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商業和娛樂的共舞:《中國好聲音》

 

你「迷」了沒?

《中國好聲音》是浙江衛視在2012年7月開播的真人秀節目(圖1、2),源於荷蘭節目《The Voise》,是中國第一次以購買正版版權的方式進行置播的節目。《中國好聲音》充分利用了草根性這個元素,讓節目充斥著平凡人的豐富情感和對夢想的執著與追求,所以才造就像是想要站在聚光燈下唱歌給母親聽的劉悅、想要唱歌給已逝父親的徐海星、希望透過歌聲贏得自信和尊重的「哈尼王子」李維真、想為自己贏得舞台的張瑋、還有來自臺灣的盲女歌手張玉霞和阿蜜絲姐妹等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其特有的親切感讓他們走進了千千萬萬觀眾的心裡,引起了「迷」的共鳴。

這類歌唱型態的選秀節目跳脫以往製作的框限,除了幕後的製作團隊和幕前的主持人、表演者,還邀請幕外的閱聽人共同參與,打造出一種「全民運動」的節目新指標,同時也造成「迷」現象。

「迷」被視為是閱聽人的一種,或是在某段時間內,被特定文本或流行明星的特質所吸引,並有相當程度之認同與涉入的閱聽人,所以「迷」間接地被理解為明星系統的產物(註一)。同時,「迷」也被視為一種「過度的」(excessive)閱聽人,指的是「迷」在心理層面和外顯行為上,都表現出比一般閱聽人更為強烈的涉入和認同。《中國好聲音》透過公開的製作產生過程,將其轉化成一種能讓閱聽人貼近參與選手生活賽況甚至於成長過程的力量,藉由簡訊、投票、後援團等迷群型式共同催生素人明星的誕生,讓這些素人歌手在尚未發片圓夢前就已經累積各自的支持者,而這也是為了之後比賽結束後的發片作一個可靠銷售量的後盾準備。

(圖1來源:http://thew0317.pixnet.net/blog/category/666148 )

(圖2來源:http://ent.cnr.cn/yuleyaowen/201208/t20120828_510692012.html )

 

臺灣做不到的軟硬兼施廣告化

《中國好聲音》的成功在於大力的廣告化。在節目一開始,主持人便以帶有快速節奏的說話方式介紹廠商,包含冠名播出的「加多寶涼茶」(圖3)、「娃哈哈啟力提神保健飲品」、「潔麗雅公司」、「蘇寧易購公司」等廠商。從行銷學上來看,置入性行銷的概念是一種「產品置入」(product placement),它是一種隱藏式的說服過程,主要透過閱聽人的「低涉入感」以達目的,混淆消費者的視聽。(註二)兩岸知名製作人李方儒曾說:「大陸的工作人員動輒兩百二十人以上,攝影機高達二十六台,製作規格完全比照三萬人的大型演唱會。對於舞台背景、燈光,任何細節都相當重視,每個鏡頭的運鏡、選手的表情、評審椅子轉身面對觀眾的角度等,就像是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這樣的陣仗是臺灣節目所不能做到的,光是資金就遠遠不及,也因為這樣,近年來才頻繁出現要求政府有條件開放置入性相關法案的聲音。相較於臺灣的製作費難關,中國企業在選秀節目中投注大筆資金,大玩在節目片頭置入自家企業商標等置入性行銷手法,《中國好聲音》就是這樣的例子。隨著《中國好聲音》的走紅,各家廣告商更是擠破頭爭奪自家產品在此節目上的曝光時間,甚至在第一季決賽的廣告招標會上,喊出了12條15秒廣告約1100萬的高價,刷新了衛視一條15秒廣告約116萬的新紀錄。

另外,製作單位也透過微博,配合製作單位為選手規劃的活動,充分拉攏網友參與,形成社會議題,相較於產品的置入,這樣透過平面的文字宣傳手法也形成了軟文化。

軟文化相較於廣告的硬性形象,僅透過廣告主在報紙、雜誌或網路等宣傳媒介上刊登的大量可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一些宣傳性文章,包括特定的新聞報導、深度文章、付費短文廣告、案列分析等。(註三)《中國好聲音》開通了評審、選手、官方的微博,讓觀眾能夠更了解自己所支持的偶像,提高關注選手的頻率。

(圖3來源:http://news.eastday.com/c/20120823/u1a6809798.html )

 

盲選讓你「唱就對了」

《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特色是「盲選」(圖4、5)。四位導師一開始背對參賽者,要想打動導師,「聲音」是唯一標準。這種節目設計在進入中國之前,就已在荷蘭、英國、美國獲得廣泛關注和喜愛。此舉忽略了參賽者的長相和台風,所以才讓更多人肯踏入這個舞台,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同時強化了該節目的勵志作用和參賽者的草根性。順利地讓觀眾消除「選秀」重視容貌和明星形象的負面印象,成功爭取到中國廣電總局的信任令,讓節目得以順利地在晚間的黃金檔播出。

(圖4來源:http://big5.ifeng.com/gate/big5/ent.ifeng.com/tv/news/zongyi/detail_2012_07/20/16167189_0.shtml )

(圖5來源:http://big5.ycwb.com/news/2012-08/03/content_3898207.htm )

 

《中國好聲音》是商業和娛樂的雙贏,但商業實力卻是這個節目成功的推手。從《中國好聲音》的成功可見中國的節目製作成本遠高於臺灣,臺灣政府如果真的理解到臺灣綜藝圈的低迷,在規劃文創產業時,就應有全盤周延的規章考量,給予更多應該的援助。但商業以外的娛樂性也不容小覷,平心而論,資金雖是構成節目好看的重要來源,但並非全部因素。從評審方式、內容多樣性、參賽者的水準,都可能是炫麗舞臺和知名評審以外的成功動力。

過去我們在探討歌唱選秀節目時,從未思考過這些素人參賽者和參與節目的素人角色,會和所謂的明星一樣,有自己的支持者、粉絲團,甚至是過度投入的閱聽人—迷群的出現。但人紅也是非多,雖然《中國好聲音》衍伸出新迷群與新偶像的認同,促進「素人明星」的時代。但當觀眾過度投入後,彼此想追求公正的心態同時也衍伸出許多檯面下不為人知的事件。這點不只是《中國好聲音》,連臺灣幾個有名的歌唱選秀節目也逃不了黑箱作業的新聞。

換個角度思考,或許這也是唱片公司和歌唱選秀節目製作端兩者製造雙贏的方法,這些閱聽人和迷群的收視情況、網路討論版上的文章和發言,都是替節目製作公司和電視台進行免費的宣傳。

唱片公司會觀察這些素人偶像在節目中的表現和各自吸引的迷群規模、人氣指數,在簽約前確認他們未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在節目進行中,更可以替唱片公司省略許多額外的訓練、改造和宣傳動作,還可以以過去足夠的曝光率與人氣做為預期出片時的銷售參考。這也是為何歌唱選秀節目持續長紅的原因。

臺灣政府要能以《中國好聲音》的成功為借鏡,藉由政策的修正和支持的態度鼓勵相關人才,一方面提高臺灣的節目競爭力,一方面也能有效制止人才出走的窘境。

 

 

(註一)Jenson, J.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A.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9-29).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註二)林照真(2005)。〈誰在收買媒體〉,《天下雜誌》,316:120-132。

(註三)洪雪珍(2003)。《台灣報紙廣告新聞化現象的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文章
  • 全民藝術,從「字」出發 | 巧翎
  • 音樂,不是寫歌寫詞就好了 | 巧翎
  • 技術與藝術的拉鋸戰─文化部流行音樂認證制度(下) | 巧翎
  • 技術與藝術的拉鋸戰─文化部流行音樂認證制度(上) | 巧翎
  • 何去何從的古蹟?那些資金與行銷改善不了的事 | 巧翎
  • 人生如戲,雖落猶榮─黃俊卿的內臺戲人生 | 巧翎
  • 淺析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 | 巧翎
  • 藝術拍賣的三點共構 | 巧翎
  • 無形資產‧無限商機─淺談創投前進文創產業的趨勢 | 巧翎
  • 臺灣紀錄片的國際育成之路 | 巧翎
  • 淺談書法藝術之感性抒發 | 巧翎
  • 臺中的文創育成之路 | 巧翎
  • 文創的跨界整合─談文創園區的複合式經營現況 | 巧翎
  • 遍地開花的文創園區 | 巧翎
  • 城市最美的一隅─淺談老屋新生 | 巧翎
  • 高規格「文化」還是「典禮」?淺談金曲25 | 巧翎
  • 臺灣的文化母國之路─談《冰毒》的成功 | 巧翎
  • 換湯不換藥?!淺談師大商圈的文藝復興 | 巧翎
  • 一襲以生命鑄成的長衫─一代詩人周夢蝶 | 巧翎
  • 官不逼,民不反─淺談《白米炸彈客》 | 巧翎
  • 要立不要利!要破不要迫!─淺談兩報停刊風波 | 巧翎
  • 《天注定》的現實?! | 巧翎
  • 全球挺文創-草悟道產業嘉年華,我們看到什麼!? | 巧翎
  • 文創前哨戰─寫在產業嘉年華之前 | 巧翎
  • 集什麼集?文創市集趴趴GO | 巧翎
  • 古蹟的新舊交替─以臺中刑務所演武場為例 | 巧翎
  • 《超級奶爸》行不行 | 巧翎
  • 街貓的療癒商機─吳毅平攝影展 | 巧翎
  • 藝術投資停看聽 | 巧翎
  • 武藝?武意?評《一代宗師》 | 巧翎
  • 今年的臺北很「誠品」 | 巧翎
  • 臺中的「爵」對指標?!淺談臺中爵士音樂節的隱憂 | 巧翎
  • 中國當代藝術在台灣─這個世界會好嗎 | 巧翎
  • 搬家了!離開我多年經營的心血 | 巧翎
  • 與繩共舞─杜菁蘭個展〈曖魅之身〉 | 巧翎
  • 我問你問他問我─「這個世界會好嗎?-向京在台北」下 | 巧翎
  • 我問你問他問我─「這個世界會好嗎?-向京在台北」上 | 巧翎
  • 你就是我的主角─談文創商店街 | 巧翎
  • 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雙贏 | 巧翎
  • 科技改變藝術-更貼近生活 | 巧翎
  • 那些年的華語影壇盛事? 寫在金馬50之前 | 巧翎
  • 「刺」文化─談周美玲《刺青》的二元對立 | 巧翎
  • 你甄嬛了嗎?從《後宮甄嬛傳》看臺灣文創的窘境 | 巧翎
  • 商業和娛樂的共舞:《中國好聲音》 | 巧翎
  • 找說故事的顏色—《不能沒有你》的黑白社會 | 巧翎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