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臺中的「爵」對指標?!淺談臺中爵士音樂節的隱憂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各縣市紛紛投入許多人力與財力,積極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其中,以舉辦文化節慶活動舉辦為最具代表之主要發展型態。臺中市的城市願景從「文化、經濟、國際城」出發,將「爵士樂」訂定成節慶結合觀光的發展主題,期待透過爵士音樂節的辦理能與國際接軌,促進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更結合藝術教育與表演活動,深耕在地的爵士樂手與欣賞人口。

 

臺中的「爵士」潛力?

臺中爵士音樂節的舉辦,除希望能實質地加強地方文化認同感外,同時能提升臺中的觀光熱潮、促銷特產、提高文化能見度等趨勢,但爵士樂並非臺中市的在地特色文化,雖然舉辦已經行之有年,造就出一定的規模與知名度,雖然安排了許多本土爵士樂手的演出,但在爵士樂以外來文化的角色成為文化節慶的舉辦主題的前提下,臺中市政府仍須思考如何同時營造國際藝術節慶活動特色,以及帶動臺中觀光休閒產業發展。

臺中爵士音樂節作為臺中頗具指標性的文化節慶,希望藉由文化節慶活動結合地方產業的行銷手法,把「爵士樂」塑造成臺中的文化品牌,讓爵士樂的品牌魅力重新塑造臺中市的新價值與新形象,帶動表演藝術文化型態的轉化。(圖1)

(圖1來源:臺中爵士音樂節官網 http://www.taichungjazzfestival.com.tw/ )

 

不完善的場地規劃

臺中爵士音樂節除了2003年第一屆選在豐樂公園舉行外,之後皆選在市民廣場與經國園道舉行,加上固定於十月舉辦,已經逐漸形塑成臺灣地區每年固定舉辦的音樂節。但隨著規模的擴增,目前作為舉辦場地的市民廣場與經國園道已明顯有空間不足而導致交通壅塞的問題。

除了空間不足導致交通壅塞外,場地也因為進駐的美食攤位數量遽增,導致音樂節現場飄出「夜市」氣息,大大降低活動品質。在攤商管理的部分,已經不寬敞的活動場地除了得規劃文化局委外的招商,連觀光旅遊局委外的草悟廣場攤販也隨意設攤,四處皆可見突兀的招牌,攤商類型琳瑯不已,絲毫不見爵士音樂節該有的氛圍。且活動夾雜的音量不一定能被周遭居民接受,大量遊客留下的垃圾也都是場地規劃不夠完善所帶來的隱憂。(圖2)

爵士音樂節由於經費有限,必須透過企業贊助才能被理出這樣盛大的規模。許多飯店特派餐廳設置攤位,卻因為強調現場烹調,而影響了空氣品質。在享用美食與浸淫爵士的悠揚中,耳邊不時還有交通警察疏散的尖銳哨子聲和搶車位的喇叭聲,讓民眾連靜下心感受爵士音樂節的起點都做不到。

(圖2來源:聯合報記者喻文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245159.shtml )

 

在地產業的連結不足

臺中爵士音樂節擁有創意遊行、T恤設計、爵士電影院、創意市集等多元的活動內容,但對在地產業仍無太多的連結。過去也僅有在第六屆時結合后里鄉樂器音樂協會的「樂器體驗館」規劃彩繪、製作爵士樂器的活動,明顯不足。但后里本身雖然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樂器製作地,卻因為缺乏完善的產業聯盟而零散座落,讓爵士音樂節的意圖連結增加了不少困難。(圖3)

儘管臺中爵士音樂節已逐漸建立口碑,但臺中獨立、專業的爵士樂團仍屈指可數。除了爵士音樂節,一年裡也極少規劃其它能夠讓這些爵士樂團表演的舞台,更遑論建立起爵士在地化的臺中城市特色。

臺中爵士音樂節的活動天數直至今年已經延長到九天,每天都規劃了不同的活動內容,也因此提供觀光旅遊業者一個極佳的機會。把臺中爵士音樂節視為一個旅遊產品,連結食、宿、行、遊、購、娛、育、美等元素,取得觀光與在地化的潛在商機。

(圖3來源: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網站 http://forestlife.info/Onair/359.htm )

 

缺乏永續經營的配套機制

臺中爵士音樂節緣起於現任臺中市長胡志強先生,市長認為爵士樂相當符合臺中市的城市氛圍,因此致力推動爵士音樂節,期望讓爵士樂成為臺中市的城市識別。但當政治的改選迴圈出現,下任市長或是執政團隊是否能繼續推動爵士音樂節,目前仍是未知數。在這樣政治易主的氛圍下,爵士音樂節若無規劃實質的後續措施,多年來的努力可能功虧一簣。

為了擺脫政治因素的干擾,臺中爵士音樂節應該往非營利性質的基金會跨出營造永續經營的道路。政府可以是推手,但無法視為永遠的推手。一旦臺中爵士音樂節無法獨立於政府之外,便極容易淪落政治交替的犧牲品。爵士音樂節可以透過基金會規劃活動的短期、長期目標,推廣爵士樂教育,紮根臺中與爵士樂的城市美學,並藉由籌措經費舉辦各式周邊活動,累積爵士樂在臺中市的正面印象,讓爵士樂成為臺中市的「文化品牌」。

 

近年來,臺灣的節慶呈現遍地開花的局面,但是與國外相比,臺灣仍缺乏知名節慶,因為在節慶行銷的過程中,不難看出其中有像是主題過於雷同、缺乏在地特色、品牌魅力不足等問題,可能原因在於許多城市習慣用「雷聲大,雨滴小」的心態思考城市品牌的行銷方針:在一年一度的某期間花重金打造節慶品牌,活動結束後卻銷聲匿跡,就像曇花一般淪為遊客與市民走馬看花的過程。這般疏於品牌管理容易造成巨大的品牌資源浪費。因此,不僅要塑造節慶活動的品牌,還要加強對節慶品牌的管理。

臺中爵士音樂節欲將臺中打造成「爵士城」,若已設定讓「爵士」這個移民色彩濃厚的音樂類型入主臺中,作為外縣市最想移民的臺中,當中政府的用心良苦可見一斑。但細瞧爵士音樂節落幕後的光景,很快便有其他的大型活動進駐,市民廣場和經國園道永遠不缺市民遊客,但這樣僅依靠活動製造暫時觀光拉力的行為,對城市識別並無實際上的作用。首要之舉就是需行銷臺中的爵士生活風格,讓爵士樂成為一種沉澱心靈的輕體驗,透過教育的紮根、活動的浸淫、長遠的行銷,才能建立爵士樂在臺中市的「文化品牌」。

 

 


其他文章
  • 全民藝術,從「字」出發 | 巧翎
  • 音樂,不是寫歌寫詞就好了 | 巧翎
  • 技術與藝術的拉鋸戰─文化部流行音樂認證制度(下) | 巧翎
  • 技術與藝術的拉鋸戰─文化部流行音樂認證制度(上) | 巧翎
  • 何去何從的古蹟?那些資金與行銷改善不了的事 | 巧翎
  • 人生如戲,雖落猶榮─黃俊卿的內臺戲人生 | 巧翎
  • 淺析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 | 巧翎
  • 藝術拍賣的三點共構 | 巧翎
  • 無形資產‧無限商機─淺談創投前進文創產業的趨勢 | 巧翎
  • 臺灣紀錄片的國際育成之路 | 巧翎
  • 淺談書法藝術之感性抒發 | 巧翎
  • 臺中的文創育成之路 | 巧翎
  • 文創的跨界整合─談文創園區的複合式經營現況 | 巧翎
  • 遍地開花的文創園區 | 巧翎
  • 城市最美的一隅─淺談老屋新生 | 巧翎
  • 高規格「文化」還是「典禮」?淺談金曲25 | 巧翎
  • 臺灣的文化母國之路─談《冰毒》的成功 | 巧翎
  • 換湯不換藥?!淺談師大商圈的文藝復興 | 巧翎
  • 一襲以生命鑄成的長衫─一代詩人周夢蝶 | 巧翎
  • 官不逼,民不反─淺談《白米炸彈客》 | 巧翎
  • 要立不要利!要破不要迫!─淺談兩報停刊風波 | 巧翎
  • 《天注定》的現實?! | 巧翎
  • 全球挺文創-草悟道產業嘉年華,我們看到什麼!? | 巧翎
  • 文創前哨戰─寫在產業嘉年華之前 | 巧翎
  • 集什麼集?文創市集趴趴GO | 巧翎
  • 古蹟的新舊交替─以臺中刑務所演武場為例 | 巧翎
  • 《超級奶爸》行不行 | 巧翎
  • 街貓的療癒商機─吳毅平攝影展 | 巧翎
  • 藝術投資停看聽 | 巧翎
  • 武藝?武意?評《一代宗師》 | 巧翎
  • 今年的臺北很「誠品」 | 巧翎
  • 臺中的「爵」對指標?!淺談臺中爵士音樂節的隱憂 | 巧翎
  • 中國當代藝術在台灣─這個世界會好嗎 | 巧翎
  • 搬家了!離開我多年經營的心血 | 巧翎
  • 與繩共舞─杜菁蘭個展〈曖魅之身〉 | 巧翎
  • 我問你問他問我─「這個世界會好嗎?-向京在台北」下 | 巧翎
  • 我問你問他問我─「這個世界會好嗎?-向京在台北」上 | 巧翎
  • 你就是我的主角─談文創商店街 | 巧翎
  • 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雙贏 | 巧翎
  • 科技改變藝術-更貼近生活 | 巧翎
  • 那些年的華語影壇盛事? 寫在金馬50之前 | 巧翎
  • 「刺」文化─談周美玲《刺青》的二元對立 | 巧翎
  • 你甄嬛了嗎?從《後宮甄嬛傳》看臺灣文創的窘境 | 巧翎
  • 商業和娛樂的共舞:《中國好聲音》 | 巧翎
  • 找說故事的顏色—《不能沒有你》的黑白社會 | 巧翎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