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文創產業是國家的金磚

                                                      文創產業是國家的金磚                                                                 

                                                                              「台灣品牌團隊計畫」 

        文化部日前公佈了「台灣品牌團隊計畫」的獎助名單,共有五個藝術表演團隊獲選。

      對這次的獎助,龍部長說:「透過文化部政策扶植,讓卓然有成的頂級藝術團隊,能在國際舞台更加發光發熱,拓展台灣文化品牌形象,台灣品牌團隊計畫是扶植政策的重要一環,具有指標意義,希望金字塔頂端的卓越級團隊,建立獨特鮮明的文化品牌,厚植國家文化軟實力,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這次獎助共一億元,獲選的團隊中,除雲門舞集獲得4000萬元經費補助外,其餘明華園、朱宗慶打擊樂團、紙風車、優人神鼓則各獲得1500萬元經費,這次較往年增加很多,對藝文團體來說,確實幫助不小。

       這次的經費是文化部成立後,另外爭取出來的,對文化部能在有限經費中,再挪出來實質的贊助對國家據有影響力的藝文團體,實在要為文化部拍拍手。

       這五個團體在國內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每個團隊都是深耕很久,各代表台灣不同的文化,當然這些團隊拿了比過去更多的補助經費,不能只有藝術創作,必定要落實贊助的意義,我們自然也會去檢驗。 

                                              「共同投資」及「委託評管」

          看到文化部省吃儉用挪出了這筆錢,真的很「感心」,這對照文建會的迴光返照,真是差異很大。

         文創法規希望用「共同投資」及「委託評管」兩種方式,結合國家及民間力量,共同發展台灣文創產業,這原本是無可厚非,但卻暗藏玄機,讓人不得不對這創投法質起疑來。

        目前已施行的「共同投資」,共投資六十億,文建會規定「投資者必須以不低於本專戶投資金額百分之三十共同投資」,政府說這至少可以引進18億民間資金投資文創產業,花六十億回收卻是這樣的數字,這不得不讓人想到韓國的「大長今」,它的全球經濟效益突破新台幣900億元以上,怎麼?我們官員的理想這麼低?胃口這麼小,但拿我們錢的時候,卻是不眨一眼。

       另外的「委託評管」,政府從2010年11月起到2020年5月,連續十年, 將三十億元分年,付費給這些管理公司「委託投資管理計畫經費」。 2011年六月二十一日,通過「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委託投資管理計畫」,政府會提撥七億七仟萬元給十二家得標公司,這十二家平均獲得六千五百萬的管理計畫經費,用來管理前面提到政府所給「共同投資」的經費。

        投資不用負擔風險?是我們財團的特權嗎?

       只是這些錢是你我辛苦掙來的血汗錢,政府卻把它以「零風險」方式,大方的拿出來給這十二家創投公司玩,並且告訴他們說,你們只要出資金百分之三十,政府就給予百分百的保障,天下竟然有這樣「好康」的事。

        這讓人想到ETC,為什麼財團總是享受到特別好的福利,而這些福利背後付出的代價,卻總是由我們善良的百姓去承擔。

        文創產業是厚植國家文化軟實力,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我們的錢卻是厚實創投公司的實力,這是哪門子的事?

                                                                        文創產業是取之不完的金磚

        英國是最早(1997年)提出「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一詞的國家, 10年後,英國文創產業已經成為僅次於金融業的第二大產業,就業人數則是第一大產業。

       韓國的前總統金泳三先生,曾說:「如果迪士尼一年的營收和IBM差不多,那我們幹嘛不全力發展影視產業呢?」經他一呼籲,韓國脫離了經濟危機。

       文化創意產業應該是深根的發展,我們應該從土生土長的原生地去發掘台灣的美,並將台灣獨有的文化,用現代的詞彙包裝整合,以新的姿態重新出發,那才是長遠之道。

       文化創意不是天馬行空,或是遙不可及的,它是真真實實的在生活裏,這次文化部遴選的五個對象,就是真實在自己土地上發展出來的,因為是自己土地生出來的,所以它知道什麼是「台灣味」,一個知道自己的味道的人,就是最好的發揚者。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他把全球化劃為三個階段:「全球化1.0時代」,發生在1492年到1800年,主要推動力量是國家與政府;「全球化2.0時代」,從1800年持續到2000年,主要推動力量為跨國公司;2000年開始進入「全球化3.0時代」,這一階段主要動力是互聯網和個人。

        也就是說,掌握文創產業的1.0起步階段,善用web2.0的功能與服務、在全球化3.0的時代,發揮源自厚實國族文化的創意,就能躍上國際舞台而成為「文創新貴」。

       我們的文創產業已經落後先進國家二十幾年了,如果我們的文創產業,還是停留在哪兒規劃文化創意園區?在那裡舉辦創意市集、跳蚤市場,這樣我們就很遜了,我們必須了解創意市集不等同於文化創意產業。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創產業做一個定義,它說文創產業是: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未來性產業=內容產業。

       所以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文創產業,我們才能從那裡獲取我們的金磚。

 

 

     

                    啟動儀式-台灣文創產業起飛----取自網路                                                       雲門劇照-----取自網路

 

                           

                    紙風車劇照-----取自網路                                                                                                          六堆文創產業展------取自網路

 

                                   大長金-----取自網路


其他文章
  • 林正儀的世界故宮 | 葉瑞珠
  • 從杜象的「噴泉」看百年後的「達達」 | 葉瑞珠
  • 從消失的白皮書看新政府的文化政策 | 葉瑞珠
  • 政策下的文創產值與價值 | 葉瑞珠
  • 從奇美「繆斯」談典藏的價值 | 葉瑞珠
  • 藝術生活的素養不在人民而是政策 | 葉瑞珠
  • 只能意會的「前衛藝術」 | 葉瑞珠
  • 【啄木鳥合唱團】唱給您聽 | 葉瑞珠
  • 金融風暴下仍在夯的藝術投資 | 葉瑞珠
  • 從「綜藝節目」談文化部的態度 | 葉瑞珠
  • 邊緣下的台灣藝術拍賣市場 | 葉瑞珠
  • 全球化下的台灣當代藝術 | 葉瑞珠
  • 科技與藝術結合下的新視覺 | 葉瑞珠
  • 春水吹皺的拍賣市場 | 葉瑞珠
  • 被體檢的文化部 | 葉瑞珠
  • 從台北藝博覽會看藝術家 | 葉瑞珠
  • 從台灣文博會看背後現象 | 葉瑞珠
  • 經濟發展下古蹟的命運 | 葉瑞珠
  • 藝術產業下的名古屋城到鹿港龍山寺 | 葉瑞珠
  • 文創興起下城市的再造價值 | 葉瑞珠
  • 從周董的婚禮談「台北機廠」 | 葉瑞珠
  • 從國寶賴碧霞談「傳統藝術」現代意義與價值 | 葉瑞珠
  • 從台中歌劇院談文化政策 | 葉瑞珠
  • 突破框架的創造,談2014台灣的設計師展 | 葉瑞珠
  • 迪士尼到霍夫曼─談「自創」的價值 | 葉瑞珠
  • 從「博物館法」草案,談博物館的商機 | 葉瑞珠
  • 台灣文創的產業路在何方? | 葉瑞珠
  • 從「產業的群架學」談文創的生存契機 | 葉瑞珠
  • 從「金城武樹」看文創帶動的城市行銷 | 葉瑞珠
  • 翻滾吧!台灣的「三金」 | 葉瑞珠
  • 從CERN藝術家的駐村 談「第三種文化」 | 葉瑞珠
  • 從「來自星星的你」看文創可創造的產值 | 葉瑞珠
  • 從顏水龍的「水牛圖」看文化遺產的保存 | 葉瑞珠
  • 「文化創意產業」談「金融挺創意產業」計劃 | 葉瑞珠
  • 從「TEA/超級關係」到【科技藝術】的灰皮書 | 葉瑞珠
  • 文化部這一年做了啥事? | 葉瑞珠
  • 李安是「台灣之光」還是「電影的罪人」? | 葉瑞珠
  • 台灣電影的現象 | 葉瑞珠
  • 「我是歌手」熱,談電視的產業發展 | 葉瑞珠
  • 文創產業是國家的金磚 | 葉瑞珠
  •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下) | 葉瑞珠
  •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上) | 葉瑞珠
  • 文化國是論壇------- 藝術家要未來 | 葉瑞珠
  • 「藝術銀行」系列探討---「藝術銀行」的人才培訓 | 葉瑞珠
  • 「藝術銀行」系列探討---【藝術銀行】的制度建立 | 葉瑞珠
  • 台灣也有「藝術銀行」 | 葉瑞珠
  • 從「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展」談武丁是什麼樣的王 | 葉瑞珠
  • 舞蹈家許芳宜「生身不息」的演出 | 葉瑞珠
  • 現代怪獸--- 台北雙年展 | 葉瑞珠
  • 台灣設計師的藍海戰場? | 葉瑞珠
  • 從「孫悟空」和「唐老鴨」看文創產業 | 葉瑞珠
  •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葉瑞珠
  • 漫畫博覽會上看見臺灣錢景 | 葉瑞珠
  • 從兩億到三千萬到一百萬 | 葉瑞珠
  • 「非形之形」----真難懂的抽象藝術 | 葉瑞珠
  • 韓國人無恥修改歷史,我們敢嗎? | 葉瑞珠
  • 從「西田社」布袋戲看文化的「軟實力」 | 葉瑞珠
  • 從【豔陽下的陳澄波】展 看畫的【金錢價值】 | 葉瑞珠
  • 【有史以來最驚人的表演】-----謝春德的【春德的盛宴】 | 葉瑞珠
  • 淺談禾劇場的七種靜默實驗室的【懶惰】篇(下) | 葉瑞珠
  • 淺談禾劇場的七種靜默實驗室的【懶惰】篇(上) | 葉瑞珠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