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讓基隆重返榮耀 專訪基隆市文化局局長彭俊亨博士

圖說00:專題封面照〈圖/徐欽盛 攝〉

基隆文化發展的一道曙光

今年元月15日基隆市市長林右昌正式任命擁有政大公共行政學博士學位,曾任國藝會資源發展總監的彭俊亨博士為新任的基隆市文化局局長。彭局長上任至今,很快地也將近有半年的時間;這些時間以來,基隆市在文化建設發展上也有了些變化,包括被列為基隆歷史建物的正濱舊漁會大樓決定無償捐給基隆市政府、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在基市府與港務公司多次協商後終於得以全區保留,以及基隆舊火車站將委由基隆市政府認養,預計辦理相關的展覽與表演藝文活動…等。這些努力成果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基隆文化發展的一道曙光!然而,我想基隆民眾更引領期盼的,應該還是看到太陽光芒升起照耀大地的那一刻來到,也就是藝術文化光芒普照基隆大地的時候。為此,筆者特地來到基隆文化局專訪彭俊亨局長,希望能進一步地了解彭局長要如何擘建其計劃與理想,以推展優質的城市文化建設在基隆。

無牆博物館

「基隆這個地方是各族群融合的典範,是戰爭與防禦的重地,更是港口、市街的商鋪,有鐵路、碼頭、漁港與委託行街,而且還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河運以及自來水場與水庫。」彭俊亨局長對於基隆很深刻的一個觀察,他還進一步地指出,基隆的戰爭文化遺跡,包括砲台、堵、石圍等等都是文化資產,而且處處可見,當我們巡禮這座城市時,這整座城市實際上就是文資歷史博物館,而這正是「無牆博物館」的概念。如此一來,不管你是從事哪一種行業,來自於哪一個地方,都可以在基隆的某一個角落接近在地的基隆文化,而不一定要去文化中心才能欣賞得到。

彭局長還特別分享了最近接收了台鐵基隆舊火車站的革新的例子,他認為,這原本是一個公有閒置的空間透過想像力的發揮,就能為為市民創造另一個接觸藝術文化的機會。文化局預計在舊站體內使用電影的搭景方式,做一個日治時代的月台,並且在月台上設計一些裝置藝術,以及多媒體的呈現,讓民眾藉此找回城市的集體記憶,進而了解基隆過去的歷史,彭局長認為,如此景觀的改造會是個小地方,他相信透過這小地方的改變與呈現,就會讓市民是有感的。

公民參與文化權的實踐

圖說:西二、西三碼頭倉庫要如何活化再利用。彭局長強調,這些都需要透過公民參與的方式來完成。〈圖/徐欽盛 攝〉

同樣是公有的閒置空間還包括基隆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彭局長指出,西二碼頭倉庫未來將承接起旅客通關的功能,一樓部分,透過市港聯盟的機制,未來市府將邀集地方的文史工作者以及關切文化資產的朋友們一起來共同參與討論,提出西二、西三碼頭倉庫要如何活化再利用。彭局長強調,這些都需要透過公民參與的方式來完成,而不是一個上對下的溝通模式,文化局會將相關的意見給基隆港務分公司,好讓西二、西三碼頭倉庫能夠實踐成為「文化創意觀光專用區」,而這也正是所謂的「文化權的實踐」最好的途徑。

產業文創化 增加文化厚度

除此之外,如何將基隆原有的產業包括港務、漁業、煤礦、崁頂魚市及廟口夜市文化化或是文創化,讓產業具有故事性也是彭局長的理想。他認為,美食再加上美好的器皿,就能增加文化的厚度,進而改變基隆吃海鮮的習慣;彭局長強調,基隆的漁產需要好的包裝,要有好的故事說出來,而這正是產業文化化很重要的途徑。他進一步舉例說明,如果一盤綜合『沙西米』加入「說菜」說出故事的原素,甚至是告訴顧客於從哪裡來,哪個季節才有這個魚,為何會經過如此處理,他相信,顧客會因此願意到有說菜有說故事的餐廳光顧。

文化的概念提升至城市治理

圖說:彭局長指出,在公共建設上也要注入美學,所以當交旅處在做指標時就要有美學概念。〈圖/徐欽盛 攝〉

「在公共建設上也要注入美學,否則就會影響到都市景觀,當文化的概念拉到城市治理、上位者角度時,並且每個部會都有文化概念時,這個城市就有可能成為文化之城、藝術之都。」彭局長指出,當交旅處在做指標時就要有美學概念,如果在推動旅遊觀光時思維是從文化入手,那深度文化旅遊在基隆就可被實踐。因此,當各局處在推動建設時都能放進文化的概念,那麼文化局要推動的事務,就可以到其他局處的支持,而不會呈現出單打獨鬥的局面。

培基固本 讓基隆重返榮耀

「未來透過基隆舊火車站的站體革新與周邊環境的改造,再連接陽明海運文化藝術館、海港大樓,並延伸西二、西三碼頭倉庫的改造,讓整個文化廊帶陸續建置完成後,相信基隆會是個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彭局長非常有信心地如此說著;然而,其實他心中也了解所有文化建設的關鍵還是在觀念與精神的啟發,因此,也提出了『培基固本』的文化建設理念。

圖說:未來透過基隆舊火車站的站體革新與周邊環境的改造,當整個文化廊帶陸續建置完成後,相信基隆會是個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圖/徐欽盛 攝〉

「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培基固本』,如何運用在地文化資源,讓基隆重返榮耀,讓基隆能成為創意工作者、文化藝術工作者願意匯集之地」彭局長對於基隆未來文化建設發展有著深切的期許,但在投入更多的文化創意產業之前,他強調如和植入「文化創意」的概念,讓它成為基隆人生活型態精神,這才是『培基固本』之道;換言之,彭局長認為基隆的文化建設發展是要先從觀念上去做改變,而這也正是身為一位文化行政工作所需思考的。


其他文章
  • 文藝復興在基隆 再現榮光之城 | 徐欽盛
  • 嘉義愛樂管弦樂團成立 創建嘉義音樂藝術表演平台 | 徐欽盛
  • 台北數位藝術節 引領「共創」藝術新潮流 | 徐欽盛
  • 可樂王彩繪基隆舊火車站 打造幸福感動在基隆 | 徐欽盛
  • 從「客家秋天生活節」 看見客家文化復興 | 徐欽盛
  • 樂興青年團走過十年 翻轉台灣樂團生存模式 | 徐欽盛
  • 尋找舞蹈藝術感動之處 從國家兩廳院《舞蹈秋天》說起 | 徐欽盛
  • 台灣公路博物館 幸福文化無盡藏 | 徐欽盛
  • 金雕銀琢 樂此不疲 專訪歐洲雕金藝術家陳怡純 | 徐欽盛
  • 追思台灣近代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馬水龍教授 | 徐欽盛
  • 設立目標讓藝夢成真 專訪鋼琴王子陳冠宇 | 徐欽盛
  • 讓基隆重返榮耀 專訪基隆市文化局局長彭俊亨博士 | 徐欽盛
  • 優遊警界與藝海相容相生 專訪警政署副署長蔡俊章 | 徐欽盛
  • 文創法設立後 台灣產業轉型升級了沒? | 徐欽盛
  • 「創薪薈」啟動下一波產業革命! 朱團總監朱宗慶專訪 | 徐欽盛
  • 文藝復興轉型台灣經濟 | 徐欽盛
  • 游於藝行於商 專訪台灣青花皇后楊莉莉 | 徐欽盛
  • 許梓桑古厝活化 看見民力上揚 | 徐欽盛
  • 基隆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存與廢?經濟乎!文化乎 | 徐欽盛
  • 2015台北國際書展 打破世界主流文學框架 | 徐欽盛
  • 世界經典龍舟文化 從二龍村龍舟競渡說起 | 徐欽盛
  • 再造基隆文化新風貌 | 徐欽盛
  • 音樂不設限 專訪音樂家劉軒、羅堂軒 | 徐欽盛
  • 傳產搖身文創關鍵密碼!專訪點睛設計負責人韓世國 | 徐欽盛
  • 音樂可以治病嗎?--淺談音樂與醫學 | 徐欽盛
  • 全球華人藝術網專題報導 讓你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徐欽盛
  • 跳TONE的現代國樂 專訪彭郁雯、廖珮妤 | 徐欽盛
  • 從「望道號」來臺 談國際文化交流前景 | 徐欽盛
  • 當古典音樂遇見原住民音樂 專訪台東大學謝元富院長 | 徐欽盛
  • 舞蹈梵谷一生 明日之星娓娓道來 | 徐欽盛
  • 台北《改頭換面》再生藝術裝置展覽 見證天生我材必有 | 徐欽盛
  • 台灣考古大發現 基隆和平島歷史跨越三千年 | 徐欽盛
  • 台灣新興藝術家翅男、楊振華、吳奇錚的逍遙創作王國 | 徐欽盛
  • 2014臺北藝術節 「觀看」藝術大行其道 | 徐欽盛
  • 賴家慶、林家鴻、吳苡嫣異地求生的音樂故事 | 徐欽盛
  • 包羅萬象、復古又創新的台北市立國樂團 | 徐欽盛
  • 林株楠中西合璧 讓水墨油彩巧妙融合 | 徐欽盛
  • 橋言、橋影、橋樂、橋事,從世界經典橋梁特展說起! | 徐欽盛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