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台灣新興藝術家翅男、楊振華、吳奇錚的逍遙創作王國

文/徐欽盛

莊子《逍遙遊》提升人生目標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段寓言故事是出自莊子《逍遙遊》一文,在文中,莊子突破當時人對於「魚」以及「鳥」的認知,把牠們的形體描述地非常地長且高,其主要目地,乃在於勸勉當時的人不要安於現狀、急功近利,而是要將目標再往上提升,就如「鯤」最後變化成「鵬」一樣,擁抱那無垠的天空。

圖說01:逍遙遊─翅男、楊振華、吳奇錚 三人展,2014年5月10日至6月8日於藝境畫廊展出,現場分別展示木雕、版畫以及陶塑三種形式創作,真實地呈現讓人驚喜不斷的感動。〈圖/徐欽盛攝〉

 

台灣新興藝術家 打破木雕、版畫以及陶塑的印象

追求逍遙的人生是如此,其實在藝術創作的領域中,更需要有不被框架所限制的自由,無論是從形體、樣貌、大小、材質與色彩….等等來看,往往只要誇大一個關鍵要素或是打破大眾平日的映象,其所帶給人在視覺或是心理的想像與感受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在這次的專題中所要介紹的三位台灣新興藝術家翅男、楊振華、吳奇錚他們分別打破一般人對於木雕、版畫以及陶塑的印象,並帶著一點幽默趣味性又不失嚴肅反思的理念,逍遙地創作自己的作品,真實地呈現讓人驚喜不斷的感動。

圖說02:5月10日開幕座談會當天,謝策展人徐婉禎〈中〉,以及三位藝術家翅男〈右一〉、楊振華〈左二〉,吳其錚〈右二〉皆出席座談會並發表各自寶貴的意見。〈圖/藝境畫廊提供〉

吳其錚喜歡將人類身體元素融入作品

一般人在室內種樹還是種花,總是會以「陶盆」來放置植栽,但是陶塑家吳其錚卻突破大家對於陶盆的印象,以人類「腳」的形體來替代「陶盆」,乍看之下,還以為是「腳掌」生出花草來了;而這正是這次「逍遙遊三人展」吳其錚的主要作品特色。基本上,他非常喜歡以人類身體的一部分,來作為實際生活中所有裝置的載體藝術。

圖說03:吳其錚以人類「腳」的形體來替代「陶盆」,乍看之下,還以為是「腳掌」生出花草來了。〈圖/徐欽盛攝〉

吳奇錚作品打破體大小比例映象

以燭台來說,吳其錚以陶塑造出一個蹲坐在地上的人,雙手合十禱告,然後在身體挖個洞將燭台放置其中,這種超小頭與大身體的意象,除了打破一般人對於身體大小比例的映象,更將燭台與人形結合在一起,可說是在理想與現實當中做了一個很特別的結合。此外,我們再以咖啡杯為例,吳其錚除了將人臉的表情雕塑在杯面上,讓杯子自然呈現人的情感之外,甚至附上手腳與關節,讓人形咖啡杯不但可以站起來還可以坐下,相信有這樣跟人模樣類似的咖啡杯在旁,生活趣味就油然而生了。

圖說04:吳其錚以陶塑造出一個蹲坐在地上的人,雙手合十禱告,然後在身體挖個洞將燭台放置其中,在視覺上格外有創意。〈圖/徐欽盛攝〉

圖說05:吳其錚將人臉的表情雕塑在杯面上,讓杯子自然呈現人的情感之外,甚至還附上手腳與關節,讓咖啡杯向人一樣可暫可坐。〈圖/徐欽盛攝〉

吳其錚最初的創作是以雕塑為主體,但為了追求更原始的質感才開始接觸陶藝,從而在燒製的過程中卻找到自己喜愛的創作題材,做出許多超越你我想像的白日夢異想世界。這樣不囿於創作媒材與形式,逍遙於想像與創意空間的態度其實與莊子《逍遙遊》一文中所揭櫫的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不安於現狀,不斷地將目標提升,發現所有可能性,透過這樣藝術創作的態度,吳其錚不但找到自己藝術創作的出路,無形中也拉近了藝術與民眾的距離。

翅男藝術創作靈感取材於生活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一位新興藝術家─翅男,他的作品也是從生活之中取材創作的,以「藍白拖超人」木雕作品而言,就是個最典型的例子;這樣一個讓人「自在」的拖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相襯,然而在自在藍白拖鞋所包覆的卻是一個面部表情猙獰的超人形象,根據翅男的說法,這樣痛苦的表情,其實要透露的是現代人努力生活的實際樣貌,他認為這樣的人是很迷人的,而且這樣的勇氣跟超人的氣度是相當的,所以選了超人的形象做一個主題,這一竊的努力無非就是希望讓藝術更能貼近日常生活,並創造出這個土地獨特的文化作品。

圖說06:翅男《藍白拖超人》木雕作品,同時包括「自在」的拖鞋生活經驗與面部表情猙獰的超人形象,深具衝擊性。〈圖/徐欽盛攝〉

讓藝術這件事能夠跑出來

翅男的木雕作品不管是使用口罩、盔甲遮住身體或是臉的某個部分;都是想要將自己放到比較安全位置的一種表現,所以無論主題是有關「愛」、「反核」、「可愛」,基本上都是透過遮住身體的某個部分,然後再表現自己的情緒或是立場的作法。而對於「藝術」這件事來說;翅男認為藝術並不是你做出甚麼,而是透過你做出甚麼,讓藝術這件事能夠跑出來。我想這樣的態度是讓翅男的藝術品能夠自己說話,並讓更多人也能加入藝術對話的行列的主要關鍵,同時也可看出翅男也不願讓自己的主觀束縛藝術品價值的所在。

圖說07:翅男的木雕作品,無論主題是有關「愛」、「反核」、「可愛」,基本上都是透過遮住身體的某個部分,然後再表現自己的情緒或是立場的作法。〈圖/徐欽盛攝〉

楊振華版畫顛覆傳統印象

最後要介紹的新興藝術家是楊振華,他主要是以凹版版畫創作為主;他的版畫與傳統的版畫最大的不同點,乃在於不以色彩鮮艷以及大人物主題為創作方向,而是以黑色為基底,再刻劃出日常隨手可得之物,甚至還玩弄一些形體的創意,像是將原本大的變成小的;原本小的變成大的,所以在楊振華的作品中,有時可看到水中苔草猶如山中之林,或是巨獸與蜉蝣並行而存,而這些意象都包羅再楊振華的藝術創作王國當中。

楊振華《夏日水景》 單純俐落

我們就以楊振華《夏日水景》這幅作品來說,畫中的金魚與躺在石頭上的女人形體大小不相上下,甚至有大之而無不及,顯然地,女人被縮小在金魚盆裡面了。此外,魚缸與水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較大的不同是生活中的魚缸映入眼簾時是彩色的,而楊振華《夏日水景》卻是以黑白的單調顏色來呈現,甚至連畫中的落款簽名也是用黑色鉛筆淡淡地寫上去,這樣跳脫顏色、大人物主題與簽名的既定模式,楊振華似乎要告訴大家,其實藝術也可以很單純,並且逍遙於任何一種既定的藝術模式中。

圖說08:楊振華《夏日水景》以黑白的單調顏色來呈現,畫中的落款簽名也是用黑色鉛筆淡淡地寫上去,這樣跳脫顏色、大人物主題與簽名的既定模式實在非常特別。〈圖/藝境畫廊提供〉

莊子《逍遙遊》V.S藝術創作自由

在大量複製、模仿的年代中,藝術品也無法倖免於被摩仿與抄襲的命運;然而即便如此,三位台灣新興藝術家翅男、楊振華、吳奇錚,仍然以自己的創作作品破除了這樣的窘境,讓台灣的藝術創作能更自由、逍遙與自在;他們對於藝術的態度其實與莊子《逍遙遊》不謀而合;都是強調不安於現狀,不急功近利以及追求更上一層樓的目標,也許這樣的一個看見,就是台灣未來藝術文創能夠持續發光發熱的動力來源。


其他文章
  • 文藝復興在基隆 再現榮光之城 | 徐欽盛
  • 嘉義愛樂管弦樂團成立 創建嘉義音樂藝術表演平台 | 徐欽盛
  • 台北數位藝術節 引領「共創」藝術新潮流 | 徐欽盛
  • 可樂王彩繪基隆舊火車站 打造幸福感動在基隆 | 徐欽盛
  • 從「客家秋天生活節」 看見客家文化復興 | 徐欽盛
  • 樂興青年團走過十年 翻轉台灣樂團生存模式 | 徐欽盛
  • 尋找舞蹈藝術感動之處 從國家兩廳院《舞蹈秋天》說起 | 徐欽盛
  • 台灣公路博物館 幸福文化無盡藏 | 徐欽盛
  • 金雕銀琢 樂此不疲 專訪歐洲雕金藝術家陳怡純 | 徐欽盛
  • 追思台灣近代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馬水龍教授 | 徐欽盛
  • 設立目標讓藝夢成真 專訪鋼琴王子陳冠宇 | 徐欽盛
  • 讓基隆重返榮耀 專訪基隆市文化局局長彭俊亨博士 | 徐欽盛
  • 優遊警界與藝海相容相生 專訪警政署副署長蔡俊章 | 徐欽盛
  • 文創法設立後 台灣產業轉型升級了沒? | 徐欽盛
  • 「創薪薈」啟動下一波產業革命! 朱團總監朱宗慶專訪 | 徐欽盛
  • 文藝復興轉型台灣經濟 | 徐欽盛
  • 游於藝行於商 專訪台灣青花皇后楊莉莉 | 徐欽盛
  • 許梓桑古厝活化 看見民力上揚 | 徐欽盛
  • 基隆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存與廢?經濟乎!文化乎 | 徐欽盛
  • 2015台北國際書展 打破世界主流文學框架 | 徐欽盛
  • 世界經典龍舟文化 從二龍村龍舟競渡說起 | 徐欽盛
  • 再造基隆文化新風貌 | 徐欽盛
  • 音樂不設限 專訪音樂家劉軒、羅堂軒 | 徐欽盛
  • 傳產搖身文創關鍵密碼!專訪點睛設計負責人韓世國 | 徐欽盛
  • 音樂可以治病嗎?--淺談音樂與醫學 | 徐欽盛
  • 全球華人藝術網專題報導 讓你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徐欽盛
  • 跳TONE的現代國樂 專訪彭郁雯、廖珮妤 | 徐欽盛
  • 從「望道號」來臺 談國際文化交流前景 | 徐欽盛
  • 當古典音樂遇見原住民音樂 專訪台東大學謝元富院長 | 徐欽盛
  • 舞蹈梵谷一生 明日之星娓娓道來 | 徐欽盛
  • 台北《改頭換面》再生藝術裝置展覽 見證天生我材必有 | 徐欽盛
  • 台灣考古大發現 基隆和平島歷史跨越三千年 | 徐欽盛
  • 台灣新興藝術家翅男、楊振華、吳奇錚的逍遙創作王國 | 徐欽盛
  • 2014臺北藝術節 「觀看」藝術大行其道 | 徐欽盛
  • 賴家慶、林家鴻、吳苡嫣異地求生的音樂故事 | 徐欽盛
  • 包羅萬象、復古又創新的台北市立國樂團 | 徐欽盛
  • 林株楠中西合璧 讓水墨油彩巧妙融合 | 徐欽盛
  • 橋言、橋影、橋樂、橋事,從世界經典橋梁特展說起! | 徐欽盛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