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不被看見的角落呢喃─紅字團2014-1949

不被看見的角落呢喃─紅字團2014-1949

撰文/攝圖:David K. W. Wu

 

在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由AIA(Art-In-Action)策展的《紅字團2014-1949》,透過藝術創作來喚起被遺忘的歷史記憶。「紅字團」,201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墓石,上面刻著鮮紅色的名字,仍靜默在六張犁荒郊的亂葬崗。透過藝文工作者及文史工作者的創作,從歷史文物以外的角度重新理解,那個似乎距離我們現今生活已遙遠,但是實質上仍然幽魅在我們周遭的歷史。

 

〈幽遊臺北〉─ 張之穎

〈幽遊臺北〉呈現一個台北人習以為常的現代場景─捷運月台,但是仔細端詳,牆壁上的禁止告示則是「思想危險」、「私通匪共」、「叛亂罪」這些白色恐怖時期的罪名;在那個時代的高壓統治下,思想言論自由是被牽制的,任何被當局認為涉及政治不正確的思想及活動,小則受到監控及監禁,重則失去身家性命。在現代進步的捷運空間裡,隱示著一段「看不見的歷史」:這些車水馬龍的捷運車站附近,就在約莫半個世紀前是白色恐怖的歷史現場。創作者精心製作的「寒戰現場─台北幽禁地圖」,就像在捷運站能輕易取得的觀光導覽地圖,展示著白色恐怖受難者遭到刑牢監禁及處決葬身之處,如青島東路的軍法處看守所、西門町的保安司令部、濱新店溪的馬場町刑場、及六張犁亂葬崗等。

〈東方彌賽亞〉─ 郭俞平

〈東方彌賽亞〉延續作者〈延遲與凹洞〉的作品,從「家」的面向來探討1949年之後去歷史、去根源的現代化過程,同時在政治上採取白色恐怖的手段,這兩者不斷交織的時空背景。一方面在冷戰脈絡下,資產階級的消費文化跟忠黨愛國的家庭樣板,透過國家機器的文化滲透,而不斷地建構出虛假的進步想像,而另一方面無論是站在政治光譜的哪一段,只要違逆當局的政治正確,就會遭逢鎮壓的命運。展間同時展示出中華復興運動委員會的文宣,及白色恐怖受難者黃賢忠的遺書,透過再製而重現當時的氛圍。

〈無地〉─ 李哲宇

〈無地〉以隱沒在池子裡的紅字碑,按示著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大體在當時浸泡在福馬林池,被利用當作國防醫學院或是師範學院美術系的大體教材。而池子的源頭傳來的是冷戰時代的軍歌,及劍拔弩張的短兵交接,體現了當時台灣白色恐怖的高壓手段背後是國際冷戰情勢的政治算計。而隱沒在池子裡的紅字碑,也正是在六張犁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最後所在,依然是此無地無根的棲所而呢喃著。

〈迴聲〉─ 許孟祥

〈迴聲〉以四首當時參與政治運動而犧牲於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之間傳唱的歌曲─〈安息歌〉、〈青春戰鬥曲〉、〈春天是我們的〉及〈我們為什麼不歌唱〉─並且藉由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馮守娥女士的反覆傳唱的錄音,及昏暗的展示空間裡,地板上隱隱發光的歌詞,在2014年與1949年之間不斷地反射迴聲。

 

 

白色恐怖,是錯綜複雜的國際冷戰情勢底下─美國自由主義與蘇聯社會主義兩種意識形態的對立,卻有更多的是現實國家利益的角力,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接受美國物質與意識形態的輸送的同時,為了維護其正當性,對於台獨運動者、社會主義者、兩岸統一運動者都採取白色恐怖的高壓政治手段;「紅字團」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在政治立場追求的兩岸和平發展的社會主義路線,即使是政治解嚴後,在看似包容多元的後現代社會,政治上不可避免的敵我之分,還是以國族想像的壁壘分明;而他們的聲音依然是被隱沒的,在這個島嶼不被看見的角落呢喃,而直到現今,對於中國、對於共產、對於任何意識形態的幽慮早已隨著白色恐怖而深植人心─「人人心中的小警總」─任何涉及的社會議題都有可能重返到白色恐怖的迴光。

在這個策展的介紹裡,寫了一段AIA在進行六張犁踏訪及白色恐怖課題的交流的故事,並且留下一個問題:「白色恐怖,究竟是什麼顏色,藍與綠,或黑與紅?」在冷戰裡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的二元思維對立,究竟後代在反思白色恐怖時期的總總,又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跟假設在看待?在這些逐漸消失的文物調查及陳列之外,透過《紅字團2014-1949》的藝術創作,或許要喚起這樣的歷史質問。

 

 

紅字團2014-1949

展覽時間:2014年8月5日-8月30日

展出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52號、54號、71號

策劃團隊:AIA (Art-In-Action)

協辦團隊:差事劇團、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展覽網站:redteam20141949.wordpress.com

 

 

座談會:當藝術介入荒蕪的歷史空間

時間:2014年8月17 日14:00-17: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52號、54號 展覽室2樓

主持人:鍾喬      與談人:蔣伯欣、吳瑪俐、蘇瑤華、許育嘉、黃海鳴


其他文章
  • 空間與影像的記憶及政治 | Kuan-Wei Wu
  • Illustrate, Illuminate | Kuan-Wei Wu
  • 鳥人 | Kuan-Wei Wu
  • 露比的點心茶會:仿真甜點黏土 | Kuan-Wei Wu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 | Kuan-Wei Wu
  • Origins:Miguel Milló攝影展 | Kuan-Wei Wu
  • 月色如煙-Anna Suwalowska個展 | Kuan-Wei Wu
  • 鳳甲美術館─2014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 | Kuan-Wei Wu
  • 不被看見的角落呢喃─紅字團2014-1949 | Kuan-Wei Wu
  • 驚悚電影中的暴力隱喻:鬼店、隔離島、失魂 | Kuan-Wei Wu
  • 「布希亞—攝影•密碼」個展 | Kuan-Wei Wu
  • 生物公寓 VOL.1/BIO APARTMENT | Kuan-Wei Wu
  • 舌尖上的人俎─淺談藝術中的食人文化 | Kuan-Wei Wu
  • 靠近 最遠的距離─弗萊勒個展 | Kuan-Wei Wu
  • 三月十八。太陽花 | Kuan-Wei Wu
  • 創意決定城市未來發展─批判的觀點 | Kuan-Wei Wu
  • 《啊!那不就好棒棒!─王建浩個展》 | Kuan-Wei Wu
  • 自由之火的殉難者─鄭南榕紀念館 | Kuan-Wei Wu
  • 文化陣地:大稻埕 | Kuan-Wei Wu
  • 沃瑪卡─東德社會寫實主義 | Kuan-Wei Wu
  • 走訪淡水「重建街」-「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專訪 | Kuan-Wei Wu
  • 初心‧頂真:當代工藝展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下) | Kuan-Wei Wu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上) | Kuan-Wei Wu
  • "逆棲-都市邊緣中的對話與重建" | Kuan-Wei Wu
  • "風起"的文創 | Kuan-Wei Wu
  • “漂浪之旅-謝雪紅在瀘沽湖” | Kuan-Wei Wu
  • 失戀博物館 | Kuan-Wei Wu
  • 勳章的秩序(Orders of Ribbons) | Kuan-Wei Wu
  • 漫步在民生社區 | Kuan-Wei Wu
  • 竹圍工作室///I Want More我想要更多的 | Kuan-Wei Wu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