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齣百老匯的全新製作,今年3月才開始演出。主打著惡搞莎士比亞的噱頭,本來以為對莎士比亞一知半解的我很難進入狀況,未料讓我全場笑到淚灑觀眾席。

故事內容主要源自兩個想寫出曠世巨作的兄弟,生於莎士比亞在世的年代,一心想要寫出超越莎士比亞的劇作,最後哥哥竟然異想天開跑去找預言家,預測莎士比亞此生寫得最好的作品為何?並且先一步把那點子偷走。在劇中,哥哥聽信預言家的話,在那個「無法相信舞蹈和歌唱能夠同時搬上舞台成為戲劇」的文藝復興時期,決心將莎士比亞尚未寫出的作品「哈姆雷特」(Hamlet)寫成一齣音樂劇(Musical),又不能將那點子偷得太明顯,索性把劇名改為歐姆蛋(Omelet)。所以莎士比亞此生被預言最好的一部作品,最後就變成一堆雞蛋跳舞、跳到最後變成蛋包飯的熱鬧喜劇。這是什麼離奇荒謬的劇情!卻要命的好看。
莎士比亞在劇中的形象不可一世,恍如一位搖滾巨星,受人愛載。不過真正博得我心的,是其中安插一小段他寫作時的歌舞獨白,不斷重複唱著:「It’s hard ,it’s hard,it’s really hard.I make it look easy But Honey believe me it’s hard.」先姑且不考究莎士比亞的作品究竟是在哪個年代才成為經典,這名表面上走到哪裡作品都眾口一勁的被認為「偉大」的劇作家,面對寫作的時刻,仍是個咬著筆桿,痛苦或者害怕自己寫不出好東西的平凡人物,偉大的作品多麼脆弱,失敗彷彿相對容易而且恆久遠。這一刻又真實又迷人,以節奏輕快的歌舞呈現,當下看來忍不住都要跟著舞動,回想起來卻是鼻酸。
立基於這樣故事基礎下,再佐以強大的舞台設計。全劇兩個半鐘頭,卻毫無冷場的原因,撇開劇情的快節奏不談,就是舞台在換景之間的流暢銜接。從一個村莊到陰森巷口、屋裡屋外、舞台公園,變換場景之間故事也絲毫沒有斬斷,白天到夜晚的幾秒鐘也讓故事繼續發生。並且在輕重的掌握上明明白白:非常清楚觀眾什麼時候開始疲乏了,需要將歡快的舞蹈轉為抒情的調性、什麼時候該將停止對白加入音樂,應該高昂之處所有觀者的腳都禁不住跟著打節拍、應該沉默之處讓所有人屏住呼吸系,將觀眾的心電圖攤成舞台的劇情節奏,高高低低,精彩漂亮。
最後,引用自劇中的弟弟說的話:「Sure as the day follows the night,Sure as the sky turns to blue.This much I know,this much is true.」在有限的、不斷抄襲與重複的事物當中,唯有出自內心的東西純真而且獨一無二,且唯有這獨特的心能夠寫出動人的作品。劇中最後也只是要傳達這麼一件簡單的真理,讓我徹徹底底地被打動。
這齣戲好新啊,目前的演出日程只排到今年九月。由衷的希望他繼續演下去,希望所有即將到紐約、長駐紐約、親友在紐約的人都能去看。是一齣無論舉家前往、好友結伴、情人約會、單身往赴,都相當適合的劇目。
其他文章
郝威爾|攝影集《見山見水》 | 郝妮爾
痛苦的真相,抑或希望的幻象:專訪 柴幸男 | 郝妮爾
不要在他人的期待中迷路:專訪 郭文泰(下) | 郝妮爾
不要在他人的期待中迷路:專訪 郭文泰(上) | 郝妮爾
周東彥與他的夥伴們(下) | 郝妮爾
周東彥與他的夥伴們(上) | 郝妮爾
你所凝視的身體,也正注目著你《女公關》 | 郝妮爾
你的夢流到我的夢裡來《無深睡眠》 | 郝妮爾
把恐懼還給美麗:李育昇《魚身.餘生》明日臨演計畫 | 郝妮爾
所有的美好都因其有限《生命無限好》 | 郝妮爾
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29th澳門藝術節《洄游》 | 郝妮爾
哀而不傷《死死免了米》:專訪導演洪千涵、演員賴玟君 | 郝妮爾
王嘉明與他的書房 | 郝妮爾
生而逢時,所以《一零》:專訪梁基爵X蔡明亮 | 郝妮爾
在隱身之前:專訪導演 許哲彬 | 郝妮爾
激起流水的頑石:專訪舞台監督 張仲平(Dino) | 郝妮爾
我的願望,就是你的願望能實現——秋野芒劇團的旅行 | 郝妮爾
為你竭盡心意的謊,搭建無比真實的台:舞台設計李柏霖 | 郝妮爾
迎接新的喜劇世代到來:專訪《達康.come》 | 郝妮爾
內心種一棵孤獨的大樹: 專訪《女節》策展人朱倩儀 | 郝妮爾
最棒的事情,都是你相信以後才發生的: 製作人陳汗青 | 郝妮爾
對於自己的存在,有幾分把握?——窮劇場《親密》整排 | 郝妮爾
讓幻影成真的魔法師:專訪音樂人柯智豪 | 郝妮爾
知道你悲傷,所以不問為什麼不哭《再一次,美麗人生》 | 郝妮爾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專訪演員 蔡佾玲(小俏) | 郝妮爾
來嘛,我們回嘉走一趟:嘉義藝術節策展人 吳季娟 | 郝妮爾
落地生根花自長,一往而深是台灣:專訪表導演者 卡霞 | 郝妮爾
三個小王子,共同孵育一朵玫瑰花:專訪明日和合製作所 | 郝妮爾
是無數的偶然,引領我至此刻的必然:專訪演員 姚坤君 | 郝妮爾
演員,是最初與最後的依歸:專訪 單承矩 | 郝妮爾
受傷的小孩最後都長大了——專訪波蘭劇作家 瓦恰克 | 郝妮爾
每顆燈都藏著亮起的祕密:專訪燈光設計劉柏欣(小四) | 郝妮爾
從常理脫軌的幸福人生──專訪演員 呂曼茵 | 郝妮爾
是誰殺了死刑犯:褶子劇團《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 郝妮爾
一萬個實現願望的方法──專訪 梅若穎 | 郝妮爾
要把陰影都看見,才能畫出一顆完整的月亮:專訪黃健瑋 | 郝妮爾
扭緊心弦,彈奏一段悠揚─專訪演員 李劭婕 | 郝妮爾
若讓身心成為河流,就能站在海的彼端--專訪 韋以丞 | 郝妮爾
迷失,也是活著的證明──專訪演員 王肇陽 | 郝妮爾
既已深根,願能長青──專訪劇場演員Fa | 郝妮爾
倔強如水,韌性若風──專訪演員 朱芷瑩 | 郝妮爾
願所有人都能保有骯髒的秘密──觀《利維坦2.0》 | 郝妮爾
鑿開裂縫,讓光竄入──專訪導演符宏征 | 郝妮爾
用力拿起,再溫柔輕放——觀《招待》 | 郝妮爾
那些角色,將我帶到遠方──專訪演員 安原良 | 郝妮爾
為眾聲喧嘩開一處靜謐──專訪 黃郁晴 | 郝妮爾
通俗與深度不該是二擇一的選項:《當你轉身後》 | 郝妮爾
心無旁鶩的此刻,就是我終將抵達的未來 | 郝妮爾
尋找舞台,不必因襲前人路──專訪演員 彭子玲 | 郝妮爾
別讓世界決定妳的樣子:專訪演員 王安琪 | 郝妮爾
一朵花是為了綻放而生:專訪演員 余佩真 | 郝妮爾
對旁觀者質問:阮劇團 X 流山兒★事務所《馬克白》 | 郝妮爾
老派之必要不必要:我城劇場《我記得》 | 郝妮爾
《服妖之鑑》除了劇場,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把這故事說好 | 郝妮爾
台灣劇場文化的觀察筆記(一) | 郝妮爾
四把椅子劇團新作:《刺殺!團團圓圓之通往權力之路》 | 郝妮爾
「劇場妖姬」的育兒筆記:專訪演員 王世緯 | 郝妮爾
演員,是時間磨成的一粒沙──專訪謝盈萱 | 郝妮爾
Something Rotten!百老匯全新音樂劇 | 郝妮爾
如果寂寞跟我的身體一樣大:觀賞《解》讀劇 | 郝妮爾
《不笑到彎腰,不讓你回家》──專訪魔梯形體劇場團長 | 郝妮爾
我不是你的魁儡:2015狂想劇場新作《解》 | 郝妮爾
愛是熱,被愛是光──專訪劇場演員吳柏甫 | 郝妮爾
擰出台灣土地的靈魂──專訪劇作家簡莉穎 | 郝妮爾
藝術,只是生活的其中一種方式── 走訪「大蘋果」紐 | 郝妮爾
《劇本農場》計畫啟動,為自己的土地寫故事 | 郝妮爾
〈一趟花開的旅程〉:專訪王榆丹的「日本舞踊」之路 | 郝妮爾
〈一生懸命,絲絲入戲〉 :專訪偶戲導演「石佩玉」 | 郝妮爾
〈拾蒂˙首部曲〉:開啟台灣版《陰道獨白》的扉頁 | 郝妮爾
劇場,這輩子最美好的事 ──專訪藝術行政:曾瑞蘭 | 郝妮爾
從他眼裡流出來的光:劇場攝影師-林政億Terry | 郝妮爾
我們歌唱,在旅行的路上:慢島劇團《月孃》 | 郝妮爾
《窮劇場》一股不斷趨進的的力量 | 郝妮爾
「娩娩工作室」出生,是為替你講一個故事 | 郝妮爾
「黃大魚兒童劇團」擦亮童年的神燈 | 郝妮爾
留下來,或者讓劇場跟著你走 | 郝妮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