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那些年的華語影壇盛事? 寫在金馬50之前

 

第五十屆金馬獎將於2013年11月23日於國父紀念館舉行。金馬獎是亞洲年度電影指標性相當高的獎項,今年來到第五十屆,除了企劃豐富的一系列活動,更讓影迷注意的還是歷屆影帝影后的共襄盛舉,尤其今年的執委會主席為重量級導演侯孝賢,也邀請到締造金馬獎得獎紀錄的張曼玉擔任金馬大使,群星熠熠,讓眾人目光專心地被吸引。(圖1)

 

(圖1:導演侯孝賢(左起)、金馬五十大使張曼玉、攝影師李屏賓)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3/0529/c40606-21662803.html

 

但綜觀歷屆臺灣入圍並得獎的電影作品,雖然臺灣的金馬獎一路主辦,但近年來似乎越來越力不從心。最顯見的是2012年第49屆金馬獎,大陸電影與香港電影共計拿走九成獎項,臺灣除了幾個保障獎,僅由《女朋友‧男朋友》的桂綸鎂拿下最佳女主角獎項。(圖2)

(圖2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211240074-1.aspx)

 

金馬獎和其他兩大年度影視盛事:金曲獎和金鐘獎一樣,一開始評星光大道,接著評主持人,接著評頒獎人,接著比誰得的獎多。臺灣金馬獎都已經走過半世紀了,觀者眼光卻始終跨不過臺灣海峽,跨不過所謂藝術與商業的平衡。

近年來,臺灣電影僅管得到金馬獎肯定,但明顯已和國際獎項絕緣。臺灣的影展若無更遠大的眼光,對於本土電影將難有國際化的拉抬作用。

在臺灣,藝術電影還是小眾娛樂,許多票房亮眼的電影未必獲獎,相對的,在金馬獎大獲全勝的電影,可能在票房上慘遭滑鐵盧。究竟商業和藝術的標準該如何取捨?每每翻開金馬獎相關新聞,斗大標題只維持在明星八卦或獎項爭議。而當大多數獎項都給了大陸和香港,臺灣媒體的雜音就更大聲嚷嚷,拖過又一天的新聞熱度。

對於臺灣電影而言,除了太倚賴金馬獎的獎項,導致始終處於自得其樂的狀態外,問題還有臺灣觀影人口其實並不具備國際視野,在藝術成分居多的電影作品中,臺灣年輕人常常會用票房狠狠踐踏之。

金馬獎近十年來,角逐的電影作品年年破百,臺灣國片的入圍卻始終沒有超過十部,讓人不免輕嘆。另外,金馬獎本身對內號召力也相當薄弱,讓金馬獎遲遲未能走出地域的限制,朝向國際化規模發展,此現象將是臺灣「文化部」的一大考驗。

臺灣電影市場逐漸復甦,產量和票房逐年增長,但藝術成分的降低也是不爭的事實。首批導演侯孝賢和蔡明亮等人執導作品數量的減少以及和中國大陸合作的機會增加,臺灣電影正面臨日漸商業化的尷尬。就像《痞子英雄》、《LOVE》、《海角七號》這樣討好觀影人的商業化嘗試,以及《艋舺》、《陣頭》清晰的本土價值。(圖3、4、5)

      

(圖3、4、5來源:http://gallery.photowant.com )

 

從幾屆金馬獎的發展看下來,金馬獎仍然是屬於臺灣的電影獎,而非屬於華語電影集體的獎項。以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賽德克‧巴萊》為例,(圖6)同時與之競爭的有《讓子彈飛》、《桃姐》、《鋼的琴》以及《到阜陽六百里》,但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已經給了《桃姐》,最佳劇本給了《到阜陽六百里》,香港片和大陸片已經佔盡風頭,所以同樣屬於金馬大獎的最佳劇情片,《賽德克‧巴萊》的得獎被隔日的新聞標題評成「幸好」。而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第49屆金馬獎中,當最佳劇情片給了《神探亨特張》,最佳導演給了杜琪峯,最佳男主角給了劉青雲,最佳原著劇本給了《奪命金》,最佳改編劇本給了《失戀33天》……好不容易最佳女主角由桂綸鎂奪得,隔天一樣出現「幸好」的標題。最近幾屆金馬獎,其實一直都是這麼處理得獎分配,它用它的實際行動在證明這樣一個事實:在自我世界的路上,金馬獎離真正的國際水平越來越遠。

(圖6來源:http://gallery.photowant.com )

 

但金馬獎在2000年前後所評選出的獎項都足以弭平硝煙,如李安《喜宴》、《臥虎藏龍》、《色戒》;許鞍華《女人四十》;王家衛《花樣年華》……(圖7、8、9)那幾屆讓人對金馬獎頗具信心,因為它幾乎突破了對商業電影的偏見,同時漸漸放掉了對藝術片近乎偏執的喜愛。評獎結果往往能振奮人心,無形中讓金馬獎充滿了分量。但近年來,金馬獎再度顯示出其小眾化傾向,將目標放在分量不高的藝術片上,大有拯救其於水火中的意圖。當然,金馬獎期待以獎項來引領電影發展的願望本來就是虛擲,電影的進步,更多還是靠創作者在大環境裡的勞苦功高,電影獎項不過是錦上添花,金馬獎若持續停留在「評委喜好」或是「公平分配」,對觀眾及電影工作者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只限於「僅供參考」。

        

(圖7、8、9來源:http://gallery.photowant.com )


其他文章
  • 全民藝術,從「字」出發 | 巧翎
  • 音樂,不是寫歌寫詞就好了 | 巧翎
  • 技術與藝術的拉鋸戰─文化部流行音樂認證制度(下) | 巧翎
  • 技術與藝術的拉鋸戰─文化部流行音樂認證制度(上) | 巧翎
  • 何去何從的古蹟?那些資金與行銷改善不了的事 | 巧翎
  • 人生如戲,雖落猶榮─黃俊卿的內臺戲人生 | 巧翎
  • 淺析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 | 巧翎
  • 藝術拍賣的三點共構 | 巧翎
  • 無形資產‧無限商機─淺談創投前進文創產業的趨勢 | 巧翎
  • 臺灣紀錄片的國際育成之路 | 巧翎
  • 淺談書法藝術之感性抒發 | 巧翎
  • 臺中的文創育成之路 | 巧翎
  • 文創的跨界整合─談文創園區的複合式經營現況 | 巧翎
  • 遍地開花的文創園區 | 巧翎
  • 城市最美的一隅─淺談老屋新生 | 巧翎
  • 高規格「文化」還是「典禮」?淺談金曲25 | 巧翎
  • 臺灣的文化母國之路─談《冰毒》的成功 | 巧翎
  • 換湯不換藥?!淺談師大商圈的文藝復興 | 巧翎
  • 一襲以生命鑄成的長衫─一代詩人周夢蝶 | 巧翎
  • 官不逼,民不反─淺談《白米炸彈客》 | 巧翎
  • 要立不要利!要破不要迫!─淺談兩報停刊風波 | 巧翎
  • 《天注定》的現實?! | 巧翎
  • 全球挺文創-草悟道產業嘉年華,我們看到什麼!? | 巧翎
  • 文創前哨戰─寫在產業嘉年華之前 | 巧翎
  • 集什麼集?文創市集趴趴GO | 巧翎
  • 古蹟的新舊交替─以臺中刑務所演武場為例 | 巧翎
  • 《超級奶爸》行不行 | 巧翎
  • 街貓的療癒商機─吳毅平攝影展 | 巧翎
  • 藝術投資停看聽 | 巧翎
  • 武藝?武意?評《一代宗師》 | 巧翎
  • 今年的臺北很「誠品」 | 巧翎
  • 臺中的「爵」對指標?!淺談臺中爵士音樂節的隱憂 | 巧翎
  • 中國當代藝術在台灣─這個世界會好嗎 | 巧翎
  • 搬家了!離開我多年經營的心血 | 巧翎
  • 與繩共舞─杜菁蘭個展〈曖魅之身〉 | 巧翎
  • 我問你問他問我─「這個世界會好嗎?-向京在台北」下 | 巧翎
  • 我問你問他問我─「這個世界會好嗎?-向京在台北」上 | 巧翎
  • 你就是我的主角─談文創商店街 | 巧翎
  • 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雙贏 | 巧翎
  • 科技改變藝術-更貼近生活 | 巧翎
  • 那些年的華語影壇盛事? 寫在金馬50之前 | 巧翎
  • 「刺」文化─談周美玲《刺青》的二元對立 | 巧翎
  • 你甄嬛了嗎?從《後宮甄嬛傳》看臺灣文創的窘境 | 巧翎
  • 商業和娛樂的共舞:《中國好聲音》 | 巧翎
  • 找說故事的顏色—《不能沒有你》的黑白社會 | 巧翎
  • 上一則 | 下一則

    文章回覆:


    湯欣曄說:

    我認為整個電影產業雖然號稱在2008回春,但實際上仍是短視近利,意圖找尋某種成功的模式或題材,而不願開發更多藝術性,這當然也涉及創作者與投資方永遠難解的岐見。政府的文化預算永遠也不夠分。大陸有熱錢,香港與之合資,雖在某種程度上港片的風格有受到影響,但是錢的充足將產生新的可能性。臺灣與國際獎項絕緣,藝術的涵養不夠也是問題,許多有志拍片者在技術上多所精進,卻沒有辦法說一個好故事,處理好一個劇本,這怎麼能夠拍出與國際競爭的電影呢?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