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香港】我看2013年進念˙二十面體《半生緣》

金燕玲

 http://ppt.cc/TO7y   

 

張愛玲這座山頭

 

改編張愛玲的經典作品向來並非易事,許多將之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創作者,都難以同時顧及文本和潛文本。這涉及張愛玲的文字設計相當抽象,光從情節去鋪排,並不能滿足人物內心進程的呈現,並很容易沉溺在她筆下的華麗世情,卻無法抽離出冷然旁觀的調性。《半生緣》作為她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要將之改變為劇場作品,想來也是頗具難度的。

 

「演出」與「時間」

 

進念˙二十面體改編《半生緣》,最早是在2003年,當時是由胡恩威和林奕華一同導演的;在林奕華離開之後,2012和2013年的版本都是由胡恩威獨導,並做了一定幅度的改動,可以說是「新版」《半生緣》。新舊版雖說有一定的差異,但有一項從2003年來即不變的元素:大書櫃。演員在大書櫃前拿書念出台詞,非常巧妙地映照了書與現實的境況。

這樣一種演員在台上表演「閱讀」的概念,是將一種個人的「私密」經驗公開展示在舞台上。觀眾看演員的表演,一方面看的是演員對人物的詮釋,一方面又「看見」人物內心的潛台詞或心路,在舞台上呈現導演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的關鍵,並在最終走向了令人遺憾的結局。「保留多段小說的心理描寫,保留閱讀的感覺。」1試圖將如此多樣情感的文本,用話語做出層次的詮釋。

在新版之中還有保留的是一貫的「胡氏簽名」,也就是玫瑰花和巨大時鐘。「巨大時鐘」標示的時間,就是觀眾看戲的確實時間,同時又對照劇中長達十一年的跨度時間,在看戲的時候很難不注意:人事無常,但也就在短短兩三小時就過去了,悲歡離合的感覺那麼漫長,卻發生在短暫的舞台時光裡。無論如何計算的人生與舞台,時間都是不斷地流逝。

 

右為導演胡恩威左為音樂總監于逸堯

http://the-sun.on.cc/cnt/lifestyle/20130804/00485_004.html

 

 

角色詮釋的多樣化

 

新版裡最大的亮點是「音樂」,一方面是于逸堯作曲的音樂,由金燕玲演唱並貫串全劇;一方面則是金麗生與郁群兩位彈詞家的演唱。這兩項新的音樂設計,增加了敘事的豐富性,也多了一個旁觀者的註腳。金燕玲的選角非常特殊,她是歌者,卻又不單只是「配樂」的功能2;她是故事的旁觀者,雖然從不介入;她做為一種成熟世故的形象出現在舞台上,風華絕代,好似作家的身影,又或是一個經歷滄桑之人,為《半生緣》的傷感與時光留下一些足跡,以低沉嗓音,平穩地訴說與感嘆,令人唏噓的緣分。

主要演員的詮釋相當到位而精采。飾演顧曼禎的徐漫蔓,從一個溫和堅定的年輕女子,到遭逢巨變後的頹然憤恨,再到整理自己、重新出發,遇故人後重見的溫和堅定,即使已然滄桑滿身。她的表演使人信服,她的語氣、神態都令人感受到顧曼禎的情與疼;飾演祝鴻才的張琦,與飾演顧曼璐的謝承穎,那勢利好色的嘴臉、不擇手段的狠辣都令人心驚,惜巨變後謝承穎戲份越少,沒有將顧曼璐的悔疚無奈發揮太多。

沈世鈞那些不夠坦白的心理活動,以及後來輕率決定和石翠芝的婚姻,都造成生活的平庸,但崔台鎬在某種程度上卻表達出沈世鈞的某種不甘,使這個角色比起許叔惠和石翠芝,都還是有積極的層面3。其他角色大抵是俊朗漂亮,設定上這些角色是輕浮和幼稚,又或戲份少些,演員的發揮也就刻板而無法再突出。

胡恩威的敘事向來是強烈的,而他在舊版的基礎上繼續精緻化,都讓整個演出走向更為繁複的意象,而脫去了原限於文本的束縛,成就一次感動的演出,導演手法相當成功。至於與張愛玲之間的文本對照,筆者認為他盡量抽離旁觀,某種程度上倒降低了原著的蒼涼感,只有顧曼禎與沈世鈞重遇當下,方見一絲幽怨。詮釋與再現,總難滿足所有觀點,能夠有一種風格化的演繹,都是一種論述。

 

1.這句話是出自〈電影資料館新專題「借銀燈──張愛玲與電影」〉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912/28/P200912280196.htm

當中談及林奕華編寫《紅玫瑰與白玫瑰》電影劇本時的策略。筆者之前看到關於「大書櫃」的概念,也是林奕華接受訪問的片段,當然這是他與胡恩威一同的創作,故而在此並不能就此判斷這部分就是哪一個人的想法,只能說是到現在依然保留在新版裡的舞台元素,而它的運用是有趣的思考。

2.金燕玲在訪問中曾表示自己只有唱歌,希望下次有擔綱角色。

3.「性格決定命運」是導演觀點,沈世鈞的乏味與缺點造就這場愛情的走向。筆者本身並不如此看沈世鈞,同時崔台鎬的剛毅外型,亦與2012年版賈景暉的斯文感不同(舊版的整體演員都不同,暫無法比較),在演出上就有了新的感覺,這應該不是原來設計,筆者只是在此提出一種觀察。


其他文章
  • 讀演劇人《白話》:「我們先攻下基隆!」 | 湯曄
  • 《藝術很有事》:鑿開既定視野的「藝文空間」 | 湯曄
  • 影像的謀反—質疑與介入,記憶/歷史的書寫 | 湯曄
  • 電影《火花》:夢想和現實之間搏鬥的段落 | 湯曄
  • 從《殺人一舉》到《沉默一瞬》 | 湯曄
  • 《築地市場:和食之心》—鮮味饗宴之地的職人氣質 | 湯曄
  • 無硝煙的戰爭時代,讓我們用「希特勒」結束這一回合 | 湯曄
  • 《王牌業務員》:說一個笑話,給人生 | 湯曄
  • 《熊幸福騙局》:揭開童年真相之後,我的生活 | 湯曄
  • 《大佛普拉斯》:別人人生,Seem So Real | 湯曄
  • 隱地《出版圈圈夢》:書之小傳,文學之側記 | 湯曄
  • 她們還有莫斯科可去,那我們呢?—《香港三姊妹》 | 湯曄
  • 進入記憶的黑盒子裡,《與西西玩遊戲》 | 湯曄
  • 生而為人,為一項作業—《徐自強的練習題》 | 湯曄
  • 時不我予我不休—《極道老男孩》 | 湯曄
  • 而你常會在小說中讀到這樣的故事—《菊次郎的夏天》 | 湯曄
  • 以寫書為筏,承載創作的魂魄—讀高俊宏《陀螺》 | 湯曄
  • 在「故事」與藝術家的廢墟裡—寫高俊宏談《小說》 | 湯曄
  • 獨自在佔領的道路上—讀高俊宏《諸眾》 | 湯曄
  • 台灣山海間的七位當代藝術家 | 湯曄
  • 鏡頭縫隙間的暴力:看北野武《凶暴的男人》 | 湯曄
  • 從配樂出發,抬至神格的人道主義:看大島渚的《俘虜》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3—阿姆斯特丹劇團《源泉》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2—《源泉》的電影改編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讀艾茵.蘭德《源泉》 | 湯曄
  • 《血與玫瑰樂隊》—形式正在摸索,但真相仍失落 | 湯曄
  • 《比海還深》─重新感受「家之味」 | 湯曄
  • 旺莫利萬計畫—重現新高棉建築 | 湯曄
  • 《幸運是我》—淺薄的社會反映與理想的過度斧鑿 | 湯曄
  • 《高海拔之戀II》—獨樹一幟的愛情故事 | 湯曄
  • 《海的彼端》—鮮為人知的台灣移民故事 | 湯曄
  • 《愛麗絲的兔子洞》─靜如展覽,動如表演 | 湯曄
  • 從《尋龍訣》小探中國奇幻類型電影 | 湯曄
  • 《無止境的旅程》─面對「學問」的應變訓練 | 湯曄
  • 《我的50呎豪華生活》─在舞台上演繹當前的居住弱勢 | 湯曄
  • 如今,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 湯曄
  • 「超級英雄」的絕地重生之路 | 湯曄
  • 《忐忑》與梁基爵的數位創作時代 | 湯曄
  • 《妮可睡不著》─無所事事的夏日消磨 | 湯曄
  •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 湯曄
  • 《殺手情歌》─驚人影像,奇異敘事 | 湯曄
  • 一流「食之器」 盡在2015台灣美食展 | 湯曄
  • 《吸血鬼家庭屍篇》,讓你笑死人惹 | 湯曄
  • 追拿逃犯,古代歐洲警察的「公路電影」 | 湯曄
  • 《該死的順序》─雪地,血跡隱沒 | 湯曄
  • 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裡錄歌 | 湯曄
  • 英雄叛國,這是個公共議題 | 湯曄
  •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 湯曄
  • 《竊聽風雲3》-「港人治港」的縮影 | 湯曄
  • 《香港仔》-要什麼樣的幸福? | 湯曄
  • 不再只是校園片-《行動代號:孫中山》 | 湯曄
  • 神話退去的時代-評末路小花《電母》 | 湯曄
  • 《七個猶太小孩》演出所引發的「政治劇場」省思 | 湯曄
  • 《遺失的映象》-該被注目的國度 | 湯曄
  • That Girl in Pinafore | 湯曄
  • 李小龍的「未完成」,以及他所賦予我們的珍貴時光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完)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二)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一) | 湯曄
  • 【香港】我看2013年進念˙二十面體《半生緣》 | 湯曄
  • 從策展角度看方圓聚《禿頭女病患》 | 湯曄
  • 故事與夢的纏繞—對2013年《如夢之夢》的幾點看法 | 湯曄
  • 以拍電影之名—評薪傳實驗劇團《雷雨2.0》 | 湯曄
  • 2013「臺前」劇場服務培訓課程&對前台工作的淺見 | 湯曄
  • 植入戲曲基因,抑或排斥戲曲元素—《大宅門.月光光》 | 湯曄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