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創薪薈」啟動下一波產業革命! 朱團總監朱宗慶專訪

圖說00:專訪封面〈圖/王世邦攝〉1_朱宗慶_2_王世邦攝.jpg

劃時代的產業革命

去年〈2014年〉10月下旬台灣的藝文界與產業界的領袖們包括蕭萬長、林懷民、朱宗慶、陳郁秀、吳靜吉、林曼麗、陳維昭、駱錦明、童子賢、吳清友、姚仁祿、邱再興等人,在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的邀請之下,共同發起成立「創薪薈」,並推出「產業文創加值播種推廣計畫」(簡稱「產創加值計畫」,誓言提升台灣長期競爭力。此消息一出,大大地震撼了台灣社會,這種藉由引進藝文的原素,包括運用藝術創意及人本思維進行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商業流程與模式的創新,以及組織與文化的變革的跨界新思維,簡直就像要掀起一場新的產業革命一般。因此,為了更近一步讓大家了解「創薪薈」的目的,以及其發展的背景與策略,筆者特別走訪「創薪薈」共同發起人之一,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台北藝術大學校長,現任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先生,希望能由他帶領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劃時代的產業革命新思維組織。

藝企合作到產業文創化

圖說:朱宗慶認為,產業經營成功文化創意是很重要的一環。(圖/徐欽盛 攝)

「產業經營成功,文化創意是很重要的一項,透過積極執行跨界資源的合作模式,只要持續地投入,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是可以發酵的,並且會讓民眾、藝文界、企業界產生多元的價值,這是個非常正面的能量。」朱宗慶受訪時非常樂觀地看待「創薪薈」的未來發展,並透露當時施振榮董事長主動邀請加入時,就馬上一口答應!朱宗慶坦承,主要是因為對於施董事長理念的認同,他指出,國藝會過去長期透過「國藝之友」,帶動許多企業界人士欣賞表演藝術,不但達到推廣藝文活動的目的,更進一步地連結企業界與藝文界的關係,甚至讓原本只是吃喝玩樂的企業尾牙活動,轉變成藝術欣賞活動:朱宗慶認為,藉由如此將企業無形有形的資源帶入,是讓「藝企合作到產業文創化」的一個重要過程。不過他也坦言,產業是以製造、生產能創造利潤為目的,要其投入藝術領域還要端視企業基礎是否穩固,而這也的確需要時間累積。

「我很多場的演講是到各行各業去的,演講的題目有很多種的可能性,包括『何謂美』、『甚麼是美的感受』讓他們從喜歡到接觸,並且強調美不是談理論,而是能從食衣住行娛樂多方面去領受。」朱宗慶表示,透過演講讓他與產業界產生了許多連結的機會,基本上,藝術文化本來就蘊藏在生活當中。他舉例說:「吃東西除了吃得飽與健康之外,還要能吃得美,也就是食物是否好看對人的幫助是很大的」透過演講活動,朱宗慶在無形中慢慢地將藝術創意及人本思維灌輸到一般產業界人士的腦海中,這不也是「創薪薈」希望達到的目的之一;就是讓組織與文化產生變革!此外,朱宗慶還特別以時下手機產品設計為例指出,手機不僅要做到非常友善方便使用、讓人愛不釋手,外形上也要很漂亮才能賣得好。其實,像這樣科技產品的創新,究其根源與人類對於美感的需求是有相當大的關聯,這也乎應了朱宗慶所言,美感是可以從食衣住行娛樂多方面去領受。

台灣下一波的競爭力

「台灣未來的發展如何?下一波的競爭力如何?」這是施振榮先生常常關注的議題,而這也是「創薪薈」成立後想要突破以及解答的地方。透過朱宗慶對於美的的見解說明,讓我們發覺現今的台灣人,對於產品的需求不僅要能達到基本的滿足,對於美的追求更是購買與否或是下次再度光臨的關鍵所在,而這也很清楚地說明了台灣下一波的競爭力的確需要靠藝文因素的導入能獲得提升。為此,國藝會推出了「產業文創加值播種推廣計畫」,希望結合民間產業界、藝文界的力量,以及公部門的科技部、文化部、經濟部、國發會一起來思考如何有效引導產業朝加值化的方向調整,以提升台灣整體的競爭力。

圖說:朱宗慶認為,台灣的傳統文化在全世界都是頂呱呱的。(//响仁和鼓藝工坊提供)

「文創產業的源頭和基礎來自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以及藝術原創特質,必須『培基固本』,產業才有發展的可能;如果僅將創產業等同於文創產品的大量複製,以產值、產量等帳面數字做為主要的評估指標,非但不利於文創產業鏈的健全,更將使台灣長久累積的文化優勢極速消耗」這是2014年二月朱宗慶在中國時報「藝術外一章」-《「產業文創化」可建構美好生活》一文中對於台灣發展文創產業的一些省思。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了解到朱宗慶為何這麼在乎「文化底蘊」,這就好像是食品的祕方或是產品的關鍵技術一樣,少了這個東西一切就失去了價值。「台灣不一定比別的國家人口多或是面積大,但台灣的傳統文化在全世界都是頂呱呱的」朱宗慶很有自信地如此說道。

打造人文科技島

「我們極須亮眼的創意,以及從是感性說故事,滿足美感需求的人才,讓科技島蛻變為人文科技島。」朱宗慶此句話直接道出台灣下一波的競爭力其實就在於人文與美感的感動力,且這不僅是一場產業的革命而已,更是一場思想的革命,「創薪薈」的成立讓這樣的理想有了具體實現的可能,我們真希望未來能夠透過制度與政策的建立,真的讓台灣整體的競爭力獲得提升,同時人民也能享受在藝術人文的感動環境中幸福久久。

 

 


其他文章
  • 文藝復興在基隆 再現榮光之城 | 徐欽盛
  • 嘉義愛樂管弦樂團成立 創建嘉義音樂藝術表演平台 | 徐欽盛
  • 台北數位藝術節 引領「共創」藝術新潮流 | 徐欽盛
  • 可樂王彩繪基隆舊火車站 打造幸福感動在基隆 | 徐欽盛
  • 從「客家秋天生活節」 看見客家文化復興 | 徐欽盛
  • 樂興青年團走過十年 翻轉台灣樂團生存模式 | 徐欽盛
  • 尋找舞蹈藝術感動之處 從國家兩廳院《舞蹈秋天》說起 | 徐欽盛
  • 台灣公路博物館 幸福文化無盡藏 | 徐欽盛
  • 金雕銀琢 樂此不疲 專訪歐洲雕金藝術家陳怡純 | 徐欽盛
  • 追思台灣近代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馬水龍教授 | 徐欽盛
  • 設立目標讓藝夢成真 專訪鋼琴王子陳冠宇 | 徐欽盛
  • 讓基隆重返榮耀 專訪基隆市文化局局長彭俊亨博士 | 徐欽盛
  • 優遊警界與藝海相容相生 專訪警政署副署長蔡俊章 | 徐欽盛
  • 文創法設立後 台灣產業轉型升級了沒? | 徐欽盛
  • 「創薪薈」啟動下一波產業革命! 朱團總監朱宗慶專訪 | 徐欽盛
  • 文藝復興轉型台灣經濟 | 徐欽盛
  • 游於藝行於商 專訪台灣青花皇后楊莉莉 | 徐欽盛
  • 許梓桑古厝活化 看見民力上揚 | 徐欽盛
  • 基隆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存與廢?經濟乎!文化乎 | 徐欽盛
  • 2015台北國際書展 打破世界主流文學框架 | 徐欽盛
  • 世界經典龍舟文化 從二龍村龍舟競渡說起 | 徐欽盛
  • 再造基隆文化新風貌 | 徐欽盛
  • 音樂不設限 專訪音樂家劉軒、羅堂軒 | 徐欽盛
  • 傳產搖身文創關鍵密碼!專訪點睛設計負責人韓世國 | 徐欽盛
  • 音樂可以治病嗎?--淺談音樂與醫學 | 徐欽盛
  • 全球華人藝術網專題報導 讓你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徐欽盛
  • 跳TONE的現代國樂 專訪彭郁雯、廖珮妤 | 徐欽盛
  • 從「望道號」來臺 談國際文化交流前景 | 徐欽盛
  • 當古典音樂遇見原住民音樂 專訪台東大學謝元富院長 | 徐欽盛
  • 舞蹈梵谷一生 明日之星娓娓道來 | 徐欽盛
  • 台北《改頭換面》再生藝術裝置展覽 見證天生我材必有 | 徐欽盛
  • 台灣考古大發現 基隆和平島歷史跨越三千年 | 徐欽盛
  • 台灣新興藝術家翅男、楊振華、吳奇錚的逍遙創作王國 | 徐欽盛
  • 2014臺北藝術節 「觀看」藝術大行其道 | 徐欽盛
  • 賴家慶、林家鴻、吳苡嫣異地求生的音樂故事 | 徐欽盛
  • 包羅萬象、復古又創新的台北市立國樂團 | 徐欽盛
  • 林株楠中西合璧 讓水墨油彩巧妙融合 | 徐欽盛
  • 橋言、橋影、橋樂、橋事,從世界經典橋梁特展說起! | 徐欽盛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