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台灣電影的現象

 

                                     台灣電影的現象

 

                                                         脫節的電影法        

         龍應台日前說現行「電影法」跟社會嚴重脫節,將全面修法,凡是被當作國家控制工具的關卡,會全面廢除,因此,未來文化部擬刪除的電影法條文共十一條。   

        現行電影法是民國七十二年制訂的,到現在整整超過三十年,這三十年台灣的社會已經起了大變革,如今文化部想到要修法,這是龍應台上任來給電影文化最大的禮。

        文化部會想到修法,這跟近幾年電影熱有極大的關係,而立院也願意共同配合,無疑也是看到電影帶來的市場風潮,修法雖然有點慢,但終究是有行動,所以雖然不是很滿意,但總比被擱置好。

       台灣的電影像洗三溫暖一樣,一下熱,一下冷,而現在是回到熱的那一面,所以把「電影法」拿出來重新審視,是非常切合時宜,否則我們電影熱又會被法規給澆熄,萬一被澆熄不知又要等幾十年才能復原。

                                                                               台灣電影的熱

         台灣電影的發展,未來能不能走出自己的格局,這當然要看自己的努力,只是在努力走向國際市場前,功課必須先做,做電影的人應該都了解,不是每個市場的需求都相同,因此投其市場的所好,才能在那個市場建立自己的地位,所以不管我們拍商業電影或是藝術電影,我們要知道自己該往哪個市場去,這樣我們才能讓台灣電影邁向國際。

        所有的電影都面臨藝術與商業之間的挑戰,台灣電影也不例外,只是在經歷這兩者之間時,卻讓台灣的電影龜縮了幾十年,也因此讓台灣電影市場靜置了很久,直到二00八年「海角七號」,讓我們又重新回到電影院。

      隨著「海角七號」熱賣,接著「囧男孩」、「九降風」、「花吃了那女孩」,都是賣座不錯,繼而二0一0 年的「艋舺」,二0一一年的「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二0一二年「陣頭」、「愛」、「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 ,及今年二0一三年「大尾鱸鰻」都是台灣破億影片,這讓台灣電影出現了「國片熱潮」,因此去年及今年在春節檔期,竟然有好幾部國片同時上檔,這對一向在春節放外片市場的台灣電影來說,是一種鼓勵與刺激。

 

                                                               必須面對的問題

        台灣電影一直都有一群默默努力的電影工作者在支撐,這是台灣電影的驕傲,也是台灣電影能夠重燃起希望不可缺少的推手,台灣電影目前是處在一片熱潮中,這熱潮雖讓我們看到電影的未來,但也同時看到一些隱憂,我們不希望這些現象影響到台灣的電影的軟實力,然如果現象不去面對,這勢必在未來又會掀起一翻浪潮,這浪潮是讓電影再縮回去?還是再次出發?不得而知,但問題存在,終究是一個瘤。

        台灣電影熱後,首先看到的是資金問題,我們的電影無法像美國電影一樣有大筆資金,往往是靠政府的「輔導金」過活,這「輔導金」對已成名的導演來說是錦上添花,對新銳導演來說是「第一桶金」,也是他們能否找到其他投資金主的重要關鍵,所以「輔導金」是一個救命錢,然可嘆的是這急救金,卻不是很急救,因為這「輔導金」每年編列不一,而政府為讓大家能雨露均霑,所以每部片依現行制度,都分到不多,而且還分四階段審核撥款,讓電影工作者叫苦連天。

       對電影創作者來說,找錢一直是最大的問題,所以魏德聖即使是名導,拍「賽德克‧巴萊」時,團隊還是天天為三點半煩惱,因此政府的補助撥款的時間長,會讓電影創作者無法安心拍片,當然也連帶影響到創作品質。

         另「輔導金」輔導的對象,常見到相同的名字重複又重複,當然不是重複不好,而是「輔導金」的目的是甚麼?是輔導是新秀還是老將?是限本土電影還是可接受合拍片?

         如果是為新秀,就多給新秀機會,如果是推廣本土電影,那合拍就必須排除,把讓機會讓給其他人,不然在僧多粥少現象,勢必會排擠掉一些人。

        自從「海角七號」熱賣後,各地方政府就開始學會做城市宣傳,這是一個市場行銷的好方法,所以韓國不管電視電影大作城市宣傳,讓電影帶動觀光產業。

        為做好城市宣傳,地方政府極力招攬電影人過去,只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地方政府無形的干擾電影創作,就成為在招攬下的附帶條件。

        先前李安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海報出來後,因為背景看不出台中,因此讓市議員大加責罵說台中市政府五千萬花得浪費,後來此片大賣,才讓議員閉嘴。

        地方政府為績效,對招攬補助款也是有大小眼,李安獲得五千萬,朱延平的「刺陵」兩千五百萬,蔡岳勳的「痞子英雄電影版」兩千四百萬,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兩千五百萬,侯孝賢的「聶隱娘」補助兩千萬。

        地方政府有多少錢可以補助?錢都在這些名導身上,那一些待培植的新秀怎麼辦?所以補助的大小眼,勢必會影響到我們人才的問題。

        人才是慢慢培養出來的,不管是輔導金或是地方政府的補助款,都往往看不到這些人,老的人會逝去,如果新人不接手,那電影會呈現中空斷層現象,結果又是電影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電影人才的不足是台灣電影最大的殺手,這也是長期下來的問題,小野說台灣為什麼要拍電影?因為「文化解釋權很重要,」,有自己的品牌很重要,這就是那些電影人願意拚死拚活的去投入,相信文化部不會不知,只是至今看不出好的政策可以回饋那些人。

 

 

                   

                           (那些破億的電影---取自網路)                                                                                                                (台灣電影硬起來)

 

 

                                               

                  (指間的重量----取自網路)                                                                                   (夏天協奏曲 -----取自網路)

 

 

                  (國片導演的驕傲 馮凱懂了)

... 


其他文章
  • 林正儀的世界故宮 | 葉瑞珠
  • 從杜象的「噴泉」看百年後的「達達」 | 葉瑞珠
  • 從消失的白皮書看新政府的文化政策 | 葉瑞珠
  • 政策下的文創產值與價值 | 葉瑞珠
  • 從奇美「繆斯」談典藏的價值 | 葉瑞珠
  • 藝術生活的素養不在人民而是政策 | 葉瑞珠
  • 只能意會的「前衛藝術」 | 葉瑞珠
  • 【啄木鳥合唱團】唱給您聽 | 葉瑞珠
  • 金融風暴下仍在夯的藝術投資 | 葉瑞珠
  • 從「綜藝節目」談文化部的態度 | 葉瑞珠
  • 邊緣下的台灣藝術拍賣市場 | 葉瑞珠
  • 全球化下的台灣當代藝術 | 葉瑞珠
  • 科技與藝術結合下的新視覺 | 葉瑞珠
  • 春水吹皺的拍賣市場 | 葉瑞珠
  • 被體檢的文化部 | 葉瑞珠
  • 從台北藝博覽會看藝術家 | 葉瑞珠
  • 從台灣文博會看背後現象 | 葉瑞珠
  • 經濟發展下古蹟的命運 | 葉瑞珠
  • 藝術產業下的名古屋城到鹿港龍山寺 | 葉瑞珠
  • 文創興起下城市的再造價值 | 葉瑞珠
  • 從周董的婚禮談「台北機廠」 | 葉瑞珠
  • 從國寶賴碧霞談「傳統藝術」現代意義與價值 | 葉瑞珠
  • 從台中歌劇院談文化政策 | 葉瑞珠
  • 突破框架的創造,談2014台灣的設計師展 | 葉瑞珠
  • 迪士尼到霍夫曼─談「自創」的價值 | 葉瑞珠
  • 從「博物館法」草案,談博物館的商機 | 葉瑞珠
  • 台灣文創的產業路在何方? | 葉瑞珠
  • 從「產業的群架學」談文創的生存契機 | 葉瑞珠
  • 從「金城武樹」看文創帶動的城市行銷 | 葉瑞珠
  • 翻滾吧!台灣的「三金」 | 葉瑞珠
  • 從CERN藝術家的駐村 談「第三種文化」 | 葉瑞珠
  • 從「來自星星的你」看文創可創造的產值 | 葉瑞珠
  • 從顏水龍的「水牛圖」看文化遺產的保存 | 葉瑞珠
  • 「文化創意產業」談「金融挺創意產業」計劃 | 葉瑞珠
  • 從「TEA/超級關係」到【科技藝術】的灰皮書 | 葉瑞珠
  • 文化部這一年做了啥事? | 葉瑞珠
  • 李安是「台灣之光」還是「電影的罪人」? | 葉瑞珠
  • 台灣電影的現象 | 葉瑞珠
  • 「我是歌手」熱,談電視的產業發展 | 葉瑞珠
  • 文創產業是國家的金磚 | 葉瑞珠
  •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下) | 葉瑞珠
  •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上) | 葉瑞珠
  • 文化國是論壇------- 藝術家要未來 | 葉瑞珠
  • 「藝術銀行」系列探討---「藝術銀行」的人才培訓 | 葉瑞珠
  • 「藝術銀行」系列探討---【藝術銀行】的制度建立 | 葉瑞珠
  • 台灣也有「藝術銀行」 | 葉瑞珠
  • 從「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展」談武丁是什麼樣的王 | 葉瑞珠
  • 舞蹈家許芳宜「生身不息」的演出 | 葉瑞珠
  • 現代怪獸--- 台北雙年展 | 葉瑞珠
  • 台灣設計師的藍海戰場? | 葉瑞珠
  • 從「孫悟空」和「唐老鴨」看文創產業 | 葉瑞珠
  •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葉瑞珠
  • 漫畫博覽會上看見臺灣錢景 | 葉瑞珠
  • 從兩億到三千萬到一百萬 | 葉瑞珠
  • 「非形之形」----真難懂的抽象藝術 | 葉瑞珠
  • 韓國人無恥修改歷史,我們敢嗎? | 葉瑞珠
  • 從「西田社」布袋戲看文化的「軟實力」 | 葉瑞珠
  • 從【豔陽下的陳澄波】展 看畫的【金錢價值】 | 葉瑞珠
  • 【有史以來最驚人的表演】-----謝春德的【春德的盛宴】 | 葉瑞珠
  • 淺談禾劇場的七種靜默實驗室的【懶惰】篇(下) | 葉瑞珠
  • 淺談禾劇場的七種靜默實驗室的【懶惰】篇(上) | 葉瑞珠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