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時尚經典的文化符碼-“BAGISM包•当代”展

        近現代,以致於當代世界的時尚工藝,源於歐洲手工藝的歷史積澱,介於人類生活審美與藝術美學的維度之間,在當代文化生產的脈絡機制中,基於如包袋一類物品之於人類的生活場所適應需求,使其物用製品的模式規律、符號言說、藝術表現,與關係產業的文化經濟結構特徵息息相關。實際論之,是以其形狀、材質、裝飾、紋案、顏色作為時尚及社會風潮聯繫的創造性展演符號使用物件,若置於特定社會語境,這類功能客體則具有文化敘事、個人叙述型式的審美意象感知效果。

       圖一,展覽手稿:《BAGISM包•当代”展》。〈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k11購物中心。〉

BAGISM当代

圖二,于吉《石肉-零件#2》,2015年。〈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k11購物中心。〉

        關於時尚工藝,其作為實現個體經濟條件下的藝術產品,對於人類的心靈審美、消費使用皆具有一定的意義顯現式度,這類物品與藝術生產的物質屬性及設計美學等商品的配置規律範疇相聯結。而“BAGISM包•当代”展於2016年7月至10月,在稟持藝術、人文、自然發展模式互相結合的上海k11購物中心舉行經典包袋及當代藝術的創造肌理跨界整合的年度大展,有效傳達文化消費及藝術場域之間存在的資源、行為、工具理性辯證關係。

        至於上述層面,展覽由包袋實體物品出發,以具有文化符號呈現意義的時尚藝術品:跨越400年歷史300多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包袋用品,在現場構成為圖式形象的時空經驗體系,而得以具現特定時空觀念中的藝術情景模式。本場展覽,主辦方邀請了法国策展人伊丽莎白•阿祖莱(Elisabeth Azoulay)女士、青年策展人刘品毓小姐联合策展,同时請国内知名时尚主编及策展人叶晓薇女士担任策展顾问之際,以歷史、女性解放、名人、藝術為重要議題,集列了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丽使用的Herms原版包袋、Coco Chanel亲手设计的包袋、简•铂金Jane Birkin的原版包袋、时尚传奇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与伊夫圣罗兰Yves-Saint-Laurent的私人手包、著名影星刘嘉玲Carina Lau的私人收藏化妝包。因此,這些經典包袋,在藝術文本的闡述意義上,同樣構成了生產的範式符號系統,以審美時尚體現審美經驗的遞嬗過程,同時完構由美學、經濟配置生產達成的審美對象組織再現的藝術現象客體之具現意義創造,得以反映某些城市景觀、隱喻圖景及由人文風物傳遞的文化性公共場域。

 

 

圖三,影視明星劉嘉玲小姐私人收藏LV品牌化妝包袋。〈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k11購物中心。〉

 

時尚展示之生成場域

 

       關於“時尚”,與人類社會的文明制度及文化結構相關,《時尚的哲學》一書將其與感覺社會學、交際社會學、飲食社會學、空間社會學、宗教社會學等範疇共同編列章節,時尚包袋在此作為物質實體形成概念的場域中佈置,以整體集置模式展現“流行”這一社會價值範疇的意義形象。而〈審美時尚範疇論〉將其動態演變表現過程劃分為:时兴(trend)->时髦(fad)->时尚(fashion)->时宜(vogue)->时狂(craze),現場展覽,在一些具有歷史表徵意義的特殊包袋之外,還透過LV、CHANEL等國際工藝時尚品牌符號塑造人們的心理及實踐行為意向,處於某些時空類型,以具有認知本質、媒介因素的使用設定、社群關係言語活動,而以表達具有社群互惠作用的身份符號描述,是由時尚編碼之意指傳達人類社會的對話位置等。

 

 

 

圖四,展覽現場可見品牌圖案式樣繁複的現代設計包袋款式。〈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k11購物中心。〉

 

審美:流行風潮及象徵符碼

 

    時尚審美,一直以來與藝術生產、商品類屬的設計美學相關,時尚包袋作為人類文明進程的生活意義的指代本體,具有感官意味形式的具現作用,以其藝術美學的設計特徵表達包袋這一物質形式的信號指示概念,一些源於歐洲古老工藝品牌則使其經典款式的圖像元素,其中因為人類的使用與滿足而顯示的持續性存在,而普遍具有審美的象徵功能。關於人類與藝術生產的環境經驗關係,據法國思想家皮埃爾・羅吉《符號學概論》,物質生產實體的符號系統又可歸分為:任意、同系、類比,在當今審美經驗與生活藝術緊密聯結、變化創造的文化符號體系中,實現形象美感的文化傳播功能。

 

 

 

圖五,現代造型設計包袋款。〈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k11購物中心展覽現場。〉


其他文章
  • 〈漢文傳統的藝術發生場:台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當代藝術的文本圖像歷史:新竹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嚴靖傑《未來漂流》個展 | 雅君
  • 「成為一個地方」胡朝聰個展 | 雅君
  • 『誘返青田』,書畫光年-于右任紀念館暨書法展 | 雅君
  • 審美場域的現代發生-2017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攝影新美學:2017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李豐懋教授關於《山海經圖鑑》的神話記憶 | 雅君
  • 審美、社會、藝術史的當代創造:2017 Formo | 雅君
  • 現代事物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雅君
  • 經驗之詢度-《她說:國際女性藝術特展》 | 雅君
  • 日本國寶級動漫大師手稿特展 | 雅君
  • 時尚經典的文化符碼-“BAGISM包•当代”展 | 雅君
  • 圖式符號之境界場域:馬丁韋爾默《畫=盒》個展 | 雅君
  • 現代藝術代表:《賈科梅蒂回顧展》 | 雅君
  • 城市會展與當代藝術:2016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近現代藝術之陳列場:上海龍美術館綜合展 | 雅君
  • 當代人的生活聚場:上海西岸《音樂共和》藝術節 | 雅君
  • 空間的思維描述-《伯納德・屈米建築:概念與符號》 | 雅君
  • 文化政策:《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修訂面面觀 | 雅君
  • 閒言碎語 張奕滿 | 雅君
  • 自滬上探索亞洲設計之變 | 雅君
  • 設計者之用心:40POSTER─賴岳興海報創作個展 | 雅君
  • 明日方舟: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 雅君
  • 法國里昂燈光節閃耀中國:上海虹橋光影裝置藝術 | 雅君
  • 光之道-李賢文水墨行旅個展 | 雅君
  • 風景自然及文明鏡界: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物質・慾望・自我:王富娘《話慾・畫意》個展 | 雅君
  • 純台味的藝術創作: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淋雨?大型互動裝置《雨屋》亞洲首展 | 雅君
  • 當代視閾的維度: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雅君
  • 圖像殿堂:《大師的微笑》歐洲版畫作品展 | 雅君
  • 影像風景:高雄市電影館之城市記敘 | 雅君
  • 上海話劇藝術打造的國際化劇場表演風格 | 雅君
  • 海派風華-上海電影博物館影像札記 | 雅君
  • 感真世界-《東方表現的龐均》亞洲巡迴展 | 雅君
  • 創作跨界的觀想對話:傅慶豊《臉譜》個展專訪 | 雅君
  • 〈福爾摩沙藝博會引領的藝術收藏時尚〉 | 雅君
  • 〈從2015文博會看台灣的創意經濟〉 | 雅君
  • 雲門劇場開幕:一個藝文環境的體驗 | 雅君
  • 美感與日用:陶瓷彩釉鶯歌燒 | 雅君
  • 當代尋蹤:上海外灘美術館寫紀 | 雅君
  • 李俊賢季後賽系列:〈港都好男兒〉專題報導 | 雅君
  • 全球華人藝術網-全方位的經營平台 | 雅君
  • 台北大稻埕的公共藝術空間 | 雅君
  • 散步路上,生活週遭的空間景觀 | 雅君
  • 發現・產業・藝術:解讀2014高雄藝博 | 雅君
  • 文創年代-參訪松山文創園區 | 雅君
  • 藝術拍賣-多維的藝術消費平台 | 雅君
  • 吳炫三狂墨黃山水墨個展:視覺的揚放與空間的境界 | 雅君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