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席德進筆下的台灣古厝(下)

 

上文中,筆者首先由小說《孽子》中作家白先勇對攝影師的描述談起,認為,白先勇對攝影師的角色塑造來自現實生活中與席德進交往的印象。至於席德進創作的人物畫與內心濃厚的鄉土情懷如何成為白先勇寫作的動機,觀覽席德進筆下的風景畫作或可提供部分的解答。

特別是席德進筆下的古厝,山野中古厝的存在對席德進來說,體現了人與自然共存共生的和諧關係,足以道出作者心中的理念;而白先勇則於小說中將之再解構,成為一幀幀的人物攝影,強調其中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模特。

作為續篇的下文,將重點分析席德進畫作中硬邊黑線的特殊風格,以及具體的林安泰古厝之保存運動,後者實現了席德進以創作保留文化資產的心願。

------------------------------------------

席德進最具代表性的風格無疑是他筆下粗黑、堅硬的線條,相當合適用以詮釋人造的古厝,那股與自然合諧共存的力量,揭示出人與土地的親密關係。晚年席德進改用「畫仙板」,得到類似宣紙般吸墨的效果,暈開的色塊抵銷原本粗黑的輪廓,更趨柔軟,相當吻合文人畫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將人與自然進一部統攝為畫家筆下的造化(圖5)。席德進晚年畫風的轉變,不僅胎息於中國傳統的書法訓練,更與他所接觸的各項資源息息相關。

比較畢費(Bernard Buffet,1928-1999,圖8、圖11)與作者早年的作品,席德進不僅有意模仿畢費的簽名(圖9、圖10、圖5-2),二者都善於藉由線條本身的張力,捕捉到某種「瞬間」的效果。特別是畢費筆下交織、跳動的線條,更被西方評論者認為反映了二次戰後歐陸不安的情緒。

席德進早歲由於國共內戰渡海來台的經驗,儘管日後他在台灣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這一時代劇變帶來的遭遇仍然在他筆下有某種程度的反應,特別是當我們將畢費的畫作與席德進二者對比,在相同處所引發的迴響,無異是種大時代的共鳴。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略,留法歸來的林風眠(1900-1991),作為席德進學生時代的啟蒙恩師,林氏很早即開啟了席德進對於西方美術的興趣;到60年代中期,席德進旅居歐美,受容畢費紅極一時的畫風,並接連在紐約、巴黎等地舉辦個展,部分消彌了台灣美術與國際間的差距,並使得席德進易於走入西方觀眾的視野。

待1966年席德進歸國後,再次以同樣的筆觸描繪台灣風土時,此時放諸四海便有了不以往的力量,甚至提供了國際觀眾可資認識台灣的新角度。此一新視野的成立,更是古蹟保存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正因為有了國際視野的考慮,執政當局決意保留林安泰古厝,近年,更以林泰安古厝作為國際展演的會場之一,當作台灣正視文化資產重要的成果。

 

 

 

 

 

 

 

 

 

 

 

 

 

 

 

 

 


 

 

 

 

 

 

上左,圖8,畢費,《巴黎街景》,紙本水彩,尺寸失記,私人收藏。上右,圖9,席德進,1963,《巴黎鐵塔》,紙本水彩,歷史博物館。下左,圖10,席德進,1969,《少女像》,紙本素描,尺寸失記,私人收藏。下右上,圖5-2,席德進簽名特寫。下右下,圖11,畢費簽名特寫。

經由以上選圖的比較中可看出,1960年代席德進旅居歐美,連帶作品亦沾染上濃厚的國際風格,無論建築物或人物之造型,均表現出強烈的畢費作風。這一點在歸國後,席德進將之發揮在鄉土題材的創作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舉使得台灣的本土文化保存議題得以提升至國際級的層次,最後促使執政當局,正視如林安泰古厝一類逐漸流失的文化資產。

-------------------------------------------------------------------

然為何席德進的心願時至今日才開花結果?儘管林安泰古厝已於1978年獲得保留,卻一直要到花博開幕才正式有機會(而不循席德進畫作的管道)步入國際視野,這又不得不回到白先勇筆下80年代初期的台北,以重新評估當時的施政環境,探究80年代以來此間微妙的轉折。

80年代初,時值解嚴開放,政府對台灣本土的勢力已做出有條件的讓步,但作為首都的台北,歷經先前二二八事件的衝擊,此時政治景觀仍舊籠罩著一股詭侷多變的風雲。

正如《孽子》中的父執輩一再抱怨的,一場颱風過後土地充滿「瘴癘之氣」,作者不時目擊鄰人手持一截燒透冒煙的樹枝,左右巡弋在住處周圍進行消毒。而圍繞在林安泰古厝周邊的鄉土文化運動,正如白先勇筆下的父執輩所言,它充其量不過只是台島遭遇的一場風暴,政府隨時都能拿出一套應映措掃蕩這股不淨的「瘴癘之氣」。

80年代的白先勇老早遠離了父執輩們戮力經營的政治中心,落入尋常百姓家,做了當時普遍存在的台北人。與其將鄉土文化運動看作是場鋪天蓋地的風暴,倒還不如透過小說妥善地經營,抓取適當的距離,成為可資應用元素,化作攝影師收藏的相冊,成為聚會中搏君一笑的話題。

到此,我們已可感受到白先勇與席德進二人對鄉土文化所抱持的不同立場,當以白先勇為首的多數台北人好奇觀望此一「風暴」時,席德進早已進入風暴中心,力求有所表現。

今日,幾經政黨輪替後,如今供攝影師「觀望」本土文化的新公園已易名成「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政府並主導、推動「全國古蹟日」為題的一系列活動,過去視為風暴務須掃除的、必須透過文藝創作曲折包裝的人事物,乃重新獲得了舉國上下正視的目光。其中,作為先驅的席德進,在生中不隨政治正確改易其風格與主張,對比今日瞬息萬變的藝術生態與文化政策,席德進筆下一張畫迄今仍是關於古蹟保存最務實、有力的宣言。   


其他文章
  • 製作風雅—重訪文徵明《茶事圖》 | 曹志宇
  • 大溪季遊—札記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開春特展 | 曹志宇
  • 詩意與壯麗—林錦濤的繪畫世界 | 曹志宇
  • 現代性之始軔—京津風華—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二 | 曹志宇
  • 古典之賡續—京津風華—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展,一 | 曹志宇
  • 作為「國寶」的潔癖形象—《倪瓚像》 | 曹志宇
  • 話‧時代—記大內藝術節,「畫廊產業三部曲」特展 | 曹志宇
  • 從皇宮到美術館—奧賽美術館誕生30年祭 | 曹志宇
  • 造物奔流在破曉時分-對話羅展鵬的水墨新作(下) | 曹志宇
  • 造物奔流在破曉時分-對話羅展鵬的水墨新作(上) | 曹志宇
  • 邂逅台灣玉—記史前館「玉見台灣」特展(上) | 曹志宇
  • 相思.巴黎—劄記「史博館藏常玉展」(下) | 曹志宇
  • 相思.巴黎—劄記「史博館藏常玉展」(上) | 曹志宇
  • 導讀-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中 | 曹志宇
  • 導讀-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上 | 曹志宇
  • 美感是文化產業決勝的關鍵 | 曹志宇
  •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祭祀與生活」(下) | 曹志宇
  •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祭祀與生活」(中) | 曹志宇
  •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祭祀與生活」(上) | 曹志宇
  • 從《寒食》到《稻禾》—雲門舞集40年祭 | 曹志宇
  • 翼助圖書事業起飛的翅膀 國資圖典藏文物與館體建築2 | 曹志宇
  • 翼助圖書事業起飛的翅膀 國資圖典藏文物與館體建築1 | 曹志宇
  • 歡迎光臨「公主的雅集」—記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特展2 | 曹志宇
  • 歡迎光臨「公主的雅集」—記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特展1 | 曹志宇
  • 實踐文化治理的嶄新方向—地景藝術節(下) | 曹志宇
  • 實踐文化治理的嶄新方向—地景藝術節(上) | 曹志宇
  • 消逝或走入生活?關於書店與城市的未來想像 | 曹志宇
  • 築一個電影夢—專訪80後電影工作者侯宗華(下) | 曹志宇
  • 築一個電影夢—專訪80後影像工作者侯宗華(上) | 曹志宇
  •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記「高美館—邊界敘譜雙個展」2 | 曹志宇
  •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記高美館「邊界敘譜 雙個展」1 | 曹志宇
  • 匠心與仙工—先秦時的象牙工藝 | 曹志宇
  • 我在紐約閱讀中國藝術—記大都會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展2 | 曹志宇
  • 我在紐約閱讀中國藝術—記大都會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展1 | 曹志宇
  • 中國《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作為文化政策的利弊得失 | 曹志宇
  • 2016文化政策的關捩—《博物館法》 | 曹志宇
  • 探索亞洲,從「聞香」開始 | 曹志宇
  • 從文化建設的泛政治性格中重探故宮在台的故事(上) | 曹志宇
  • 從文化建設的泛政治性格中重探故宮在台的故事(下) | 曹志宇
  • 台灣史前文化與台南考古遺址教育推廣 | 曹志宇
  • 裝裱如何藝術、藝術如何裝裱 | 曹志宇
  • 兩岸《服貿協議》.文化理應搶先 | 曹志宇
  • 以茶之名—記文徵明特展中的二幀「茶畫」 | 曹志宇
  • 巡境五四三.記郭振昌《順風千里》 | 曹志宇
  • 《服貿》對臺灣出版業的衝擊 | 曹志宇
  • 學運中的太陽花 | 曹志宇
  • 吾愛吾貓—記〈沈周特展〉中的一幀冊頁 | 曹志宇
  • 三件拍品—一個對2014中國藝術的冷靜觀察 | 曹志宇
  • 媒體、政治與黃色小鴨 | 曹志宇
  • 邁向金權之路?—從「大都會歌劇院」到「國家歌劇院」 | 曹志宇
  • 普安堂—台灣文資啟示錄 | 曹志宇
  • 修復師、文資法規與文化環境 | 曹志宇
  • 期待一座「以人為本」的城市 | 曹志宇
  • 眾裡尋她.鑑定《紅拂女》(下) | 曹志宇
  • 眾裡尋她.鑑定《紅拂女》(上) | 曹志宇
  • 從《飲食男女》到《總鋪師》—小記 第五十屆金馬獎 | 曹志宇
  • 13年秋拍.「紐約」、「香港」雙城記聞 | 曹志宇
  • 紅塵暱語.林株楠的《魚系列》 | 曹志宇
  • 蘇軾《功甫帖》與藝術市場 | 曹志宇
  • 埃及動盪V.S.中國崛起—文物交易通道隱然成形 | 曹志宇
  • 當代周末與藝文產業 | 曹志宇
  • 品味の流轉—記《江戶時代所見中國繪畫展》 | 曹志宇
  • 「暗殺熱」—第八藝術的政治表達 | 曹志宇
  • 絕命政治力—李可染《韶山》 | 曹志宇
  • 《彩筆情辭》的感官新世界 | 曹志宇
  • 祝允明法書鑑藏的當代視野 | 曹志宇
  • 細讀大師—記《毫端萬象—祝允明書法特展》 | 曹志宇
  • 金錢與消費—關於藝術的另類思考 | 曹志宇
  • 潛移默化—博物館場域內的鑑定操作(下) | 曹志宇
  • 潛移默化—博物館場域內的鑑定操作(上) | 曹志宇
  • 美的協商—速寫中日藝術對話(下) | 曹志宇
  • 美的協商—速寫中日藝術對話(上) | 曹志宇
  • 如風無界-徐小虎女士的藝術觀點(下) | 曹志宇
  • 如風無界-徐小虎女士的藝術觀點(上) | 曹志宇
  • 鑑定張大千(下) | 曹志宇
  • 鑑定張大千(上) | 曹志宇
  • 從拍賣市場看書法價值(下) | 曹志宇
  • 從拍賣市場看書法價值(上) | 曹志宇
  • 席德進筆下的台灣古厝(下) | 曹志宇
  • 席德進筆下的台灣古厝(上) | 曹志宇
  • 從潛伏的「病菌」看藝術視覺圖像(下) | 曹志宇
  • 從潛伏的「病菌」看藝術視覺圖像(上) | 曹志宇
  • 形塑你的藝術觀點(下) | 曹志宇
  • 形塑你的藝術觀點(上) | 曹志宇
  • 鑑藏文化中的戀物情結 | 曹志宇
  • 雙面之刃—村上隆的名牌創作(下) | 曹志宇
  • 雙面之刃—村上隆的名牌創作(上) | 曹志宇
  • 權力與資訊—史前人類的藝術網路(下) | 曹志宇
  • 權力與資訊—史前人類的藝術網路(上) | 曹志宇
  • 文字浸染下的鑑藏文化(下) | 曹志宇
  • 文字浸染下的鑑藏文化(上) | 曹志宇
  • 多元文化下的鑑藏活動(下 | 曹志宇
  • 多元文化下的鑑藏活動(上) | 曹志宇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