,出任德國柏林藝術與設計學院(Kunsthochschule Berlin-Weißensee)校長,他的作品雖然被歸類為社會寫實主義,但不至於落入冷戰時期共產國家的美學樣板;而且在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餘年的今天,重新檢視社會寫實主義的內涵,則更應該反思當今藝術的社會性質。

 

沃瑪卡其人其事

 

瓦爾特‧沃瑪卡(Walter Womacka,1925-2010),是冷戰時代東德的藝術家;以版畫、油畫、以及公共藝術為主要媒材,並常見於政府建築及工廠外,例如位於東柏林中心、亞歷山大廣場附近的「教師會館」(Haus des Lehrers) 大樓建築上的帶狀壁畫。

 

沃瑪卡一直居住在東柏林,他的作品在藝術作品被歸類為「社會寫實主義」─強調普羅勞動階級,以及歷史階級鬥爭─在當時冷戰時期的共產主義國家是美學上的政治正確;儘管如此,沃瑪卡的作品並不至於落入共產美學的窠臼,他所強調的是普羅勞動階級的生命力,而且針對農人漁夫的剛毅與豐收來做為作品內容;吸收了二十世紀初,現代美學的寫實主義、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沃瑪卡的作品在線條跟色彩的運用上,是較為粗獷厚實的,例如《海灘》(Am Strand, 1962)、《交談中的漁人》(Fischergespräch,1965-1972)、《漁婦》(Fischerfrau,1968)等;在《智利暴政下的沉寂》(Venceremos Dictator Pinochet,1981-1991),則透過超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智利右翼軍事獨裁者皮諾契(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執政下的恐怖統治,泛紅的背景呈現出的肅殺,的確帶來視覺的震撼,而右下角的死鳥,與1974《靜物》中有相似的構圖;在沃瑪卡的靜物寫生畫,隱約有(後)印象主義中強調光影跟色調,以及人物跟社會背景的構成之影響;在二十世紀中期的沃瑪卡,他的作品結合寫實主義反映社會現實(尤其是社會中勞動階級的),以及超現實主義追求前衛的心理狀態,出現對於政治現實有高度敏感的藝術風格─「新客觀主義」(Nouvelle Objective)。

 

沃瑪卡與台灣的首次交會

 

沃瑪卡的畫作首次被介紹到台灣,是1992年:七月受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的經營者),以及國際文經協會之邀請,在台北飛元藝術中心、台灣畫廊來展出;八月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盛大展出,並且出版《瓦爾特‧沃瑪卡》畫冊。

 

八零到九零年代,是台灣社會及藝術發展的分水嶺。冷戰的終結,結束了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大意識形態的具體對立狀態,而形成所謂「第三波民主化」的政治發展;在台灣,自1980年代開始的民主化過程,權威統治的氛圍逐漸隱退,新的社會及政治力量成立,而封閉的社會也開始慢慢接受自由開放的文化;同樣在藝術史的脈絡,自1980年代,西方的現代及當代藝術傳入台灣,意識形態的解放,產生對藝術文學影像等全面性思想論戰的場域,而到198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及2001年「台北當代美術館」,是從國家角色,成立現代、當代藝術的典藏及展示單位。1992年,甫走出威權統治,還瀰漫反共意識形態的台灣,能夠在官方機構展示社會主義東德的藝術作品,也具備了指標性的意義。

 

小結

沃瑪卡所代表的,無論是社會寫實主義的美學宣言,還是社會主義的政治主張,都具備著時代的歷史意義;而在冷戰結束之後,這些都被隱蔽在某種繁榮發展的餘灰了;在台灣,這些流派對於社會的、藝術的理解,也一直被視為冷僻的、艱澀的、無實用性質的;如今,沃瑪卡的作品能夠在台北的鳳甲美術館重新搬演,在這個因為經濟生產失衡的紊亂社會,更體現了重要的時代意義。

 

沃瑪卡(Walter Womacka)─東德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大師(2013/12/14-2014/1/12):http://www.hong-gah.org.tw/current.php

沃瑪卡(Walter Womacka)官方網站(德文):http://www.fkww.de/

 

 

 

 

 


其他文章
  • 空間與影像的記憶及政治 | Kuan-Wei Wu
  • Illustrate, Illuminate | Kuan-Wei Wu
  • 鳥人 | Kuan-Wei Wu
  • 露比的點心茶會:仿真甜點黏土 | Kuan-Wei Wu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 | Kuan-Wei Wu
  • Origins:Miguel Milló攝影展 | Kuan-Wei Wu
  • 月色如煙-Anna Suwalowska個展 | Kuan-Wei Wu
  • 鳳甲美術館─2014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 | Kuan-Wei Wu
  • 不被看見的角落呢喃─紅字團2014-1949 | Kuan-Wei Wu
  • 驚悚電影中的暴力隱喻:鬼店、隔離島、失魂 | Kuan-Wei Wu
  • 「布希亞—攝影•密碼」個展 | Kuan-Wei Wu
  • 生物公寓 VOL.1/BIO APARTMENT | Kuan-Wei Wu
  • 舌尖上的人俎─淺談藝術中的食人文化 | Kuan-Wei Wu
  • 靠近 最遠的距離─弗萊勒個展 | Kuan-Wei Wu
  • 三月十八。太陽花 | Kuan-Wei Wu
  • 創意決定城市未來發展─批判的觀點 | Kuan-Wei Wu
  • 《啊!那不就好棒棒!─王建浩個展》 | Kuan-Wei Wu
  • 自由之火的殉難者─鄭南榕紀念館 | Kuan-Wei Wu
  • 文化陣地:大稻埕 | Kuan-Wei Wu
  • 沃瑪卡─東德社會寫實主義 | Kuan-Wei Wu
  • 走訪淡水「重建街」-「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專訪 | Kuan-Wei Wu
  • 初心‧頂真:當代工藝展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下)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上) | Kuan-Wei Wu
  • "逆棲-都市邊緣中的對話與重建" | Kuan-Wei Wu
  • "風起"的文創 | Kuan-Wei Wu
  • “漂浪之旅-謝雪紅在瀘沽湖” | Kuan-Wei Wu
  • 失戀博物館 | Kuan-Wei Wu
  • 勳章的秩序(Orders of Ribbons) | Kuan-Wei Wu
  • 漫步在民生社區 | Kuan-Wei Wu
  • 竹圍工作室///I Want More我想要更多的 | Kuan-Wei Wu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