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埃及動盪V.S.中國崛起—文物交易通道隱然成形

8月14日至今,埃及因政變引起的動亂,已由首都開羅擴散蔓延至各大城市,在發動政變的埃及軍方與示威群眾間引爆大小無數起的衝突。根據BBC的引述的官方資料統計,這場政變至少造成840人喪生。埃及軍方強硬的立場,除了引發全球普遍關注埃及的情勢外,居中斡旋的英美以及歐盟等國際社會成員,另還注意到眾多古文物在動亂中流失的問題。 
 
作為源遠流長的文明古國埃及,文物竊盜在境內,尤其是盜墓,同樣具有悠久的傳統。
 
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在大作《波希戰爭史》中已經暗示金字塔作為埃及文明的象徵,它不僅是法老王窮一生精力構築的墓室,墓室內還藏有埃及一地數不盡的財富。這份來自希臘先哲的紀錄,終在18世紀末,成為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挾法國遠征軍入侵埃及的理由之一。事後拿破崙探勘金字塔失敗的經驗,並無法有效遏制以英法等殖民國家為首,對埃及文物的覬覦之心。以英法為首的考古隊,先後又在其他更隱僻的墓室裡,證實了古文字紀載的傳聞。隨著法老墓室中的隨葬品陸續面世,在19世紀初引爆了埃及文物走私的熱潮。作為木乃伊的屍體,也成為名列寶藏名單的文物之一。收藏木乃伊服食木乃伊粉成為當時備受西方貴族推崇的維生素,認為具長命的效果。
 
各方勢力於埃及瘋狂掠奪文物的風潮在二次大戰後,隨埃及走向獨立,排除西方列強在國內的勢力後終告平息。
 
時至2011年,在突尼西亞興起的「阿拉伯之春」,作為追求民主的現代化運動,間接造成各方國際勢力在中東與北非間的競逐,轉趨白熱化,加上專制政府鎮壓暴動帶來的治安問題,遂給了走私文物份子見縫插針的機會,導致「阿拉伯之春」期間,全球知名的埃及國立博物館在2011年1月遭到暴民洗劫,造成無數珍貴古物被毀、被盜,埃及境內各大城也因政府無力維護古蹟而讓盜墓者有機可趁。
 
至於這一波新近的埃及政變中,8月15日,僅在衝突爆發的隔日,業已傳出博物館遭暴民破壞的消息。英國《每日郵報》轉述了,埃及古文物部於16日下午所發的聲明,古物部指控,支持民選總統穆西(Mohamed Mursi)的穆斯林兄弟會的成員,闖入馬拉威博物館(Malawi National Museum),瘋狂打砸搶。古物部並隨即公布博物館被洗劫後滿目瘡痍的照片(圖1至3),提醒國際重視,這一波動亂中文物流失的現象。
 
拜現代資訊發達所賜,此際流失文物的事件,有了更加清晰的敘述,廣見各家媒體。作為主動發布消息的埃及當局,不敢將文物最終的流向歸罪於歐美為首的跨國走私集團,反藉此大加譴責國內的敵對勢力洗劫文物,這與埃及國營電台將穆西的支持者醜化為恐怖分子的公關戰類似。一件文物之毀滅,頓時成為政治勢力運用的籌碼的資產,在人民死傷之外, 「文物之死」更加速了埃及國力的內耗。
 
下,圖1 / 埃及動亂中暴民洗劫的馬拉威博物館。展示櫃遭強行摜破,一旁的大型雕塑歷經一番打搶砸後,倒地不起,或身形難辨
 
 
 
 
 
 
 
 
 
 
 
 
 
 
 
 
 
 
 
 
 
 
 
 
 
 
與埃及作為對比的是,亞洲地區市場藝術品交易的蓬勃發展。全世界經濟在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六月間宣布即將退出QE政策之後,開始有了大幅度的修正。投資人大多數的資金撤出了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回流美國本土,帶動美元、美股美國相關的房地產、公司債等等後勢看漲。大筆資金回流美國的動向,又間接削弱了亞洲經濟成長的力道,其中唯一上揚走高的僅下剩藝術品。
 
與各投資人挾大筆資金逃離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動作相反,法國的佳士得拍賣公司(Christie's)計畫在2013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分食此際僅存在中國的熱錢。佳士得為達成目的,還因此做了一個創舉,宣布將當時英法聯軍掠奪自圓明園的獸首,其中的兔首與鼠首(圖2),無條件歸還中國,換取在上海註冊拍賣公司的營業權,以取代原先引用其商標的北京永樂拍賣,逕行對中國市場操盤。
 
佳士得選擇歸還獸首做為擴張事業版圖重要的一部份,顯見昔日那股焚毀圓明園的焰火,儘管時過境遷,仍在大部分的中國人心裡熊熊燒著,激發民族情緒。對此,國家文物局表示,中方對佳士得此舉予以「高級評價」,也認為這一意願符合有關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公約的原則精神,是「對中國人民的友好表示」,有利於更多中國流失境外文物的回歸。至於獸首回歸中國的具體時間,佳士得希望在九、十月份完成,中方則希望能盡早提前,並屬意將獸首入藏國家博物館。
 
在近期獸首回歸事件的例子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件文物因動亂,被動地喪失原先賦予的實用功能,獸首不再是圓明園西北角那片水池的噴水龍頭,它強遭英法聯軍以器械身首分離,在熬過昔日的動盪後,以藝術品之姿,重新進入現代網絡之中,被西方人視為進軍中國市場的「利器」,又在回歸過程中成為名動一時的「重器」。透過國家文物局發表的聲明,我們更可以明顯地看出,中國當局已視一件文物的生還與回歸,為衡量國力象徵的指標。中國此舉,引來包括法國佳士得等,擁有廣大通路的藝術品經銷商們躍躍欲試。
 
在埃及動盪與中國崛起的國際情勢背後,國際間一條由西徂東文物流通的渠道已隱然成形。 
 
下,圖2 / 圓明園鼠首

其他文章
  • 製作風雅—重訪文徵明《茶事圖》 | 曹志宇
  • 大溪季遊—札記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開春特展 | 曹志宇
  • 詩意與壯麗—林錦濤的繪畫世界 | 曹志宇
  • 現代性之始軔—京津風華—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二 | 曹志宇
  • 古典之賡續—京津風華—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展,一 | 曹志宇
  • 作為「國寶」的潔癖形象—《倪瓚像》 | 曹志宇
  • 話‧時代—記大內藝術節,「畫廊產業三部曲」特展 | 曹志宇
  • 從皇宮到美術館—奧賽美術館誕生30年祭 | 曹志宇
  • 造物奔流在破曉時分-對話羅展鵬的水墨新作(下) | 曹志宇
  • 造物奔流在破曉時分-對話羅展鵬的水墨新作(上) | 曹志宇
  • 邂逅台灣玉—記史前館「玉見台灣」特展(上) | 曹志宇
  • 相思.巴黎—劄記「史博館藏常玉展」(下) | 曹志宇
  • 相思.巴黎—劄記「史博館藏常玉展」(上) | 曹志宇
  • 導讀-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中 | 曹志宇
  • 導讀-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上 | 曹志宇
  • 美感是文化產業決勝的關鍵 | 曹志宇
  •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祭祀與生活」(下) | 曹志宇
  •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祭祀與生活」(中) | 曹志宇
  •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祭祀與生活」(上) | 曹志宇
  • 從《寒食》到《稻禾》—雲門舞集40年祭 | 曹志宇
  • 翼助圖書事業起飛的翅膀 國資圖典藏文物與館體建築2 | 曹志宇
  • 翼助圖書事業起飛的翅膀 國資圖典藏文物與館體建築1 | 曹志宇
  • 歡迎光臨「公主的雅集」—記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特展2 | 曹志宇
  • 歡迎光臨「公主的雅集」—記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特展1 | 曹志宇
  • 實踐文化治理的嶄新方向—地景藝術節(下) | 曹志宇
  • 實踐文化治理的嶄新方向—地景藝術節(上) | 曹志宇
  • 消逝或走入生活?關於書店與城市的未來想像 | 曹志宇
  • 築一個電影夢—專訪80後電影工作者侯宗華(下) | 曹志宇
  • 築一個電影夢—專訪80後影像工作者侯宗華(上) | 曹志宇
  •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記「高美館—邊界敘譜雙個展」2 | 曹志宇
  •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記高美館「邊界敘譜 雙個展」1 | 曹志宇
  • 匠心與仙工—先秦時的象牙工藝 | 曹志宇
  • 我在紐約閱讀中國藝術—記大都會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展2 | 曹志宇
  • 我在紐約閱讀中國藝術—記大都會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展1 | 曹志宇
  • 中國《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作為文化政策的利弊得失 | 曹志宇
  • 2016文化政策的關捩—《博物館法》 | 曹志宇
  • 探索亞洲,從「聞香」開始 | 曹志宇
  • 從文化建設的泛政治性格中重探故宮在台的故事(上) | 曹志宇
  • 從文化建設的泛政治性格中重探故宮在台的故事(下) | 曹志宇
  • 台灣史前文化與台南考古遺址教育推廣 | 曹志宇
  • 裝裱如何藝術、藝術如何裝裱 | 曹志宇
  • 兩岸《服貿協議》.文化理應搶先 | 曹志宇
  • 以茶之名—記文徵明特展中的二幀「茶畫」 | 曹志宇
  • 巡境五四三.記郭振昌《順風千里》 | 曹志宇
  • 《服貿》對臺灣出版業的衝擊 | 曹志宇
  • 學運中的太陽花 | 曹志宇
  • 吾愛吾貓—記〈沈周特展〉中的一幀冊頁 | 曹志宇
  • 三件拍品—一個對2014中國藝術的冷靜觀察 | 曹志宇
  • 媒體、政治與黃色小鴨 | 曹志宇
  • 邁向金權之路?—從「大都會歌劇院」到「國家歌劇院」 | 曹志宇
  • 普安堂—台灣文資啟示錄 | 曹志宇
  • 修復師、文資法規與文化環境 | 曹志宇
  • 期待一座「以人為本」的城市 | 曹志宇
  • 眾裡尋她.鑑定《紅拂女》(下) | 曹志宇
  • 眾裡尋她.鑑定《紅拂女》(上) | 曹志宇
  • 從《飲食男女》到《總鋪師》—小記 第五十屆金馬獎 | 曹志宇
  • 13年秋拍.「紐約」、「香港」雙城記聞 | 曹志宇
  • 紅塵暱語.林株楠的《魚系列》 | 曹志宇
  • 蘇軾《功甫帖》與藝術市場 | 曹志宇
  • 埃及動盪V.S.中國崛起—文物交易通道隱然成形 | 曹志宇
  • 當代周末與藝文產業 | 曹志宇
  • 品味の流轉—記《江戶時代所見中國繪畫展》 | 曹志宇
  • 「暗殺熱」—第八藝術的政治表達 | 曹志宇
  • 絕命政治力—李可染《韶山》 | 曹志宇
  • 《彩筆情辭》的感官新世界 | 曹志宇
  • 祝允明法書鑑藏的當代視野 | 曹志宇
  • 細讀大師—記《毫端萬象—祝允明書法特展》 | 曹志宇
  • 金錢與消費—關於藝術的另類思考 | 曹志宇
  • 潛移默化—博物館場域內的鑑定操作(下) | 曹志宇
  • 潛移默化—博物館場域內的鑑定操作(上) | 曹志宇
  • 美的協商—速寫中日藝術對話(下) | 曹志宇
  • 美的協商—速寫中日藝術對話(上) | 曹志宇
  • 如風無界-徐小虎女士的藝術觀點(下) | 曹志宇
  • 如風無界-徐小虎女士的藝術觀點(上) | 曹志宇
  • 鑑定張大千(下) | 曹志宇
  • 鑑定張大千(上) | 曹志宇
  • 從拍賣市場看書法價值(下) | 曹志宇
  • 從拍賣市場看書法價值(上) | 曹志宇
  • 席德進筆下的台灣古厝(下) | 曹志宇
  • 席德進筆下的台灣古厝(上) | 曹志宇
  • 從潛伏的「病菌」看藝術視覺圖像(下) | 曹志宇
  • 從潛伏的「病菌」看藝術視覺圖像(上) | 曹志宇
  • 形塑你的藝術觀點(下) | 曹志宇
  • 形塑你的藝術觀點(上) | 曹志宇
  • 鑑藏文化中的戀物情結 | 曹志宇
  • 雙面之刃—村上隆的名牌創作(下) | 曹志宇
  • 雙面之刃—村上隆的名牌創作(上) | 曹志宇
  • 權力與資訊—史前人類的藝術網路(下) | 曹志宇
  • 權力與資訊—史前人類的藝術網路(上) | 曹志宇
  • 文字浸染下的鑑藏文化(下) | 曹志宇
  • 文字浸染下的鑑藏文化(上) | 曹志宇
  • 多元文化下的鑑藏活動(下 | 曹志宇
  • 多元文化下的鑑藏活動(上) | 曹志宇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