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設計師同學會-專訪品展發行創辦人林飛比

2009年天下雜誌用這樣的標題形容「品展設計發行有限公司」創辦人林飛比-「一把椅子拿下十五國訂單」;2013年是品展成立的第七年,林飛比三十一歲。在台灣設計師紛紛成立自有品牌時,品展逆向操作,將公司定位為滋養台灣設計品牌的搖籃,挖掘台灣本土有潛力、有特色的設計,以品牌化的模式推向國際舞台、與全球市場對話。

品展是從FlexibleLove開始,FlexibleLove是一張來自台灣苗栗的創作者-邱啟審,用專利結構創做的環保紙家具,這款伸縮椅,重25公斤,卻能承受達1960公斤的重量,體積最小23公分的寬度,拉開可達720公分、16人坐,同時具有多種迷人的造型。雖然設計巧妙,但在無人發掘的狀態,原先要被埋沒在學生宿舍中,等者灰塵積累,直到無人問津。所幸邱啟審的學長-林飛比獨具慧眼,讓FlexibleLove能有機會在世界舞台嶄露頭角。

新世代的林飛比白手起家、沒有富爸爸也沒有顯赫的政商關係,憑藉者台灣設計的魅力與網路的力量,在短短時間內便打開全球知名度,接獲潮湧的訂單並與25個國家建立國際生意。

「設計」,除了是一股風潮之外,我們還了解多少? 光鮮亮麗的故事後面,有多少值得我們學習的事? 設計真的是文創業的金雞母嗎?台灣設計師走向國際究竟有那些優勢及弱勢?未來有沒有可能培養更多站上國際舞台的台灣設計師?台灣的消費者準備好了嗎? 周一的晚上,記者和林飛比相約在台北東區的咖啡店,縱然身邊的氛圍喧擾急躁,七年級創業家發揮最大的定靜思維,為我們回答一個個看似簡單但其實複雜的概念。

 

  

Q:台灣現在的設計環境如何?

A:我只能說對設計環境而言,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台灣目前的台灣設計所遭逢的危機與轉機,都在於設計人才過多。

回顧歷史,在大陸崛起前台灣曾是世界的製造王國,從農產品到工業用品到民生用品,世界無處不見"Made in Taiwan",但隨中國大陸代工崛起,廉價的勞動力如黑洞般把台灣的多數的代工業都吸了過去,留在台灣的企業則發現製造代工業開始缺乏競爭優勢了,於是便朝提升附加價值的方向前進,也因此設計與品牌成了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伴隨媒體炒作,設計被塑造成台灣的新星,設計師成為電子新貴後的"雅痞新貴",大專院校也因應潮流,紛紛成立設計系,卻都沒顧慮到每年設計學系的畢業生,出社會後就能否謀的一份好職位,而台灣設計系的學生以為只要認真學習,都會有美好的未來,但在設計市場中,設計師人數遠遠超過市場需求,以致於台灣設計師僧多粥少,薪資低、工時高。許多天賦良好的設計師,在這行業中看不到未來,因此不少設計師畢業後遺棄過去所學,轉行去賣雞排、擺地攤、做直銷...等。
這個現象是危機還是轉機,關鍵在於設計師有沒有醒覺,我們永遠可以怪罪別人,但這將讓我們失去提昇自己的力量。這些設計師其實不知道他們擁有成為頂尖創業家或執行長的武器,在學院中,工業設計是兼顧商業與創意、需要左腦與右腦並重的學科,在商業中,設計是結合行銷策略、研發技術、生產製造而到市場銷售的職能。好比Nike的CEO執行長Mark Parker就是設計背景,運用他的創意與商業腦發光發亮的例子。

Q: 台灣設計師要如何走出國際?

A: 其實台灣有很多傑出的設計人才,也有很多很棒的作品,只是方向沒有抓準,才導致設計無法出口。品展身為台灣設計品牌的發行公司,除了發掘優質設計之外,還必須熟悉操作國際市場的"眉角",因此對於一些過於強調本土文化符碼的設計,林飛比搖搖頭說絕對要避免。原因面對國際市場,本土的文化符碼彙容易產生理解上的障礙,比如先前有設計師以文房四寶作為餐具的發想,墨條是胡椒鹽罐、硯台是醬油碟,在台灣人眼裡看的巧思卻成為國際市場的票房毒藥,原因是國際市場包含許多的國家、宗教、種族...等,因此本土文化符碼使用越多,就越難被理解,也越難被消費。

Q:在法律面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A:有許多設計師、創業家對智慧財產缺乏認識,往往先讓設計品直接到市場上銷售、曝光,等到被仿冒後才開始處理相關問題,但等問題發生後才防堵就為時已晚,效益相當有限,因此為保護設計,品展總是在商品發行前,便利用商標、專利與著作權做好智慧財產的保護,方能建立長期的事業。

Q:在設計教育的環境上,有什麼建議嗎?

A:隨者物價上漲,但薪資沒漲,台灣的設計系學生出國求學的意願便越來越下降,畢竟擔心學費還不起,相較於鄰近的泰國,他們有許多政策是值得學習的。首先是泰國政府願意補助設計學生出國進修,若是學費高昂無法負擔,學成歸國的設計師可以選擇到學校抑或是工廠設計部門工作,直接將所學回饋到教育及生產面。

同時,對於已經創業的設計師,泰國政府懂得利用歸國人才,讓有良好商業經驗的人才,輔佐他們發展設計,比如泰國創意中心聘請曾在LV、NIKE等知名品牌當過產品企劃的經理人,協助泰國的設計師發展他們的設計生意,所貢獻的觀點或手法都相當精準,也較能切中國際市場的口味。

教育雖然需要長時間的,不會立即見效,但有根本性的影響。成功的商品是一層層商業思考的結晶,商品能否成功發行,關鍵是在於設計師的思考能否面面俱到,若從學校教育中就能讓設計系學生學習到商業的概念,在著手設計時就顧及到國際化、量產程序、行銷策略…等實務面,那設計師到業界便無往不利,台灣的設計也將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過去所自豪的MIT(Made in Taiwan) 已漸漸蛻變為DIT(Designed in Taiwan);過去台灣是靠者的業務員提著一皮箱走透透;新世代在電腦前面,將商品完美呈現到世界舞台。李安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七成場景在台灣拍攝,台灣是很有潛力的,我們必須改變的是過去代工的思維,下一步,走向世界舞台。

 


其他文章
  • 北京下一個798,西什庫31號文創園 | 林珮芸
  • 北上廣依然相信文創 中國現階段文創產業與服務輸出 | 林珮芸
  • 美術館中的商場-北京官舍的營銷策略 | 林珮芸
  • 中國的全民藝術家 齊白石 | 林珮芸
  • 跨界繪畫的勝利 2016上海佳士德秋拍 | 林珮芸
  • 北京Art China聯抉第十九屆北京藝術博覽會 | 林珮芸
  • 國際駐村的養分補充與失根斷裂 | 林珮芸
  • 《生命七步 7 Steps of Life》 | 林珮芸
  • 台灣設計專訪澳洲策展人Annie Ivanaova | 林珮芸
  • 日本墨象大師 - 松田朴傳 | 林珮芸
  • 一針一線 縫進青春韌性 台灣珠繡藝術家李政諺 | 林珮芸
  • 尼娜.蒂帕拉(Nina Dipla)作品《蘿莎》 | 林珮芸
  • 2016 Nina Dipla肢體創作工作坊計劃 | 林珮芸
  • 「女性‧社會‧主體─張李德和暨台灣女性藝術展」 | 林珮芸
  • 藝術金融 投資前的準備-關於AAA美國鑑價師協會 | 林珮芸
  • 獨立音樂在台南 P Festival 鋼琴音樂節 | 林珮芸
  • 中國正在看X來吃芭娜娜 蕭壟文化園區迷你國際展 | 林珮芸
  • 生猛台灣力 海稻米的土地故事=太陽的孩子 | 林珮芸
  • 37年老牌美國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 | 林珮芸
  • 印象派大師竇加 女體的動靜(穿脫)之間 | 林珮芸
  • 繽紛、混搭、倫敦Art 15 London | 林珮芸
  • 藝術家在現場 身體行為藝術Marina | 林珮芸
  • 日常設計 走進生活的柳宗理 | 林珮芸
  • 繽紛的倫敦【Art 15 London 倫敦藝博會 | 林珮芸
  • 浮華世界的文明與枷鎖 視覺藝術周慶輝「人的莊園」 | 林珮芸
  • 策展是藝術空間的靈魂 | 林珮芸
  • 台南在地藝術家 下一輪藝廊浪淘砂 | 林珮芸
  • 評 關渡美術館 如前所述──艾雷可.薛普利個展 | 林珮芸
  • 跨越界線 藝術的「在」與「不在」 | 林珮芸
  • 《北歐南島,生活舞蹈》從挪威奧斯陸跳舞到臺南府城 | 林珮芸
  • 用藝術解決問題 專訪英國藝術家暨策展人-時代的觸角 | 林珮芸
  • 閱讀時光 書店地圖= 專訪 微電影「書店裡的影像詩 | 林珮芸
  • 博物館品牌建構-重新定義21世紀的博物館 | 林珮芸
  • 插畫旅行看世界- 專訪插畫家徐至宏(Hom) | 林珮芸
  • 古蹟光感老建築 文創熱門潮市集 【風神廟旅人市集】 | 林珮芸
  • 風起雲湧 網路世代崛起的微電影導演 | 林珮芸
  • 國家電影中心的「未來想像」 | 林珮芸
  • 京劇 X電影 X表演 台北藝穗節 三岔口 | 林珮芸
  • 用漫畫勾勒創意的世界 專訪丹麥動畫學校 Peter | 林珮芸
  • 一個包 一片天-專訪「皮康設計工作室 | 林珮芸
  • 異鄉人的電影美學 新加坡導演 林毅煒 | 林珮芸
  • 從台南海邊長成的生活藝術家 專訪台南佳里 小木作 | 林珮芸
  • 台灣修復 瑞典發光- 帶著門神去旅行 | 林珮芸
  • 韓國文創和企業沒告訴你的事 專訪頑石創意 | 林珮芸
  • 文創復興小鎮- 專訪「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 | 林珮芸
  • 移動閱讀以人為本-全球華人閱讀社群網 | 林珮芸
  • 大稻埕老屋改建設計工作室 | 林珮芸
  • 青年富豪新標地-「第一屆矽谷當代藝術覽會」 | 林珮芸
  • Hi, Taiwan, 愛台灣-用攝影看見台灣 | 林珮芸
  • 聽小樹唱歌 國立歷史博物館-徐冰「木林森計畫」 | 林珮芸
  • 出版業的暗夜微光 手工書孵育者「芬號500」 | 林珮芸
  • 2013台北美術獎首獎,黃博志【500棵檸檬樹】 | 林珮芸
  • 看見台灣的顏色-學學台灣文化色彩網站 | 林珮芸
  •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大展覽 | 林珮芸
  • 亞馬遜書店跨足藝術拍賣市場 | 林珮芸
  • 時間雕刻者-歲月/照堂 1959-2013 | 林珮芸
  • 從粉絲到藏家 林宗範另類的藝術經營之路 | 林珮芸
  • 電子書背後的無限商機 | 林珮芸
  • 藝文空間的經營與管理-以老屋改建為案例(下) | 林珮芸
  • 世紀末焦慮 用寫作找到安心的路-專訪作家何致和 | 林珮芸
  • 來自紐約的傳奇舞蹈大師 Eliot Feld | 林珮芸
  • 不一樣的旅行-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藝文空間案例 | 林珮芸
  • 藝文空間的經營與管理-以宇禾空間設計 老屋改建為案 | 林珮芸
  • 以朱銘美術館做為台灣發展文創產業的典範 | 林珮芸
  • 喬治布希總統圖書館-小而美的總統紀念館 | 林珮芸
  • 文創與產業之間的距離-專訪普拉爵執行長薛良凱 | 林珮芸
  • 博物館是門好生意 專訪林志峰 | 林珮芸
  • 臺灣舞孃,臺灣的故事 | 林珮芸
  • 超越價值的藝術-專訪安德昇拍賣創辦人林珊旭 | 林珮芸
  • 設計師同學會-專訪品展發行創辦人林飛比 | 林珮芸
  • 當藝術與企業之間的媒婆—專訪新竹物流社會企業執行長 | 林珮芸
  • 不妥協的史詩策展--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 | 林珮芸
  • 閱讀經濟學—電子書你看了沒? | 林珮芸
  • 相信.想像-2013杜拜藝博會Art Dubai | 林珮芸
  • 一桌二椅的神話 | 林珮芸
  • 橫越地圖的世紀詠嘆調-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杜納德•金 | 林珮芸
  • 一隻法國來的貓-漫畫家高大衛專訪 | 林珮芸
  • 2012關渡藝術節簡單的舞蹈美學 | 林珮芸
  • 將藝術收藏視為生活品味-日本森林美術館 | 林珮芸
  • 台灣的京都—北投老旅館文創新概念 | 林珮芸
  • 居家,決定人生的價值—專訪日本建築師高橋修一 | 林珮芸
  • 讓風穿透建築的藝術家--日本建築師柳澤孝彥 | 林珮芸
  • 《臺灣舞孃》下一個太陽劇團? | 林珮芸
  • 真跡真的重要嗎?偽畫成為拍賣市場的娛樂話題 | 林珮芸
  • 極地教我的事—視覺藝術家崔廣宇與攝影家星野道夫 | 林珮芸
  • 獨立設計師運動新浪潮- Indie Designer Movement | 林珮芸
  • 乘著科技旅行,但需要真實感動-Google Art Project | 林珮芸
  • 2012國際劇場藝術節—英國楊維克劇團【卡夫卡的猴子】 | 林珮芸
  • 婚姻中的默契與幽默--韓國愛情輕喜劇《離婚》《不離婚》 | 林珮芸
  • 透支的,還是永續的文化空間? | 林珮芸
  • 劇場版「蝸牛食堂」美味上菜—萬華劇團《幸福的味》 | 林珮芸
  • 文學劇場【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 舞蹈空間舞團 藝術總監–平珩專訪 | 林珮芸
  • 2012年全球藝術盛事—倫敦奧運藝術節 | 林珮芸
  • 創意寶盒-全球最大手工藝品市集 | 林珮芸
  • 龍騰福躍‧用藝術洗滌心靈與生活 | 林珮芸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