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純台味的藝術創作: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文/楊雅君

    每個年度,台北市的博覽會總為觀眾捎來年月顯現變化的藝術創造趨勢,引領台灣的藝術潮流。2015年10月23至10月25日,繼享有盛名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新藝術博覽會之後,台灣國際當代藝術家協會,基於以藝術家為中心、回歸藝術本質、結合慈善公益的策展理念,將藝術創作、篩選策展的視閾做了創新,從典型性邁向普遍性,引領本土藝術家重新觀察生活的事物,諸如:蚵仔、麵線、瓷碗、港灣、廟宇、街巷、動植物、稻田農人,都是本場展覽呈現的景物特色。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Masters:2015:10:30:20151030-161128:P1020033.JPG

圖一、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入場處。〈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舉辦緣起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Previews:2015:10:30:20151030-161128:4qNOl+xJSM+4GLxV9JBF6Q:P1020058.jpg

圖二、上幅作品為林玟慧〈馨香〉,下幅為〈音域孕育〉。〈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是由藝術總監李善單教授策劃,開啟了創新的策展機制,全場首先於9月8日起至10月15日止,在得藝美術館進行實體預展與預購,位置處於台北市松山區三民路168號1樓,開拓了參展藝術家作品曝光、宣傳及成交的機會,並於10月23日至25日,透過首創美術館與網路雙預展及預售的模式,帶領這些創作媒材豐富的藝術品,創造藝博會的全新局面,並以“概念美術館”為未來發展期許,希望透過肯定本土藝術家而推廣其創作,將台灣本土藝術家推向大型的展示舞台,而至國際。

    博覽會位置設於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中4B處,匯集147位藝術家、展出668件,以油畫、壓克力、複合媒材、雕塑、水彩、水墨、版畫等為媒材,每件作品都由李善單教授親自挑選,具有一定水準。在經營指標方面,主辦單位推行「輕鬆買、輕鬆收藏」的策略,以吸引首購族參與,全場累計共有14位新生代藝術家完售,而實行的新型機制:展前網路預購,於 7/1 早上10:00 正式開賣,則有助於開發新藏家。今年首度舉行的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官方網站,用了大篇幅報導相關的策展制度及舉行實況,其以「每個努力的人,都應該有一個舞台的機會」為原則,訂立了:1.不用展位費,售出作品藝術家拿70%。2.作品尺寸任何一邊不得大於100公分。3.作品價格皆限15萬台幣以下;4.禁止打折,自己確定好價格。5.居住海外的台灣人,居住台灣的外國人也可參加。6.本藝博會不接受易碎作品,例如:陶、瓷、琉璃、水晶等類型。7.Sorry~不接受10版以上版畫,最好在5版內。8、額滿截止,明年再來,以上的展出規定。在提供藝術品展出的便捷機制之外,以審美經驗而言,還實現了藝術向日常生活的回歸。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Previews:2015:10:30:20151030-161128:l5pA1YYWQrab%spil68bNw:P1020044.jpg

圖三、上幅作品為林維新〈砧板上的魚 靜默〉,下幅為〈生命中的樂章〉。〈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輕鬆」創作的生活題材

    打著「輕鬆買、輕鬆收藏、作品好掛」策展主軸的ART easy台灣藝術博覽會,作品創作的題材多半來自於生活物象的捕捉描繪,而這必須來自藝術家對於生活景象的細微觀察,才能以創作傳達一幅幅細膩動人的精彩畫面。全場展覽以「輕鬆」為主調,主辦單位為藝術創作者定製出最有利的參展條件,最初即以居住於台灣的外國人、海內外藝術家為號召,並吸引德國毛育恩、香港鮑慧修、日本宮原千佳子,以及國內知名藝術家曹光甫、張榮凱等人一起參與,在以多元、包容、新變為城市文化發展價值取向的台北,時興以藝術品展現個人居家風格,「輕鬆」的展覽概念有較多機會能反映人類發生於生活中的情感、經驗,包括:環境關懷、生活感知、身心關切,許多創作畫面的主題呈現因而明確,且仍舊富於涵義。就某個層面而言,其表現的應為藝術創作者透過繪畫來實現,關於自我認知的尋求,而透過自然、某個熟悉的舊場景,達成和諧的對話及源自生活藝術的自我接受。

       本場展覽,作品著重以親民的價格吸引一般民眾參與收藏,除了推出網路預購模式之外,值得關注的是,首度展出的藝術家佔據不小比例,例如:撒貞明、陳柏廷、葉柏昱、李天忻、萬惠華、徐培剛、張喜、陳胤蓉等都是參展新鮮人,而多以溫馨的動物題材為主,作品顯得饒富趣味。在參觀民眾部分,展覽吸引了更多的日本,韓國等外國觀光客,以及台灣本地的年輕學子們,一起進場參觀。至於藝術品銷售部分,一共有14為藝術家:撒貞明、劉韋岑、宮原千佳子、蔡譯德、張詠晴、陳柏廷、洪美倫、顏昱齊、陳胤蓉、林志瑜、陳誼欣、萬惠華、林峻宇、何晨瑛等人完售。以上種種系統化安排、展場規劃的貼心設計、民眾參與的踴躍、銷售熱潮,替台灣藝術領域注入新鮮活力,未來可望激起民間有潛力的藝術家的參展熱情。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Previews:2015:10:30:20151030-161128:rHiSjuMGQ067Bo2P924UFQ:P1020063.jpg

圖四、廖美蘭〈最初〉。〈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純台味的藝術表現

    誠如主辦單位所說,展覽是以實驗式的包容併陳的經營模式運作,但是,既以「純台味」為策展中心概念,藝術作品展現的就可預見,普遍為台灣本地的風土人情、城鄉風貌,此為對在地藝術的肯定,而展覽也以「亞洲最具特色藝術平台」做期許,為台灣藝術打開新局。然而,所謂純台味的藝術表現值得玩味,綜觀全展,諸如:米凱莉「我的蝸居時代」、陳美華〈東港的豐收〉、陳惠卿〈哈瑪星港俯瞰旗津〉、廖美蘭〈最初〉、韋啟義〈春江水暖〉都以熟悉的風景描繪,形成引起民眾心弦迴盪的、熟悉的原型意象,傳達台灣社會環境中審美日常生活化經驗。另一方面,諸如:涂鈞築〈與記憶和解〉、〈為什麼而失去什麼〉、林玟慧〈音域孕育〉、〈馨香〉、張凱洋〈浮夢〉、〈春雷〉等作品都以帶有後現代意味的現象性質美感,傳達審美泛化的繪畫語彙組成,其為生活之擬像,傳達人類之深層意識心理、感覺狀態,也以全幅畫面呈現當前生存之環境本質。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Previews:2015:10:30:20151030-161128:PBuaYmi2SyuCTjAiznDp0w:P1020080.jpg

圖五、上幅作品為劉得興〈山情〉,下幅為〈台中大甲鎮瀾宮之美〉。〈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其他文章
  • 〈漢文傳統的藝術發生場:台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當代藝術的文本圖像歷史:新竹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嚴靖傑《未來漂流》個展 | 雅君
  • 「成為一個地方」胡朝聰個展 | 雅君
  • 『誘返青田』,書畫光年-于右任紀念館暨書法展 | 雅君
  • 審美場域的現代發生-2017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攝影新美學:2017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李豐懋教授關於《山海經圖鑑》的神話記憶 | 雅君
  • 審美、社會、藝術史的當代創造:2017 Formo | 雅君
  • 現代事物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雅君
  • 經驗之詢度-《她說:國際女性藝術特展》 | 雅君
  • 日本國寶級動漫大師手稿特展 | 雅君
  • 時尚經典的文化符碼-“BAGISM包•当代”展 | 雅君
  • 圖式符號之境界場域:馬丁韋爾默《畫=盒》個展 | 雅君
  • 現代藝術代表:《賈科梅蒂回顧展》 | 雅君
  • 城市會展與當代藝術:2016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近現代藝術之陳列場:上海龍美術館綜合展 | 雅君
  • 當代人的生活聚場:上海西岸《音樂共和》藝術節 | 雅君
  • 空間的思維描述-《伯納德・屈米建築:概念與符號》 | 雅君
  • 文化政策:《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修訂面面觀 | 雅君
  • 閒言碎語 張奕滿 | 雅君
  • 自滬上探索亞洲設計之變 | 雅君
  • 設計者之用心:40POSTER─賴岳興海報創作個展 | 雅君
  • 明日方舟: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 雅君
  • 法國里昂燈光節閃耀中國:上海虹橋光影裝置藝術 | 雅君
  • 光之道-李賢文水墨行旅個展 | 雅君
  • 風景自然及文明鏡界: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物質・慾望・自我:王富娘《話慾・畫意》個展 | 雅君
  • 純台味的藝術創作: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淋雨?大型互動裝置《雨屋》亞洲首展 | 雅君
  • 當代視閾的維度: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雅君
  • 圖像殿堂:《大師的微笑》歐洲版畫作品展 | 雅君
  • 影像風景:高雄市電影館之城市記敘 | 雅君
  • 上海話劇藝術打造的國際化劇場表演風格 | 雅君
  • 海派風華-上海電影博物館影像札記 | 雅君
  • 感真世界-《東方表現的龐均》亞洲巡迴展 | 雅君
  • 創作跨界的觀想對話:傅慶豊《臉譜》個展專訪 | 雅君
  • 〈福爾摩沙藝博會引領的藝術收藏時尚〉 | 雅君
  • 〈從2015文博會看台灣的創意經濟〉 | 雅君
  • 雲門劇場開幕:一個藝文環境的體驗 | 雅君
  • 美感與日用:陶瓷彩釉鶯歌燒 | 雅君
  • 當代尋蹤:上海外灘美術館寫紀 | 雅君
  • 李俊賢季後賽系列:〈港都好男兒〉專題報導 | 雅君
  • 全球華人藝術網-全方位的經營平台 | 雅君
  • 台北大稻埕的公共藝術空間 | 雅君
  • 散步路上,生活週遭的空間景觀 | 雅君
  • 發現・產業・藝術:解讀2014高雄藝博 | 雅君
  • 文創年代-參訪松山文創園區 | 雅君
  • 藝術拍賣-多維的藝術消費平台 | 雅君
  • 吳炫三狂墨黃山水墨個展:視覺的揚放與空間的境界 | 雅君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