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李安是「台灣之光」還是「電影的罪人」?

                                          李安是「台灣之光」還是「電影的罪人」?

 

                                                                           「一等景星勳章」

         李安應文化部之邀回國參加座談會,並且接受「一等景星勳章」的頒獎,這是李安第二次獲得勳章,他在二000六年時,因電影「斷背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時,當時總統陳水扁曾頒給他「二等景星勳章」,這個二等勳章是藝文工作者最高的榮譽,現在他再獲導演獎,我們上位者「破例」把只有頒給卸任行政院長或最高文官才能得到的「一等景星」頒了給他,李安真不愧是「台灣之光」?

        李安確實是「台灣之光」,因為他不只讓好萊塢的明星們,知道有一個名導演是台灣人,也讓國際上知道台灣有一位出色的電影工作者,我們因他個人的努力,讓自己能見度增加,這無疑是李安的功勞,只是李安下一次再得獎時,我們要頒甚麼獎給他?難道要再像吳寶春一樣,一道命令下來,「法規放一邊,我說了就算嗎?」

       「李安熱」實際上我們應該很高興,他讓電影工作者有個榜樣,對我們是一件好事,只是看到文化部對李安的「熱情」,不禁讓人想到許多的「台灣之光」,一旦冠上這個稱呼後,一路就被消費,消費到不能再消費時,就把這個人放置一邊。

        如果在消費過程,確實對這產業有實質幫助,那些「台灣之光」被消費的有代價,但事實結果,是令人失望,而那些人也如曇花一現,短暫開花隨即謝掉。

 

                                                               「李安是中國電影的千古罪人」

         我們對李安打從內心裡稱讚他,只是在一片「李安熱」時,我們不禁問,我們學習到甚麼?

        這讓我想到之前大陸網路小說家馬伯庸說過一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他說「李安是中國電影的千古罪人」。

        他說:「這個台灣人自從靠著一部非常規的武俠片《臥虎藏龍》在好萊塢大受追捧以后,就成了許多中國大陸藝術片大導演們的心頭夢魘。那尊奧斯卡小金人無時無刻不在撩撥著這些大導演的虛榮和嫉妒,讓他們輾轉反側撕心裂肺,恨不得一身血液都化成醋酸劈頭蓋臉地潑到李安身上。」

        馬伯庸說小金人讓中國三個最拿的出手的導演,已經全部陷入了李安怪圈,為了小金人而神魂顛倒,並且全軍覆沒。

        如果是這樣,李安就是電影的罪人了。

        這現象在大陸出現,在台灣何嘗不是?不管是電影工作者,連上位者都被迷的「神魂顛倒」。

        還好當事者的李安,沒被自己這波熱潮「忘了我是誰」,反而是最清醒的人,他說:「文化扎根要有遠見,不是在作秀,台灣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遠見,每個人都是單打獨鬥。」

         這句話確實說出很多人的心聲,特別是那些「台灣之光」。

   

                                                                        台灣電影就更像一盤散沙 

        自從中影這個國家級的製片沒有以後,台灣電影就更像一盤散沙,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然後各憑本事爭取政府的補助,有本事的人年年申請到,沒本事的人自行想辦法,有本事的人可以設立創投公司,沒本事的人則向創投公司投靠,這結果是權力決定藝術,藝術淪為壓榨人才的劊子手。

        如果幸運的話,那些「自力更生」的人,或許在國際間發點短暫的光亮,只是這些光像螢火蟲一樣的微弱。

        李安長期在美國,如果「李安熱」能喚起一點覺醒,那就看美國人的做法,李安說,「在美國不止各個環節的人才技術成熟,背後還有很深厚的『文化』,特別的是,美國政府不會支持商業片,因為商業片會賺錢,反而是補助具社會議題、較非主流的電影。」

         我們的電影長期以來是靠政府的補助長大,這補助金就像奶水一樣,如果沒有它活不下去,有了它就像無法斷奶的孩子,這些被餵飽的孩子在長大後,沒有想到要獨立,長大後仍是放不下奶頭,因此我們的電影產業一直無法成為有擔當的產業,而最可憐的是那些喝不到奶水的小孩。

 

                                                                              五億的補助金

            這次李安回來,正好為文化部「五年五億紀錄片」的計畫背書,看到文化部願意投資五年五億元,提升紀錄片的質和量,我們只能說文化部長進了,只是對這筆資金是否會確實全部投入,這令人不安?

         之前文化部一直對外宣稱要補助七千萬做為「藝術銀行」資金,後來確實有這筆預算,只是這筆預算中有三千五百萬是「行政費用」,真的不知「行政費用」為何需要用這麼多?

         一年一億,非常誘人,但有「藝術銀行」之鑑,我們只能期待這次「行政費用」不要這麼高,否則紀錄片怎麼拍?難道要拍一半嗎?所以就如李安的喊話,千萬不要再砍紀錄片和文化預算。

         這次文化部邀請李安回來,龍部長說是給電影文化界好朋友「開心聚聚」的機會,為此部長還親筆寫了一封晚宴邀請函,只是可惜文化部的人,太不懂「文化」了,竟然有些邀請函是前一天才寄的,殊不知台灣的郵政再好,一天也沒有辦法辦到,所以真的要「開心聚聚」,下次請早寄,讓李安好做人。

 

                                          

 

李安破例領受勳一等---取自網路                                                                        李安:文化不是在做秀 ----取自網路

 

                                              

                 李安-----取自網路                                                                                               威爾史密斯在找李安 ----取自網路

 

 

                                                                          李安:文化不是在做秀  

李安台電影界像散沙----取自網路 

 

 


其他文章
  • 林正儀的世界故宮 | 葉瑞珠
  • 從杜象的「噴泉」看百年後的「達達」 | 葉瑞珠
  • 從消失的白皮書看新政府的文化政策 | 葉瑞珠
  • 政策下的文創產值與價值 | 葉瑞珠
  • 從奇美「繆斯」談典藏的價值 | 葉瑞珠
  • 藝術生活的素養不在人民而是政策 | 葉瑞珠
  • 只能意會的「前衛藝術」 | 葉瑞珠
  • 【啄木鳥合唱團】唱給您聽 | 葉瑞珠
  • 金融風暴下仍在夯的藝術投資 | 葉瑞珠
  • 從「綜藝節目」談文化部的態度 | 葉瑞珠
  • 邊緣下的台灣藝術拍賣市場 | 葉瑞珠
  • 全球化下的台灣當代藝術 | 葉瑞珠
  • 科技與藝術結合下的新視覺 | 葉瑞珠
  • 春水吹皺的拍賣市場 | 葉瑞珠
  • 被體檢的文化部 | 葉瑞珠
  • 從台北藝博覽會看藝術家 | 葉瑞珠
  • 從台灣文博會看背後現象 | 葉瑞珠
  • 經濟發展下古蹟的命運 | 葉瑞珠
  • 藝術產業下的名古屋城到鹿港龍山寺 | 葉瑞珠
  • 文創興起下城市的再造價值 | 葉瑞珠
  • 從周董的婚禮談「台北機廠」 | 葉瑞珠
  • 從國寶賴碧霞談「傳統藝術」現代意義與價值 | 葉瑞珠
  • 從台中歌劇院談文化政策 | 葉瑞珠
  • 突破框架的創造,談2014台灣的設計師展 | 葉瑞珠
  • 迪士尼到霍夫曼─談「自創」的價值 | 葉瑞珠
  • 從「博物館法」草案,談博物館的商機 | 葉瑞珠
  • 台灣文創的產業路在何方? | 葉瑞珠
  • 從「產業的群架學」談文創的生存契機 | 葉瑞珠
  • 從「金城武樹」看文創帶動的城市行銷 | 葉瑞珠
  • 翻滾吧!台灣的「三金」 | 葉瑞珠
  • 從CERN藝術家的駐村 談「第三種文化」 | 葉瑞珠
  • 從「來自星星的你」看文創可創造的產值 | 葉瑞珠
  • 從顏水龍的「水牛圖」看文化遺產的保存 | 葉瑞珠
  • 「文化創意產業」談「金融挺創意產業」計劃 | 葉瑞珠
  • 從「TEA/超級關係」到【科技藝術】的灰皮書 | 葉瑞珠
  • 文化部這一年做了啥事? | 葉瑞珠
  • 李安是「台灣之光」還是「電影的罪人」? | 葉瑞珠
  • 台灣電影的現象 | 葉瑞珠
  • 「我是歌手」熱,談電視的產業發展 | 葉瑞珠
  • 文創產業是國家的金磚 | 葉瑞珠
  •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下) | 葉瑞珠
  • 從電影「花漾」談文創投資(上) | 葉瑞珠
  • 文化國是論壇------- 藝術家要未來 | 葉瑞珠
  • 「藝術銀行」系列探討---「藝術銀行」的人才培訓 | 葉瑞珠
  • 「藝術銀行」系列探討---【藝術銀行】的制度建立 | 葉瑞珠
  • 台灣也有「藝術銀行」 | 葉瑞珠
  • 從「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展」談武丁是什麼樣的王 | 葉瑞珠
  • 舞蹈家許芳宜「生身不息」的演出 | 葉瑞珠
  • 現代怪獸--- 台北雙年展 | 葉瑞珠
  • 台灣設計師的藍海戰場? | 葉瑞珠
  • 從「孫悟空」和「唐老鴨」看文創產業 | 葉瑞珠
  •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葉瑞珠
  • 漫畫博覽會上看見臺灣錢景 | 葉瑞珠
  • 從兩億到三千萬到一百萬 | 葉瑞珠
  • 「非形之形」----真難懂的抽象藝術 | 葉瑞珠
  • 韓國人無恥修改歷史,我們敢嗎? | 葉瑞珠
  • 從「西田社」布袋戲看文化的「軟實力」 | 葉瑞珠
  • 從【豔陽下的陳澄波】展 看畫的【金錢價值】 | 葉瑞珠
  • 【有史以來最驚人的表演】-----謝春德的【春德的盛宴】 | 葉瑞珠
  • 淺談禾劇場的七種靜默實驗室的【懶惰】篇(下) | 葉瑞珠
  • 淺談禾劇場的七種靜默實驗室的【懶惰】篇(上) | 葉瑞珠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