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美感與日用:陶瓷彩釉鶯歌燒

       追溯人類器物之使用緣起,陶瓷本為陶、瓷的兩種物用材質類型,具有不一樣的物理屬性,歷史上經過了生產過程中製作技術的躍進。陶瓷產業作為新北市文化局重視,且歷年獲得發展經費的一個產業項目,在鶯歌鎮上已形成一些頗具產業規模,以及觀光旅遊、教育培訓、藝術展示等承續於傳統的文化群落,主要以三鶯陶花源、陶瓷老街、鶯歌陶瓷博物館為空間標誌,反映著這一製作產業自清代(嘉慶年間)以來的演變、發展。自2008年起,新北市政府開始推動「鶯歌燒品牌計畫」,使得這一地方性文化產業有了獨特的「鶯歌燒商標」,包括:建築、日用、陳設、衛浴、工業都是其製作的陶瓷品類。鶯歌鎮的陶瓷藝術-美感與日用功能久為人知,接著讓我們從使用機能、技法表現、市場行銷等三個方面認識鶯歌鎮上聞名中外的傳統工藝。

圖一,博物館設置燃料通道,模擬演示傳統製陶過程。〈圖/楊雅君攝於鶯歌陶瓷博物館。〉

陶瓷種種

圖二,博物館展出考古文化層之先民日用陶器。〈圖/楊雅君攝於鶯歌陶瓷博物館。〉 

 

圖三,第二屆陶藝成就獎王修功先生彩釉陶瓷作品。〈圖/楊雅君攝於鶯歌陶瓷博物館。〉

       陶瓷器物現在可概括為藝品與日用兩大類,差別在於其物件的使用功能之外,有否具備令人賞心悅目的釉彩與造型加工。鶯歌鎮上的陶瓷史最早可以溯源自清代嘉慶時期,經歷了早期家族式生產的尖山埔街階段,日治時期因日本當局實行的「工業化運動」,使得最早的廚房用具,由粗陶生產技術,轉而變成增加了工業用產品的開發。1945以後,鶯歌鎮又以豐富的窯土原料、延續演進的專業技術、便捷的輸送交通、開發的國際市場保持著全台最大的陶瓷工業區態勢,持續行銷全世界。

 

 

 

    在其器物功能的品項上,市場上歸類為:建築陶瓷、日用陶瓷、藝術陶瓷、衛生陶瓷、工業陶瓷等主要類型,陶瓷的外觀造型、圖案、色彩多視市場需求而定。鶯歌最早製造的陶瓷為日用陶瓷、衛生陶瓷,日治時期有了工業陶瓷、建築陶瓷的生產,藝術陶瓷則是1972年以後,引進了彩繪技術才開始,當時是仿中國官窯產品,1980年後,因個人工作室的流行,開始產出純創作藝品。至今,新北市、台灣皆設有相關的獎項,應該可以視作北台灣地區受到重視與廣泛推廣的製造藝術獎項,鼓勵古、今陶藝的融匯創作。一般而言,陶瓷製作經過如下過程:選土、成型、上釉、控溫,當中最值得探討的是「上釉」的步驟,決定著一個產品的美觀效果,有些圖案,例如:新北市花-山茶花,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而鶯歌鎮上的陶瓷產物則由成形技術、陶瓷釉藥、窯爐型式、產品種類都有了製程上的突破與改變。

 

 

文化空間與藝術主題

    一直以來,鶯歌鎮陶瓷藝術由其發展已久,有兩百多年歷史,其造成的文化集市與與相關空間規劃亦造成了社會廣泛的討論,主要從空間規劃、文化產業、陶瓷藝術、博物館管理的角度出發,為鶯歌鎮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文獻參考。

筆者實際走訪鶯歌鎮,想再從相關空間環境-三鶯桃花源、老街、博物館的所在位置以及扮演的產學角色做一解讀。

    據查,鶯歌鎮上有三條主要的陶瓷市場街道,分別為:文化路、尖山埔路(陶瓷老街)、重慶街,位於鎮上西南一帶,彼此鄰近,皆離鶯歌火車站不遠,步行可至,因而發揮著很好的觀光、銷售功能。而鶯歌陶瓷博物館,身為全台灣第一座,也是迄今最重要的陶瓷博物館,位於文化路上,在鎮上最南邊,離三條老街也近,其建館之時便有完整規劃的發展案程,兼具典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等多重功能,館內教育活動持續進行,而服務對象則不分年幼老少、專業研習或生活陶燒,另一部分,陶博館的主題展覽分成常設展與特展兩類,本期的第二屆新北市藝術成就獎,其展出的彩釉陶器,表現著王修功先生創造的「高溫多彩釉」,彩色明亮、色澤柔美,特別的是,擅長以擴散、流動、疊加的釉色手法顯現作品的彩度寫意韻味,開創著陶瓷工藝的絢爛一頁,直接影響著之後興起的瓷楊窯、臺華窯等的產物風格。

鶯歌陶瓷藝品

圖四,博物館空間展間,為清代以來陶瓷彩釉之發展大觀,其屬仿古外銷陶瓷一類。〈圖/楊雅君攝於鶯歌陶瓷博物館。〉

       陶瓷的製作材料是陶土、瓷土、釉,使產品具備獨特的物性,影響著器物的肌理、質量,造型、色彩。鶯歌陶瓷藝品產出類型極為豐富,其生產物品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一定程度上度過了由日用品到藝術作品的專精化加工時期,表現在當代的,是著名店家、坊間市場展現的獨樹一幟風格,足以展現台灣區域風貌、文化精髓的圖案和彩釉式樣,上釉的方式目前有:浸泡、杓淋、描塗、噴霧、轉印等技法;至於彩繪方法,則有:釉上彩、釉下彩兩類;而藝術釉的部分,有窯變窯、結晶釉兩類手法,一種是在窯的焰火中,煙灰飛落和坯器的又產生化學變化;一種是在低溫環境中,讓釉中的鐵局部附,而產生鐵的氧化物結晶,實際的色調表現上,現今已創造出胭脂紅、青花艷、金銀彩等釉彩精華,脫離了傳統中國瓷器的青花彩、青白瓷等範圍。

圖五,王修功先生致力於陶藝多年之創新性作品,色調之調和、線條之融會為其藝術特色,傳遞一類世界相互襯補、廻融之意念〈多彩釉瓷盤、板〉。〈圖/楊雅君攝於鶯歌陶瓷博物館。〉

       關於台灣的陶藝產業,鶯歌瓷佔有極重要的位置,而在當地,其角色也早從供應物用的型態,成為文化局大力保護、推廣的藝術欣賞一環。此外,像是三鶯藝術村,就由新北市政府一手承建,投入人力、經費,在當地擺置大型陶瓷公共藝術。產業建設部分,廣為邀請了世界各地藝術家進駐,也設有陶藝教學的體驗課程,其與當地自然做結合,如今已形成了另一悠適的藝術生活景區。

圖六,博物館空間一隅,圖為陶・塑特展廣告海報。〈圖/楊雅君攝於鶯歌陶瓷博物館。〉

現代產業變化

    鶯歌陶瓷博物館之建立依賴行政當局於1989年的倡議,經由關於地方文化資產與陶瓷生活型態的完整規劃,於2000年建築完成。同一時間,陶瓷老街因位置處於鄰近,便與陶瓷博物館形成陶瓷品文化推廣、展示、銷售、體驗的多重並構的區域產業觀光生活圈。

    在過去,陶瓷日用本以適應日常生活所需而產,技術穩定之後,為了增進商業利潤,開始發展大量的瓷工藝品。台灣光復後,仿古藝術陶瓷以資金與技術的高密度經營,產出。日用、建築、裝飾與藝術等類型,遠銷國際市場,以專業藝術化的高水準馳名中外。現代陶瓷產業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1970後達到蓬勃興盛,隨之發生的經營策略為窯場生產流程的導覽透明、陶藝工作室出現、陶藝教學等新經濟型態的湧現,反映這一文化經濟層面的,是工藝產物的品牌行銷:形象、實用性、美感、收藏價值,並顯示在市場供應關係之趨勢變化上。文化產業透過形象品牌製品,將陶瓷藝品置入大眾之消費圈域,現代文創產業的發展也影響著人們對於生活藝術化的重視,當然包含傳統藝術之再創造,物質文明在現代科技的運作助力下,有了漸趨精緻化的藝術進入日常生活的點綴契機。同時,這也因應社會各界對於陶瓷的需求使用,進而促進製作、產銷的環線發展關聯。

 

 

 

參考來源

http://www.ceramics.ntpc.gov.tw/zh-tw/Home.ycm鶯歌陶瓷博物館

http://www.ceramics.ntpc.gov.tw/zh-tw/Visiting/Guide_2_1.html三鶯藝術村

http://www.culture.ntpc.gov.tw/Default.aspx新北市文化局

http://239.tw.tranews.com/images/Web/0011001_61_Map.gif鶯歌鎮地圖連結

http://exhibition.ceramics.ntpc.gov.tw/yinggewares/index_2.html鶯歌燒計畫專頁


其他文章
  • 〈漢文傳統的藝術發生場:台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當代藝術的文本圖像歷史:新竹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嚴靖傑《未來漂流》個展 | 雅君
  • 「成為一個地方」胡朝聰個展 | 雅君
  • 『誘返青田』,書畫光年-于右任紀念館暨書法展 | 雅君
  • 審美場域的現代發生-2017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攝影新美學:2017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李豐懋教授關於《山海經圖鑑》的神話記憶 | 雅君
  • 審美、社會、藝術史的當代創造:2017 Formo | 雅君
  • 現代事物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雅君
  • 經驗之詢度-《她說:國際女性藝術特展》 | 雅君
  • 日本國寶級動漫大師手稿特展 | 雅君
  • 時尚經典的文化符碼-“BAGISM包•当代”展 | 雅君
  • 圖式符號之境界場域:馬丁韋爾默《畫=盒》個展 | 雅君
  • 現代藝術代表:《賈科梅蒂回顧展》 | 雅君
  • 城市會展與當代藝術:2016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近現代藝術之陳列場:上海龍美術館綜合展 | 雅君
  • 當代人的生活聚場:上海西岸《音樂共和》藝術節 | 雅君
  • 空間的思維描述-《伯納德・屈米建築:概念與符號》 | 雅君
  • 文化政策:《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修訂面面觀 | 雅君
  • 閒言碎語 張奕滿 | 雅君
  • 自滬上探索亞洲設計之變 | 雅君
  • 設計者之用心:40POSTER─賴岳興海報創作個展 | 雅君
  • 明日方舟: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 雅君
  • 法國里昂燈光節閃耀中國:上海虹橋光影裝置藝術 | 雅君
  • 光之道-李賢文水墨行旅個展 | 雅君
  • 風景自然及文明鏡界: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物質・慾望・自我:王富娘《話慾・畫意》個展 | 雅君
  • 純台味的藝術創作: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淋雨?大型互動裝置《雨屋》亞洲首展 | 雅君
  • 當代視閾的維度: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雅君
  • 圖像殿堂:《大師的微笑》歐洲版畫作品展 | 雅君
  • 影像風景:高雄市電影館之城市記敘 | 雅君
  • 上海話劇藝術打造的國際化劇場表演風格 | 雅君
  • 海派風華-上海電影博物館影像札記 | 雅君
  • 感真世界-《東方表現的龐均》亞洲巡迴展 | 雅君
  • 創作跨界的觀想對話:傅慶豊《臉譜》個展專訪 | 雅君
  • 〈福爾摩沙藝博會引領的藝術收藏時尚〉 | 雅君
  • 〈從2015文博會看台灣的創意經濟〉 | 雅君
  • 雲門劇場開幕:一個藝文環境的體驗 | 雅君
  • 美感與日用:陶瓷彩釉鶯歌燒 | 雅君
  • 當代尋蹤:上海外灘美術館寫紀 | 雅君
  • 李俊賢季後賽系列:〈港都好男兒〉專題報導 | 雅君
  • 全球華人藝術網-全方位的經營平台 | 雅君
  • 台北大稻埕的公共藝術空間 | 雅君
  • 散步路上,生活週遭的空間景觀 | 雅君
  • 發現・產業・藝術:解讀2014高雄藝博 | 雅君
  • 文創年代-參訪松山文創園區 | 雅君
  • 藝術拍賣-多維的藝術消費平台 | 雅君
  • 吳炫三狂墨黃山水墨個展:視覺的揚放與空間的境界 | 雅君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