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審美、社會、藝術史的當代創造:2017 Formo

當代藝術,其存在構成,以19世紀觀察人類本源問題的意義生成為出發系場,關聯於藝術學的範 式語境、知覺活動、社會類域、主體作用之基本領域,以人類審美體驗為創造表現的形態功能,反映 作品發生的本體特徵、創作觀想的思維活動、空間生產的聯繫圖式等藝術語言符號置諸於社會生產場 域的哲辨關係。 而藝術史,則立肇於藝術的圖像志、風格概念、形式主義、觀念意象、抽象與表現的邏輯情境等 藝術發生的源域問題。

2017Formosa Art Fair策展主題

      關於策展,現代策展團隊一直關注展覽、陳列機能行為序度中的專題與背景、參與區域性、讀者 接受等製作單元的程序性運演、信息手段的設計傳播問題。至於審美話題,繼文藝復興時期之後,人 類社會美學思辨浪潮以來,如同西方思想家所述:一切藝術都需要一種“客觀的關係”(T·S·艾略特 語)。因而,審美概念的產生,實際訴諸於審美現象、審美觀念於審美主體、審美客體在社會學、美 學、人類學意義維度下的題材、內容的感知過程效度呈現,並且聯繫情感範疇,或感覺維度下,審美 物象的真實表現。 經過時間意味對於審美主客體期待關係的演變,以及關乎美的事物的延伸信息設計,與傳播媒介 的編寫形成水平, 2017年舉辦於台北市的Formosa Art Fair,其策展主題以“仓库型”、“饭店型”雙展 場:台北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2、3 號倉庫及誠品行旅所實施的聚焦單一藝術家創作的策展計畫,以及 溯源飯店展型博覽會:經典聚焦(Classic and Focus) 、限度探索(Up and Coming)、 未來呈現 (Limited and Unlimited)的展覽風格為主要表述概念,以台灣、香港、 日本、南韓、馬來西亞、俄 羅斯、紐約等國家畫廊為佈局藍圖,主辦單位大苑艺术负责人张学孔先生明確表示: “拥有仓库、饭 店两种类型,兼具专业展墙与时尚酒店的展览型式,才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国际艺博会。”這場展覽聚集 亞洲地區約80間知名畫廊,並且展出逾400位藝術家作品,而涵括資深藝術創作者日本蜷川實花、韓 國 Kwon Hyun Jin、中國杭春暉等繪畫創作,台灣地區約有40餘家畫廊參展,松山文創園區以香港觀 止堂、日本 Gallery Yamaguchi Kunst-bau、馬來西亞的 G13 Gallery、韓國 uJung Gallery、大象藝 術空間、伊日藝術、日本小山登美夫藝廊、尊彩藝術中心、藝境畫廊、意識畫廊、土思藝術為創作主 題性展覽單位,顯現藝術文本的互異性與個性。公共展期為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至7月2日,而在7 月1日下午舉行录像的过去x现在x未来、从艺术家数据库俯瞰国际当代艺术全景兩場專題研討性質的 藝術論壇。本屆特別的是,基於藝術欣賞與收藏行為等區域聯繫頻繁因素,本屆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與艺术品仓储公司寺田仓库(Warehouse TERRADA)合作,策辦了Art Collection Exhibition 台日藏家 收藏特展,例如:陳萬仁、丁建中、長井朋子、新三拓、梅原龍三郎、山本雄基、吉田泰一郎、張徐 展等人,有助審美意象目的之比較與啟發。

審美概念的互質場域

 

       當代關於藝術學的研究方法及探討脈絡已然趨於多變狀態,然而,以藝術的社會生產問題而述, 著名社會學家涂爾幹《社會學方法論》寫述:“我們只取一種現象,他外形已經定明了是一種公共的團 體現象之性質,且能包括凡是在他定義裡所有一切相同的現象之性質,作我們研究的對象。” 本屆位於誠品行旅的飯店展場,三個展覽區域以不同的理論方法創造作品解釋的媒介信息場域: 「Classic and Focus 經典聚焦」著重邀集各國地區重要畫廊呈現多元風格的現代及當代創作,「Up and Coming 未來呈現」 以40歲年紀以下藝術家為主力,展現藝術“使其特殊”的實驗潛力,「Limited and Unlimited 限度探索」重新探索攝影、版畫、雕塑及錄像藝術,表現不同創作文本質性的場域符碼 之關係脈絡及圖像構式的對話譜系,而藉著展覽場所的空間、位置,呈示審美感知過程中的社會習 性、美的觀念屬性、意識分析、現代性批判等種種對應議題,同時展現出共享空間結構的生動性,得 以擬仿時代的生產話語。

 

空間場所的活動關聯

        以展覽而論,時間、空間組合陳述的想像符號、擬象物質、場所展示肌理為不變的核心概念再生 模式,得以反應美國H·G·布洛克《美学新解:现代艺术哲学》所述有關“藝術的概念、意圖、意義、藝 術真實、批判的有效性“等基本問題。2017年 Formosa Art Fair展覽本體作為一種藝術的遊戲欣賞,或 審美預期的儀式形式,呈現審美意象的物態符號體系,藝術作品成為現代性概念維度下的超常之物, 反應人類對於藝術指向的轉化、過渡、融合等閾限需求。專題展覽,以其藝術品(材料、結構、方 法)聯繫範圍的效應序列,演生而為普遍有效的接受方法,以組織識別、編輯分類的信息表達、語境強調手法,體現展品事物連續的、並列的、一致的文本設計、策略演示及當中的概念關係。


其他文章
  • 〈漢文傳統的藝術發生場:台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當代藝術的文本圖像歷史:新竹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嚴靖傑《未來漂流》個展 | 雅君
  • 「成為一個地方」胡朝聰個展 | 雅君
  • 『誘返青田』,書畫光年-于右任紀念館暨書法展 | 雅君
  • 審美場域的現代發生-2017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攝影新美學:2017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李豐懋教授關於《山海經圖鑑》的神話記憶 | 雅君
  • 審美、社會、藝術史的當代創造:2017 Formo | 雅君
  • 現代事物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雅君
  • 經驗之詢度-《她說:國際女性藝術特展》 | 雅君
  • 日本國寶級動漫大師手稿特展 | 雅君
  • 時尚經典的文化符碼-“BAGISM包•当代”展 | 雅君
  • 圖式符號之境界場域:馬丁韋爾默《畫=盒》個展 | 雅君
  • 現代藝術代表:《賈科梅蒂回顧展》 | 雅君
  • 城市會展與當代藝術:2016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近現代藝術之陳列場:上海龍美術館綜合展 | 雅君
  • 當代人的生活聚場:上海西岸《音樂共和》藝術節 | 雅君
  • 空間的思維描述-《伯納德・屈米建築:概念與符號》 | 雅君
  • 文化政策:《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修訂面面觀 | 雅君
  • 閒言碎語 張奕滿 | 雅君
  • 自滬上探索亞洲設計之變 | 雅君
  • 設計者之用心:40POSTER─賴岳興海報創作個展 | 雅君
  • 明日方舟: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 雅君
  • 法國里昂燈光節閃耀中國:上海虹橋光影裝置藝術 | 雅君
  • 光之道-李賢文水墨行旅個展 | 雅君
  • 風景自然及文明鏡界: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物質・慾望・自我:王富娘《話慾・畫意》個展 | 雅君
  • 純台味的藝術創作: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淋雨?大型互動裝置《雨屋》亞洲首展 | 雅君
  • 當代視閾的維度: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雅君
  • 圖像殿堂:《大師的微笑》歐洲版畫作品展 | 雅君
  • 影像風景:高雄市電影館之城市記敘 | 雅君
  • 上海話劇藝術打造的國際化劇場表演風格 | 雅君
  • 海派風華-上海電影博物館影像札記 | 雅君
  • 感真世界-《東方表現的龐均》亞洲巡迴展 | 雅君
  • 創作跨界的觀想對話:傅慶豊《臉譜》個展專訪 | 雅君
  • 〈福爾摩沙藝博會引領的藝術收藏時尚〉 | 雅君
  • 〈從2015文博會看台灣的創意經濟〉 | 雅君
  • 雲門劇場開幕:一個藝文環境的體驗 | 雅君
  • 美感與日用:陶瓷彩釉鶯歌燒 | 雅君
  • 當代尋蹤:上海外灘美術館寫紀 | 雅君
  • 李俊賢季後賽系列:〈港都好男兒〉專題報導 | 雅君
  • 全球華人藝術網-全方位的經營平台 | 雅君
  • 台北大稻埕的公共藝術空間 | 雅君
  • 散步路上,生活週遭的空間景觀 | 雅君
  • 發現・產業・藝術:解讀2014高雄藝博 | 雅君
  • 文創年代-參訪松山文創園區 | 雅君
  • 藝術拍賣-多維的藝術消費平台 | 雅君
  • 吳炫三狂墨黃山水墨個展:視覺的揚放與空間的境界 | 雅君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