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下)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下)

 

                     文創產業來自一群寄生蟲

 

          在看過韓國文創用戲劇做為實質發展的目標,日本用動漫做為國本,印度想用電影來取代好萊塢後,我們也期待文創產業,有一個實質性的發展方向,而不是只會蓋一些建築物,或在舊築物裏做一些展出就叫文創產業。

        我們從文建會期待到文化部,沒想到文建會在臨別秋波上給了我們一個大禮物,這大禮就是把這麼大筆的資金,委託給十二家創投公司。

        這個「大禮物」讓我想到張大春說的話「台灣的文創產業來自一群寄生蟲」,他說這群「惡性腫瘤」、「詐騙集團」,他們的興趣和職責,就是媒合政商資源,看起來充其量不過就是一種兼領經紀人和營銷者身分的幫閒份子。

       張大春這話講下去,很多人聽了刺耳,所以有關張大春這篇文章的東西及相關的資料,現都已被刪掉,雖然是被刪掉,但還是被有心人士留下記錄。

       回思張大春的話,再對照我們文建會的「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方案」中的第三條「受委託之專業管理公司,應符合下列資格」裏的第四款

      (四)屬僅投資文化創意產業之創業投資事業者:
    1. 依公司法設立登記之創業投資公司或創業投資管理顧問公司。
    2. 實收資本額規定同第一款。
    3. 專職投資人員五人以上,且至少需有二名專職投資人員各具備三年
以上文化創意產業之經營或投資經驗。

       這方案的前三項受委託之專業管理公司,都必須要滿兩年以上的資格,唯獨第四條無這要求,所以十二家恰巧有六家都是趕在「剛剛好」時間設立,也「恰恰好」對文創產業有「興趣」起來,過去這些大企業,很少聽到對文創這塊有參予,所以實在不知是喜還是悲。

       文建會的「貼心」叫企業感動,但這不就是擺明開小門讓人進去?遺憾是這不是普通小門,這是一個國家未來重要的文創發展,對一個國家級的單位可以如此「了解民心」,我們只能說「唉!

       文建會的回眸一笑,讓許多的文創者就必須看創投公司的臉色,文創者本來就臉薄,現可能更是縮在一起,不知道這就是他們想看想要的嗎?

 

                   文化部應思考文創的方向

           文化部接下文建會留下來的燙手山竽,我們看得出來龍部長也是滿頭包,她自然是責無旁貸要概括承受,我們希望部長更因此能深入底層文創。

        「花漾」的前因雖跟文化部沒關,但後果就是新的文化部負責了,「花漾」的賣座不好,必有其原因,在網路上我們看到許多觀看後的反應,就是劇情沒創意,再加演員演技磨練不足,因此戲劇的張力無法出現。

       電影是必須集合許多人的經驗及智慧才能完美呈現,不是坐在冷氣間發號施令就可以達到的,所以同樣是電影,最近上演的「大尾鱸鰻」,上映兩星期,全台就已經衝出1.5億的好業績,這不是看電影人的大小眼,而是所拍的東西讓人想不想看。

        文化部掌管所有文化事宜,他們想面面俱到,怎奈就是無法面面俱到,這本來就是一個無法滿足所有人需求的東西,也因此每個國家會因自己的文化及背景,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文創產業,也因此看到電影必定會想到「好萊塢」,想到時裝自然就是「巴黎」,這是一個深入全球民心的一種想法,美國有錢有勢也沒有辦法發展成為十項全能。

       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全球賣坐超過一百五十億台幣,這數字還沒有結束,台灣最近幾年賣得最好的是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總收入加起來八億多,這兩者是無法比,所以台灣要在電影市場上有所表現不是容易,雖然我們的電影會得到一些獎,但那只是偶爾,我們並不能因為這偶爾,就把全部精神放進去。

        電影不是台灣的強項,能讓台灣文化能見度提高的是據有本土文化色彩的東西,現在世界一家親,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各國本土性的東西,我們很多東西都爭不過人,為何硬是要往哪擠?

       那些「剛好有興趣」的創投公司是利益性的單位,那邊有好處往哪邊走,那邊有利益就往哪邊去,他們沒有時間或等待去栽培文創者,所以,我們的文創產業一旦沒有利益可圖時,換句話說,如果政府把錢收回去,不知道他們還喜不喜歡?

 

                  本土文化的發揚才是無法被取代的

  

         台灣本土文化不管是「歌仔戲」、「布袋戲」,或者其他如「陣頭」,都還保存傳統的精髓,這些東西是大陸方面無法取代的,文化沒有分高級低級,文化沒有分東方與西方,文化沒有分階級,它只有一個,就是大家喜歡。

        過去強人時代,台灣的本土文化被壓抑起來,現強人時代已經過去了,該是回頭看看自己有什麼東西,而不是做一些我們永遠掛車尾的文創計畫。

        文創的培植本來就是多面的,能不能在自身文化裏找出自己的特色才是在上位者的本事,台灣本身受限很多,我們的電影拍出來的作品,往往是小品,小品的市場有限,因此終究會回到瓶頸,我們的瓶頸在於無好的編劇、好的腳本,如果又不願從基礎培養,最後依舊是惡行循環。

        後宮甄嬛傳裏,甄嬛說:「容不容的下是娘娘的氣度,能不能讓娘娘容的下,是嬪妾的本事。」在這全球大環境裏,我們自身的文創產業能不能被天下人接受,是我們全台灣人必須共同付出的本事,而能不能讓台灣本土文化抬頭,則是上位者的氣度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取自網路                                                                                     電影 大尾鱸鰻---取自網路

 

 

                                                               

                                                                                                                                                           導演李安----取自網路

                國片票房紀錄 --- 思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電影 大尾鱸鰻---取自網路 

 

 

  


其他文章
  • 林正儀的世界故宮 | 葉瑞珠
  • 從杜象的「噴泉」看百年後的「達達」 | 葉瑞珠
  • 從消失的白皮書看新政府的文化政策 | 葉瑞珠
  • 政策下的文創產值與價值 | 葉瑞珠
  • 從奇美「繆斯」談典藏的價值 | 葉瑞珠
  • 藝術生活的素養不在人民而是政策 | 葉瑞珠
  • 只能意會的「前衛藝術」 | 葉瑞珠
  • 【啄木鳥合唱團】唱給您聽 | 葉瑞珠
  • 金融風暴下仍在夯的藝術投資 | 葉瑞珠
  • 從「綜藝節目」談文化部的態度 | 葉瑞珠
  • 邊緣下的台灣藝術拍賣市場 | 葉瑞珠
  • 全球化下的台灣當代藝術 | 葉瑞珠
  • 科技與藝術結合下的新視覺 | 葉瑞珠
  • 春水吹皺的拍賣市場 | 葉瑞珠
  • 被體檢的文化部 | 葉瑞珠
  • 從台北藝博覽會看藝術家 | 葉瑞珠
  • 從台灣文博會看背後現象 | 葉瑞珠
  • 經濟發展下古蹟的命運 | 葉瑞珠
  • 藝術產業下的名古屋城到鹿港龍山寺 | 葉瑞珠
  • 文創興起下城市的再造價值 | 葉瑞珠
  • 從周董的婚禮談「台北機廠」 | 葉瑞珠
  • 從國寶賴碧霞談「傳統藝術」現代意義與價值 | 葉瑞珠
  • 從台中歌劇院談文化政策 | 葉瑞珠
  • 突破框架的創造,談2014台灣的設計師展 | 葉瑞珠
  • 迪士尼到霍夫曼─談「自創」的價值 | 葉瑞珠
  • 從「博物館法」草案,談博物館的商機 | 葉瑞珠
  • 台灣文創的產業路在何方? | 葉瑞珠
  • 從「產業的群架學」談文創的生存契機 | 葉瑞珠
  • 從「金城武樹」看文創帶動的城市行銷 | 葉瑞珠
  • 翻滾吧!台灣的「三金」 | 葉瑞珠
  • 從CERN藝術家的駐村 談「第三種文化」 | 葉瑞珠
  • 從「來自星星的你」看文創可創造的產值 | 葉瑞珠
  • 從顏水龍的「水牛圖」看文化遺產的保存 | 葉瑞珠
  • 「文化創意產業」談「金融挺創意產業」計劃 | 葉瑞珠
  • 從「TEA/超級關係」到【科技藝術】的灰皮書 | 葉瑞珠
  • 文化部這一年做了啥事? | 葉瑞珠
  • 李安是「台灣之光」還是「電影的罪人」? | 葉瑞珠
  • 台灣電影的現象 | 葉瑞珠
  • 「我是歌手」熱,談電視的產業發展 | 葉瑞珠
  • 文創產業是國家的金磚 | 葉瑞珠
  •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下) | 葉瑞珠
  •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上) | 葉瑞珠
  • 文化國是論壇------- 藝術家要未來 | 葉瑞珠
  • 「藝術銀行」系列探討---「藝術銀行」的人才培訓 | 葉瑞珠
  • 「藝術銀行」系列探討---【藝術銀行】的制度建立 | 葉瑞珠
  • 台灣也有「藝術銀行」 | 葉瑞珠
  • 從「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展」談武丁是什麼樣的王 | 葉瑞珠
  • 舞蹈家許芳宜「生身不息」的演出 | 葉瑞珠
  • 現代怪獸--- 台北雙年展 | 葉瑞珠
  • 台灣設計師的藍海戰場? | 葉瑞珠
  • 從「孫悟空」和「唐老鴨」看文創產業 | 葉瑞珠
  •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葉瑞珠
  • 漫畫博覽會上看見臺灣錢景 | 葉瑞珠
  • 從兩億到三千萬到一百萬 | 葉瑞珠
  • 「非形之形」----真難懂的抽象藝術 | 葉瑞珠
  • 韓國人無恥修改歷史,我們敢嗎? | 葉瑞珠
  • 從「西田社」布袋戲看文化的「軟實力」 | 葉瑞珠
  • 從【豔陽下的陳澄波】展 看畫的【金錢價值】 | 葉瑞珠
  • 【有史以來最驚人的表演】-----謝春德的【春德的盛宴】 | 葉瑞珠
  • 淺談禾劇場的七種靜默實驗室的【懶惰】篇(下) | 葉瑞珠
  • 淺談禾劇場的七種靜默實驗室的【懶惰】篇(上) | 葉瑞珠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