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上)

文:David K. W. Wu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提供

 

為慶祝在台成立五十週年紀念,德國文化外交組織─哥德學院─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由德國策展人梅蘭妮.伯諾(Melanie Bono)策劃「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共邀請到22組新世代的德國藝術家,為這次的策展提供新生代的德國藝術家,他們所面對自身所在的社會,提出的作品跟詮釋。

 

策展人梅蘭妮.波諾(Melanie Bono)是1970年代的新生代策展人,她目前擔任德國明斯特市的國立藝術暨藝術史博物館(LWL─Landesmuseum für Kunst und Kulturgeschichte, Münster)的副主任及當代藝術策展人,專長是社會學跟藝術史。在這次的策展,她使用了德國社會學家烏利希‧貝克(Ulrich Beck)的「風險理論」─這個出現在貝克1986年出版的《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化的路上》(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的社會學理論─探討現代化社會中,由於生產模式的精密化跟專業分工化,所造成的社會個殊化,而且個體所遭遇的際運─也就是日常生活所遭遇的風險─變成社會運作的主題關懷。

 

策展人 梅蘭妮.波諾(Melanie Bono)簡歷:http://www.goethe.de/kue/bku/kur/kur/ag/bon/enindex.htm

 

本展以四個子題,來呈現當代風險社會所出現的議題:

 

一、微觀─宏觀(Mikro─Makro):今日重大的社會議題對個人命運的影響是什麼?重大的全球課題,如金融危機、氣候變遷、社會不公等,對個體的生命又有什麼意義?

 

二、解放跟除魅(Freisetzung und Entzauberung):傳統的家庭結構正在解體,有助於個人生活理念及生活風格的發展。與此同時,面對職業市場機制時,個人卻也越來越無助(如窮忙族、派遣工)。價值和典範一再地基於個人觀點重新定義,有關信仰的問題也必須由每個人自行決定。

 

三、我們都是個體(Wir sind alle Individuen):在個體化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自我人生的導演。從某方面看,人生因此有許多的機會和可能,從另一方面看,自我決定的壓力也隨之形成。資本主義的機制已深入到原屬於私領域的範圍。傳統的上班族變成了自我雇用的業主,社會與地理的流動也鬆動了傳統的社會聯結。於此,藝術家也變成了彈性資本主義企業家的原型。

 

四、新的合作模式:重新整合(Reintegration):當民主社會中本來穩固的社會結構不再存在,當傳統的社會組織已失去其重要性或意義,新的合作模式於此形成。除了社會化的溝通採用了新的形式並透過網路來進行,臉書與推特等社群網絡,也進一步為政治性組織、新形態的社會參與及衝突管理,催生了新的可能性。

 

「風險社會」的策展主題呈現的是現代社會/當代藝術的個殊性;因此,每個作品及其創作者,都各自體現了自己對於「風險社會」的關懷角度與客體,本文將會著墨在個別作品的內容,最後謹作為作品及策展主題之綜觀。

 

〈見證者的眼淚〉(Tears of the Eyewitness, 2009) / 茲文約尼 ( Sven Johne  

〈見證者的眼淚〉以訪談紀錄片的形式呈現,片中謹有兩個穿著得體的青壯年男人,在攝影棚中;不過,有趣的是主客體的倒轉:坐著導演椅的男人,本預期為訪問者/主持人的角色,卻滔滔不絕以朗讀的聲調,絢爛地敘述柏林圍牆倒塌前夕的東德,反而是預期為受訪者的角色,靜默地諦聽著這整段陳述,從原來一開始的平靜,到中間的坐立難安,最後以感動的眼淚潸然而結尾。

 

片中的訪談並非以德文呈現,而是英文;有意突顯出這兩人的「局外人」身份:他們的見證並非親身經歷,而是透過二手資料的滲入而得到的體驗;這也使得最後受訪者的反應─眼淚─呈現出弔詭性,是出於人性的普世關懷而有的同理心,還是謹為被動地閱聽刺激而已。

 

茲文.約尼( Sven Johne)出生於1970年代後,現居柏林;早年在萊比錫修習德國文學、新聞學及姓名學,後來在印刷暨書籍裝幀學院修習攝影;曾經在香港、德國、奧地利等地,舉行個展,以攝影及錄像為主,帶有黑色幽默的色彩與強烈的戲劇張力,作品看似紀實卻帶有虛構成分,有意揭露華美的表相包裝之下,一些奇異、不合理、諷刺性的存在。

 

Sven Johne展作網站:http://www.svenjohne.de/

 

〈鬼店〉(The Shining, 2013) / FORT

  

在作品的命名上,創作者採用了,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庫伯力克的驚悚電影─〈鬼店〉(The Shining);但是有別於驚悚片中,困在風雪深山的全景飯店,這個短片則是將內容敘事限縮在昏暗的狹隘空間,年齡不等的青少年隨著如行軍節奏的電子樂擺動身軀,在集體的愉悅中卻帶有相當詭異的氛圍。在作品命名上就向庫伯力克致敬的〈鬼店〉,強調的是社會集體的迷茫─青少年的群舞之間少有互動,各自不成節奏呈現出不協調的詭譎─猶如社會中各說各話的各個群體,而且Shining亦有「靈光乍現」的意思:每次打光都落在孩兒迷茫的死板臉色,著實有見鬼的恐怖氣氛。

 

創作團體FORT在2008年成立;三位成員─珍妮.克洛柏(Jenny Kropp)、安娜.洋特(Anna Jandt)、及阿爾貝塔.尼曼(Alberta Niemann),都是1970後、1980頭的新生代藝術家,他們的創作形式相當多元,從裝置、表演藝術、錄像作品等,以遊戲的觀念,尋覓虛構與現實發生融合的交會點,模糊了虛虛實實的界線,開拓藝術作品的可能性。

 

FORT展作網站:http://www.fortcollective.com/enSites/work.html

 

(本文待續)


其他文章
  • 空間與影像的記憶及政治 | Kuan-Wei Wu
  • Illustrate, Illuminate | Kuan-Wei Wu
  • 鳥人 | Kuan-Wei Wu
  • 露比的點心茶會:仿真甜點黏土 | Kuan-Wei Wu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 | Kuan-Wei Wu
  • Origins:Miguel Milló攝影展 | Kuan-Wei Wu
  • 月色如煙-Anna Suwalowska個展 | Kuan-Wei Wu
  • 鳳甲美術館─2014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 | Kuan-Wei Wu
  • 不被看見的角落呢喃─紅字團2014-1949 | Kuan-Wei Wu
  • 驚悚電影中的暴力隱喻:鬼店、隔離島、失魂 | Kuan-Wei Wu
  • 「布希亞—攝影•密碼」個展 | Kuan-Wei Wu
  • 生物公寓 VOL.1/BIO APARTMENT | Kuan-Wei Wu
  • 舌尖上的人俎─淺談藝術中的食人文化 | Kuan-Wei Wu
  • 靠近 最遠的距離─弗萊勒個展 | Kuan-Wei Wu
  • 三月十八。太陽花 | Kuan-Wei Wu
  • 創意決定城市未來發展─批判的觀點 | Kuan-Wei Wu
  • 《啊!那不就好棒棒!─王建浩個展》 | Kuan-Wei Wu
  • 自由之火的殉難者─鄭南榕紀念館 | Kuan-Wei Wu
  • 文化陣地:大稻埕 | Kuan-Wei Wu
  • 沃瑪卡─東德社會寫實主義 | Kuan-Wei Wu
  • 走訪淡水「重建街」-「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專訪 | Kuan-Wei Wu
  • 初心‧頂真:當代工藝展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下)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上) | Kuan-Wei Wu
  • "逆棲-都市邊緣中的對話與重建" | Kuan-Wei Wu
  • "風起"的文創 | Kuan-Wei Wu
  • “漂浪之旅-謝雪紅在瀘沽湖” | Kuan-Wei Wu
  • 失戀博物館 | Kuan-Wei Wu
  • 勳章的秩序(Orders of Ribbons) | Kuan-Wei Wu
  • 漫步在民生社區 | Kuan-Wei Wu
  • 竹圍工作室///I Want More我想要更多的 | Kuan-Wei Wu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